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乙肝疫苗无应答小儿采用多糖治疗24例,有87.5%的小儿产生了抗-HBs,5年后随访,除失记的3例外,90.5%的小儿抗-HBs阳性,且抗-HBs滴度值稳定。说明多糖用于治疗乙肝疫苗无应答小儿的远期效果持久。  相似文献   

2.
高萍 《疾病监测》1994,9(8):219-221
重点人群接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北京市隆福医院(100010)高萍我国HBsAg携带率约10%,HBV感染率50-80%,北京地区感染率34.09%,HBsAg携带率5.4%[1,2]。人群中近1/3HBsAg携带者是在婴儿时期感染HBV所致[3]。...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然人群中成人接种重组乙肝疫苗后无应答者分布状况和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镇21,699名16岁以上成人按0、1、6方案接种10μg乙肝疫苗后进行免疫学检测,描述无应答的分布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成人全程接种重组乙肝疫苗第三针后1个月,总抗体保护性阳转率97.23%,无应答率2.77%,16—49岁人群无应答率低于50岁以上人群。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年龄越大抗体保护性阳转率越低(P〈0.01),无应答率越高,男性无应答率高于女性(P〈0.05)。结论成人全程接种10μg重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较好,无应答率较低,50岁以上男性无应答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接种乙肝疫苗七年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知乙型肝炎疫苗能预防乙肝,本文报道42例正常人在接种乙肝疫苗前后七年的效果观察.一、试剂1.乙肝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试剂,由上海科华实业有限公司提供,按说明书操作.2.乙肝疫苗由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二、对象实验和对照两组均在87年进行乙脉血清学标志检查.实验组42例HBsAg均为阴性.乙肝疫苗三针全程免疫.对照组17例乙肝血清学标志全部阴性,不注射乙肝疫苗.88年和94年均复查血清学标志.三、结果1.实验组注射疫苗前有6例HBsAb阳性(14.3%),注射疫苗后HBsAb阳性增至33例(78.5%),乙肝…  相似文献   

5.
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萍  张青莲 《疾病监测》1998,13(11):418-419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重要原因,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最有效手段。目前我国已相继研制生产出了血源性乙肝疫苗和基因工程乙肝疫苗,为了解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我们于1996年对接种者进行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材料...  相似文献   

6.
宗贝 《护理学报》2007,14(2):79-79
疫苗接种是有效控制相应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随着高校健康教育的深入,学生在集体生活中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接种乙肝疫苗被纳入我校计划免疫程序。所使用的生物制品无论是抗原或抗体,对接种者而言都具有抗原性,接种者在获得保护的同时,也会发生一些不同的异常反应。2005年我校对近5000名新生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出现1例致荨麻疹病例,笔者进入万方数据及网站检索到有关过敏的报道,但未发现相似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观察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300例不同剂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免疫水平的患者注射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按0、1、6月程序,三角肌内注射,全程后6月检测表面抗体。结果:乙肝疫苗剂量大小与产生表面抗体的阳转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注射乙肝疫苗与年龄、性别、免疫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结果表明免疫效果与剂量大小无关,而与性别、年龄、机体免疫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军队大学生 0、1、6方案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1年后增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 在 0、1、6方案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 5 μg 5 μg 5 μg) 1年后 ,随机抽出 2 2 0名一次增种相同厂家同一批号的乙肝疫苗 10 μg ,1月之后用ELISA法检测抗 HBs。结果  711名军队大学生用 0、1、6方案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抗 HBs阳转率为 90 .44%( 6 43/711) ,2 2 0名增种者 1月后抗 HBs阳转率为 97.2 7%( 2 14 /2 2 0 ) ,统计学处理P <0 .0 1。所有接种者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增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对军队大学生免疫效果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10.
河南商专学生接种乙肝疫苗预防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邹勇  杨丽萍  李丽 《疾病监测》2015,30(3):180-183
目的 评价成人按不同免疫程序接种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 在湖州市南浔区6个乡镇街道选择16~49岁成人,对自愿参加的人群采血2 ml,分离血清,使用ARCHITETi2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乙肝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抗-HBs)和乙肝核心抗体(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抗-HBc),对HBsAg、抗-HBs和抗-HBc均为阴性者按乡镇(街道)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按0,1,3月程序接种20 g重组(CHO)乙肝疫苗,B组按0,1,12月程序接种。对完成全程免疫的人群,第三针接种1个月后采血3 ml,分离血清检测抗-HBs。评价成人按不同免疫程序接种20 g重组(CHO)乙肝疫苗后抗-HBs的阳转率和抗体滴度水平。结果 共435人完成全程免疫并完成第三针后1个月采血;B组的抗-HBs阳转率和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 GMC)分别为95.87%和893.53 mIU/ml;A组的抗-HBs阳性率和GMC分别为63.59%和31.99 mIU/ml;两组的抗-HBs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0.207,P0.001);两组抗-HBs GM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609,P0.001)。结论 按0,1,12月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可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后的免疫应答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14.
256例乙肝高危儿童接种乙肝疫苗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卫东  黄慧丽 《疾病监测》2006,21(9):501-502
为了解乙肝病毒(HBV)感染孕产妇所生患儿接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对HBV感染孕产妇母婴传播的干预措施,我们对在计划免疫门诊接种乙肝疫苗的乙肝高危儿童(其母为乙肝感染者或乙肝患者)进行了追踪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不同剂量重组乙肝疫苗(酵母)对母亲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新生儿的免疫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12月在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母亲为HBsAg阳性的新生儿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个剂量组:5μg组32例、10μg组30例,分别接种5μg和10μg重组乙肝疫苗(酵母)。2组均按0、1、6月龄程序接种。10月龄时进行静脉采血2~3 mL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两对半的检验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乙肝DNA(HBV-DNA)。结果 5μg组HBsAg、抗-HBs、HBV-DNA阳性率分别为15.63%、56.25%、18.75%,10μg组HBsAg、抗-HBs、HBV-DNA阳性率分别为3.33%、90.00%、3.33%。10μg组抗-HBs阳性率明显高于5μg组(P〈0.01),10μg组HBV-DNA阳性率则远远低于5μg组(P〈0.01)。结论母亲HBsAg阳性新生儿主动免疫时,接种10μg重组乙肝疫苗(酵母)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选择456名无HBV感染新生儿,同时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与单独接种乙肝疫苗或卡介苗,经过一年的随访观察,表明:同时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Ⅰ组)与单独接种乙肝疫苗(Ⅱ组)后产生的抗-HBs应答特征类似;乙肝疫苗的不同剂量和不同的接种途径所产生的抗-HBs应答也类似,但在1月龄第Ⅰ组的1与2同第Ⅱ组的1与2抗-HBs应答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皮内小剂量接种乙肝疫苗后抗-HBs阳转速度比皮下常量接种快;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与单独接种卡介苗后3个月的婴儿结核菌素阳转率(0.01<P<0.0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说明乙肝疫苗可能增强卡介苗的细胞免疫效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7.
1病例资料患儿,男,出生日期2005年5月29日。出生第1天按儿童免疫接种程序接种了乙肝疫苗、卡介苗。2005年6月29日上午10时左右按常规操作注射第二针乙肝疫苗。乙肝疫苗生产厂家为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疫苗批号:20040649-2,失效期2006年6月1日。当日上午约12时患儿上肢出现散在红色斑丘疹,并逐渐增多遍布全身。继而全身红肿、抽搐、呕吐。入院时查体:T35.8℃,P167次/min,R32/min,BP30/20 mmHg。患儿精神萎靡,压眶无反应,无哭闹。面色苍白,唇周微绀,咽部充血。心音稍低钝,双肺呼吸音清晰。全身皮肤大块风团状淡红色斑丘疹,连接成…  相似文献   

18.
成人病毒性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的行为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成人病毒性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免疫失败的行为危险因素。方法对62名免后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几何浓度(GMC)10 mIU/ml的免疫失败者与对照组以年龄、性别、职业为配对条件,1∶1对比调查吸烟、饮酒、拔牙和手术史,计算IOR、/I95%可信限和IP/I值。结果免疫失败组吸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P/I<0.05),而饮酒、拔牙和手术史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吸烟是HepB免疫失败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腺肽和大剂量疫苗提高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效果。方法收集成人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抗-HBs阴性者64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31例)为胸腺肽试验组,即使用胸腺肽联合接种大剂量乙肝疫苗,B组(33例)为大剂量乙肝疫苗单纯接种组。结果 A组有23例抗-HBs阳性,阳转率为82.14%(23/28),B组有17例抗-HBs阳性,阳转率为54.84%(17/31),两组阳转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胸腺肽以及大剂量乙肝疫苗可有效诱导乙肝疫苗免疫无应答者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能显著提高成人乙肝疫苗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