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目的 评价高龄(年龄≥75岁)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符合条件的高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治疗.患者入院后经临床和心电图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AMI诊断标准.结果 106例患者接受直接PCI术,梗死相关血管:前降支86支,回旋支4支,右冠状动脉16支.106支梗死相关动脉,成功开通102例,于球囊扩张后置入支架110枚,2例术中死于心源性休克.术后即刻造影成功率为98.5 %,手术操作成功率为98%.术后1例住院期间死于心脏破裂.梗死后1周的平均左室射血分数为(51.2±3.3)%.结论 急诊PCI治疗对高龄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工程》2015,(8):970-971
目的探讨心电图Ⅲ级缺血在预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T)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预后的意义。方法选取行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253例,根据术前心电图ST段抬高程度分为观察组(Ⅲ级,92例)和对照组(Ⅱ级,161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的一般资料、TIMI评分、PCI术后心血管意外事件(心源性休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二次梗死)。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TIMI评分、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源性休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心电图Ⅲ级缺血可反映急性STEMI行PCI后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心电图诊断对急性心肌梗死临床重要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心电图是否呈现ST段抬高将其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所有患者给予12导联心电图检查,记录监测结果.选择资深心电图医师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两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和预后结果.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概率为30.56%,对照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56%,ST段抬高的患者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的患者,且其预后结果低于非ST段抬高的患者.结论:心电图诊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并展开救治,提高患者生存率,应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后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60例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参麦注射液组)各30例。观察PCI术前及术后1d、7dMDA含量及SOD活性变化情况;术后冠脉血流及90min心电图ST段回落率变化。结果术后SOD活性下降,MDA含量明显增高。但治疗组术后1d、7dSOD活性高于对照组,MDA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edrelativeartery,IRA)的TIMI3级血流获得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但参麦注射液组90min心电图ST段回落率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加快急性心梗直接PCI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率,且可能通过减轻氧化损伤机制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检查情况,分析心电图检查对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以及预后影响.方法 收集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检查资料,统计心电图诊断正确情况及住院期间患者死亡情况.结果 收集患者97例,其中心电图检查判断正确82例.住院期间,28例死亡,其中ST段抬高幅度前壁≥10mm的患者9例.结论 心电图改变有助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ST段抬高幅度对于患者预后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疗法对于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6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疗法的有84例,设为实验组;行择期冠状动脉介入疗法的有78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左心功能指标等。结果:术后7d、3个月,实验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7d、3个月,实验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收缩功能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PCI术治疗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PCI治疗疗效确切,能有效促进患者左心室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临床上应早期对STEMI患者进行急诊PCI术适应症、禁忌症的检查,对于符合适应症的患者可早期行急诊PCI治疗,快速改善心肌缺血症状,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将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沈阳市某医院诊治的120例行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所有患者均在12d内出院。本文总结了对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具体内容,包括术前护理(心理护理、建立静脉通道等)、术中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与患者进行适当交流等)、术后护理(动脉穿刺部位护理、促进造影剂排出等)、术后并发症护理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糖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ST段回落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46例,根据入院后第一次随机血糖水平分为两组:A组血糖水平<7.8 mmol/L;B组血糖水平≥7.8 mmol/L.比较两组PCI治疗后2 h 12导联ECG的ST段回落程度.结果 A组ST段回落(60.0±19.8)%.B组ST段回落(31.6±1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CI治疗后12导联ECG抬高的ST段回落程度受血糖水平的影响,高血糖影响PCI治疗后心肌组织的微循环灌注.  相似文献   

9.
靳夏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512-4513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效果。方法对352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出院宣教指导。结果 352例患者经急诊PCI后血管再通与心肌再灌注均获成功。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测心电图、血压变化,认真落实护理措施,是提高抢救成效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L-Arg)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 2009年10月~2010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67例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监测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的胸痛程度、冠脉再通情况、心电图、及不良反应.结果 患者中胸痛较治疗前得到明显缓解的有59例,占患者总数的88.06%,在治疗开始后90min,溶栓治疗疗效显著,治疗后4周患者生存率情况:死亡人数3例(4.48%),生存率为95.42%,溶栓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出血和过敏反应.结论 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直接PCI治疗的AMI患者106例,将既往有糖尿病病史或者无糖尿病病史但入院时第1次随机血糖≥7.8 mmol/L者列为高血糖组(49例),其余患者列为正常血糖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梗死相关动脉(IRA)的TIMI血流分级、术前及术后各导联ST段抬高的平均值、术后ST段回落程度及住院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高血糖组发病到就诊的时间长(P<0.05),无痛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正常血糖组高(P<0.05);两组PCI术后60 min各导联ST段抬高平均值及术后ST段回落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组多支血管病变、弥漫性病变比例较正常血糖组高(P<0.05),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 既往有糖尿病病史或入院后随机血糖升高的A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后的心肌灌注较差,进而影响心功能,增加住院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分析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提高心肌梗死的诊断率。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3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2例患者脱离危险病情稳定后出院,5例转为透壁性心肌梗死,3例患者突发猝死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有些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ST段并不抬高或无Q波往往不典型,应结合临床症状,血清酶学及心电图动态观察提高诊断率,以防漏诊误诊,延误病人抢救时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的心肌灌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心内科接受直接PCI治疗的96例资料完整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血清Hcy水平分为2组:A组Hcy<15 μmol/L,B组Hcy≥15 μmol/L.评估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及TMPG心肌灌注分级;发病后1周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心脏收缩功能.结果 冠脉造影结果中两支及以上血管病变的比例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8.1%,65.9%,P>0.05).PCI术后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分级3级两组无明显差异(分别为90.4%,90.9%,P>0.05),心肌灌注分级(TMPG)0~2级A组低于B组(分别为21.2%,45.5%,P<0.05),3级A组高于B组(分别为78.8%,54.5%,P<0.05).PCI术后1周内超声心动图A组LVEF高于B组[分别为(56.6±8.9)%,(49.0±8.1)%,P<0.01].结论 血清Hcy水平可能影响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介入治疗后的心肌灌注与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诊介入治疗术后再灌注致低血压的临床意义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15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梗死相关动脉(IRA)开通后是否出现低血压分为低血压组(64例)和正常血压组(51例),分析两组临床特征、术后心肌酶、心功能情况,同时分析住院和出院后半年主要的心脑临床事件。结果115例STEMI介入治疗患者出现低血压64例(55.7%),血压正常组51例(44.3%);低血压组多见于下壁心肌梗死(46例,71.9%),IRA多为右冠状动脉(44例,68.8%),两组在心功能恢复和主要心脑事件发生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较易出现低血压并发症,及时纠正低血压状态,其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TCA术后1hST段变化对急性期预后的评估意义。方法 观察接受直接PTCA的病人5 0例。比较入院时心电图抬高的ST段和术后1h抬高的ST段。按抬高的ST段下移>5 0 %或<5 0 % ,分为A组(2 9例)和B组(2 1例)。对比其急性期临床资料和心功能情况。结果 B组病人住院期间、易出现急性左心衰、射血分数较低。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TCA术后1hST段变化,反映心肌再灌注治疗后的微循环情况,是预测早期临床预后和检出高危患者的简便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电图ST段的回落程度与早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连续收集80例首次急性STEMI患者,于发病12h内接受PCI,测量并比较PCI前及PCI后1h心电图ST段抬高振幅总和(ΣSTE),计算其下降幅度百分比,PCI后按TIMI分级记录并比较梗死相关动脉血流的恢复情况,80例患者中剔除10例术前已发生ΣSTE回落≥30%的患者,将其余70例患者依据PCI后心电图ΣSTE回落百分比分为ΣSTE回落≥50%41例(A组)和ΣSTE回落<50%29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严重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再次心肌梗死或再次血运重建、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死亡)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术后1周LVEF[(51.90±5.06)%]明显高于B组[(46.87±4.01)%],A组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7.3%(3/41)]显著低于B组[24.1%(7/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STEMI患者接受急诊PCI后早期ST段回落程度能更好地反映血管再通后心肌组织灌注水平,能够间接预测心脏收缩功能和住院期间MACE发生情况,可以作为早期预后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的心电图特征,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9年5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58例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心电图特征。结果缺血性J波患者19例,比例为32.6%,无J波患者39例,比例为67.2%。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J波组中有13例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8.4%,无J波组中18例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6.2%,J波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无J波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2例患者心电图出现了T波高尖,39例患者存在ST段抬高现象。结论心电图检查在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且心电图价格相对比较便宜,安全性高,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8年3月—2022年4月在天津市桃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检查的60例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患者均接受心电图检查。根据心电图形态分为ST段抬高组(n=37)及非ST段抬高组(n=23)。对心电图检查特征及诊断准确性进行分析,并分析不同特征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概率,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心电图检出急性心肌梗死52例,漏诊3例,误诊1例,诊断灵敏度为94.5%,特异度为80.0%,准确度为93.3%,与综合检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71、1.111、2.328,P=0.242、0.292、0.127)。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占比67.3%(37/55),高于表现为非ST段抬高的32.7%(1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1.6%,高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经系统治疗后,病情康复率为94.4%,高于ST段抬高患者的73.0%,差异有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PCI时静脉内应用国产替罗非班对冠状动脉灌注与临床预后影响的差异。方法连续选择6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拟行急诊PCI的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应用组(n=30)与非替罗非班应用组(n=30)比较两组术后即刻造影结果、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的差异。结果共有59例完成试验,其中男性46例,女性13例,年龄35~85(60.80±13.17)岁,替罗非班组在术后心外膜TIMI分级、心电图ST段回落、梗死相关血管远端末栓塞、以及治疗后1周内的心脏彩超射血分数值方面均显著优于非替罗非班组,两组院内MACE事件发生差异无显著性,平均住院日也基本相同。替罗非班组发生轻度出血与严重出血并发症及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方面有增多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对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应用替罗非班安全、有效,与非替罗非班应用组相比,可以进一步改善冠脉再灌注状态并能提高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20.
何兴春 《医药与保健》2014,(3):160+145-16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诊PCI术后心电图ST段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共选择AMI患者51例,根据ST段回落程度分为ST段快速回落组(下降≥50%),共32例;ST段持续抬高组(下降50%),共19例,观察患者心功能变化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ST段快速下降组的心功能参数较未下降组高,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少。结论 AMI急诊PCI术后ST段的改变与预后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