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郧阳医学院学报》2005,24(1):32-33
目的:探讨安氏Ⅰ、Ⅱ、Ⅲ类错牙合畸形病例上下颌牙量不调的发生率,为临床正畸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随机选择 325例安氏错牙合畸形患者牙模型,分别测量上、下颌全牙量和前牙量,计算Bolton值及Bolton不调的发生率。结果:安氏Ⅰ类和安氏Ⅲ类前牙均大于安氏Ⅱ类,而全牙Bolton值及Bolton不调发生率则为Ⅰ类 >Ⅱ类 >Ⅲ类(P<0. 05)。结论:Bolton指数在各类错牙合畸形中存在差异,正畸治疗前须进行Bolton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olton指数在合肥地区的错患者中分布情况,有无性别及应用于各类错畸形中的差异。方法筛选319副模型,其中安氏Ⅰ类125副、安氏Ⅱ类109副、安氏Ⅲ类85副,分别按Bolton正常值和一个标准差分为过小,正常,过大三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结果Bolton前牙比过大组安氏Ⅲ类均数显著大于安氏Ⅰ类、安氏Ⅱ类;全牙比过小的男性患者安氏Ⅱ类均数显著大于安氏Ⅲ类;Bolton前牙比无性别差异,全牙比存在性别差异。结论Bolton指数在各类错畸形中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本地区不同错患者Bolton指数及Bolton指数不调的发生率,侧切牙宽度异常在Bolton指数不调中的比率。方法:选取本院正畸科2005-2013年收治的140例正畸患者石膏模型,牙性与骨性错类型一致,分类为Ⅰ、Ⅱ、Ⅲ类3个组。测量分析Bolton指数,并获取所有病例双侧上颌侧切牙宽度,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处理。结果:Ⅰ、Ⅱ、Ⅲ类各类错的Bolton指数前牙比、全牙比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类Bolton指数全牙比最大,与Ⅰ、Ⅱ类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以中国人正常Bolton指数±2个标准差为标准,错患者的前牙比、全牙比不调发生率分别为16.43%和15.00%,当以Bolton指数不调量|TSD|≥1.5 mm为标准时,Bolton指数前牙比、全牙比不调发生率分别为17.86%和29.29%。侧切牙牙冠宽度异常在前牙和全牙牙量不调病例中所占比例分别为16.7%、18.0%。结论:不同类型错间Bolton指数不协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SD实际值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有关牙量不调信息,临床矫治设计应从牙量协调角度预测分析。Bolton指数不调与侧切牙宽度异常有关,治疗应注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安氏Ⅲ类错(牙合)上下牙量不调的发生率以及各类错(牙合)Bolton分析的比较.方法随机选取安氏Ⅰ类、Ⅱ类、Ⅲ类错(牙合)合患者的模型,每组男女各50例,共300副模型.测量其Bolton的3个比率以及牙量不调量的统计,并对Bolton3个比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300例病例中Bolton指数不协调的占19.33%,前牙比、后牙比、全牙比均呈ClassⅢ>ClassⅠ>ClassⅡ的趋势,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提示上下颌牙量关系不调是错(牙合)发生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Bolton分析应成为正畸诊断和确定治疗计划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5.
错He畸形Bolton指数的测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卢书源  侯录 《黑龙江医学》2003,27(4):264-265
目的 研究安氏Ⅲ类错He上下牙量不调的发生率以及各类错He Bolton分析的比较。方法 随机选取安氏I类、Ⅱ类、Ⅲ类错He患者的模型,每组男女各50例,共300副模型。测量其Bolton的3个比率以及牙量不调量的统计,井对Bolton 3个比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300例病例中Bolton指数不协调的占19.33%,前牙比、后牙比、全牙比均呈C1asss Ⅲ>Class Ⅰ>Class Ⅱ的趋势,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提示上下颌牙量关系不调是错He发生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Bolton分析应成为正畸诊断和确定治疗计划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兰州地区各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下颌牙量及其异常的分布.方法 随机抽取352例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患者的记存模型,测量上下颌牙量宽度,计算Bokton指数及Bolton指数不调的发生率,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52例患者Bolton前牙比及全牙比无性别差异.前牙及全牙Bolton指数不调率分别为38.06%和42.05%,男、女患者Bolton不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兰州地区错(牙合)畸形患者Bolton指数异常者比例较高,正畸治疗时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不同类型错畸形患者Bolton不调量的大小及发生率.方法把符合标准的196副模型,获取其Bolton指数的前牙比和全牙比及牙量不调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6例安氏Ⅰ、Ⅱ、Ⅲ类错畸形患者中,前牙Bolton不调量绝对值≥1.5 mm的患者占该类患者的百分比分别为7.46%、9.86%、18.97%,全牙Bolton不调量绝对值≥1.5 mm的患者占该类患者的百分比分别为20.96%、14.08%、22.14%.结论错畸形患者Bolton不调并不是错发生的主要原因,但临床对Bolton指数分析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量上下颌牙齿是否协调常用的方法是Bolton指数法,通过该方法测量分析白银地区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Bolton指数及其异常的分布比例,预测矫治后的咬合关系。方法:对白银地区200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记存模型进行牙冠宽度测量,并对Bolton指数及其分布进行分析。结果:200例患者中Bolton指数前牙比异常者占39.93%,偏大者占27.31%,偏小者占12.62%。全牙比异常者占46.13%,偏大者占28.44%,偏小者占17.69%。Bolton指数前牙比和全牙比男女间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白银地区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Bolton指数异常的发生率较高,且偏大者发生率高于偏小者,且全牙比异常者多于前牙比异常者。  相似文献   

9.
王岚  王雅玲  陶李明 《安徽医学》2006,27(6):502-504
目的探讨Bolton指数在合肥地区的错[牙合]患者中分布情况,有无性别及应用于各类错[牙合]畸形中的差异。方法筛选319副模型,其中安氏Ⅰ类125副、安氏Ⅱ类109副、安氏Ⅲ类85副,分别按Bolton正常值和一个标准差分为过小,正常,过大三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结果Bohon前牙比过大组安氏Ⅲ类均数显著大于安氏Ⅰ类、安氏Ⅱ类;全牙比过小的男性患者安氏Ⅱ类均数显著大于安氏Ⅲ类;Bolton前牙比无性别差异,全牙比存在性别差异。结论Bolton指数在各类错[牙合]畸形中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正常与安氏Ⅱ1类错模型的比较,分析上下颌牙冠宽度、上颌牙冠厚度、Bolton指数差异,为安氏Ⅱ1类错矫治设计提供参考。方法以正常,安氏Ⅱ1类错各5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牙冠宽度、牙冠厚度的测量并计算。结果安氏Ⅱ1类错上下颌侧切牙和下颌中切牙的牙冠宽度比正常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olton 指数前牙比:正常>安氏Ⅱ1类错。安氏Ⅱ1类错上前牙牙冠厚度均大于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上下颌牙量不调和上前牙牙冠厚度变化会对安氏Ⅱ1类错矫治后期正常前牙咬合关系的建立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55例安氏Ⅱ~1类错合牙量关系的Bolton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安氏Ⅱ1 类错合患者上下牙量关系对其症状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 55例安氏Ⅱ1 类错合的恒牙合模型上下牙进行Bolton分析。结果 :55例病例中前牙比与全牙比在正常范围内者分别为 32例、 2 6例 ;前牙比与全牙比小于正常值者为 1 5例、 1 7例 ;前牙比与全牙比大于正常值者为 8例、 1 2例。结论 :55例安氏Ⅱ1 类错合中有近 1 /2病例Bolton指数在正常值范围内 ,上下牙量关系协调 ;有近 1 /3病例Bolton指数小于正常值 ,上牙相对过宽或下牙相对过窄 ;有近 1 /5病例Bolton指数大于正常值 ,下牙相对过宽或上牙相对过窄。  相似文献   

12.
谢国芳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1):3111-3112
目的:了解临汾地区安氏Ⅲ类错患者Bolton指数的分布规律。材料与方法:对120例恒牙安氏Ⅲ类错及个别正常的模型进行Bolton指数的测量分析。结果:安氏Ⅲ类错Bolton指数的均值男性大于女性,人数分布为正常组>过小组>过大组,Bolton指数在安氏Ⅲ类与正常间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安氏Ⅲ类错中Bolton指数过大可能是安氏Ⅲ类错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Bolton指数、Pont指数、Howes值与牙列拥挤的关系,为临床正畸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选取101例牙列拥挤患者(牙列拥挤组)和84例正常者(正常组)作为研究对象,测量上、下颌牙冠宽度、牙弓大小、基骨长度、宽度,计算出Bolton指数、Pont指数、Howes值,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牙列拥挤组与正常组之间除了Pont磨牙指数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Pont双尖牙比、Bolton前牙比、Bolton全牙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牙列拥挤组与正常组Howes值中除了PMDL/TML及BALL/TML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PMDu/TMu、PMBAWu/TMu、BALu/TMu、PMBAWL/TML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牙列拥挤的发生与Bolton指数、Pont指数、Howes值之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模型测量研究,建立辽宁籍汉族大学生正常牙合Bolton指数的均值。方法选取正常牙合114副(男56副,女58副)手工测量各牙冠宽度、计算前牙和全牙Bolton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组内性别差异及本组与文献资料的组间差异。结果建立了辽宁籍正常牙合大学生Bolton指数范围,男性前牙指数为77.87±2.18;女性前牙指数为77.64±2.91;男性全牙指数为92.42±1.81;女性全牙指数为91.45±2.18。结论 Bolton指数存在地区和民族等差异,矫治过程中应参照本地区参考值进行矫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直丝弓和Tip-Edge Plus对安氏Ⅱ类Ⅰ分类牙周病正畸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安氏Ⅱ类Ⅰ分类牙周炎患者135例。对照组(n=66例)接受直丝弓正畸治疗,观察组(n=69例)采用Tip-Edge Plus正畸治疗。记录两组正畸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前牙唇侧角化龈宽度(KGW)、出血指数(BI)、牙周袋指数(PPI)、牙齿菌斑指数(DPI)、前牙和全牙Bolton指数、牙列排齐时间及满意度调查。结果:正畸术前,两组患者的VAS、KGW、PD、CAL、PPI、DPI、BI、前牙和全牙Bolton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正畸术后6个月,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的KGW增高(P<0. 05),PD和CAL、PPI、DPI、BI、前牙和全牙Bolton指数明显降低(P<0. 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牙齐排列时间较短(P<0. 05),患者及口腔医师的满意度评分均增高(P<0. 05)。结论:与直丝弓比,采用Tip-Edge Plus正畸可明显缩短安氏Ⅱ类Ⅰ分类牙周病正畸患者的牙列排齐时间,改善病理性参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PAR指数评价蛙式矫治器远移上颌磨牙治疗安氏Ⅱ类错的矫治效果。方法:选取蛙式矫治器治疗的安氏Ⅱ类错病例20例,运用PAR指数对每一病例矫治前后的石膏模型进行测量评价,对实验结果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例病例PAR总分值矫治前后分别17.72±3.48,2.28±1.63减少15.44±2.76,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加权PAR总分矫治前后27.25±5.68,3.70±2.58,减少23.55±3.97,差异有显著性(P<0.01);PAR总分值加权前后减少百分率分别为89.61%,86.42%。结论:通过PAR指数的评价认为蛙式矫治器通过远移上颌磨牙可以有效治疗部分安氏Ⅱ类错。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Bolton指数在乌鲁木齐地区维吾尔族、汉族错(牙合)患者中性别、民族差异及其分布特点。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副模型按Bolton指数正常和不协调分为正常组和不调组,测量前牙比和全牙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除维吾尔族男、女性患者前牙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维吾尔族男、女性患者全牙比和汉族男、女性患者前牙比及全牙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维、汉族男性患者间Bolton正常组和不调组全牙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汉族女性患者全牙比及男女性患者Bolton正常组和不调组前牙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olton指数在维、汉族错(牙合)患者中分布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兰州市西固区青少年错畸形发生情况及正畸治疗意识。方法对兰州市西固区622名13~18岁青少年,以问卷形式就错畸形患者正畸治疗意识进行调查。结果以个别正常为标准,错畸形患病率为50.32%,有正畸治疗意识者仅占30.03%;在错畸形安氏分类构成比中,安氏Ⅰ类错畸形患者最多,占59.11%,安氏Ⅲ类错畸形患者正畸治疗意识最强,占42.55%;在临床症状分类构成比中,深覆患者最多,占20.77%,前牙反患者正畸治疗意识最强,占43.59%。结论兰州市西固区青少年错畸形患病率与以往其他地区相比处于中间水平,患者正畸治疗意识相对较弱,应针对性地加强口腔疾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昆明地区196例错(牙合)畸形患者Bolton不调量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患者Bohon不调量的大小及发生率.方法把符合标准的196副模型,获取其.Bohon指数的前牙比和全牙比及牙量不调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6例安氏Ⅰ、Ⅱ、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中,前牙Bolton不调量绝对值≥1.5mm的患者占该类患者的百分比分别为7.46%、9.86%、18.97%,全牙Bolton不调量绝对值≥1.5mm的患者占该类患者的百分比分别为20.96%、14.08%、22.14%,结论错[牙合]畸形患者Bolton不调并不是错[牙合]发生的主要原因,但临床对Bolton指数分析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成人安氏Ⅲ类错不同垂直颅面结构的嚼肌肌电活动变化以及安氏Ⅲ类错的嚼肌肌电特征。方法选取安氏Ⅲ类错患者30例(高角12例,均角10例,低角8例),成人正常均角型患者12例,用Keypoint四道数字化肌电图仪同步记录姿势位、最大紧咬位、最大前伸位时嚼肌的肌电活动,比较嚼肌肌电活动差异。结果安氏Ⅲ类错嚼肌的肌电值在各个功能位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在最大紧咬位时安氏Ⅲ类错均角组肌电活动显著低于正常(P<0.01),在姿势位、最大前伸位,安氏Ⅲ类错均角组嚼肌的肌电值高于正常组(P<0.05)。最大紧咬位时安氏Ⅲ类错高角组嚼肌的肌电幅值低于均角组和低角组(P<0.05);最大前伸位时安氏Ⅲ类错高角组嚼肌肌电活动较低角组弱(P<0.05)。结论安氏Ⅲ类错患者的咀嚼肌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嚼肌肌电异常。不同垂直颅面结构安氏Ⅲ类错的嚼肌肌电活动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