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终身性的疾病,其并发症多,致残、致死率高,其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2型糖尿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心脑血管病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若不及时做好预防和控制,将会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因此,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通过健康指导和临床医护人员的配合,以达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该院2012年3—5月期间收治的36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对其进行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自我监测和健康宣教等资料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36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其中有88%能够完全掌握其内容,12%患者对其不完全掌握。结论 2型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而合并高血压是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所以医护人员必须加强对患者的科学有效的管理。通过对患者的健康指导和临床医护人员的配合,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526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与康复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观察,总结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与康复特点,进一步降低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526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与康复特点.结果526例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中,以高血压及心功能不全者为多,且合并2种以上心血管并发症者为多,晚期糖尿病合并心功能不全难以纠正多种因素有关.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的宣传教育,重视其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危害性,及早防治高血压及高血糖(尤其是餐后高血糖),对进一步降低糖尿病的死亡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的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从上海市居民高血压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导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资料,按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组,比较两组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家族史和血压等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血压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 258例,其中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95例,占2.23%。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收缩压及脉压差分别为(162.37±11.26)和(70.43±11.23)mmHg,均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的(156.14±12.30)和(64.83±12.12)mmHg(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缺乏体力活动(OR=1.767,95%CI:1.171~2.667)、超重(OR=3.085,95%CI:1.615~5.892)和肥胖(OR=2.673,95%CI:1.352~5.285)是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收缩压和脉压差均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缺乏体力活动、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终身性疾病,其并发症多,致残、致死率高。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一种与遗传、环境、代谢关系极为密切的复杂疾病,是2型糖尿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所以护理非常重要。1用药护理糖尿病患者若合并高血压时就应对其密切观察严格控制。一般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和相关程度.方法:采用现况研究的方法,随机整群抽取社区居民13 756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与超重、肥胖的关系.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递增的趋势,年龄、超重或肥胖、职业是其可能的危险因素.与体质指数(BMI)正常人群相比,超重和肥胖的人群患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风险分别是其2.09倍、2.87倍.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与超重、肥胖之间存在显著关联;超重、肥胖是罹患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节律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关系。方法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非杓型血压组(50例)和杓型血压组(50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这两组患者的IMT,用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eGFR。结果(1)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非杓型血压组IMT显著高于杓型血压组(P<0.05)。(2)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非杓型血压组eGFR显著低于杓型血压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不仅可导致动脉结构发生损害,还可导致肾功能损害,因此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不仅需要将血压降到目标值,而且还应恢复正常血压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与胰岛素抵抗 (IR)呈正相关 〔1〕,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常见 ,对其 TNF- α水平变化与 IR关系研究报道少见。本文旨在研究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清 TNF- α与 IR的相关性 ,为临床防治糖尿病高血压并发症提供理论根据。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及分组  5 0例 2型糖尿病患者 ,均符合 WHO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 2 3例合并有高血压者为 A组 :男 11例 ,女 12例 ,平均年龄 (5 3.7± 5 .2 )岁。近期内未服用或至少停用降压药物 2周以上 ,血压仍超过正常值…  相似文献   

9.
到医院看糖尿病该昨查?一是要明确诊断:看是否得了糖尿病。是1型还是2型;血糖是一时波动。还是长期超标?二是要明确有无合并高血压、高血脂、肥胖以及其他代谢紊乱疾病:有无糖尿病引起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病情严重程度如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南京市社区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纳入南京市化工园区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1 399例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比较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和血压正常组的临床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的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的体质指数、总胆固醇平均值、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血压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教育程度高(12年)、甘油三酯达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的合并高血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效果较好,OR(95%CI)分别为1.71(1.01,2.91)和1.57(1.13,2.17)、1.69(1.14,2.50);间断服药、血压水平偏高及病程长(≥10年)合并高血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效果差,OR(95%CI)分别为0.33(0.14,0.79)、0.63(0.41,0.95)和0.61(0.44,0.83)。结论应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从而更有效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空腹血糖控制相关因素。方法:本文选取2016年1月份至2017年6月份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56例,采用医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患者空腹血糖控制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年龄、性别、地区、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空腹血糖、血清肌酐、血清尿酸等因素影响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控股血糖控制水平;地区、血压水平、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影响的单因素;地区、血压水平、糖尿病病程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影响的多因素。结论:为了提升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空腹血糖控制效果,需要加大对空腹血糖控制影响的单因素和多因素进行控制,加强血糖管理,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与血压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将30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HT2组)210例与单纯2型糖尿病组(NT2组)92例,根据高血压分级将210例患者分高血压Ⅰ级72例、Ⅱ级75例和Ⅲ级63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检测血清Cys C水平并分析与血压的相关性。结果 HT2组血清Cys C水平高于NT2组(P0.05);从单纯2型糖尿病组到高血压Ⅰ级、Ⅱ级和Ⅲ级血清Cys C逐步升高,且高血压Ⅰ级、Ⅱ级和Ⅲ级血清Cys C两两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HT2组收缩压与血清胱抑素C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Cys C水平较单纯糖尿病患者高,随着血压升高血清Cys C水平呈升高趋势,提示Cys C可能是引起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雪静 《职业与健康》2010,26(17):2014-2016
糖尿病与高血压都是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糖尿病和高血压患病率正在呈快速上升趋势,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糖尿病和高血压常常合并存在,对心血管系统有极强的危害性。1型糖尿病(T1DM)多在并发肾病变后出现高血压,2型糖尿病(T2DM)往往合并原发性高血压,可以在T2DM发病之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改变。方法采用超声多普勒技术对57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及59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进行IMT测量。结果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IMT厚度及斑块检出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结论糖尿病和高血压并存时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更易形成斑块。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在早期可反映糖尿病、高血压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MAU排泄率。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及非高血压组。测定24 h尿白蛋白定量排泄率(MAU)。同时计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MAU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MA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与24h尿白蛋白排泄率增高有相关性,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早期筛查并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相关临床影响因素。方法超声心动图检查2013年1月-2013年8月住院的724例2型糖尿病患者。结果 (1)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为73.8%;在年龄、Hb A1c、糖尿病病程、BMI、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方面,糖尿病合并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组与无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组患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416、10.227、12.218、4.42、21.823、10.974、7.838、26.145,P=0.000、0.001、0.000、0.000、0.035、0.005、0.000);(2)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BMI和Hb A1c与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有显著相关性(OR=1.175、1.248、1.383,P=0.000、0.017、0.029)。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相当常见,糖尿病年龄、BMI和Hb A1c是影响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54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54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和146例血尿酸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与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冠心病有关。  相似文献   

18.
<正>糖尿病和高血压均可导致心、脑、肾和眼底等靶器官损害,当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时其靶器官的损害则更加严重[1]。而以往对于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存在"重治疗、轻教育"的现象,使得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效果不理想。为了探讨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效果,为制定长期防治规划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我们于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对所在社区共200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3月-2016年10月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分两组。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护理,综合治疗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干预效果;护理前和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综合治疗组患者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干预效果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综合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和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分别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延续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延续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对疾病的认知评分、出院后遵医行为评分、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有改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