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精神症状为首发表现的高龄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误漏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014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以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表现的高龄老年肺炎1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以不同程度或类型的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表现就诊,其中幻觉8例,情绪低落3例,木僵2例,躁动1例。发病3 d内均无发热、咳嗽、咳痰,无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胸部X线检查未描述明确新发肺炎病灶。病初均误漏诊,初诊为血管性痴呆5例,电解质紊乱4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及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加重各2例,新发脑梗死及阿尔茨海默病各1例。按上述疾病予相应治疗后,精神症状均无明显改善。入院后6~10 d经胸部CT检查及血清感染标志物、痰或血培养等检查确诊为肺炎。予抗感染治疗后,治愈好转12例,死亡2例。结论高龄老年患者因基础疾病多,发生肺炎多症状体征隐匿,部分患者早期无呼吸道表现,极易误漏诊。对近期以精神症状入院的高龄老年患者应考虑到肺炎可能,需常规行胸部CT、血清感染标志物检查和病原学检查。  相似文献   

2.
《临床误诊误治》2021,34(4):F0003-F0003
1误诊原因分析1.1经验不足,缺乏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认识该病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2~3 d后症状加重,发热持续时间长,初期为干咳,后转变为顽固性剧烈咳嗽,痰液黏稠,偶带血丝;肺部体征相对轻微甚至缺乏,也可以肺外并发症为主要表现或首发症状,使病情复杂化。目前,部分基层医生或年轻医生因缺乏经验,未重视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地位,对于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患儿只考虑到细菌和病毒感染,一味追求抗生素的剂量和档次,忽略了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造成误诊或漏诊。  相似文献   

3.
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近年来呈逐渐增高趋势 ,约占门诊呼吸道感染的15 %~20 % [1]。我院2000年6月1日~2001年5月收治的小儿肺炎病人中 ,确诊支原体肺炎44例 ,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20例 ,女24例 ,年龄<6岁27例(占61.4 %) ,≥6岁17例(占38.6%) ,最小年龄10个月2例。冬季发生31例 ,其他季节13例。1.2临床表现44例均有发热、呛咳。胸痛1例 ,气促13例 ,均为婴幼儿。首发症状以高热起病6例 ,犬吠样咳嗽起病2例 ,气促起病5例 ,其余病例发热、咳嗽同时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致病菌、G+葡萄球菌耐药性,早期诊断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用法国梅里3位的临床表现为黄疸、呼吸道症状、体温改变,第4位为纳差、反应差,早发型以早产、呼吸道症状及纳差为主要表现,晚发型以黄疸,呼吸道、消化道症状,体温改变为主要表现。检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BS)43例(占79.6%),大肠埃希菌5例(9.3%),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占7.4%),鲍曼不动杆菌2例(占3.7%),阴沟杆菌1例(占1.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达86%及60.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100%耐药,对红霉素、新霉素50%耐药,耐甲氧西林的表皮葡萄球菌(MRSE),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别为43%及50%,对MRSA、MRSE引起的严重感染在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度耐药的情况下万古霉素为首选。结论:根据新生儿生后不同时期败血症的不同的临床表现及早进行病原菌的检测,根据血培养药敏试验,合理用抗生素可减少细菌的耐药性,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吴晓平  江丽娜 《临床医学》2011,31(7):113-114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儿童及青少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儿科医生十分关注MP感染带来的诸多临床问题。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多样,除呼吸道感染症状外还可有多系统损害。现收集我院近3年内合并肺外并发症的62例MP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肺外表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对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的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的临床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儿科门诊或住院期间初诊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的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4年中肺炎支原体感染占就诊总病人的20.24%(8624/42608),具有消化系统症状的MP患儿占MP感染总人数的9.91%(860/8624),其中以消化系统为首发表现的MP占9.3%(80/860);3岁以下患儿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3岁及以上则主要表现为单纯纳差、呕吐或纳差伴呕吐。【结论】儿科就诊病人中肺炎支原体感染比例高,并常伴有消化系统症状,其中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者容易引起误诊误治,检测MpIgM有助于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9例呼吸道异物患儿的临床表现、异物种类、位置及X线表现。患儿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阵发性呛咳、气急、喘鸣以及呼吸困难;异物种类为植物性异物52例(88.14%),饭菜类异物4例(6.78%),特殊类异物3例(5.08%);2例(3.39%)异物位于喉与气管,51例(86.44%)异物位于单侧支气管,6例(10.17%)异物位于复合部位;X线表现为肺气肿51例(86.44%),其中16例(27.12%)伴有肺炎,单纯肺炎2例(3.39%),肺不张6例(10.17%)。单侧支气管与符合部位异物患儿X线均可见纵膈摆动。 X线检查诊断呼吸道异物准确率高,图像清晰。  相似文献   

8.
目的 肺炎是高龄老年人病死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为了探讨老年人肺炎的临床表现特点,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 本文对70岁以上老年人肺炎80例做了临床回顾。结果 呼吸道症状和体征多,中毒症状不典型,肺外并发症多,大多伴有多脏器功能损害,感染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肠道杆菌为多,X线胸片大多显示小叶性肺炎为特征。结论 本组患者采取了早期有效的抗菌素治疗,治愈率达81.25%,平均住院日23.28天,绝大数患者预后是好的。  相似文献   

9.
不同年龄患者心力衰竭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心力衰竭(心衰)基础病因、常见诱因的特点以及与临床表现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减少误诊及预见性防治老年心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80岁以上高龄心衰患者50例,同时选45~59岁成年患者276人及60~79岁老年患者378人作为对照,分别对其基础病因、常见诱因以及与临床表现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成年组导致心衰的首位病因是风湿性心脏病,占47.1%,老年组及高龄组冠心病及高血压为主要病因,其中高龄组冠心病占92%;(2)成年组心衰的诱因主要是劳累为87%,呼吸道感染仅占24%,高龄组劳累仅占32%,呼吸道感染高达74%;(3)高龄组情绪激动、气候变化、排尿困难、不稳定高血压的比例均较成年组及老年组大幅提高,情绪激动及排尿困难分别高达66%及10%,而成年组及老年组仅分别为12.3%、0.4%和9.3%、3.2%;(4)不同年龄组心衰的临床表现特点与相应的基础病因和诱因有密切联系。结论不同年龄心衰发病的基础病因及诱因均各不相同,成年组主要应积极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和防止劳累,老年组则应良好控制高血压和冠心病并注意防治呼吸道感染,高龄组除应重点防治呼吸道感染、有效改善心肌供血外,还应积极防治前列腺肥大、注意气候变化、保持情绪平稳;不同年龄心衰的临床表现特点与其相应的基础病因及诱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高龄老年心力衰竭87例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老年心衰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87例住院治疗高龄老年心衰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同时合并2种以上心脏病者占59.8%,有明确发病诱因者占56.3%。临床表现为疲劳乏力、肺部哕音、咳嗽、胸闷、心悸、夜尿多、体重增加、下肢水肿、恶心、厌食、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神经精神症状等。血白细胞增多,或低钠、低钾。X线胸片示肺纹理增多,心影增大。心电图表现为心动过速、ST-T改变或心律失常,彩超检查提示左心室射血分数≤0.40。87例均诊断为左心衰,相应治疗后84例病情缓解出院。结论临床医生应重视高龄患者心衰症状的不典型表现及多病因、多诱因、多种并发症共存的特点,提高本病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