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考察初中生成就归因、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成就归因量表和学业情绪量表对364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学业情绪既是努力归因和学业成绩间的部分中介因素,也是情境归因和学业成绩间的完全中介因素;其中,学业消极情绪是能力、运气归因与学业成绩间的完全中介因素。结论:学业情绪在成就归因与学业成绩间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农村初中生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年级差异。方法随机选取厦门市农村3所初中,每所学校每个年段随机抽取2个班级,共824人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儿童归因风格问卷调查。结果农村初一学生PmG、P sB、TG与初二学生存在显著差异(F=7.38,5.53,7.76;P<0.01),PvG、Hope Score存在差异(F=3.43,2.51;P<0.05);初一学生P sB与初三学生存在显著差异(F=5.53,P<0.01),P sG存在差异(F=2.95,P<0.05);初二学生PmG与初三学生存在显著差异(F=7.38,P<0.01),农村初一学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及敌对上与初三学生存在显著差异(F=6.58,5.95,6.31,8.43;P<0.01),在焦虑和恐怖上存在差异(F=3.41,3.18;P<0.05);农村初二学生在强迫、抑郁及敌对上与初三学生存在显著差异(F=6.58,6.31,8.43;P<0.01),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及恐怖上存在差异(F=5.95,3.41,3.18;P<0.05),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及敌对主要受PmG的影响,恐怖主要受TOTALB的影响;结论农村初二学生的积极归因方式最差,农村初三学生的次之,农村初一学生的较好;农村初三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受积极归因方式中永久性的归因模式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学业归因风格和考试焦虑的关系.方法 以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和多维度多归因量表分量表为测查工具在淄博市某初级中学选取449名初中生进行了研究.结果 ①两焦虑组学生在学业归因量表上,低焦虑组和高焦虑组在外控性(背景、运气)项目上差异显著(t=2.168,P=0.038);同时,两组学生在内控性项目上也存在显著差异(t=2.771,P=0.006);②两组初中生学业成败具体归因项目上,高焦虑组更倾向于归因于能力,两者达到显著差异,男生背景平均得分(13.92±3.904),明显低于女生背景平均得分(15.26±4.012).结论 学业归因风格是影响考试焦虑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农村初中生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方法 随机选取厦门市农村3所初中,每所学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级,共823人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儿童归因风格问卷调查.结果 农村初中男生在永久的坏(PmB)、普遍的坏(PvB)、总体的坏(TB)、希望分数(HoB)等项目因子分显著高于女生(t=2.6...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学业情绪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影响初中生学业情绪的因素.方法 采用学业情绪量表对1350名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 ①初中生在积极低唤醒、消极高唤醒和消极低唤醒上年级差异显著(F=3.80,P<0.05;F=5.36,P<0.01;F=6.55,P<0.001);②非独生子(乇)在消极低唤醒上显著高于独生子女(t=1.51,P<0.00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学业中等中学生的学业成就归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多维—多向归因量表》(MMCS)对416名被试进行测量。结果①女生心理健康总分高于男生;男生的失败-背景与失败-运气得分高于女生。②成功-背景、成功-运气、失败-能力、失败-背景和失败-运气等与心理健康有显著正相关。③失败-能力归因对男女生心理健康均有显著预测作用,而失败-背景仅对男生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结论学业中等生学业成就归因方式对心理健康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师范类大学生对学业成就的归因方式及其与元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学业成就归因量表》和《大学生元认知能力量表》对山西师范大学的143名大学生进行测试,旨在描述师范类大学生对学业成就的归因方式及其与元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①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学业成就归因、学业失败归因上差异显著(F总归因=0.016,P〈0.05;F失败=3.064,P〈0.05);②性别在控制点上差异显著(t内控=-2.282,P〈0.05),不同年级的学生在稳定性(F稳定=3.674,P〈0.05;F不稳定=2.939,P〈0.05)、控制点上差异显著(F外控=3.073,P〈0.05);③师范类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归因与元认知能力两者正相关显著(r=0.307,P〈0.01),且两者线性关系显著(t=4.399,P〈0.01)。结论学业归因方式是影响元认知能力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恋与归因方式、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14名大学生进行自恋人格问卷(NPI)、归因方式问卷(ASQ)、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CL-90)测评。结果①高、低自恋者在归因方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5.12,P<0.001);②自恋与整体归因(r=0.199,P<0.01)、人际事件归因(r=0.215,P<0.01)、成就事件归因(r=0.138,P<0.01)以及归因的内外维度(r=0.185,P<0.01)、持续维度(r=0.151,P<0.01)、普遍维度(r=0.166,P<0.01)都显著性正相关;③高、低自恋者在心理异常总分及各因子之间均没有表现出差异性;④自恋总分与心理异常总体上无显著性相关,仅与人际敏感(r=-0.108,P<0.01)、恐怖(r=-0.119,P<0.05)两个因子显著性负相关。结论自恋者自我服务的归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心理健康;自恋的权欲、优越感、自我钦羡3个因子与心理健康相联系,代表自恋的适应方面;特权感因子则与病态心理相联系,是自恋的不适应方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我批评、归因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概念量表、归因方式量表和心理健康量表对山东4所高中共265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自我批评是归因方式影响心理健康的部分中介,自我批评对心理健康的总效应β=0.44(P0.01),归因方式通过中介变量自我批评对心理健康的中介效应β=0.05(P0.01);2其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数NNFI=0.97,CFI=0.97,拟合良好。结论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归因方式直接影响心理健康并通过自我批评影响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归因方式及灵活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山东省某大学279名在读大学生,运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乐观量表(LOT-R)及归因方式问卷(ASQ)对心理健康状况、归因方式及灵活性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大学生在ASQ的正性事件普遍维度和负性事件的内外维度上以及归因灵活性得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得分均高于女生。正性事件内外维度及归因灵活性得分与SDS、SAS及PANAS负性情绪得分均呈负相关(r=-0.42~-0.14,P0.05或0.01),与PANAS正性情绪和LOT-R得分均呈正相关(r=0.20~0.31,P0.01);负性事件内外维度得分与SDS、SAS及PANAS负性情绪得分呈正相关(r=0.38、0.26、0.33,均P0.01),与PANAS正性情绪和LOT-R得分呈负相关(r=-0.17、-0.29,均P0.01)。回归分析表明,正性事件内外维度与抑郁相关(β=-1.42,P0.05),归因灵活性与抑郁、焦虑、负性情绪、正性情绪及乐观度相关(β=-6.12、-5.49、-1.84、2.49、1.67;P0.05或0.01),负性事件内外维度与抑郁、焦虑、负性情绪、正性情绪及乐观度相关(β=4.72、3.09、2.63、-1.45、-1.17;P0.01)。结论:倾向于把正性事件归因为外在的和暂时的、把负性事件的原因归结为内在的、持续的和普遍的个体会体验到较高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倾向于把正性事件的原因归结为内在的和持久的、把负性事件归因为外在的和暂时的个体会体验到较高的正性情绪,有着较高的乐观水平;归因灵活性得分低的个体抑郁、焦虑情绪较高,正性情绪、乐观度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初中生的乐观人格、解释风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生活取向测量修订版(LOT-R)、儿童解释风格问卷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77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初中生的乐观人格与乐观解释风格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初中生的乐观人格(r=-0.389,P〈0.01)、乐观解释风格(r=-0.309,P〈0.01)与心理健康得分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初中生的人格越乐观,其解释风格越乐观,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255名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测查。结果1初中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26.4%;2父母的惩罚、严厉因子分男生组均显著高于女生组(t=2.158,P0.05;t=2.009,P0.05),父亲的拒绝、否认因子分男生组显著高于女生组(t=2.483,P0.05);3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同父母教养方式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1)。结论父母教养不当的初中生易出现心理问题,关注父母教养方式对于提高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中生自我效能、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高中生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特点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186名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中选择具有较好信、效度的自我效能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共3份测验量表分别作为评定高中生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工具.结果 ①在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因子和心理健康水平上不同性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在自我效能、采用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方面要显著高于女生;女生在采用退避和合理化应对方式方面要显著多于男生;②被调查高中生组与1992年全国高中生常模的比较表明,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的趋势;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自责、幻想、求助、退避的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结论 自我效能和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显著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重视和培养高中生的自我效能与积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自动思维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究初中生自动思维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自动思维问卷(AT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随机抽取的290名初中生进行集体施测.结果 自动思维与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及SCL-90的各因子症状都呈显著正相关,通过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自动思维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有显著线性相关关系,对心理健康具有一定预测作用.结论 初中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自动思维给予更多关注,以矫正他们的负性自动思维,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73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对数据进行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初中女生的问题检出率高于男生;学生的心理问题集中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等5个因子上,女生的客观支持显著高于男生(t=-2.146,P<0.05);心理健康大部分因子与社会支持存在显著相关(r=0.258,P<0.01)。结论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较好,但是问题检出率仍不乐观,女生的问题检出率高于男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农村中学生社交焦虑、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农村中学生社交焦虑、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用社交焦虑量表、应对方式量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315名农村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中学生社交焦虑存在年级差异,初三男女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水平社交焦虑者的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心理健康上存在显著差异.自责、社交焦虑、幻想、求助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回归效应.结论 社交焦虑对心理健康不仅有直接预测效应,还通过应对方式对其有间接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初中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该群体学业拖延的总体状况,并对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这两个变量对学业拖延的影响作用进行探讨。方法: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使用《中学生学业拖延问卷》、《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以及《成就动机量表》对大连市内某所初中的28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将所得数据整理后运用SPSS进行分析。结果: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呈显著正相关(r=0.363,P0.01),同时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拖延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365,P0.01);而成就动机与学业拖延之间也呈显著负相关(r=-0.442,P0.01);成就动机作为中介变量,在学业自我效能感影响学业拖延过程中,其部分中介作用比例为35.4%。结论:初中生的学业拖延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对学业拖延的影响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其一是学业自我效能感可以直接地负向预测学业拖延;其二是成就动机作为中介变量,在学业自我效能感影响学业拖延的过程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使前者对后者产生了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