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了解宁夏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儿童版)、Piers-Harri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长版),对宁夏南部山区所抽取班级的1905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儿童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18%(343/1905);留守与非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20.9%和16.0%,两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7.66,P=0.006);汉族留守与非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17.0%和11.2%,两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6.64,P=0.010);回族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5.1%显著高于汉族留守儿童检出率17.0%(χ2=7.51,P=0.006);②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外出打工情况(OR=1.239)、内外向人格(OR=0.807)、神经质人格(OR=1.310)、父亲过度保护(OR=1.727)、母亲拒绝否认(OR=1.561)和自我意识总分(OR=0.613)最终进入方程,可以直接预测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其中情绪不稳定、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拒绝否认以及父母均外出打工是危险因素,而性格外向(高分特征)和自我意识良好是保护因素。结论宁夏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应从社会、家庭、个性塑造等方面着手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讨学龄期儿童社会能力和适应行为特点。方法在南昌市6~16岁儿童中随机抽取228名儿童,采用徐韬园教授的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长用)和学龄期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家长版)进行测评。结果男女儿童社会能力和适应技能没有显著差异(t=1.481,-1.554,-0.991,-1.746,-1.065,-0.794,-0.470,-1.931;P0.05);男女儿童行为问题总粗分没有显著差异(t=1.250,P0.05),就具体行为问题因子而言,多动(χ2=8.216,P=0.008)、违纪(χ2=6.493,P=0.024)、攻击性(χ2=5.298,P=0.043)男童明显多于女童,抑郁(χ2=31.002,P=0.000)、体述(χ2=8.016,P=0.008)女童明显多于男童。结论男女儿童社会能力和适应行为没有显著的差异,但都存在一些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流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的发生率,考察影响流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的因素。方法采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对146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流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的总阳性率为97.9%,心理虐待阳性率为98.6%,忽视阳性率为93.8%;流动儿童在心理虐待分量表、忽视分量表上,以及责骂、恐吓、情感忽视、身体忽视等维度上,男童得分显著高于女童(t=2.214,2.855,3.61,2.99,2.723,3.26;P0.05);来自不同地域的流动儿童在心理虐待分量表(F=15.876,P0.01)、忽视分量表(F=21.230,P0.01)以及各维度(P0.01)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与不同看护者生活的流动儿童在身体忽视因子(F=3.359,P0.05)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流动儿童是心理虐待与忽视的高危群体;男性流动儿童受心理虐待与忽视的水平高于女童;流动属性变量对流动儿童受心理虐待与忽视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比较农村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方法:采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对139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留守儿童的总体生活满意度显著低于城市儿童(F=9.200,P0.01),农村留守儿童体验到的积极情感显著低于城市儿童(F=5.075,P0.05);父母一方外出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总体生活满意度(t=2.168,P0.05)、积极情感体验(t=2.05,P0.05)显著高于父母均外出的留守儿童,父母一方外出的留守儿童体验到的消极情感显著低于父母均外出的留守儿童(t=-2.403,P0.05)。结论:农村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主观幸福感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存在显著差异;留守类型影响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5.
小学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浙江省留守儿童内心孤独感状况。方法选用儿童孤独感量表,以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1有29.4%的留守儿童孤独感偏高,总体孤独感水平留守儿童要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t=3.36,P<0.001),高孤独感发生率也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χ2=7.904,P<0.01)。2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F=6.22,P<0.001)。3高孤独感在留守儿童中的发生率有显著的年级差异(χ2=21.42,P<0.01),在非留守儿童中有显著的性别差异(χ2=6.36,P<0.05)。结论1留守儿童整体孤独感不显著,但比非留守儿童情况要严重。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呈现出很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OS儿童村儿童的心理行为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以在某市SOS儿童村至少入住1年以上的8~16岁汉族儿童61人(SOS组)为研究对象,方便选取SOS儿童村儿童就读较集中的小学和中学各一所,选取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单亲家庭和完整家庭儿童各61人为对照组(分别简称为单亲组和完整组),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al Checklist,CBCL)、Achenbach教师报告表(Teacher's Report Form,TRF)及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评定。结果:(1)SOS组儿童TRF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完整组儿童(37.7%vs.3.3%,P0.001)。三组儿童的CBCL行为问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5%,24.6%,16.4%,P=0.156)。(2)SOS组男童TRF的社交问题、注意、违纪、攻击、外化性问题分和总分均高于完整组同龄男童(如,总分30.83vs.12.67,P0.01),违纪分高于单亲组同龄男童(32.33vs.19.83,P0.01),退缩分低于单亲组同龄男童(16.87vs.33.33,P0.001)。8~11岁SOS组男童CBCL的分裂样、抑郁、强迫性、社交退缩、攻击性分及总分均低于单亲组同龄男童(如,总分15.70vs.30.80,P0.01);SOS组女童与单亲组和完整组女童CBCL各项行为问题因子分及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有数个好朋友、学业成绩良好是其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生活在非完整家庭是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B=-1.356~1.947)。结论:SOS儿童村是一种较好的抚养孤儿的方式。SOS儿童村男童Achenbach教师报告表行为问题较突出,女童行为表现较适切。儿童行为问题与其学业表现、同伴关系及家庭环境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488名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人格发展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状况异同。方法选取江苏省10所农村小学的三~六年级250名留守儿童以及相同数量非留守儿童,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和自编的事实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留守儿童较非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和交往情况存在差异;男女留守儿童,在E、N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E、N、L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守儿童人格发展问题突出,较非留守儿童人格内倾,情绪紧张,掩饰度高,男性较女性更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城市留守儿童的攻击行为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 以吉林市两所小学的四~六年级的23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选用BPAQ攻击行为问卷和儿童孤独感量表(CLS)为工具进行调查.结果 ①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攻击性的总分(t=-2.442,P=0.016)以及愤怒(t=-2.157,P=0.033)和身体攻击(t=-2.884,P=0.005)2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②在留守儿童的攻击行为得分中言语攻击因子与孤独感(P=0.004)存在显著相关.结论 减少留守儿童孤独感能够帮助降低留守儿童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深圳市区4-6岁学龄前儿童Conners行为量表(CBCL)的得分特征,方法 编制儿童行为状况父母问卷调查表。通过随机抽样对463名男童和432名女童进行调查。结果 男童量表总分显著高于女童;单项得分中,男童有16项显著高于女童,6项显著低于女童。结论 Conners量表得分在性别间有明显差异,其中差异表现为男童以外向性行为为主,女童以内向性行为为主,深圳市区得分高于常模有待探索。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同伴友谊质量与社会适应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农村儿童社会适应性问卷以及友谊质量问卷,对江苏省1072名农村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人际关系适应(t=-2.81,P0.01)、学习适应(t=-3.64,P0.001)、积极情绪适应(t=-2.34,P0.05)、生活适应(t=-2.37,P0.05)及社会适应性总分方面(t=-3.57,P0.001)差异显著,非留守儿童相对要优于留守儿童,在认知适应(P0.05)方面差异不显著;②在社会适应性方面,农村留守儿童中女生的社会适应性总分(t=-2.51,P0.05)相对优于男生,小学的社会适应性总分(t=2.36,P0.05)相对高于初中;在友谊质量方面,农村留守儿童中女生的友谊质量(t=-3.59,P0.001)相对优于男生,小学的友谊质量得分(t=2.24,P0.05)相对优于初中;③农村留守儿童的友谊质量总分与社会适应性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r=0.69,P0.001),并且友谊质量总分对社会适应性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解释变异量为49%。结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相对较弱,良好的友谊质量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特点,对农村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王极盛编写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陕西省宝鸡市4个地区15所学校的618名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查。结果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为52%(非留守儿童为41.13%);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的强迫(t=2.22,P0.05)、偏执(t=4.27,P0.01)、敌对(t=2.96,P0.01)、人际关系(t=2.21,P0.05)、适应不良(t=3.50,P0.01)、心理不平衡(t=2.65,P0.05)等6个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留守儿童中,男性在偏执(t=2.44,P0.05)和情绪稳定性(t=2.70,P0.01)上明显不如女性;父母双双监护的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单亲监护,单亲监护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双亲外出。结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要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留守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小学1~6年级农村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各116名为对象,使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进行测试。结果1留守儿童"行为"、"智力与在学校情况"、"合群"、"幸福与满足"得分及总分均低于非留守儿童;2父母外出年限越长、回家次数越少,代理监护人文化程度越低、健康情况越差,留守儿童自我意识越低。结论父母外出年限和回家频率、代理监护人文化程度和健康情况对留守儿童自我意识的不同侧面和总体水平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镇江城乡学龄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取流行病学的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城乡各抽取4所幼儿园,有效同卷共724份.以Corners儿童父母症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学龄前儿童多动障碍检出率为3.18%,其中男女检出率分别为4.63%、1.68%,两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5.16,P<...  相似文献   

14.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调查初中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为有针对性的展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王极盛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湖南省3个地区6所学校的670名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结果 1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总检出率为57.14%;2留守儿童男生与女生在敌对和心理不平衡上差异显著(t=2.17,2.71,P0.05);3监护人为母亲的儿童在抑郁上的得分要低于监护人为父亲、祖父母的且差异显著(F=2.90,P0.05);4父母的打工年限会对留守儿童的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焦虑等产生影响(F=3.09,2.94,P0.05)。结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必须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初中留守孩生活现状及心理特点.方法 选取福建省福清市初中留守孩356名,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测查工具,对留守初中生遭遇的生活事件进行研究.结果 ①父母外出在国内的初中留守孩遭遇的生活事件严重程度的平均水平略高于父母外出国外的初中留守孩(f=2.162);由亲戚,尤其是其他人代养的初中留守孩遇到...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成就动机的特点。方法采用成就动机量表对750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农村留守儿童成就动机的性别和年级差异均不显著(t=0.49,-1.32,P>0.05;F=1.73,1.93,P>0.05),但在数值上,男生的成就动机强度高于女生,农村留守儿童的成就动机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高。结论农村留守儿童独特的社会化过程导致了其成就动机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潮汕地区流动儿童自尊水平及其与状态-特质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以潮汕地区的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流动儿童509名、本地儿童312名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潮汕地区流动儿童的自尊水平显著低于本地儿童(t=-4.25,P<0.001)、状态-特质焦虑量表上的得分差异不显著(t=1.58,0.71,P>0.05);②流动儿童的自尊发展水平和状态焦虑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t=-0.911,1.010,P>0.05),在特质焦虑上差异显著(t=2.264,P<0.05);③不同年级流动儿童在自尊发展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F=4.470,P<0.01)、在状态-特质焦虑上的差异不显著(F=0.063,0.986,P>0.05);④流动儿童的自尊与状态焦虑、特质焦虑都有显著的负相关(P<0.001),自尊对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均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结论潮汕地区流动儿童自尊水平与焦虑呈负相关,且由自尊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测焦虑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