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胰管内粘液栓致胰腺炎反复发作一例郭俊超赵玉沛蔡力行朱预患者男,43岁。因反复发作中上腹痛3年余入院。患者于1992年因进食后中上腹剧痛在我院就诊,查淀粉酶3180U/L,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解痉等治疗,症状缓解。但以后仍反复发作。9...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21岁.因中上腹部胀痛10 d入院,伴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T 39℃,P 86次/min,皮肤、巩膜中度黄染,上腹部及右上腹均有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Murphy征阴性,肝区叩痛,肠鸣音0~1次/min.血常规白细胞20.1×109/L,中性粒细胞95.3%,嗜酸计数0.80×109/L,血淀粉酶254 U/L(正常值35 U/L~140 U/L),ALT 520 U/L,TB 210 μmol/L,DB 120 μmol/L.B超胰管蛔虫、胰腺增大前后径约2.3 cm,胆总管增粗,胆囊内胆泥形成.急诊行ERCP,发现胆胰管共同开口,在胰管内有一长约20 cm蛔虫,用圈套器将蛔虫套住后取出体外,胆道内有20 mL脓性浑浊胆汁溢入十二指肠内.造影发现胆管扩张1.5 cm.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 65岁, 因\"间断上腹部疼痛2周\"于2023年11月21日就诊于我院。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 呈间断胀痛, 数字疼痛评分4~5分, 休息后可自行缓解, 无恶心呕吐, 无胸闷气短, 无寒战高热, 无皮肤巩膜黄染。1周前患者疼痛进行性加重, 数字疼痛评分7~8分, 休息后不能自行缓解, 排气排便正常。患者3个月内体重减轻5 kg。既往肺气肿10年, 高血压10年, 否认糖尿病、冠心病、精神疾病、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病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及传染病病史。患者无饮酒史, 吸烟约40年, 平均5支/d。体检:体温 36.0 ℃, 心率 80次/min, 呼吸频率20次/min, 血压130/90 mmHg(1 mmHg=0.133 kPa), 身高170 cm, 体重55 kg, 体重指数19.03 kg/m2, 营养良好。皮肤弹性一般, 全身皮肤及巩膜未见黄染, 未见淤斑及色素沉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 无压痛, 腹部外形正常, 无腹壁静脉曲张, 腹软, 上腹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 腹部未触及包块, 肝脾肋下、剑突下未触及, Murphy征(-)。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35岁,问歇性上腹剧痛7年于1993年9月8日人院。每次发作时经对症解痉处理可缓解.无黄疸史,多次B超检查无胆道疾患。入院前腹痛剧烈,伴呕吐。壹体除上腹压痛外无异常。B超示胆管不扩张,胆道无结石,胰腺因腹腔气体回声多未探清。胃肠检查示胃蠕动排空缓慢,空腹食物储留,十二指肠球部不易充盈.形态欠佳,似幽门不全梗阻,十二指肠球部渍痔。于1993年9月l1日作剖腹探查,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6岁,因反复中上腹胀痛不适入院.2003年曾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2008年6月在外院行ERCP发现胆总管下端乳头狭窄行EST,术后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08年6月3日入我院检查.体格检查: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检查无异常发现.  相似文献   

6.
病例女,21岁。因中上腹疼痛10d入院。无明显诱因发作,呈持续性绞痛,进行性加重,无放射痛,伴恶心呕吐,腹胀,蜷曲位可缓解。在外自服中药疼痛稍减。既往无类似腹痛发作。查体:一般检查无异常,腹平,脐周、右上腹轻微深压痛,无肌紧张、反跳痛,肝区叩痛阳性,肠鸣音正常。化验:血白细  相似文献   

7.
8.
<正>患者,女,45岁。因反复腹痛腹胀2年,加重伴黄疸、恶心、呕吐半个月入院。患者自诉疼痛向肩背部放射,大便灰白,小便色黄,食欲欠佳。体格检查: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可触到肿大胆囊,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入院血生化检查:血淀粉酶1 12 U/L,尿淀粉酶180l U/L,总胆红素152.2μmol/L,直接胆红素123.3μmol/L,间接胆红素28.9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66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891 U/L,血清总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47岁,主因间断上腹痛10 d入院.两个月前曾因"胆源性胰腺炎"在外院治疗,经抗炎、输液后好转出院.20年前曾行"阑尾切除术",11年前曾行"卵巢囊肿切除术",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栓塞病史.查体:腹平坦,上腹部略饱满,下腹部正中及右下腹可见手术瘢痕.上腹轻压痛,无明显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减弱,1次/min.B超显示胆囊泥沙样结石,胆囊炎,胰头不均匀回声减低,胰头旁2 cm×2 cm低回声区,提示胰腺炎.CT显示胰腺形态饱满,边缘模糊,胰腺周围多发低密度影.  相似文献   

10.
胰管蛔虫症44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胰管蛔虫症44例,讨论蛔虫引起的病理变化及诊疗方法。除嵌入胰管太紧或钻入太深者外,大部份蛔虫可自动退出胰管。其损害大小依阻塞部位、程度和时间而定。全虫进入胰管的危害性大于嵌在壶腹和盘于胰尾者。均有胆绞痛、胆管炎和胰腺炎表现,86%为急性胰腺炎。14%反复发作性慢性胰腺炎。B超、ERCP等发现壶腹、胰管蛔虫和显微镜发现虫卵,或急性胰腺炎伴有胆道或十二指肠蛔虫者可确诊。由于82%蛔虫嵌于壶腹部  相似文献   

11.
胆管及胰腺的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腺瘤或黏液腺癌(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属于胆胰肿瘤的少见类型[1].以分泌大量黏液、引起胆管或者胰管扩张为主要特征,由此可以并发阻塞性黄疸、急慢性胰腺炎.发生于胆管内者,也有临床学者称之为黏胆症.由于以往对本病认识不多,报道甚少[2-5].随着诊疗手段的提高,此类病例报道逐年增加.现报道1例同时合并胆管和胰管的黏液腺瘤患者.  相似文献   

12.
周博  王文斌 《临床外科杂志》2007,15(11):755-755
患者,男,60岁.因"右侧腹股沟区反复破溃流脓2年"入院.30年前曾患右腹股沟区包块,他院行切排术时取出蛔虫成虫一条,2年前右腹股沟包块复出现,破溃流脓,切排后中西医换药均无效.入院查体:T 36.7℃,P 72次/分,R20次/分,BP 140/90 mm Hg.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5岁,因持续发热8天,昏迷抽搐3天,1986年8月4日入院。入院时T 37.4℃,HR:144次/分,R 32次/分神志不清,浅昏迷状,双侧瞳孔等大等园,光反射迟钝。颈软,两肺可闻痰呜音,肠呜音活跃,浅反射消失,深反射存在。其它病理反射(一)。初诊:乙脑。处理:降温止疼,脱水,给氧吸痰,预防感染,护脑支持疗法。入院后第3天,患者出现深昏迷,呼吸稍急促,喉  相似文献   

14.
主胰管多发结石并慢性胰腺炎一例林加宝郭定刚患者女,47岁,因反复发作上腹部不规则疼痛3年,症状加剧伴多饮多食多尿3个月,于1996年5月29日经门诊彩超检查诊为“胰管多发结石伴扩张、慢性胰腺炎、糖尿病”入院。入院检查:慢性病容、痛苦貌,上腹部横位性轻...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45岁,以“持续性腹痛一月余”人院.患者一个月前突感中上腹部疼痛,间断发作可耐受,诊断为“胃炎”,对症治疗后好转.此后腹痛反复发作,疼痛呈持续性,可向左侧腰背部放射,饭后加重,伴恶心呕吐.一周前在外院查CT示胃窦壁增厚,胰腺弥漫性增大.给予对症治疗腹痛无明显好转.为进一步治疗转至我院.查体:剑突下及左侧中下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辅助检查:尿淀粉酶641.0U/L,血淀粉酶25.0U/L,脂肪酶正常,血沉98.0mm/h.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9岁。入院前31天发现右大腿外上侧长一包块,红肿疼痛,病情逐日加重。既往健康,偶有大便排蛔虫史。检查:身体情况较差。右大腿外上方大片红肿区,约10×9×5cm,明显压痛,中央隆起有波动感。白细胞26800。局麻下穿刺抽出脓液,行右大腿脓肿切开引流。切开皮肤及浅筋膜,即有大量黄白色脓液涌出,计300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14岁.因"口干、多饮、消瘦一月余"收住内分泌科.既往史:出生40 d因肠梗阻行胃空肠吻合术,2年半前因"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环状胰腺、十二指肠闭锁"行"胰头和部分十二指肠切除,十二指肠胰腺套入式吻合,十二指肠胆管吻合术(图1)".查体:腹壁旁正中可见陈旧性手术瘢痕,腹围55 cm,BMI 14.02.辅助检查:空腹血糖36 mmol/L,糖化血红蛋白14.3%;血清淀粉酶135 IU/L,尿淀粉酶806 IU/L;Na+ 128 mmol/L,Cl- 93 mmol/L,ALT75 IU/L,AST 48 IU/L,ALB 33.9 g/L;乙肝标志物:HBSAg(+),HBeAg(+),HBcAb(+);上腹部CT示"胰管扩张,胰腺假性囊肿(图2)".  相似文献   

18.
例 1,男 ,3 0岁。反复上腹痛 2年 ,再发伴黄疸 7d于 2 0 0 0年 9月 2 3日入院 ,无畏寒、发热 ,大便陶土色。查体 :T3 7.8℃ ,皮肤巩膜黄染 ;腹平软 ,轻度压痛 ,肝脾胆囊未及 ,肝区叩痛。彩超示胆总管下段一约黄豆大小结石 ,胆管炎并轻度扩张 ,血常规正常 ,肝功能受损。 7d后行胆囊切除 ,胆总管切开、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成形术 ,T管、十二指肠经胃窦部戳孔各置管引流 ,胆囊床置管腹腔引流 ,术中胰腺正常。术后第 3天排大便 ,体温渐升 (高达 3 9℃ )、腹胀、解白冻样粘液大便、左侧阴囊肿痛 (穿刺为黄色清亮液 ) ,腹腔引流管无渗液后…  相似文献   

19.
1病历摘要.患者,女,65岁,回族,因“反复恶心、呕吐、间歇性腹痛2个月”于2004年12月27日入院。患者于2004年10月8目开始出现全腹刀割样绞痛,伴恶心、呕吐、发热,到他院诊断为急性重症胰腺炎、胆囊结石、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经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抑酶、制酸等治疗后腹痛缓解。复查血尿淀粉酶正常,但仍经常性呕吐,呕吐为非喷射性,内含胆汁胃内容物,经多家医院治疗无效转入我院消化内科治疗。入院查体:T36.60℃,P80次/min,R20次/min,BP120/80mmHg,慢性病容,心肺阴性,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区轻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稍弱。入院后经营养支持、抑酸、护胃、止呕、纠正水电解质平衡、中医中药等治疗3个月后,仍有呕吐,并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症状。  相似文献   

20.
例1.男38岁。患者于1981年12月3日,以急性溃疡病穿孔入院。患者在工作中突感上腹部疼痛,先可忍受,自服清凉油少许,约15分钟腹痛加剧呈绞痛状,且放射至右肩,呕吐为食物残渣及绿色胆汁。体检:T37℃,P80次/分,Bp17.9/10.6kPa(130/80mmHg)。发育营养正常。全腹有压痛及反跳痛。以右上腹压痛明显。化验血常规、生化均在正常范围以内,血清淀粉酶440索氏单位,尿淀粉酶正常。入院8小时后再次出现类似腹痛,全身出汗。经讨论为急性胰腺炎或胃后壁穿孔,决定剖腹探查。术中证实胰腺附近已有少许皂化点,腹腔液体淀粉酶1280索氏单位。探查胰腺有条索状物于胰体中上缘,切开十二指肠第二部即见有蛔虫尾部。以血管钳夹出长10cm可活动的蛔虫一条,头部已入乳头部,胰管外口明显可见,随蛔虫被钳出时由开口处流出混浊胰液约3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