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脑科手术中的运用方式.方法 对我科随机抽取580例脑科手术患者采取了舒适护理.结果 有效缓解患者生理与心理的压力,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同时使患者减少了恐惧心理,对手术充满了信心,术后随访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结论 通过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充实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内涵,达到使患者满意、医院满意、社会满意的要求与目标,获得社会认可,体现护理专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于手术室护士绩效考核的效果。方法自2013年1~12月选择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60名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信息化管理绩效考核,对照组应用原绩效考核法,比较两种考核法护理人员满意度以及参加绩效考核所需时间,以及手术医生、麻醉师、患者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手术医生、麻醉师、患者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考核方面高于对照组(<0.05),考核所需时间也比对照组短(<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护士绩效考核的信息化管理,可改善护理人员、手术医生、麻醉师、患者的满意度以及缩短绩效考核所需时间,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手术室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如何才能打造出手术宣自己的护理服务品牌.方法 在我院手术室开展了"3H"护理服务-Hotel式护理服务(宾馆舒适的服务)、Hospital式护理服务(医院个性化的服务)、Home式护理服务(家庭温馨的服务)的活动.结果 手术患者满意;手术科室医生、护士满意;手术室麻醉医生满意;杜绝了不必要的纠纷发生;体现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提升了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论 "3H"护理服务活动是手术室建立和谐统一的新型现代护患关系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品管圈活动能提高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和团队精神,加强手术室医用耗材和医用设备的管理,提高巡回护士在位率,缩短送手术病人时间,降低手术室噪音污染,为手术患者提供高效、安全、连续、全程的优质手术护理服务,提升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开展整体护理,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的心情,利于术中配合及术后康复。方法通过术前访视、术中陪同、术后回访,对手术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结果使每位患者得到完整的护理,缓解了对手术的紧张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手术。结论整体护理的开展有利于麻醉、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的可行性.方法 把2011年9月~2013年11月到本院实施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病例数分别为4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满意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不仅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同时还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眼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体会。方法开展优质护理,实施层级管理,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改变排班模式,简化护理文书书写,提供全程健康指导,实施延续护理。结果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也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效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及职业成就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临床分析全程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患者实施应用,对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减少作用。方法临床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2014年6月实施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分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全程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临床护理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偏低,差异明显(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护理满意度明显偏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患者中的应用,能够对患者应激反应进行明显减少,同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探讨手术室护士在术前访视及术后随访中护患沟通存在的问题,来提高访视质量,防止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随着护理医学模式的转变,,术前访视及术后随访是手术室护士的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不仅仅是配合手术医生完成手术,手术室护士到病房访视,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以交流,对患者进行心里疏导,帮助患者平稳安全的度过围手术期。我院手术室从2013年1月~2014年6月对2956例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及术后随访后发现在工作中加强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教导手术室护士多学习法律知识。提高访视的质量。规范访视的流程,及时制定、修订实施相关的措施,使手术患者能够顺利的的进行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范云飞 《医学信息》2009,22(12):2910-2911
目的通过对手术患者的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缓解患者在手术期间的恐惧心理,使其安全度过手术关.方法巡回护士于术前和术后去病区探访患者收集资料、与患者沟通交流、心理疏导.结果患者在手术期间有安全感,从而平稳度过手术关,并增强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结论促进了护士自觉学习,提高了素质,密切配合了手术并使手术患者得到了全面、整体的护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手术患者进行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满意度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全程优质护理服务。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情况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可以大大缓解患者在术前的焦虑情绪、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手术室是患者进行治疗的特殊场所,其危重患者多,抢救工作多.护士的任务重,工作节奏相比于其他科室快,工作时需要精神高度集中,且对大手术,往往持续工作的时间较长[1,2].而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如何确保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是手术室护士需要重视的一项内容[3].护理不良事件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防止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是保证手术安全运行的根本[4].本文主要分析了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层级管理护理组长的作用。方法观察组19名和对照组9名的护士随机分为。在护理领导责任护士观察组护士的护理管理模式,在患者的具体负责人。通过本组护士护理组长完成这组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工作。护理层级管理模型对照组护士长责任护士。比较观察组,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考试的对照组,护理病房综合质量,医生患者满意度评分等指标。结果专业技术操作评分观察组,专业理论知识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护理质量评分观察病房健康教育覆盖率,患者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医生满意度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设立护理组长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的护理管理模式,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从而有效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手术室开展全程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行择期手术的患者92例,按照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应激反应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达到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82.61%,差异明显(P<0.05)。结论手术室开展全程优质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应激反应,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治疗的200例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模式,比较其焦虑程度的变化与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对照组在手术前后的SAS评分、焦虑发生率均大于观察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出院时,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分别为83.0%、97.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在手术室护理中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获得良好护理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病区的应用,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骨科人员进行培训,树立优质化服务新理念。根据人员配置状况、患者数量、工作量情况实行弹性式排班方法,适应病区整体化服务,满足患者优质化护理服务需求。结果开展优质化服务1年来,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服务的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上升,护理服务形象得到了大大的提升。结论优质化服务的实施大大激发了护理工作者的工作潜能,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使患者得到了最佳的服务,确保了临床护理的安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被应用到医院的日常护理中,因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成为新时期医院的一大特色,不仅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急诊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了实习护生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且还激发了实习护生的潜力,为我院护士的来源建立良好的人才梯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科专科手术室模式能否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同时不影响患者手术质量。方法与手术室合作建立骨科专科手术室(实验组),配备固定麻醉师、护士和手术医生,对专科手术室进行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及患者周转时间、患者术后并发症等资料进行记录,并与传统手术室(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总体上实验组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手术总体时间缩短了23 min(P0.001),同时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19),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数量更少(P=0.03)。结论专科手术室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骨科手术效率,且不影响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精神病患者住院治疗和康复中的重要意义。方法对我院病房100名责任护士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进行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分析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知程度。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6个月后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知程度明显提高,其中基础护理认真、经常巡视、视病人如亲人、让病人感觉像在家一样(t=5.238,5384,5.872,5.534;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护士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20.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护士素质、行为、技能、知识水平等,表现在护士态度、解决问题能力、工作责任心、操作熟练程度、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方面[1]。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责任制、深化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服务水平;紧紧围绕患者的需求,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其内容主要包括:满足患者的生活需要,保证患者的安全,使患者的身体舒适,协助平衡患者的心理,取得患者的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和支持下,以高质量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社会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