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赵敏琦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4,15(3):185-186,190
巨大胎儿 (macrosomia)属高危妊娠 ,可造成头盆不称、肩难产等 ,如处理不当可发生严重并发症 ,给母儿带来较大伤害。一、巨大胎儿的定义及流行病学目前诊断巨大胎儿 (巨大儿 )的标准普遍采用 :(1)新生儿出生体重 (neonate's birth weight,NBW)≥ 4 0 0 0 g为巨大儿 ;(2 ) NBW≥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巨大胎儿对母体的影响,以降低母婴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将巨大胎儿118例设为巨大胎儿组,另将同期分娩的正常体重儿118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孕周、胎儿体重、分娩方式与并发症、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巨大胎儿组孕周明显长于对照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并发症例数也远远多于对照组。结论对估计有巨大胎儿的孕妇应高度重视,积极进行产前监护,产后仔细动态观察,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3.
420例巨大胎儿相关因素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生儿出生体重(NBM)达到或超过4000g称为巨大胎儿。国内资料报道,巨大胎儿占出生总数的5.62%~6.49%m.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对我院住院分娩的420例巨大胎儿进行临床分析。以探讨产生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积极预防巨大胎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范银芬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3,14(3):177-178,180
新生儿出生体重 (NBM)达到或超过 4 0 0 0g称为巨大胎儿。国内资料报道巨大胎儿占出生总数的5 6 2 %~ 6 94 % 【1】,并有逐年上升趋势。现对我院住院分娩的 4 0 0例巨大胎儿进行临床分析 ,探讨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 ,积极预防巨大胎儿的发生。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1年 8月在我院住院分娩总数 5 42 0例 ,其中巨大胎儿 4 0 0例 ,占7 38% ,随机选择同期住院分娩 4 0 0例NBM小于4 0 0 0g的足月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年龄 2 4~ 36岁 ,平均 (2 6 38± 2 2 4 )岁 ;对照组年龄 (2 4~ 35 )岁 ,平均 (2 8 2 …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巨大胎儿在临床分娩中母婴合并症发生比例。方法:选择2005~2007年分娩巨大胎儿128例为观察组,与同期分娩的对照组在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合并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难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合并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妊娠合并症,减少巨大胎儿发生率,适时采取好恰当的分娩方式,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王闰秋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15):45-47
目的 分析发生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探讨降低母婴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128例分娩巨大胎儿产妇(巨大胎儿组)与138例分娩正常体重儿产妇(对照组)的产次、妊娠前后体重变化、孕周、胎头双顶径、股骨长度、宫高+腹围、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母婴并发症、分娩方式等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诊断符合率为96.20%(2001/2080),巨大胎儿组经产妇、孕前肥胖、妊娠期体重增加≥20 kg、胎头双顶径≥9.5cm、股骨长度≥7.5cm、宫高+腹围≥140 cm、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过期妊娠、孕周< 37周、孕周≥42周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胎儿组的产后出血、软产道损伤、肩难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17.97%(23/128)、7.03%(9/128)、3.91%(5/128)、19.53% (25/128)、6.25%(8/1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0%(12/138)、3.62% (5/138)、0.72% (1/138)、9.42% (13/138)、1.45%(2/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胎儿组的择期剖宫产、阴道试产失败发生率分别为76.56%(98/128)、11.72%(15/1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29%(28/138)、3.62%(5/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巨大胎儿的出生率,降低巨大胎儿产时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巨大胎儿的发生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我院自1994~1998年5年间分娩巨大胎儿96例,其发生率为7.6%,选择同期分娩正常足月儿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巨大胎儿中,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及肩难产的发生率明显增多。因此对巨大胎儿应有的足够的重视,为避免肩难产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在分娩方式上可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同时做好产后出血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105例巨大胎儿相关因素及分娩结局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胎儿出生体重≥4 000 g称巨大儿,属高危妊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计划生育的开展,巨大儿的发生率逐渐增高,分娩并发症及围生儿病死率明显增加。现对我院2000年1月~2002年12月105例巨大胎儿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便正确处理产程,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确保母婴安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00年1月~2002年12月出生新生儿1 623例。其中巨大儿114例,占出生总数的7·02%,除产前诊断为巨大儿而选择剖宫产的9例外,其余105例均为单胎头位,并给予了充分试产;随机选择同期住院分娩105例新生儿出生体重<4 000 g的正常足月单胎头位孕妇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巨大胎儿的产前诊断及分娩方式,降低母儿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170例巨大胎儿的临床资料,并抽取同期分娩正常体重儿的足月孕妇作为对照组。结果:胎儿BPD、FL,产妇宫高、腹围等是诊断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超声下的BPD+FL≥165mm或宫高+腹围≥140cm可作为产前诊断巨大胎儿的一项可靠指标,巨大胎儿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相对安全。结论:加强孕期监护,预防巨大胎儿的发生,选择正确的分娩时机与分娩方式,可降低母婴并发症,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0.
巨大胎儿1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巨大胎儿(出生体重大于4000克),也随之增加,但有时由于诊断上疏忽,而导致产时或娩出后的围产儿死亡。为了提高巨大胎儿的生存率,现将我院1995~1996年分娩的巨大胎儿118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发生率:我院1995~1996年共分娩胎儿2433例,其中巨大胎儿118例,发生率4.9%,比国内的白骅1987年报道发生率2.8%为高,比国外的WOIFF等1982年报道发生率7.7%为低。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了解≥4 000 g的巨大胎儿产前诊断、分娩方式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63例巨大胎儿的发生率及其特点、相关因素、产前预测方法、对母胎的影响及预后。结果:巨大胎儿发生率为5.75%,与过期妊娠、孕妇身材较高、体重指数过大、产前充分休息、新生儿性别为男婴等相关。巨大胎儿易造成手术产率增加、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产伤甚至肩难产等,新生儿中、重度窒息及产伤主要分布在阴道分娩组。结论:应加强产前检查与干预,寻求预测巨大胎儿更加准确的方法,对巨大胎儿的诊治因人而异,选择最合适的分娩时机和方式。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通过对195例巨大胎(简称巨大儿)的临床分析,寻找准确诊断巨大儿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本院近5年出生的195年巨大儿(出生体重≥4000g)与承机选择同期出生的1994年正常体重儿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巨大儿母亲身高,孕期体重,分孕娩孕周,孕产次均高于对照组,并有统计学差异。巨大儿男婴多于女婴,巨大儿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结论:巨大儿是生长发育全面成熟且有生机活力的,产妇体重,身高,分娩孕期及宫高,腹围是产前诊断巨大儿的相关因素,超声检查对估计肿儿有参考价值,巨大儿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分析巨大胎儿的分娩方式与孕期管理,以保障母婴安全。方法:2004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分娩总数4521例,其中巨大胎儿147例,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108例,占73.47%,阴道分娩39例,占26.53%;产后出血14例,占9.52%,新生儿窒息13例,占总数8.84%,围产儿死亡1例。结论:加强孕期监护,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巨大胎儿的发生,选择正确的分娩时机与分娩方式,可降低母婴并发症,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7.
巨大胎儿相关因素及对母儿影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及其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对86例巨大儿孕妇及同期86例正常出生体重儿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产妇、糖尿病孕妇、过期妊娠及男胎孕妇发生巨大儿的几率大;当宫高+腹围>140 cm时,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胎儿双顶径大于等于9.5 cm,股骨长径≥7.5 cm时,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巨大儿组剖宫产率、妊娠合并症的发生率增高。结论:巨大胎儿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上应根据宫高、腹围、双顶径等多项指标预测巨大胎儿的发生,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避免巨大胎儿引起的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233例巨大胎儿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雅丽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4,10(6):355-356
目的 探讨巨大胎儿的产前诊断、相关因素、分娩方式 ,为降低母婴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33例巨大胎儿的诊断、相关因素、分娩方式及并发症 ,并与同期单胎正常体重儿进行比较。结果 产妇体重、孕周及宫高腹围等是诊断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 ,超声下的BPD +FL≥ 16 5mm或AC≥ 110mm可作为产前诊断巨大胎儿的一项可靠指标 ,巨大胎儿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相对安全。结论 明确诊断、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积极预防产后出血 ,可以有效预防巨大胎儿围产期问题 ,保护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9.
218例巨大胎儿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年来发现巨大胎儿发生率有上升趋势,提高产前诊断水平是降低巨大胎儿分娩并发症的关键,因此,本文对我院近2年来分娩的218例巨大胎儿进行分析,了解巨大胎儿形成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