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天津市不同监测模式下确诊的百日咳病例开展经济负担调查,评价免疫规划时期百日咳疾病的危害程度。方法连续3年在所选3家社区医院开展全人群百日咳症状监测,在2家三级医院开展百日咳被动监测,对确诊病例于21天开展入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病例基本信息、就诊信息、因病支出的直接经济负担和间接经济损失。结果 233例百日咳病例的直接经济负担中位数为3364元,其中门诊病例850元,住院病例7282元。间接经济损失中位数为641.29元,误工天数的中位数为12 d。社区症状监测直接经济负担中位数为2800元,显著低于医院被动监测的4200元(P=0.035)。119例门诊病例平均治疗费用1450元;114例住院病例人均费用7105元,平均住院天数10.5 d,日均住院费用为676.67元。1岁组病例平均费用为7250元,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01)。结论在免疫规划时期百日咳疾病负担依旧严重,1岁患儿疾病负担最重,青少年及成年人病例增加的趋势不容忽视。社区医院百日咳症状主动监测将有效降低患者的直接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天津市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历年百日咳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社区人群抗体水平进行定量检测。结果天津市从1953-2009年百日咳年平均发病率为63.02/10万,流行周期为3~5年。每年以春夏季高发。高发人群以散居儿童为主,成年人发病构成比呈增加趋势。流动人口发病所占比例逐年增高。百白破疫苗报告接种率与百日咳发病率呈负相关(r=-0.842)。白喉、破伤风类毒素和无细胞百日咳疫苗(DTaP)中百日咳免疫成功率为73.33%。2007年、2009年百日咳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6.42%和47.11%,7岁人群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7岁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天津市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高,百日咳发病率逐年下降。为防止天津市百日咳的再现,应进一步做好适龄儿童的免疫接种、有效接种,适时调整百日咳免疫策略。同时应积极开展百日咳社区监测工作,提高百日咳的报告率和确诊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典型家庭聚集性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 1 例 SARS患者以及受其感染的16位家人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受到感染发病的 16 例患者与首发病者有明显的密切接触史,呈典型家庭聚集现象。传播途径为多方面的,以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为主,其他可能存在的传播途径为消化道。潜伏期为2~9 d,平均(4.9±2.2) d;以发热为首发症状(100%),持续时间(10.5±4.6) d;伴有干咳(76.5%),气促、呼吸困难(76.5%)、腹泻(23.5%);白细胞正常或降低占88.2%,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升高 58.8%,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升高41.2%,外周血CD3、CD4、CD8明显降低;X线胸片都有明显肺部病变,累及双肺占 75%,以渗出性炎症改变为主。结论 SARS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近距离接触传染性强;临床特点以发热、干咳、气促、肺部 X线胸片表现以渗出性实变为主。发病机制可能与细胞免疫受损有关。采取有效消毒隔离措施,加强个人防护,切断传播途径等,可使该病传播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许多国家出现了百日咳重现,且主要发病人群出现新的特征。2016年湖北省随州市主动监测到一起百日咳家庭聚集性发病,一个家庭5人中有4人被感染,出现续发病例,为随州市首次发现成人百日咳病例,为研究其流行病学特征,特开展调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天津市百日咳、白喉高危人群免疫水平。方法随机抽取2-17岁8个年龄组的儿童采集有效血样1103份,白喉抗毒素用间接血凝法(IHA)测定,百日咳抗体用微量凝集试验测定,并用 SPSS 11.5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17岁的健康人群百日咳凝集抗体阳性率为65.29%,保护率为38.17%,抗体阳性率和 GMT 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下降;白喉抗体保护率均在80.00%以上,平均抗体保护率为87.98%,平均抗毒素为0.12IU/ml,不同年龄组之间抗体保护率及平均抗毒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继续做好健康人群免疫水平监测的同时,应注重百日咳、白喉的加强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6.
刘永胜 《疾病监测》2007,22(5):315-316
目的 了解2006年郑州市二七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索有效控制麻疹的措施.方法 对2006年郑州市二七区麻疹监测及流行病学管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麻疹疫情以散发为主,报告发病率为38.85/10万;全年均有发病,其中4~5月份(63例,27.75%)和10~12月份(101例,44.49%)发病较多;发病以0~5岁为主(177例),占发病数的74.68%;流动人口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72.57%;发病人群麻疹免疫IgM抗体阳性率为74.49%.结论 流动人群是造成麻疹发病水平较高的主要原因,常规免疫仍需加强,保持高水平的免疫覆盖率和免疫成功率预防控制麻疹爆发.  相似文献   

7.
武丛聪  谭丽  王琼  徐颖 《疾病监测》2023,(12):1535-1539
目的 探讨2019—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百日咳报告病例发病率的时间变化趋势以及流行病学分布特点。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济南市2019—2022年间的百日咳报告病例,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济南市百日咳的时间、空间以及人群分布特点。结果 济南市2019—2022年百日咳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57/10万,发病率呈先下降随后回升趋势。百日咳发病主要集中在<1岁和1~3岁组,共计945例,占发病总数的57.17%,职业以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和学生为主,占总发病的97.94%。济南市百日咳在13个区(县)均有发病,以章丘区最高,占济南市发病总数的14.82%。发病高峰月份为8月,占发病总数的10.22%。结论 2019—2022年间济南市百日咳发病快速下降然后回升,且以低年龄儿童为主。建议加强百日咳监测工作,推动百日咳疾病主动监测体系的建立,完善百日咳的预防控制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徐鹭  丁筱竹  路坚 《疾病监测》2010,25(12):958-961
目的了解南京市30岁以下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免疫水平。评价百白破疫苗的免疫效果,为今后免疫规划工作制定科学的免疫方案和接种质量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采集696名30岁以下健康人群血清,采用微量凝集试验测定百日咳抗体水平,采用间接血凝法(IHA)测定白喉和破伤风抗体水平。结果百日咳的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69.23,抗体阳性率为85.1%,抗体保护率为24.3%;白喉的GMT为1∶38.90;抗体阳性率和保护率分别为86.9%,76.1%;破伤风的GMT为1∶48.92;抗体阳性率为85.9%,保护率为78.4%。百日咳的各年龄组之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抗体保护率和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白喉和破伤风的各年龄组之间抗体阳性率、抗体保护率和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抗体在30岁以下人群中形成了较好的免疫屏障,但GMT在15岁以后有明显降低,因此要加强对大年龄组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9.
陈春娥  黄雁虹  贺佩兰  江萍  杨静 《家庭护士》2009,7(14):1300-1302
[目的]了解我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门诊婴幼儿营养不良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 387例36个月内婴幼儿进行系统的监测,并对婴幼儿营养不良发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营养不良总发病率为13.77%,以低体重类型为主,占营养不良的73.30%(140/191).轻度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最高,为8.94%(124/1 387),中度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4.69%(65/1 387);7个月~12个月婴幼儿营养不良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月龄段,而13个月~24个月婴幼儿营养不良患病率最高;营养不良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喂养方式、添加辅食时间、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文化程度等.[结论]24个月以内婴幼儿是防治营养不良的重点对象,早期普及教育,提倡母乳喂养,加强对婴幼儿家长喂养知识的指导,及时合理增加各种营养食物是降低婴幼儿营养不良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严睿  何寒青  周洋  潘金仁  邓璇  符剑  谢淑云 《疾病监测》2015,30(10):824-827
目的 了解浙江省麻疹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探讨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 2013-2014年浙江省共报告麻疹暴发疫情37起,发病123例。家庭聚集性疫情18起(占48.65%),母子关系的占14起(占37.84%),其中母亲先发病,孩子再发病的有13起(占35.14%);2/3的家庭聚集性疫情中首例病例与第2例病例发病时间间隔超过7天。37起暴发疫情均开展应急接种,共接种13 536人,平均366人,平均接到报告前6天开展应急接种。按照疫情发病人数在3例和3例分组,末例发病到应急接种天数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浙江省麻疹暴发疫情主要以家庭聚集性疫情为主,并且多为母传子;每起疫情发病人数不多;疫情报告之前已开展应急接种,处置比较及时。针对浙江省麻疹暴发疫情特点,鼓励开展育龄期妇女和成人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1.
1995-2008年辽宁省大连市艾滋病监测结果及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瑞  佟伟  赵志杰  蒋希宏  张兴晖 《疾病监测》2009,24(11):852-855
目的分析1995-2008年辽宁省大连市艾滋病报告病例的流行特征,探讨流行特点。 方法对大连市历年病例报告资料和艾滋病性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大连市1995-2008年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320例,死亡20例;其中男性254例、女性66例,最小年龄9岁,最大年龄68岁;67.81%为经性途径传播,其中45.62%为男男同性性接触,血液传播占22.81%,9.37%感染途径不详;2008年国家级综合监测暗娼人群HIV-抗体监测结果为未检出,监测感染率为0,同性性接触者人群HIV-抗体监测结果为阳性16例,监测感染率为3.99%。结论大连市艾滋病整体流行态势为低流行,感染途径以经性途径传播为主,男性同性性接触人群疫情上升趋势明显。提示应继续深入执行目前的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策略,针对男男同性性接触人群加大干预力度及范围,减缓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何海艳  赵莹  吴伟慎  李超  单爱兰 《疾病监测》2011,26(12):939-942
目的了解2010年天津市不同年龄段的健康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或免疫状况。方法根据年龄段和职业,在全市16个区(县)中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确定目标人群,对目标人群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调查登记与HBV感染和乙肝疫苗免疫相关的信息。结果 1~59岁健康人群HBV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和核心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63%、47.63%和10.15%;HBsAg阳性率:男性3.52%、女性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8,P<0.05),且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39,P<0.05);滨海三区最高(4.17%),市内六区最低(1.85%),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9,P<0.05);农民最高(4.44%),<10岁儿童最低(0.38%)。抗-HBs阳性率:男性与女性基本一致,且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2.06,P<0.05)。结论新抽样方法适于现时期入户采血难的形势,且研究结果同样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3.
胡永勤  唐爱奇  王来根 《疾病监测》2009,24(12):954-955
目的探讨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特征和规律。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对2005-2008年布病疫情和人群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8年共发生布病病例16例,共监测重点职业人群1143例,感染率为4.4%。16例患者发病均集中在1-5月,主要分布在仓前镇,占75.0%。接触不同宿主动物职业人群感染类型存在差异。接触不同类型地区的羊感染率也存在差异。结论感染与发病主要集中在职业暴露人群中,有地区和时间集中趋势,传染源主要为外省输入病畜,传播途径则主要为直接接触。  相似文献   

14.
余平  程慧健  熊英  谢昀  袁辉 《疾病监测》2013,28(11):924-928
目的 了解2005-2012年江西省高安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发病趋势及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高安市HFRS疫情及宿主动物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和比较;人间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采用夹夜法捕鼠,鼠带病毒检测采用免疫荧光法,鼠血清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 2005-2012年高安市共报告HFRS病例584例,死亡30例,平均发病率为8.65/10万,平均死亡率为0.44/10万,病死率为5.14%,整体疫情较为平稳。各乡镇均有发病,存在秋冬峰与春峰两个发病高峰。发病主要以成年人为主,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2=67.42,P=0.00),职业主要以农民为主占70.21%。开展扩大免疫后(2009-2012年)健康人群抗体阳性率为29.26%,明显高于扩大免疫前(2005-2008年)11.60%(2=77.64,P=0.00)。平均鼠密度为2.54%,2012年鼠密度明显升高,室内以褐家鼠、野外以黄毛鼠各为优势鼠种。平均带病毒鼠指数为0.0198,2011-2012年带病毒鼠指数出现明显升高。结论 高安市近年来出血热发病风险增加,建议开展查漏补种工作,并对免疫效果进行系统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北京市石景山区2012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情况,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2年共报告AEFI 45例,报告发生率17.02/10万,涉及14种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AEFI报告发生数居首位(13例,占28.89%),7价肺炎报告发生率最高,为116.91/10万。反应类型中一般反应占53.33%(全部是发热/红肿/硬结)、异常反应28.89%(皮疹占85%)、偶合症17.78%。病例主要发生在小年龄段人群(≤2岁发生数占75.56%)。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5-10月(64%),多在接种后1 d内发生(95.56%)。结论石景山区AEFI监测的完整性和敏感性比较高,但仍需要加强AEFI监测工作,规范预防接种操作,严格掌握禁忌证,减少AEFI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及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对长沙市某哨点医院监测到的SARI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采集咽拭子标本开展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09年11月至2010年12月共监测住院SARI病例179例,主要来自儿内科、呼吸内科和神经科;病例的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2009年第48周至2010年第3周,共122例;年龄中位数为38岁(0~90岁),不同年龄组住院SARI病例中的确诊流感病例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321,P=0.002),以5~14岁组最高,占62.50%;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病例53例,阳性率为29.61%,其中41例为甲型H1N1流感,占77.36%;并发症肺部感染发生率最高,占56.42%,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组和阴性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丰富了流感监测的内容,为流感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范耀春  李彬  闫绍宏 《疾病监测》2012,27(7):555-557
目的 分析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 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内蒙古AEFI监测系统运转状况。 方法 通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1年内蒙古报告的AEFI个案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11年内蒙古共报告AEFI 594例,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为1.22: 1;一般反应547例,占92.09%,异常反应37例,占6.23%;4-7、10-12月为发病高峰期;0岁组报告最多为220例,占37.04%;百白破疫苗AEFI报告最多为238例,占40.07%;接种后1 d内发生AEFI 493例,占83%;48 h内报告率为85.86%,48 h内调查率为98.04%。 结论 监测系统运行良好,2011年灵敏度较2010年明显上升; 48 h内报告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8.
2005-2007年浙江省衢州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监测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雁  方春福 《疾病监测》2009,24(8):576-579
目的了解浙江省衢州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索监测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方法对衢州市2005-2007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上报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07年衢州市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5413例,年发病率范围为 55.39/10万~95.30/10万,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5岁以下年龄组占全部发病数的54.78%。 8-9月开始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逐渐增加,2005年、2007年11月出现发病高峰,2006年发病高峰提前到10月;散居和托幼儿童占57.09%;其次为农民占15.72%;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的县(市、区)为开化县(146.28/10万)、柯城区(96.51/10万)、常山县(88.22/10万)。实验室诊断病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20.97%,其中轮状病毒在实验室诊断病例中占60.44%。3年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10起,其中一起为诺如病毒感染,其他病原体均不明。 结论衢州市2005-2007年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主要集中在0~5岁散居和托幼儿童,秋冬季是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好发季节,各地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报告严重不均,轮状病毒可能是影响其他感染性腹泻散在病例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