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神经鞘瘤的临床诊断、治疗、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外科治疗的3例原发性腹膜后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综合分析腹膜后神经鞘瘤的诊断及治疗.结果 3例均行手术治疗,均为完整切除,病理证实为腹膜后神经鞘瘤,术后随访半年至2年无复发.结论 腹膜后神经鞘瘤临床罕见,缺乏临床特异性,绝大部分为良性,术前诊断困难,确诊依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良性神经鞘瘤预后良好,恶性神经鞘瘤对放化疗不敏感,预后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部神经鞘瘤的治疗方法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分析该院手术治疗的颈部神经鞘瘤2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前诊断为神经鞘瘤18例(占78.3%),术后病理证实均为良性神经鞘瘤。术后出现声音嘶哑2例,上肢麻木感3例,术中损伤臂丛神经1例,经治疗后均恢复。17例获随访半年至8年,无复发和恶变。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该病的最有效方法。手术中应尽可能保留来源神经的完整性。术前明确诊断是术中防止神经损伤的关键。一旦出现神经损伤,积极治疗能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四肢软组织神经鞘瘤MRI表现及临床特征,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临床资料完整的16例四肢软组织神经鞘瘤的临床特征及磁共振表现,分析病变发病年龄及临床特征,着重观察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及磁共振表现。结果 (1)16例患者中,14例为良性神经鞘瘤,2例为恶性神经鞘膜瘤,良性神经鞘瘤发病年龄为(52.28±7.62)岁,恶性神经鞘膜瘤发病年龄分别为52岁和64岁,均好发于中老年人;(2)病史为14 d~20年,中位时间为1年;良性神经鞘瘤多表现为质韧或质硬,肿块,边界清或者不清,其中12(12/14)例叩击病变出现神经分布区放射感,恶性神经鞘膜瘤表现为边界不清,质硬肿块,无叩击放射感;(3)9(9/14)例良性神经鞘瘤发生于上臂,5(5/14)发生于下肢,2例恶性神经鞘膜瘤均发生于上臂,良性神经鞘瘤均小于5 cm,恶性神经鞘膜瘤均大于5 cm;(4)良性神经鞘瘤多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恶性神经鞘膜瘤表现为不规则形,边界不清;14例良性神经鞘瘤中,出现靶征9(9/14)例,神经出入征13(13/14)例,脂肪包裹征9(9/14)例,2例恶性神经鞘膜瘤未出现靶征,神经出入征1例,脂肪包裹征1例;良性神经鞘瘤多表现等T1、长T2信号影,3例信号不均匀,2例出现液-液分层征象,恶性神经鞘膜瘤表现为不均匀信号,其中心出现液化坏死;(5)良性神经鞘瘤平均ADC值为(1.52±0.19)×10-3mm2/s,恶性神经鞘膜瘤平均ADC值为(1.18±0.21)×10-3mm2/s,恶性神经鞘膜瘤低于良性神经鞘瘤ADC值;(6)7例患者术后行中医治疗,所有患者体质及精神状态大为好转,面色红润有光泽,不再易疲劳,抵抗力增强。结论结合磁共振征象和临床特征可提高四肢软组织神经鞘瘤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神经鞘瘤又称施万瘤,来源于神经鞘膜,多见于中年人.我科收治-例右侧颈部神经鞘瘤,在诊断治疗上均较特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吴婷婷  陈小玲 《海南医学》2014,(10):1513-1514
目的:探讨盆腔神经鞘瘤的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盆腔神经鞘瘤误诊为卵巢肿瘤的原因,并结合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复习。结果2例患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均因肿块增大引起非特异性症状就诊,均行肿瘤完整切除手术,病理诊断为盆腔神经鞘瘤,术后1~2年随访均未见复发。结论盆腔神经鞘瘤临床少见,缺乏临床特异性,易被误诊为卵巢肿瘤,确诊靠病理组织学,手术切除是最佳治疗方法,良性神经鞘瘤预后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颈部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 2 1例颈部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在行B超和CT检查后 ,手术治疗 ,随访 9个月~ 19年 ,无 1例复发。结论 :B超和CT有助于诊断 ,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神经鞘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良性肿瘤,来源于神经鞘膜的雪旺细胞,故亦称雪旺瘤,也称神经鞘膜瘤。此瘤可发生在人体任何部位,常沿周围神经、颅神经或交感神经等大神经纵轴生长。我院1978年9月~1997年8月共收治28例,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6岁,其中25~45岁21例,占75%。发生部位:颈部19例,颌后、颌下6例,口内3例。其中发生在神经干12例:迷走神经4例,下颌神经3例,颈丛神经2例,舌神经、舌下神经及耳大神经各卫例。本组病例均经术后病理学检查,27例为良性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8.
神经鞘膜瘤(Neurilemmoma)是起源于神经鞘膜施万细胞的良性肿瘤[1],可单发或多发于身体任何部位,发生于颈部者,其诊断与治疗易与颈部转移性肿瘤混淆,误诊率较高,临床上有研究意义,我科收治的1例颈深部神经鞘膜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朱成智  梅君 《中原医刊》2006,33(22):30-31
目的探讨头颈部神经鞘瘤的临床特征,提高其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994~2005年收治的22例头颈部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15例,女7例,年龄2~75岁。肿瘤原发部位:舌部5例,颈部10例,面部3例,腮腺4例。全部病例行均手术切除肿瘤。术后病理确诊良性22例。经随访,复发2例,再次手术治愈。结论神经鞘瘤多为单发,术前诊断困难,确诊有赖于术后病理。肿瘤包膜完整,易于完整摘除,手术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术中应尽量保留神经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神经鞘瘤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2例胃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结果:12例胃神经鞘瘤中肿瘤位于胃窦5例,胃体7例,术前均诊断为胃间质瘤,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胃神经鞘瘤。结论:胃神经鞘瘤与胃间质瘤术前鉴别困难,目前尚无明确诊断的有效方法,但增强CT有助于两者的鉴别。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11.
颈部神经鞘瘤的CT表现(附22例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颈部神经鞘瘤的CT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部神经鞘瘤22例。结果:22例颈部神经鞘瘤病人中,13例位于颈动脉间隙,6例位于胸锁乳突肌下方,2例位于颈静脉孔区,1例位于梨状窝,CT平扫可显示病变的大小、位置、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增强扫描病变区呈无强化、中等程度增强化到明显强化。结论:CT检查对颈部神经鞘瘤定位准确,对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面神经鞘膜瘤为来自面神经雪旺氏细胞的良性肿瘤。腮腺内的面神经鞘瘤非常少见,术前不易诊断,多数面神经鞘瘤无疼痛及面神经麻痹症状,术前细胞学穿刺往往也不能做出准确诊断,早期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和面神经功能的保护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报道了1例来源于面神经下颌颈支的孤立的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头颈部神经鞘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我院收治的31例头颈部神经鞘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进行分析.结果 术前诊断为头颈部神经鞘瘤患者31例,1例误诊;术中根据好发部位手术主要采用颈侧和口咽路径;术后证实主要来源于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随访结果28例治愈,3例死亡.结论 在头颈部肿块的诊断中,应早期诊断、治疗,通过手术彻底切除肿瘤是本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浅表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浅表神经鞘瘤患者的声像图特征。结果14例神经鞘瘤患者中,超声诊断神经鞘瘤11例,诊断符合率78.6%。神经鞘瘤的超声特征:14例均发生在颈部和四肢神经主干周围,有高回声包膜的低回声区,其中42.8%(6/14)肿物内有不规则囊性变,64.2%(9/14)在肿物的长轴切面两端可探及与之相连的条状低回声神经干。结论浅表神经鞘瘤声像图具有一定的特征,高频超声是临床诊断浅表神经鞘瘤值得推广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5.
应用颈动脉造影检查了37例颈部肿块,其中颈动脉体瘤14例,颈神经鞘瘤10例,其他性质肿块13例。检查结果和分析表明颈动脉造影对颈部肿块的鉴别诊断很有价值。颈部血管性病变和颈动脉体瘤,根据其造影特征,可予确诊。血管造影对颈神经鞘瘤的诊断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16.
良性末梢神经鞘瘤相对来说常见,特征为精巧的S形状纺锤形细胞和黏液样基质。尽管也可有伴上皮样神经鞘瘤,但单纯在皮肤表现的良性神经鞘瘤则非常罕见。Kindblom等在1998年首次报道皮肤上皮样神经鞘瘤,此后,只有6例相继报道。应注意不要将此病误诊为恶性肿瘤。因为组织学上与其他软组织及黑素细胞肿瘤有部分重叠,而易造成诊断失误。本文报道1例皮肤上皮样神经鞘瘤并进行文献回顾。良性皮肤上皮样神经鞘瘤:病例报道及文献回顾@Saad A.G. @Mutema G.K. @Mutasim D.F.$Dr.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P…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肾脏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我院泌尿外科诊治的1例肾脏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分析肾脏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治疗特点.结果 该患者充分术前准备后行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术后病理证实均为良性神经鞘瘤,随访未发现复发.结论 肾脏神经鞘瘤罕见,诊断困难,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确诊依靠病理检查,理想的治疗方法是通过外科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其预后良好,早期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8.
钟甫华  贾玉柱 《浙江医学》2020,42(13):1424-1426
目的分析3.0TMRI对下肢良性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9年10月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经穿刺活检和(或)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下肢良性神经鞘瘤患者26例,分析所有患者的3.0TMRI影像学资料,从而提高对下肢良性神经鞘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26例下肢良性神经鞘瘤患者中,病变呈类圆形、椭圆形的23例,不规则形的3例;大小在5cm以下的22例,5cm以上的4例;边界显示清晰25例;T1WI显示病灶呈等、低信号为主21例,等、高信号为主5例;T2WI显示病灶呈等、高信号为主25例,呈等、低信号为主1例;有靶征12例,有脂肪分离征19例,有神经出入征10例。结论3.0TMRI有利于明确肿瘤的形态、边界、大小等情况,并且靶征、脂肪分离征、神经出入征的存在是下肢良性神经鞘瘤诊断的重要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部外周神经源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22例颈部外周神经源性肿瘤(包括神经鞘瘤13例,神经纤维瘤8例,颈动脉体瘤1例)行CT扫描,5例同时行MRI扫描。结果颈部外周神经源性肿瘤因发生的解剖部位较特殊,依据肿瘤邻近间隙、肌肉及血管等的移位方向,可大体推测出其来自于哪一组神经。神经鞘瘤影像学上多呈不均匀低密度或混杂信号包块,增强后不均匀现象更明显。结论CT和MRI扫描是诊断颈部外周神经源性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神经鞘瘤是来源于神经鞘细胞的良性肿瘤,手术切除是常用治疗方法。本文报道经腰椎斜外侧入路治疗巨大哑铃型腰椎神经鞘瘤1例,取得较好疗效,并通过文献复习腰椎管内外神经鞘瘤的外科治疗,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