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论脑属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古代中医文献对脑的结构和功能的认识 ,内容十分丰富 ,如《灵枢·经脉》篇曰 :“人始生 ,先成精 ,精成而脑髓生。”《灵枢·海论》云 :“脑者髓之海。”《素问·五脏生成》篇曰 :“诸髓皆属于脑。”《指玄篇·修仙辨惑论》云 :“头为元神所住之宫 ,其空如谷 ,而神居之 ,故为之谷神 ,神存则生 ,神去则死 ,日则接于物 ,夜则接于梦 ,神不能安其居也。”后《内经》确定脑为奇恒之腑 ,众多医家对此虽有争议 ,但大多认同。我们则认为脑当为脏。首先 ,《素问·五脏别论》云 :“余闻方士 ,或以脑髓为脏 ,或以肠胃为脏 ,或以为腑 ,敢问更相反 ,皆自谓…  相似文献   

2.
王欣 《浙江中医杂志》2000,35(10):421-422
中医学关于脑的认识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脑髓之称也早已有之。但由于历代关于脑的论述比较散在 ,更有许多医家遵循“心主神明”之说 ,对脑髓认识较为模糊。如仔细研读《内经》可以发现 ,脑髓理论在《内经》时代已渐成雏形 ,为后世“脑髓说”奠定了基础 ,并促进了临床治疗痴呆理、法、方、药理论的发展。1 脑为精明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 :“头者 ,精明之府 ,头倾视深 ,精神将夺。”“夫精明者 ,所以视万物 ,别白黑 ,审短长。”强调脑之精明具有视、知觉功能以及认识、辨别事物的作用。《素问·五藏别论》指出 :“脑、髓、骨、脉、胆…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不断积累对脑和脊髓的解剖、生理、病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逐渐形成了脑髓学说,现大体按照研究阶段的主要论点略述如下: 一、脑、髓为奇恒之腑和头为精明之腑《内经》为脑髓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素问·五脏别论》说:“脑、髓……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灵枢·经脉篇》谓:“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指出脑、髓为奇恒之腑,同属脏腑范畴,都是贮藏精气的器官,禀受父母先天之精而生成,并受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和充实。《灵枢·海率篇》说:“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  相似文献   

4.
论脑髓与志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脑髓是藏还是府,《内经》中并没有得到解决。《素问·五藏别论篇》且称其为“奇恒之府”,但又说其是“藏而不泻”,既然符合五藏的定义,那么,不  相似文献   

5.
辨析“胆”“卵”话奇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别论》之论,必有所误在中医脏象学说中,胆独为其“两栖之府”,即既属“传化之府”,又属“奇恒之府”。《素问·五脏别论》(以下简称《别论》)曰:“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此言之“六府”,当包括胆无疑。盖《素问金匮真言论》曰:“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阳。”据此,胆当为“传化六府”之一。然于同一篇《别论》,其前又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泄,名曰奇恒之府。”据此,胆又当为“奇恒六府”之一,然胆究当属  相似文献   

6.
中医经典理论有“心主神明”、“心藏神” ,至于“为髓海”之“脑”虽亦知是“元神之府”却相对论述较少 ,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辨证理论体系对前者的重视和其影响广泛 ,很容易使人生出模糊的概念 ,以至认为中医的“神经系统”体系是“以‘心’为中心”的 ,其实不然。《灵枢·海论》曰 :“脑为髓之海” :《素问·脉要精微论》曰 :“头者 ,精明之府” ;《本草纲目》指出 :“脑为元神之府” ;而“心者 ,五脏六腑之大主也 ,精神之所舍也” (《灵枢·邪客》)。这里有“精明之府”、“元神之府”与“精神之所舍”之不同 ,亦有“元神”与“精神”之…  相似文献   

7.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院脑病专家武连仲教授 ,医术精湛 ,治学严谨。研究脑病 3 0余年 ,对各种脑病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和卓著的疗效 ,笔者有幸侍诊学习 ,受益颇深 ,今不揣学陋 ,整理如下。1 对脑认识的升华1 .1 脑体阴而用阳脑为奇恒之府 ,“诸髓者 ,皆属于脑”(《素问·五脏生成篇》) ,“脑为髓之海”(《灵枢·海论》)。皆言脑由“髓”充实其本体 ,故脑的实质属阴 ,有脏的特征。又“头者 ,精明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脑为元神之府”(明·李时珍 )。脑为诸神之聚 ,脑藏神 ,主神明 ,是言脑的生理功能。“神”明则制 ,“神”昧则弃 ,…  相似文献   

8.
“脑为奇恒之府”理论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问·五藏别论》记载:"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藏,或以肠胃不藏,或以为府,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正由于这种学术争鸣,《内经》不以脑为脏,才确定了脑为奇恒之府。《素问·五藏别论》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  相似文献   

9.
奇恒之府小议安徽省六安市卫生进修学校(237008)刘清关键词奇恒之府藏府说奇恒之府,出于《素问·五藏别论》,《灵枢》无载。奇恒之府的出现,与当时社会的医家对于藏府概念、范畴的争论有关。这在《素问·五藏别论》篇首可见端倪:“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藏,或...  相似文献   

10.
关于奇恒之府,早在《内经》中就有论述,《素问·五脏别论》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细细推究,男女脏腑同也,而女子有女子胞这一奇恒之府,男子不缺一府乎?男子之精又盛于何处呢?虽然《诸病源候论》中有“精藏于玉房”或“精室”之说,但何又为玉房、精室呢?前人多以肾代之,故《难经·三十六难》云:“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之肾有一也。”似说命门即男之精室,那么女子亦当以右肾藏精血、主生殖,何言以系胞?从而说明肾并非  相似文献   

11.
秦迎曙 《陕西中医》2005,26(7):716-717
<正>通过学习,笔者认为,《内经》中精神养生学的理论基础可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1精为神本的唯物论神是以精为物质基础的。《灵枢·本神篇》指出;“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抟谓之神。”指的是先天之精,先天之精构成了人的机体,神随着机体的产生而产生,但还必须依赖后天之精才能进行正常活动。《素问·六节脏象论》曰:“五味人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灵枢·平人绝谷论》曰:“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素问·八正神明论》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都指  相似文献   

12.
脾胃学说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焦树德 《河北中医》2004,26(7):485-488
脾与胃在中医脏腑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 ,如《素问·玉机真藏论》说 ,脾为“中央土 ,以灌四傍”。《素问·五藏别论》又说 :“胃者 ,水谷之海 ,六府之大源也。”所以称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与胃 ,向为医家所重视 ,在《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方》等书中皆有论述。到了南宋时代 ,医学名家李东垣深研《内经》理论 ,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 ,写出了具有独创性的医学论著———《脾胃论》 ,为脾胃学说奠定了基础 ,为中医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今遵《内经》和李东垣关于脾胃的论述 ,结合后世诸家之说 ,谈谈笔者在临床上…  相似文献   

13.
王联庆  王玉华  张锐 《陕西中医》2004,25(5):479-480
脑为奇恒之府,位于颅内,由髓汇集而成。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内经》中,对脑病的解剖位置及其生理功能已有记载。如《灵枢·海沦》曰:“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至风府”。《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髓者,皆属于脑”。脑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脑髓的生成及维持脑的生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的脑学说始于《黄帝内经》。其中,《素问·五脏别论》、《素问·脉要精微论》、《灵枢·海论》、《灵枢·经脉》、《灵枢·大惑论》等篇对脑主神明的生理功能进行了论述。《内经》认为,脑位于颅内,由髓汇聚而成,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为与神志活动和视觉、听觉有关,对于机体生命活动有重要的意义[1]。这种脑主宰神明的生理功能理论在隋唐以后,明清以来不断发展完善,并为人们所接受。 1 脑为神明之所 从脑的生成及解剖学而言,脑为神明之所。《灵枢·经脉》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  相似文献   

15.
1弃“心主神明” ,确立“脑主神明”在数千年的中医学发展史上 ,心这一君主一直统治神明 ,这并非心“篡权” ,而是历代中医学者不敢触犯圣经 ,所以“心主神明”一直延续至今 ,这也是中医学术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其实 ,脑主神明有根有源。如《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 ,其输上在于其盖 ,下在风府” ,已经认识到脑位于头颅中。《灵枢·经脉》又有“人始生 ,先成精 ,精成而脑髓生”的关于脑的生长发育的论述。至于脑的功能阐明得更为明确 ,《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头者 ,精明之府”。精明之府的含义 ,《类经》认为“五脏六腑之精气 ,皆上…  相似文献   

16.
论《内经》五脏神的同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认为 ,心与神的关系最为密切 ,心是精神活动的主宰。但精神活动又不仅仅与心有关 ,《内经》又进一步将神分为五种 ,即神、魂、魄、意、志 ,后世称之为“五神” ,五神分藏于五脏。《素问·宣明五气篇》说 :“心藏神 ,肺藏魄 ,肝藏魂 ,脾藏意 ,肾藏志 ,是谓五藏所藏。”后世对五神的涵义及区别 ,心藏神与五脏藏神的关系 ,以及五脏神理论的临床应用等问题 ,颇多争议。而问题的关键 ,就在于对五脏神的认识上 ,这是一个需要澄清的重要理论问题。1 五脏神的涵义神 :《素问·灵兰秘典论篇》说 :“心者 ,君主之官也 ,神明出焉。”《灵枢·…  相似文献   

17.
三焦属六府之一,最早载于《内经》,如《素问·五藏别论篇》云:“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名曰传化之府”。三焦是祖国医学中特有名称,它在生理、病理等方面,都占有重要的位置。故《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云:“三焦者,决读之官,水道出焉”。《灵枢·胀论》也云:“三焦胀者,气满于皮肤中,轻轻然而不坚”。但《内经》中对它的形态没  相似文献   

18.
陈鼎盛 《河北中医》2000,22(10):764-765
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是西医疾病概念 ,属中医情志病范畴。七情神志化生 ,藏居于五脏。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人有五脏化五气 ,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宣明五气篇》曰 :“心藏神 ,肺藏魄 ,肝藏魂 ,脾藏意 ,肾藏志。”因此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之中医辨证应从五脏入手 ,兼及六腑 ,治疗应“以平为期”,八法因证而立。脏气平和则情志正常而精神障碍自去。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之方世称经方 ,现将经方治疗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验案举隅于下。1 高血压所致精神障碍刘某 ,男 ,70岁 ,离休干部。1 9970 3 2 6初诊。平素性情温和 ,…  相似文献   

19.
胸痛,为临床常见之症。最早讨论胸痛当推《内经》,后世医家作了诸多发展,使之对胸痛的认识渐趋全面。如《素问·脉解篇》云:“所谓胸痛少气者,水气在藏府也。水者阴气也。阴气在中,故胸痛少气也。”《灵枢·五邪篇》又说:“邪在心,则病心痛。”《素问·藏气法时论篇》云:“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内经》还把胸痛之重症命名为“真心痛”。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胸痹”的概念,强调了胸阳不足,阴寒阻滞为发生胸痛的主要原因,后世医家多遵此说。明、清以  相似文献   

20.
中医古籍中,关于心主神明的记载,最早见于《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素问·调经论》:“心藏神。”《灵枢·邪客篇》:“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从上述经文中可以看出,心是藏神的地方,是精神意识的发源地,“神”或“神明”是指精神意识功能而言,这些功能是由“心”主管和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