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调节血脂:来自心脏病学者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刊2009年第1期重点为:调脂治疗.目前以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药即他汀类药物为代表的调脂治疗,已被公认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规治疗方法;它们通过抑制体内胆固醇合成途径而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  相似文献   

2.
他汀类药物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汀类药物是新一代调脂药,可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合成酶系中的关键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3-hydroxy-3-methlglutary coenzyme A,HMG—CoA)还原酶,使胆固醇合成酶受到限制。近年来的资料表明,他汀类药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不仅可调节血脂,而且有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他汀类药物可以显著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缺血性卒中的发病风险[1-2],目前在临床广泛使用。除了抑制血脂合成,他汀类药物还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细胞凋亡等多效性。本文将结合近年他汀类药物多效性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期望对临床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帮助。1他汀类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他汀类药物一般分为亲水性他汀和亲脂性他汀,前者如  相似文献   

4.
正他汀类调脂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调脂药物,通过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而发挥药理学作用。他汀类调脂药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目前全球每年约30×106例患者服用他汀类调脂药,其中约10%因神经肌肉系统不良反应而停药~([1])。本文拟对他汀类调脂药的神经肌肉系统不良反应,如肌肉毒性、神经毒性、重症肌无力(MG)等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共同病理学基础是脂质代谢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后者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以他汀类药物为代表的调脂治疗已经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常规治疗方法,且其应用于心脏科远早于神经科.一些关于冠心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大型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他汀类药物在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率的同时,也使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天然他汀药物与人工合成他汀药物的调脂效果。方法 取符合条件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血脂康组和来适可组,疗程8周,服药前后各测血脂1次。结果 两组调脂疗效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 国产天然他汀类药物血脂康与国际上公认的人工合成他汀类药物来适可的调脂效果相似,且价格便宜,适合基层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7.
他汀类药物在多发性硬化治疗中的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量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具免疫调节、抗炎和神经保护作用,且可与不同机制的免疫调节剂联用协同治疗多发性硬化(MS),由此可预见其在治疗MS中具广阔前景。该文就他汀类药物在MS中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血管细胞粘附分子-l(VCAM-1)的表达和阿托伐他汀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方法 24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常规饲料组、胆固醇饲料组和阿托伐他汀组,饲养l6周。实验前后检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采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测定主动脉壁VCAM-1阳性表达百分比和mRNA的表达。结果 阿托伐他汀显著降低TC和LDL水平(P〈0.01)。胆固醇饲料组和阿托伐他汀组病变局部VCAM-1的阳性染色百分比和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阿托伐他汀组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改变较胆固醇饲料组明显减轻。VCAM-1阳性染色百分比及mRNA的表达量较胆固醇饲料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伴有血管细胞粘附分子的高度表达。阿托伐他汀不但有调脂作用,而且具有抑制粘附分子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他汀类药对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项研究已经提示他汀类药可以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他汀类药除降血脂作用外,还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氧化应激,抑制炎性反应等作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他汀类药治疗后恢复较好,这不仅归因于他汀类药的调脂作用,其还有各种非降脂作用,称他汀类药具有多效性。本文总结了有关他汀类药多效性作用的实验研究,以及他汀类药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大量研究提示,他汀类药物除有降低胆固醇作用外,还有许多非降脂作用,这些作用可能是他汀类药物神经保护的机制。动物实验提示,他汀类药物具有增加NO、扩张血管、拮抗炎症因子、抗氧化损伤、抗血栓、促进缺血后血管再生、神经再生和突触形成等多种有益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