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两种术式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6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32例采用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术,B组28例采用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联合下鼻道开窗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年,A组治愈30例,治愈率93.8%,B组治愈27例,治愈率96.4%。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确切,术中务必彻底清除窦内全部真菌团块,必要时联合下鼻道开窗术。  相似文献   

2.
杨绿原  黄江菊  杨敏  陆雪 《重庆医学》2015,(16):2186-2188
目的:研究主观调查量表和客观评估在真菌性鼻‐鼻窦炎(FRS )患者鼻内镜手术前后应用的有效作用及其转变规律。方法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鼻腔鼻窦结局测量20条(SNOT‐20)、Lund‐Mackay鼻窦CT评分以及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对130例FRS患者术前,术后第3、6个月进行前瞻性随访调查与评估,并进行各量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术前,术后第3、6个月VAS、SNOT‐20、Lund‐Mackay鼻窦CT评分以及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之间有明显相关性(P<0.05),但术前VAS与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间却无相关性(P>0.05)。经鼻内镜手术后,除SNOT‐20术后第3个月的评分与术前有相关性外(P<0.05),术前各量表分别与术后第3、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第3、6个月SNOT‐20、VAS、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FRS患者而言,术前主观量表与客观量表相结合可较好地反应患者术前的疾病情况,有助于手术时机的选择;术后应用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进行随访,能够较全面反应手术后患者的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 CRSwNP )患者鼻窦内微生物感染对鼻内窥镜手术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收治的101例行鼻内镜下Messerklinger术的CRSwNP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取上颌窦分泌物行微生物培养并鉴定,术后口服克拉霉素及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术前及术后第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量表( VAS)、Lund-Kennedy内镜评分及Lund-Mackay CT 评分对所有患者进行主观及客观病情评估。结果微生物培养阴性(MCN组)22例,细菌培养阳性(BCP组)54例,真菌培养阳性(FCP组)25例。随访12个月,MCN组、BCP组和FCP组有效率分别为90.9%、85.2%、64.0%,MCP组与FCP组相比,FCP组与BCP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CN组与BCP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MCN组的VAS评分、Lund-Kennedy内镜评分和Lund-Mackay CT 评分最低,FCP组最高,MCN组与FCP组相比,FCP组与BCP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RSwNP患者鼻窦内微生物感染可能对鼻内镜手术的疗效产生影响,有微生物感染患者的疗效不佳,特别是真菌感染患者的疗效更差,应用敏感抗生素是否可以改善CRSwNP患者鼻内镜手术的术后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下鼻道开窗术替代传统的上颌窦根治术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慢性上颌窦炎患者32例进行下鼻道开窗术治疗,并与同期进行上颌窦根治术31例比较。结果:下鼻道开窗术组一次手术痊愈率93.7%,上颌窦根治术组一次手术痊愈率93.5%,两组手术效果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ⅹ2=1.24,P>0.05)。结论:下鼻道开窗术替代传统的上颌窦根治术,疗效相同,而且具有无面部肿胀、麻木及牙齿酸胀等并发症。能达到上颌窦根治的目的并具有微创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术治疗上颌窦炎的临床作用。方法分析我院1998年9月-2004年6月期间,行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术(治疗组)与单纯中鼻道开窗术(对照组)治疗上颌窦炎的病例术后开窗口的开放和上颌窦黏膜炎症的转归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治疗组上颌窦窦口开放率86.2%,上颌窦炎治愈率79.3%,下鼻道开窗口开放率48.3%;对照组上颌窦窦口开放率85.7%,上颌窦炎治愈率76.2%。结论 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术对上颌窦炎症的转归和上颌窦窦口开放较单纯中鼻道开窗术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李兰妮 《医学综述》2013,19(7):1341-1342
目的比较单纯鼻内镜下上颌窦窦口开放进路手术和中下鼻道上颌窦开窗进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将2005年8月至2010年6月陕西电子四○九医院收治的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63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双盲分为两组,A组28例,行单纯鼻内镜下上颌窦窦口开放进路手术;B组35例,行中下鼻道上颌窦开窗进路手术。术后随访6~24个月。结果 A组有效率为75.0%,B组有效率为97.1%,两种术式结果显示,B组的疗效明显优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下鼻道上颌窦开窗进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疗效优于单纯鼻内镜下上颌窦窦口开放进路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诣在探讨鼻内镜下不同手术路径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耳鼻喉科收治的89例上颌窦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中鼻道联合下鼻道开窗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症状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观察组的临床症状Lund-Kennedy鼻内镜黏膜形态评分分别为(1.25±0.59)分、(0.70±0.44)分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的(1.53±0.56)分、(0.98±0.42)分(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93.18%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的75.56%(P0.05)。结论鼻内镜下中鼻道联合下鼻道开窗术较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手术治疗上颌窦的临床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并探讨单纯经中鼻道开窗治疗霉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霉菌性上颌窦炎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n=80)采用单纯经中鼻道开窗治疗,对照组(n=80)上颌窦根治术(柯-陆氏手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62例、好转18例,术后未见相关并发症;对照组治愈44例、好转30例、窦腔闭塞6例,术后鼻出血2例;2组患者的治愈率、复发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有差异(P〈0.01或者P〈0.05)。结论借助于鼻内窥镜,单纯经中鼻道开窗治疗霉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非常显著,可以彻底清除病变,建议f艋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中、下鼻道双径路与鼻内镜下中鼻道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40例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行鼻内镜下中、下鼻道上颌窦联合开窗术治疗(A 组),53例采用鼻内镜下中鼻道开窗术治疗(B 组)。术后随访1~2年,定期行鼻窦冲洗及鼻内镜复查。根据1997年海口标准评定手术疗效。结果A 组治愈36例(90%),好转4例(10%),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B 组治愈45例(84.9%),好转1例(1.9%),无效及复发7例(13.2%),有效率为86.8%。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3,P =0.018)。结论鼻内镜下鼻窦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有效,可先行中鼻道开窗术,对真菌球不能彻底清除者,加用下鼻道开窗术治疗,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鼻内镜下经下鼻道上颌窦开窗术1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上颌窦囊肿和霉菌性上颌窦炎是比较常见的上颌窦良性病变,传统的手术方式是上颌窦根治术(柯-陆氏手术),随着鼻内镜技术的普及,经中鼻道的上颌窦开放术多有报道。作者白2000年始尝试鼻内镜下经下鼻道上颌窦开窗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18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眉蛇毒血凝酶在鼻内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法,118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于术前30min肌肉注射白眉蛇毒血凝酶2KU。对照组术前肌肉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统计鼻内镜鼻窦手术中的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以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问作为评价临床疗效的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平均出血量减少39%,平均手术时间缩短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能减少鼻内镜鼻窦手术中的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2.
刘锋  周水淼  张速勤  许月 《上海医学》2004,27(5):352-354,i003
目的 探讨实验性上颌窦炎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扩大兔上颌窦自然开口对慢性上颌窦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40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5侧),假手术对照组(10侧)、窦口阻塞组(13侧),仅注入细菌组(10侧)窦口阻塞加注入金黄色葡萄球菌组(20侧),窦口阻塞加注入肺炎链球菌组(22侧);将鼻窦炎模型再分为窦口开放和窦口扩大两组,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的窦腔脓性分泌物和细菌培养情况。结果 对照组(空白对照组 假手术对照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3.3%(2/15侧),窦口阻塞组为84.6%(1l/13侧),仅注入细菌组为10.0%(1/10侧),窦口阻塞加注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组均为100.0%(20/20侧,22/22侧)。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对实验性上颌窦炎的有效率达80.8%(21/26侧),开放上颌窦窦口对实验性上颌窦炎的有效率达50.0%(8/16侧)。结论 窦口阻塞加注入细菌的方法可成功制造实验性上颌窦炎模型,窦口扩大术对实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较窦口开放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鼻窦扩大开放、中鼻甲大部分切除联合神经分支阻断术在难治性鼻窦炎患者中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60例难治性鼻窦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n=30例)实施鼻窦扩大开放、中鼻甲大部分切除治疗,研究组(n=30例)实施鼻窦扩大开放、中鼻甲大部分切除联合神经分支阻断术治疗。观察分析2组手术有效率、复发率、术后3个月、6个月、1a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临床症状评分及及临床水平指标。结果 研究组手术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0.007);研究组术后3个月、6个月及1 a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0.039,0.017);研究组临床症状评分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0.037,0.010,0.022);研究组EOS及IFN-γ、嗜碱粒细胞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0.003,0.045)。结论 难治性鼻窦炎患者采用鼻窦扩大开放、中鼻甲大部分切除联合神经...  相似文献   

14.
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治要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全部施行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24个月(平均12个月),疗效满意,无复发。结论①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发病、转归与鼻道窦口复合体(OMC)解剖结构异常有密切的关系,而充分解除OMC病变,彻底清除窦腔内真菌团块,恢复鼻腔鼻窦通气引流是本病治疗的原则和关键;②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疗效好,复发率低,是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参苓盥洗液用于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术后鼻窦盥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行经鼻内镜鼻窦开放术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高渗盐水组各30例,在相同的术后治疗基础上,分别采用参苓盥洗液、西药盥洗液、高渗生理盐水盥洗鼻窦。观察比较3组盥洗前后鼻内镜检查(Lund-kennedy)评分及鼻腔分泌物p H值变化。结果盥洗后3组Lund-kennedy评分较盥洗前明显下降(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高渗盐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盥洗后鼻腔分泌物p H值较盥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行经鼻内镜鼻窦开放术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后采用参苓盥洗液盥洗鼻窦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陈国锋 《吉林医学》2014,(25):5566-5568
目的:临床观察草木犀流浸液片对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探索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好而不良反应少的药物。方法:选取耳鼻咽喉科门诊诊断为慢性鼻窦炎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草木犀流浸液片口服,3片/次,3次/d,连续治疗6周;对照组用低剂量克拉霉素250 mg,1次/d,连续治疗6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分级评分(VAS)及Lund-Mackey鼻窦CT评分,同时记录患者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视觉模拟分级评分平均为(7.96±1.85)分,Lund-Mackey鼻窦CT评分平均为(7.16±1.51)分,治疗6周后视觉模拟分级评分平均为(3.28±1.05)分,Lund-Mackey鼻窦CT评分平均为(3.07±1.15)分;对照组治疗前视觉模拟分级评分平均为(8.04±1.79)分,Lund-Mackey鼻窦CT评分平均为(7.08±1.47)分,治疗6周后视觉模拟分级评分平均为(3.41±1.13)分,Lund-Mackey鼻窦CT评分平均为(3.18±1.09)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患者未见明显不适,而对照组患者有5例出现口腔异味,8例出现轻度失眠,9例出现腹部胀痛和腹泻,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草木犀流浸液片治疗慢性鼻窦炎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渊通窍颗粒联合克拉霉素颗粒对A,JL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小儿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克拉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同时予鼻渊通窍颗粒,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1)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6.00%(33/50);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00%(44/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后鼻塞、鼻漏、嗅觉障碍、头面部疼痛及临床症状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后Lund—Kenned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鼻窦、脓涕及鼻甲充血肿胀症状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鼻渊通窍颗粒联合克拉霉素颗粒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其主要通过改善鼻窦腔黏膜炎性来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鼻窦内镜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对鼻腔气流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鼻窦炎鼻息肉病人,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鼻窦内镜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鼻腔气流和嗅觉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2组手术治疗后与手术前比较鼻气道总阻力及嗅觉功能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术后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P<0.01).结论:鼻窦内镜术较传统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鼻腔内通气气流的情况,帮助改善嗅觉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减少鼻内窥镜手术中出血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在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中减少出血量的方法。方法将Ⅱ型2期、Ⅱ型3期和Ⅲ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35例(225侧)分成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结果综合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为77.3±31.0ml,对照组为109.8±35.6ml,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综合治疗组的手术有效率为93.90%,对照组为83.0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术前进行围手术前期处理,术中灵活应用电动切割器、咬切钳、双极电凝等措施互相配合,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提高手术疗效,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内窥镜鼻窦术中对中鼻甲分别实施保留和部分处理后鼻气道阻力评分和主观症状评分的差异。 方法 选取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附属萧山第一人民医院五官科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54例进行内窥镜鼻窦术的Ⅱ型以上慢性鼻窦炎患者。根据中鼻甲的处理方式分为2组,每组77例,对照组保留中鼻甲,研究组根据病情进行中鼻甲的部分切除。对比2组治疗有效率、术后清理时间和粘连的发生情况,使用主动前鼻测压法进行鼻气道阻力评分(nasal airway resistance,NAR)和视觉类比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test,VAS)进行主观症状评分,统计术前术后2组评分差异。 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的总有效例数分别为73例(94.81%)、63例(8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清理时间和粘连发生病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研究组、对照组N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AR评分均明显降低,其中研究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对照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降低,其中研究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慢性鼻窦炎患者内窥镜手术时采用不同中鼻甲处理方式对NAR和VAS评分有影响,合理切除中鼻甲可有效降低手术清理时间和鼻腔黏膜组织粘连的发生率,且临床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