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健康教育和膳食干预在社区综合防治高血压的效果。方法在深圳市南山区大冲社区中,由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按照《深圳市高血压、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项目手册》,分别对450名非高血压人群、高血压高危人群及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社区居民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高血压危险因素及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调查居民在干预前后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9例高血压高危人群干预前、后摄入高脂饮食和少运动的检出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盐饮食、过量饮酒、肥胖和吸烟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0例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深圳市高血压、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项目手册》为依据,通过社区卫生健康促进网络,对居民进行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社区糖尿病综合防治的模式和有效方法,提高社区糖尿病综合防治效果,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开展了《社区糖尿病分层干预效果评价研究》(上海市宝山区医学重点社区项目)。研究显示:在社区建立社区糖尿病防治组织、网络、实施社区户籍医生责任制、团队式管理、建立糖尿病俱乐部、社区健康促进志愿者队伍、建立社区糖尿病防治长效管理机制、考核激励机制,可有效提高社区糖尿病综合防治效果,社区一般人群、高危人群、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有较大提高;糖尿病高危人群不健康生活方式有所改善,糖尿病高危因素中的可控因素得到一定的控制;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饮食、运动、自我监测能力、血糖控制达标率均有所提高。提示在社区开展糖尿病综合防治是一项全民防治经济有效的糖尿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社区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综合干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社区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综合干预效果,为社区糖尿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2个自然村内选择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02人和符合标准的糖尿病高危人群161人,以村为单位分为干预组(糖尿病患者52人、高危人群81人)和对照组(糖尿病患者50人、高危人群80人),干预组进行系统的综合干预1a,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医学体检和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干预组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糖尿病诊断标准知晓率、体重控制率、饮食控制率、体育锻炼率、定期测量血糖率比干预前均明显提高,分别为71.43%,61.22%,85.71%,75.51%,75.51%;53.62%,59.42%,37.68%,43.48%,73.91%,;糖尿病患者按医嘱服药率为81.63%;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均明显下降,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健康教育和综合行为危险因素干预对糖尿病有一定效果,应加强以社区为主的糖尿病健康知识宣传和综合行为危险因素干预。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社区综合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综合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控制效果,为社区慢性病干预提供建议。方法对东城区小黄庄社区的102例糖尿病患者和88名高危人群进行综合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定期体检,饮食,运动和心理等综合干预,对干预前后结果运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t检验。结果干预前、后相关知识,参与运动的人数均有显著改善,血压、血糖各项指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有较好的控制效果,社区卫生站应该开展积极、有效的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5.
孙明芽 《健康研究》2012,32(3):191-193
目的 探讨对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社区128例糖尿病高危人群采用多种形式进行预防性健康教育,比较分析健康教育前后该人群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程度以及自我管理状况;结果 通过实施健康教育,128例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及自我管理能力均有显著提高(P <0.05,P<0.01);结论 对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实施预防性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提高高危人群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从而主动地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为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预防糖尿病提供良好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对人群糖尿病防治知识及行为的影响,为有效开展社区糖尿病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社区干预试验研究方法,选择干预社区和对照社区,对干预社区居民实施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的干预活动;通过比较2个社区基线及1年半后糖尿病防治知识和行为变化情况,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1年半后,干预社区居民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比干预前明显提高,糖尿病相关健康行为形成率也有所提高;而在对照社区,社区居民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均没有明显变化。结论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与干预项目对社区居民糖尿病知识认知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行为的形成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应加强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在炼油企业职工中开展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健康教育前对泰州市石油化工厂的全体职工进行基线调查,然后开展综合健康教育,3年后在同一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后效果评价。结果教育前,企业职工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水平较低,存在较多的不良生活习惯。教育后,高血压基本常识、危害性和预防控制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行为方面,“少食新鲜蔬菜”的比例比教育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不良生活习惯的比例没有明显改变,其中,“多食甜腻点心”的比例的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企业职工中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时,可有效地提高其高血压防治的相关知识,而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变许多方面不明显,应该继续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主要分析了在社区实施糖尿病高危人群预防性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以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00例糖尿病高危人群为观察对象进行预防性健康教育,主要的教育内容包括:糖尿病的相关健康知识、饮食安排、运动指导、血糖检测指导等;宣教的方式包括:图文宣传、讲座宣传、书面宣传等,最后社区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实施效果。结果:接受教育后高危人群的预防措施的达标率有了明显的提高,自我管理的水平有所提高,掌握的糖尿病相关知识也有了明显增多,饮食安排、运动情况以及血糖检测等都优于教育前,且都没有出现糖尿病病例,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健康教育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高危人群的认知和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其更健康地锻炼、饮食等,进而达到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的目标。结论:对社区的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其提高认知、了解危害性,提高糖尿病高危人群的自我管理和自护能力,减少发生糖尿病,提高广大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生活质量,所以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实施以社区为基地的预防糖尿病盲的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包头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登记的216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社区动员、一对一咨询指导、同伴支持小组活动、社会服务组织合作、社区眼病筛查义诊、社区眼健康倡导,大众媒体和新媒体的眼健康信息传播、全科医生和慢病管理人员培训等综合干预措施,连续干预1年。对干预前后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盲相关的知识知晓率、对防治糖尿病盲的信念,及进行定期糖尿病眼底检查预防糖尿病盲的行为改变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综合干预后,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盲知识的知晓率、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正确信念持有情况显著改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进行定期糖尿病眼底检查的行为改变率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预防糖尿病盲的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在促进糖尿病眼健康中效果良好,长期效果还需要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综合干预措施对农村社区高血压高危人群预防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在苏州吴江市松陵镇开展社区干预实验,在实验社区及对照社区各随机抽取高血压高危人群80例,对照社区进行常规管理,实验社区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开展强化式健康教育、知己量化管理、镇村一体化综合干预,对照组常规管理,干预前和1年后,分别调查两社区高危人群的高血压健康知识、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和体检.结果 经1年干预,实验组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不良行为流行率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除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其余体检项目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0.05).结论 针对农村实际情况和居民知识水平,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对于提高农村社区居民高血压高危人群的知、信、行水平,具有减低发病率、预防高血压、提高农村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社区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高危人群干预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非药物干预活动,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水平,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人医疗和生活负担,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两个社区按照实施方案中的标准筛选出糖尿病103人,糖尿病高危人群148人,其中干预组134人,对照组117人,进行干预前后的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糖尿病病人和高危人群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提高不明显(P>0.05);高危人群不良行为的改变如限制钠盐摄入等,干预组效果好(P<0.05),对照组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采用非药物干预对于有效改变患者不良行为和心理,提高患者的KAP水乎,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减少并发症发生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威  邢丽丽  杨勇  杨学军 《中国健康教育》2006,22(10):742-743,738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东城区一社区高血压及高危人群进行为期一年的规范化管理与个体化健康行为指导,摸索出一套适合在社区中开展的高血压综合防治方案。方法以2002~2003年“北京市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筛选出的高血压及高危人群作为干预对象,在干预前后分别调查干预对象高血压知识、态度、行为等方面情况并测量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等。结果干预后,高血压患者及高危人群的知识知晓率、体重控制率、限制食盐率均高与干预前(P<0.05);血脂水平比干预前明显下降。结论在社区中开展高血压干预对提高患者及高危人群的知、信、行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克拉玛依市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克拉玛依市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及效果评价。方法自2002年起连续3年对克拉玛依市社区人群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对筛查出的糖尿病患者与医院门诊、住院患者一起进行医院内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筛查出的糖调节异常患者与糖尿病高危人群一起继续接受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结果2002~2004年克拉玛依社区糖尿病筛查结果提示克拉玛依地区糖尿病患病率无明显增加趋势(P>0.05)。通过3年的健康教育,社区人群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均较前有明显提高。医院管理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检查的依从性逐年上升,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逐年上升,2002年为26.00%,2003年28.00%,2004年为30.00%;未达标率逐年下降,2002年至2004年分别为:46.00%,43.00%,41.00%;尿微量白蛋白指数(A/C>30)2002年29.00%,2003年30.00%,2004年31.00%,各组比较均无差异性。3年来视网膜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63.00%,43.00%,42.10%,呈逐年下降趋势,有显著差异性。结论糖尿病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健康知识的获得、依从性的增加和临床结果均有积极的影响,克拉玛依市社区和医院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4.
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行为危险因素干预效果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在社区居民中开展健康教育和效果评估。方法在2个街道的生活社区和社会单位及中小学随机抽取不同人群进行了行为危险因素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进行监测调查,对目标人群开展了综合性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并对其干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干预后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知识有大幅度提高。行为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多数态度和行为有改善,但也有少数项目无明显变化。表明社区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的健康促进对慢性病预防是有效果的。在社区人群中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开展综合防治及健康促进对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知识的提高有明显效果,但态度和行为改善不如知识明显,由卫生知识转化为健康行为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时间。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干预能够改变整个人群的危险因素水平,是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着重改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针对本社区内的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采取以健康教育大课(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和团体辅导小课(游戏、角色扮演、个别咨询)相结合的方式,用1~3年的时间,在接受干预措施前后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生活方式的对比。结果通过1~3年的综合干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进行体育锻炼人数的增多,饮食控制加强,血糖监测的频率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达到63.9%,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达到55.6%。结论通过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大课和团体辅导小课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使社区糖尿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对糖尿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发生变化,使糖尿病得到科学合理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肥胖儿童2型糖尿病的社区管理适宜模式。[方法]2008年对深圳市宝安与光明新区5所中、小学肥胖儿童中筛查出的2型糖尿病和高危者建立档案,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为期1年的社区综合干预。[结果]198名儿童及家长对糖尿病相关知识、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疗法、按时体检的知晓率,干预1年后均高于干预前(P〈0.01);儿童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干预1年后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对肥胖儿童中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开展社区综合干预,对儿童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干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街社区进行社区健康体检时发现的糖尿病前期人群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所入选患者进行血糖、血压、身高、体重等体格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指导,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等干预方法进行干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及饮酒、饮食不当、缺乏锻炼、超重肥胖不良行为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饮酒、饮食不当、缺乏锻炼、及超重肥胖等不良行为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健康干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效果良好,可以有效促进糖尿病前期人群健康行为形成,从而预防或延迟糖尿病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采取综合预防方案进行健康干预,探讨该方案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及其干预效果。方法对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采取普及性宣教、个体化指导和中医药干预等综合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对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采取综合预防方案进行健康干预后,脑卒中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率提高,脑卒中的发病风险降低。结论对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采取综合预防方案进行健康干预,有利于降低社区居民脑卒中发病风险,此方案适宜在社区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基层糖尿病培训项目对社区居民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培训,增强居民健康意识。方法采用《糖尿病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对社区居民培训前后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测试,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培训后社区居民平均得分较培训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培训前后,城市居民得分均高于农村居民;培训前,60岁以上年龄组得分高于50岁及以下和51~60岁年龄组居民,培训后各年龄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培训前,糖尿病患者组得分高于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培训后,高危人群组得分高于一般人群组。结论对社区居民开展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培训是必要和有效的。在今后的培训中,应突出重点,更加重视对农村居民和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针对不同人群,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健康促进活动。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房山区农村居民高血压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提高农民高血压的防治知识水平,改变农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法采用高血压病人、高危人群和血压正常人群三位一体的健康教育。结果经过一年的健康教育,农民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与干预前比较,明显提高(P<0.01),高血压患者的知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与基线和对照相比,均明显提高(P<0.01),体育锻炼人数有所增加。结论对农民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干预是有效的,农村社区应深入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