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术中输注缩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对硬膜外麻醉下机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代血浆组 (n=20)、平衡液组 (n=20)。麻醉开始快速输注代血浆或平衡液1000ml后术中两组均用少量平衡液维持。分别于输注前、输注后1、2h采血测定全血粘度、血浆粘度、HCT、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纤维蛋白原 ,观察代血浆及平衡液对机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并进行比较。结果输注代血浆和平衡液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HCT、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两组均较输注前明显降低 (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红细胞变形指数逐渐升高 ,但组内及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中输注代血浆扩容对机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与血液稀释所致的血液流变学相符。输注期间既能有效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的衡稳 ,又能达到血液稀释的目的 ,还能保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减轻术后组织水肿的发生。扩容期间只要不过度稀释 ,监测血细胞压积不低于30 % ,就能明显的降低全血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性 ,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状态 ,有利于微循环灌注。  相似文献   

2.
背景:临床医生常通过观察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指标来了解肝移植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而较少采用网织红细胞、平均血小板体积等指标进行评估。 目的:观察原位肝移植Child-Pugh分级患者围手术期及恢复期网织红细胞百分比、网织红细胞未成熟指数、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分析其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 方法:根据Child-Pugh评分将129例终末期肝病患者分为3组,Child-Pugh5~6分组44例,Child-Pugh7~9分组48例,Child-Pugh10~15分组37例。于肝移植前及移植后第1,3,5,7,10,15,30天抽取静脉血,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SysmexXE-2100)测定网织红细胞百分比、网织红细胞未成熟指数、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与结论:3组患者肝移植前网织红细胞百分比、网织红细胞未成熟指数均高于正常值,且随着Child评分的增加而增高。移植后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网织红细胞未成熟指数在移植后呈上升趋势,均在第7天达到峰值后下降。血小板计数和Child-Pugh分级有关,病情越重,血小板计数越低,平均血小板体积越大。Child-Pugh5~6分组、Child-Pugh7~9分组、Child-Pugh 10~15分组移植后血小板计数经历一个低值阶段后逐渐回升。提示网织红细胞及血小板相关参数的测定是判断肝移植Child-Pugh分级患者移植后疗效以及预测其骨髓功能是否受抑的重要实验指标。  相似文献   

3.
高雁华 《医学信息》2007,20(2):155-156
目的观察兰地洛尔在拔管期预防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进入手术室后行左侧桡动脉穿刺以备抽血用。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后,吸入异氟醚、复合芬太尼及维库溴胺维持麻醉。术毕具备拔管指征时,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兰地洛尔组,持续监测并记录给药前和给药2、4、6、8min的SBP、DBP、MAP、HR,同时每组随机选择10例病人抽取动脉血3ml,在4℃3500r/min离心,分离血浆-25℃保存,采用荧光法测定血浆儿茶酚胺浓度(去甲肾上腺,肾上腺素)。结果兰地洛尔组于用药后2min,SBP、MAP明显下降(P<0.05)。气管内吸痰、拔管时略有升高。但与刺激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HR仅吸痰时轻度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拔管期的SBP、MAP、HR均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静注兰地洛尔0.5~1mg/kg可安全有效缓解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减少心肌缺血和耗氧量。  相似文献   

4.
背景:在当前供肝紧缺的情况下,补救性肝移植策略的提出为缓解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 目的:对比符合Milan标准肝癌患者肝切除后复发再行补救性肝移植和直接行肝移植的疗效。 方法:选择2001-07/2009-08在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院肝胆外科接受肝移植治疗,符合Milan标准的肝癌患者53例,其中12例符合Milan标准肝切除后复发再行肝移植,作为补救性肝移植组,41例行直接肝移植。 结果与结论:补救性肝移植组手术时间、无肝期、术中出血量、术中悬浮红细胞输注量、ICU时间、住院总时间、住院总费用明显高于直接肝移植组(P > 0.05),两组术中冰冻血浆输注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随访39个月,两组总体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对于符合Milan标准的肝癌患者首次行肝切除,待其复发再行肝移植也是一种可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背景:肾移植的容量治疗策略走过了不同阶段,但尚无定论何种液体治疗策略更加合理、有效。 目的:对比分析肾移植中3种不同的液体治疗策略对患者移植中血流动力学及移植后转归的影响。 方法:回顾分析同种异体肾移植255例,患者根据移植中输注液体种类分为3组,胶体组(晶体+琥珀酰明胶+红细胞+白蛋白),晶体+红细胞组,晶体组。分析指标包括一般资料、围术期资料和术后随访资料。 结果与结论:单纯输注晶体液虽有助于肾功能的维护,但扩容效力弱,扩容持续时间短,不利于维护肾移植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易导致电解质失衡,尤其不应以生理盐水为主,而应以平衡液为主。晶体液与胶体液并用有利于肾移植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但对移植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并无优势。而以平衡液为主,必要时输血,无论在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方面,还是维持内环境稳定方面,以致于对术后转归的影响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或许是肾移植最佳的容量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晶体、胶体及晶体胶体复合液限制性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浆白细胞介素-4(IL-4)和IL-10的影响。方法将24只健康SD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乳酸钠林格液复苏组(晶体组),羟乙基淀粉复苏组(胶体组),乳酸钠林格液与羟乙基淀粉共同复苏组(晶胶组)进行实验研究。3个实验复苏组先通过从大鼠股动脉放血制作失血性休克模型,分别在休克开始前(T0)、休克大鼠平均动脉压(MAP)在40 mmHg维持30 min时(T1)、MAP在60 mmHg维持30 min时(T2)、MAP在80 mmHg维持60 min时(T3)以及复苏成功24 h后(T4)取大鼠外周血,对照组只在实验前和相当于实验组的T4时点取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IL-4和IL-10水平。结果各组大鼠周龄、体质量及实验前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各组大鼠在T0时点及各实验组在T1、T2时点血浆IL-4和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复苏过程中,晶体组和胶体组血浆IL-4和IL-10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T3和T4时点晶胶组血浆IL-4和IL-10的水平均较晶体组和胶体组升高,T4时点对照组血浆IL-4和IL-10的水平均较晶体组和胶体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3种液体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进行限制性复苏的过程中,晶胶液相对于晶体液、胶体液能更好地促进休克机体抑炎介质的释放,是一种相对较理想的复苏液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扩容在椎管内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术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胶体液扩容,对照组采用晶体液扩容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采用胶体液扩容方式其低血压发生率4%、恶心呕吐发生率12%,比晶体液扩容方式低血压发生率12%、恶心呕吐发生率24%明显要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椎管内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术时,采用胶体液扩容与晶体液扩容相比可以有效减少孕妇恶心、呕吐、低血压的发生,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近5年北京协和医院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的围术期资料,比较不同麻醉方式患者的预后及治疗费用。方法回顾2009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5岁以上单侧髋关节骨折患者,排除多发伤或先后行两次以上手术者,平均年龄(78.8±7.2)岁。根据麻醉方式分为全身麻醉(121例)、椎管内麻醉(215例)和外周神经阻滞(147例)3组。重点关注患者的术前一般情况、合并症及手术完成情况,比较术中血流动力学、术后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病死率、并发症及治疗费用。结果与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组比较,外周神经阻滞组患者平均年龄较大,ASAⅢ级患者比例较多,更多患者术前合并冠心病、COPD、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P0.05);与其他两组相比,神经阻滞组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P0.05);在预后方面,与全身麻醉组相比,椎管内麻醉和外周神经阻滞组患者术后ICU停留时间更短(P0.05),总住院费用更低(P0.01)。结论对于高龄、ASA分级较高、合并心肺疾病的单侧髋关节骨折患者,手术时更倾向选择外周神经阻滞技术,此种麻醉方法可使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缩短术后ICU停留时间,减少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9.
杨霄  王克学 《医学信息》2007,20(11):990-992
目的观察血液回收技术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红细胞、血小板和血液粘度的影响。方法2005年8月~2007年10月间,共完成46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随机分为实验组(血液回收组)和对照组(不使用血液回收机组),每组23例。观察两组用血液制品的数量和术后24h的引流量,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24h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低切全血粘度和高切全血粘度。结果实验组用浓缩红细胞和血浆的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术后24h引流量、术前和术后24h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低切全血粘度和高切全血粘度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血液回收技术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中能减少输血,对红细胞、血小板和血液粘度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相关治疗管理目前存在很大的挑战性,探讨是否能通过经计算机决策支持(CDS)系统制定促红细胞生成素使用剂量对改善肾性贫血有帮助。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给予促红素治疗持续3个月慢性肾脏病5期的患者564例,其中男性296例,女性268例;年龄22~83岁,平均年龄43.21岁。将患者分为人工组及CDS组,人工组493例,CDS组71例。依据患者干体质量、红细胞压积变化调整促红细胞生成素剂量,监测并观察患者血红蛋白变化,统计两组数据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中年组(45~59岁)。终末期肾病病因主要是糖尿病肾病。两组患者贫血相关生物化学指标变化稳定,无明显差异。经调整中心和基线差异后每周平均促红细胞生成素剂量CDS组比人工组减少4%(率比0.96;95%可信区间0.77~1.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监测的血红蛋白变化幅度很相似(σ2=1.30)。分析两组血红蛋白值调整比值比和未调整比值比,得出人工组平均血红蛋白值为118 g/L(标准误2 g/L),比CDS组低1.1 g/L(标准误0.4 g/L)(P0.001)。在调整两组基线特征的差异后,CDS组比人工组平均血红蛋白值低1.4 g/L(标准误0.5 g/L)。分析线性混合模型得出:CDS组所达到的血红蛋白值中有向100~120 g/L和110~120 g/L增长的趋势,促红细胞生成素使用剂量CDS组比人工组减少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促红细胞生成素给药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每月血红蛋白值在100~120 g/L波动,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别,但CDS组促红细胞生成素总剂量较人工组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术中使用后方稳定型(posterior cruciate stabilization, PS)与后交叉韧带保留型(posterior cruciate retention, CR)假体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术后引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8年10月终末期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102例,其中62例采用后交叉韧带保留型(CR)假体(CR组),40例采用后稳定型(PS)假体(PS组)。所有患者术中均使用止血带、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 TXA),术后患肢屈曲1 h、引流管夹毕1 h、患肢冰敷24 h。收集术后2、4、24、48 h引流量和引流液中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含量,以及术后2、24、48 h静脉血中的血红蛋白(HB)含量。统计术后输血情况、早期感染并发症例数。结果 102例患者随访3个月,术后总引流量CR组(292.9±128.3)mL比PS组引流量为(355.2±136.8)mL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的CR组的引流量比PS组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的CR组引流液中血红蛋白含量比PS组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的PS组静脉血中血红蛋白含量比CR组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组2例输了2 U红细胞,PS组2例输了1 U红细胞、9例输了2 U红细胞。102例患者术后早期均未出现感染并发症。结论 与PS假体相比,采用CR假体可减少患者的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少、降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贫血的发生、减少围术期输血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肝移植围术期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原位肝移植89例患者的化验检查、用药情况及围术期输血情况,排除二次肝移植手术患者、死亡患者、术中输血>50 U患者,根据围术期是否应用rHuEPO,分为EPO组和对照组。EPO组入院后根据围术期贫血情况皮下注射 rHuEPO 10000 U/次,1 次/d或1次/2 d;对照组入院后未用rHuEPO。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以及输血量的对比情况。结果 ①EPO组患者经治疗后,术后3 d(T1)、术后7 d(T2)、术后15 d(T3)及术后1个月(T4)与术前基础值(T0)比较,Hb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b T1、T2、T3、T4与T0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PO组T0时点Hb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T3、T4时点H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EPO组患者经治疗后,T1、T2、T3、T4与T0比较,R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RBC T1、T2、T3、T4与T0比较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2、T3、T4时点RBC低于EPO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EPO组患者经治疗后,网织红细胞计数(RET)T3、T4时点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EPO组T3、T4时点与T0比较,RET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RET 在 T1、T2、T3、T4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EPO组T3、T4时点RET 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肝移植贫血患者在围术期皮下注射rHuEPO,术后1个月患者的贫血改善好于对照组,提示rHuEPO对肝移植贫血的重症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限制性液体复苏(LFR)对重型颅脑创伤(sTBI)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3月至2017年3我院收治的116例sTBI患者分为2组,各58例,A组选择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法,B组选择常规积极液体复苏方法,比较2组ICU入住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复苏效果(胶体液量、总输液量、红细胞压积、血清乳酸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入院时与治疗24h后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发症与预后情况.结果 2组胶体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ICU入住时间、平均住院时间、TT、PT、APTT均显著短于B组(P<0.05);A组总输液量、血清乳酸、D-D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FIB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8.62%)显著低于B组(24.14%)(P<0.05),且预后总良好率(62.07%)显著高于B组(43.10%)(P<0.05).结论 对sTBI患者给予LFR治疗,可有效改善机体凝血障碍及预后,促进其恢复,获得良好复苏效果,且降低各种并发症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液体限制性复苏对活动性出血休克大鼠血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乳酸钠林格液复苏组(晶体组)、羟乙基淀粉复苏组(胶体组)和晶胶液复苏组(晶胶组),各实验复苏组分别制作活动性出血休克模型,于休克前、休克后平均动脉压(MAP)为40 mmHg(1 mmHg=0.133kPa)维持30 min后(0时相)、MAP为60 mmHg维持30 min后(1时相)、MAP为80 mmHg维持60 min后(2时相)以及复苏成功24 h后(3时相)分别取外周血,对照组只在实验前和3时相取血,各组均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IL-6和TNF-α含量。结果 各组大鼠休克前及休克开始复苏前(0时相)血浆中IL-6和TNF-α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复苏过程中,晶体组血IL-6和TNF-α的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3时相血IL-6和TNF-α含量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胶体组和晶胶组在复苏过程中IL-6和TNF-α的含量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3时相血IL-6和TNF-α的含量均较对照组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时相、2时相和3时相晶胶组血IL-6和TNF-α的含量均较胶体组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晶胶液比晶体液、胶体液能更好地抑制活动性出血休克大鼠的促炎介质释放,可能是一种相对较好的复苏液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与腰方肌阻滞(QLB)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镇痛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45例,其中男性85例,女性60例;年龄64~77岁,平均年龄70.25岁;糖尿病20例,高血压26例,高血脂23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体格状态分级Ⅰ级81例,Ⅱ级31例,Ⅲ级33例。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72)和研究组(n=73)。对照组行FICB法,研究组行QLB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麻醉效果、疼痛评分、认知功能及并发症等参数。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尿量和输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和48 h病人自控镇痛(PCA)按压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54.43±3.51) g/h vs (59.30±3.62) g/h、(6.38±0.99)次vs (6.83±1.01)次。P <0.05]。研究组患者麻醉优良率为90.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37)。...  相似文献   

16.
邓云华 《医学信息》2019,(22):150-151
目的 观察手术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抚州市东乡区中医院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两组均接受肛周脓肿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观察组术后采用康复新液清洗创面。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拔管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80.6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引流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7、14 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45%,低于对照组的19.3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周脓肿患者术后采用康复新液清洗,可有效促进切口创面愈合,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探讨老年肿瘤患者开胸手术期间应激相关指标血浆皮质醇(P-C)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变化。应用RIA分别测定20例老年肿瘤患者在术前、切皮、术中1 h、术毕、术后1天血浆P-C与AngⅡ的含量,按年龄分为A组40~49岁,B组50~59岁,C组60~69岁,D组70~79岁。老年肿瘤患者开胸手术期间血浆P-C与AngⅡ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5个时间点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D组术中1 h、术后1天P-C显著升高,与C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天D组AngⅡ明显升高,与B、C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期间各时间点P-C与AngⅡ无相关性。70岁以上老年人术后应激反应较其它年龄组强烈。术后应密切监测老年人血浆P-C与AngⅡ的水平,做好相应护理以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不同粘度血浆扩容剂的制备及其在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不同粘度的血浆扩容剂,初步研究其在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海藻酸钠和右旋糖酐70制备高粘度血浆扩容剂(HVPE),采用右旋糖酐70制备低粘度血浆扩容剂(LVPE);采用间断放血方法制备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用两种血浆扩容剂对休克大鼠进行复苏,同时监测平均动脉压、动物存活情况,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含量、血气、全血粘度、血浆乳酸浓度、胶体渗透压等指标。结果:HVPE和LVPE的胶体渗透压分别为42.5mmHg和60.1mmHg。二者分别表现出剪切稀化和剪切稠化等非牛顿流体特性。复苏后90min,HVPE组和LVPE组大鼠存活率分别为57%和100%。HVPE组存活和死亡动物血浆粘度平均值分别为2.37和3.54mPa.S。在纠正酸中毒和改善碱剩余方面,HVPE不如LVPE。其它各项指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失血性休克治疗中,血浆粘度应该控制在合适范围内,过高的血浆粘度可能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脉搏变异性指数在多发性外伤患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急诊多发性外伤并且需要急诊手术治疗患者62例,即刻给予羟乙基淀粉130/0.4500ml快速扩容。术中根据患者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水平决定输血与否及输血数量;根据脉搏变异性指数变化以晶体,胶体各50%的比例继续输液,直至脉搏变异性指数达到5%~10%转为常规输液。记录患者入手术室即刻(T1),500ml羟乙基淀粉输注完毕时(T2),脉搏变异性指数达到5%~10%转为常规输液时(T3)平均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心率及脉搏变异性指数。结果患者快速给予羟乙基淀粉130/0.4500ml后(T2),平均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均较T1时点上升,心率较T1时点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搏变异性指数较T1时点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患者在脉搏变异性指数达到5%~10%转为常规输液时(T3),患者的平均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均较T1时点上升,心率较T1时点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2时点相比,平均动脉血压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心静脉压上升,差异有显著性(P<0.01)。心脉搏变异性指数较T1,T2时点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心率较T1时点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搏变异性指数与平均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呈负相关,与心率呈正相关。结论脉搏变异性指数用于指导多发性外伤患者液体治疗简单,安全,可靠,受血管活性药物影响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在胰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52例胰腺癌患者,按照术后营养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两组基础护理方法相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8d时的胃肠功能情况、营养学指标变化、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8 d的胃肠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营养支持8d时的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和血红蛋白相比较,观察组略优于对照组。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符合生理状态,能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营养支持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