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mRNA在不同临床特征鼻息肉和鼻腔下鼻甲黏膜中的表达,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24例鼻息肉(息肉组)和15例下鼻甲黏膜(对照组)中IL-5mRNA的定量表达。结果鼻息肉组织中IL-5mRNA的表达是下鼻甲黏膜组织中的7.52倍(P<0.01)。鼻息肉中组织中,IL-5mRNA的表达在性别、单双侧、初发复发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单发与多发、是否伴过敏性鼻炎和(或)哮喘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5mRNA在息肉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是促进鼻息肉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IL-5mRNA在鼻息肉中的表达程度与部分临床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在鼻息肉组织中的分布并探讨其在鼻息肉形成过程中的机制和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新鲜鼻息肉标本和30例肥大下鼻甲黏膜中AQP-4的表达及分布水平,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鼻息肉和下鼻甲黏膜的上皮细胞、固有层腺体细胞、血管及血窦内皮中均可检测到AQP-4分布;鼻息肉上皮细胞、血管及血窦内皮中阳性细胞数均高于下鼻甲黏膜,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QP-4在鼻息肉上皮细胞和血管及血窦内皮细胞中表达水平明显增高,提示AQP-4在鼻息肉组织中的异常分布可能是鼻黏膜水肿的形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AQP)与鼻息肉发病的关系,研究糖皮质激素控制治疗鼻息肉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鼻息肉标本40例,其中术前局部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的鼻息肉标本20例,未使用糖皮质激素的鼻息肉标本20例,正常鼻腔下鼻甲黏膜标本7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水通道蛋白3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QP3在上皮细胞,腺体细胞,血管及血窦内皮细胞均有表达。上皮细胞中正常下鼻甲黏膜组AQP3阳性细胞数多于鼻息肉未用激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腺体、血管及血窦内皮中正常下鼻甲黏膜组AQP3阳性细胞数少于鼻息肉未用激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鼻息肉激素治疗组上皮细胞、腺体、血管及血窦内皮细胞中AQP3阳性细胞数少于鼻息肉未用激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水通道蛋白3的正常表达与其维持下鼻甲功能有关,水通道蛋白3过度表达与鼻息肉的形成有关。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后水通道蛋白3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腺体、血管及血窦内皮细胞中表达下降,是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的可能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COX-2对鼻息肉炎症形成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COX-2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分布情况,认识鼻息肉炎性发病机制.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反应)检测35例鼻息肉及23例下鼻甲标本的COX-2表达.结果: COX-2主要分布于鼻息肉黏膜上皮、黏膜下腺体、血管内皮细胞以及炎性细胞的胞质或胞膜,呈胞质膜型及包涵体型.鼻息肉组织中COX-2表达明显高于下鼻甲.结论: 鼻息肉组织中COX-2表达明显增高,鼻息肉发病过程中有前列腺素参与.  相似文献   

5.
其其发病学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鼻息肉组(29例)和下鼻甲组(11例)上皮细胞Fas、FasL、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鼻息肉组上皮细胞Fas、FasL和Bcl-2阳性细胞指数(PIFas、PIFasL、PIBcl-2)均大于下鼻甲组(P<0.01),PIBcl-2/PIFas也大于下鼻甲组(P<0.01),但鼻息肉组PIFasL/PIFas与下鼻甲组比无统计学意义;鼻息肉组PIFasL/PIFas和PIBcl-2/PIFas均大于1(理论值,P<0.05)。结论:Bcl-2介导的抑制细胞凋亡机制和FasL介导的细胞免疫逃逸机制可能对Fas/FasL系统介导的细胞凋亡产生部分抑制作用,有可能是鼻息肉上皮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平衡失调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鼻息肉成纤维细胞中组胺受体及其亚型的存在与否,比较鼻息肉与下鼻甲黏膜成纤维细胞中组胺受体的表达程度.[方法]选择5例鼻息肉组织,以同侧下鼻甲黏膜为对照.经鼻内窥镜手术切除鼻息肉及部分下鼻甲黏膜,培养成纤维细胞.采用RT-PCR方法观察鼻息肉成纤维细胞中的组胺受体及其亚型,用实时PCR方法分别比较鼻息肉与下鼻甲黏膜成纤维细胞中组胺受体mRNA的表达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鼻息肉及下鼻甲黏膜成纤维细胞中组胺受体蛋白的表达.[结果]鼻息肉成纤维细胞中可见1型及2型组胺受体存在,其表达程度低于下鼻甲黏膜成纤维细胞,鼻息肉中仅可见少量的组胺受体蛋白表达.[结论]鼻息肉成纤维细胞中只有少量的1型及2型组胺受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黏膜上皮和黏膜下结缔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mRNA的表达,探讨Th17细胞在口腔扁平苔藓(OLP)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山东大学口腔医院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病损区黏膜为实验组(n=10),健康志愿者提供的正常口腔黏膜为对照组(n=6),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OLP黏膜和正常口腔黏膜的上皮和固有层结缔组织中IL-17、IL-23mRNA的表达量。 结果 实验组OLP黏膜上皮及固有层结缔组织中IL-17、IL-23mRNA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OLP固有层中IL 17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上皮组织(P<0.05);但OLP黏膜上皮和固有层中IL-23mRNA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h17细胞功能相关细胞因子表达量增多可能与OLP的发病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管通透性因子 (vascularpermeabilityfactor,VPF)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 9例鼻息肉标本及 8例下鼻甲粘膜标本行VPF及其受体flk 1的免疫组化染色 ,光镜观查。结果 VPF在鼻息肉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和腺体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下鼻甲组织 (P <0 .0 1,P <0 .0 5 ) ,flk 1在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下鼻甲组织 (P <0 .0 1)。结论 VPF对鼻息肉发生过程中组织极度水肿的产生可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真菌球型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检测Eotaxin-1在真菌球型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中的表达及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探讨Eotaxin-1在真菌球型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真菌球型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20例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代偿性肥大的下鼻甲黏膜15例,用HE染色法观察组织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Eotaxin-1的表达,比较两组之间的表达差异,分析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数目与Eotaxin-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①真菌球型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上皮脱落、鳞状上皮化生现象明显,间质为大量疏松结缔组织,其中可见较多的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及大量的毛细血管增生,有时可见较多的纤维组织增生,黏膜内未见真菌菌丝和孢子;②Eotaxin-1在下鼻甲黏膜上皮细胞中有少量表达,真菌球型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表达Eotaxin-1明显增多(P〈0.05),主要由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分泌,间质中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表达Eotaxin-1;③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数目和Eotaxin-1的表达明显相关(P〈0.05)。结论真菌球型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组织呈慢性炎症改变,其中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真菌可能通过介导Eotaxin-1的过量表达,引起嗜酸性粒细胞聚集活化增多,是真菌球型鼻窦炎合并鼻息肉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拮抗Eotaxin-1发挥功能可能对其临床防治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38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以及正常下鼻甲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对免疫学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法、ELASE法检测p38、IL-4和IFN-γ在20例慢性鼻-鼻窦炎组织(实验组1)、20例鼻息肉组织(实验组2)和15例正常下鼻甲黏膜中的表达(对照组),比较它们在不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分析p38与IL-4、1FN-γ的相关性。结果①p38在两实验组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IL-4只在鼻息肉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③IFN-γ在实验组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以慢性鼻窦炎组更显著(P〈0.05);④在慢性鼻-鼻窦炎组,p38与IFN-γ呈正相关,而在鼻息肉组p38与IL-4呈正相关。结论①IL-4、IFN-γ在慢性鼻-鼻窦炎组与鼻息肉组表达优势不同;②p38 MAPK高表达可能会促进T细胞向Th1、Th2两方面分化;③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炎症反应过程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1.
白介素5和趋化因子eotaxin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强  康健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6):649-651,658,F0003
目的:研究白介素5和趋化因子eotaxin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与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状态的相关性。方法:运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结合半定量分析方法检测20例鼻息肉和8例下鼻甲黏膜组织(对照组)中白介素5和eotaxin的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运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中EOS的分布及白介素5和eotaxin的蛋白表达情况,比较两组间差异,分析每组中EOS浸润数目与白介素5和eotaxin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20例鼻息肉组织中以EOS浸润阳性(+)以上者有75%(15例),明显高于8例对照组的12.5%(1例)。且鼻息肉组织中的浸润EOS率21.64±4.33明显高于对照组1.15±0.68(P<0.01);2鼻息肉组织中白介素5和eotaxin的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白介素5和eotaxin的mRNA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4白介素5和eotaxin的表达与EOS浸润相关(P<0.01),且两种因子之间也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从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均表明在鼻息肉组织中白介素5和eotaxin含量明显升高,而且与组织中EOS浸润呈明显相关性,提示白介素5和eotaxin是鼻息肉病变中重要的EOS趋化因子,并增强该细胞的局部作用,参与了鼻息肉的发病机制,且二者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还氧合酶-2(COX-2)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它在鼻息肉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为鼻息肉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并为鼻息肉的药物治疗寻找新的特异性靶点。方法选取34例未应用任何药物的鼻息肉手术组织标本,根据1997年海口会议标准,分为鼻息肉A组(Ⅱ型12、期鼻窦炎鼻息肉)和鼻息肉B组(Ⅱ型3期及Ⅲ型鼻窦炎鼻息肉)。同时取10例手术患者的下鼻甲游离缘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鼻息肉和正常下鼻甲黏膜组织中的COX-2进行观测并拍照。采用JD901图像分析软件分析阳性染色面积和染色密度。结果COX-2在正常下鼻甲黏膜组织中无或极少量表达,在鼻息肉组织中均显示高表达(P〈0.01);Ⅲ型鼻息肉组织中的阳性表达面积和密度均高于Ⅱ型鼻息肉组(P〈0.05)。结论COX-2在鼻息肉组织中高表达,且与鼻息肉的分型有关,表明其催化产物PGE2参与了鼻息肉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在人类鼻息肉及鼻息肉病中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鼻息肉标本(鼻息肉组)、23例鼻息肉病标本(鼻息肉病组)及15例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患者下鼻甲粘膜标本(对照组)中GM-CSF的表达状况。结果鼻息肉病中GM-CSF含量明显高于鼻息肉组,鼻息肉组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每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息肉病的高复发可能和GM-CSF的高表达水平有关,可以作为区分鼻息肉病和鼻息肉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息肉组织中核因子κB(NuclerfactorκB,NF-κB)的活化对IL-1a转录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取32例确诊为鼻息肉患者的息肉组织,以其中的14例患者的鼻中隔黏膜作对照,用凝胶迁移实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检测NF-κB的DNA结合活性,用RT-PCR检测IL-1a mRNA的表达,对NF-κB的DNA结合活性与IL-1a的转录水平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鼻息肉组织中NF-κB的DNA结合活性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鼻息肉组织中IL-1a mRNA的表迭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鼻息肉组织中NF-κB的DNA结合活性与IL—1a的转录呈显著正相关(r=0.777,P〈0.01)。结论IL_la是鼻息肉中NF-κB激活后所分泌的重要的细胞因子,NF-κB和IL-1a引起的局部微环境的改变可能是鼻息肉发生的重要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鼻息肉中核因子κB亚单位P50的活性及其与IL-4、γ-IFN表达的关系,探讨PSO对TH1/TH2细胞因子表达调节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40例鼻息肉患者与加例正常钩突黏膜中IL-4、γ-IFN、P50的表达,以核染阳性率来评估P50活性。对P50活性与IL-4,γ-IFN因子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①鼻息肉中P50胞浆、胞核均有阳性表达,主要位于上皮细胞、炎症细胞及腺上皮细胞胞浆,P50活性显著增强(P〈0.001),IL-4表达亦明显增强(P〈0.001),γ-IFN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②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PSO活性与IL-4表达呈直线正相关关系(r=0.70,P〈0.001),而与γ-IFN表达无相关性(r=0.14,P=0.40)。结论鼻息肉中P50的活性明显增强。P50的激活上调IL-4的表达可能是鼻息肉中Th1/Th2因子失衡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IL-23在鼻息肉(NP)组织中的表达及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鼻息肉患者手术切除标本30例(观察组)、同期行单纯鼻中隔手术的下鼻甲黏膜1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L-23的表达情况,HE染色检测嗜酸性粒细胞数.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指标与鼻息肉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IL-23阳性细胞数、嗜酸性粒细胞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IL-23的表达与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一致.结论 IL-23在鼻息肉组织中的离表达及与嗜酸性粒细胞的关系与鼻息肉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Fas和Bcl-2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鼻息肉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36例鼻息肉组织及19例下鼻甲组织中Fas和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1)Fas在鼻息肉上皮及腺上皮的表达弱于对照组(P<0.05);(2)Bcl-2在鼻息肉上皮及腺上皮的表达强于对照组(P<0.05);(3)鼻息肉上皮细胞中Fas、Bcl-2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1)Fas和Bcl-2在鼻息肉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2)在NP上皮细胞中,Fas和Bcl-2无相关性,因此这两种凋亡基因在NP的形成过程中各起独立作用,协调抑制NP上皮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复发性鼻息肉组织中TLR-2、HO-1的表达和意义,并探讨2者表达与鼻息肉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蛋白印记技术,检测复发性鼻息肉组20例组织、鼻息肉组20例组织及正常对照组20例钩突粘膜组织中TLR-2、HO-1蛋白表达情况,并比较分析2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复发性鼻息肉组织中TLR-2、HO-1的表达量与鼻息肉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息肉组织中TLR-2、HO-1的表达量与正常鼻黏膜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2和HO-1在各组的表达量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TLR-2、HO-1在鼻息肉复发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者可能作为鼻息肉患者术后随诊和复发趋势判断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进行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染毒,探讨DEHP体外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Bax和Bcl-2基因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和原代培养未成熟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用不同浓度的DEHP(10、50、nnmol/L)染毒24h。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ax和Bcl-2基因mRNA表达水平,Weas[ernblot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大鼠卵巢颗粒细胞Bcl-2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P〈0.05),Bax基因mRNA和蛋F1表达增加(P〈0.05),同时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呈浓度依赖关系。【结论】DEHP可通过下调Bcl-2基因表达和上调Bax基因表达而诱导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进而影响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