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Braden评分≤16分老年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6月住院的Braden评分≤16分老年病人为对照组(216例),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住院的Braden评分≤16分老年病人为观察组(25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压疮管理,观察组实施压疮精细化管理,包括对护士正确评估、记录、交接班的培训,实施老年病人压疮精细化预防措施及压疮质量监控,比较两组病人院内压疮(HAPU)发生率。[结果]观察组HAPU发生率为0.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7%(P0.05)。[结论]对Braden评分≤16分老年病人实施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预防HAPU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改进管理流程对预防压疮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降低住院病人压疮发生率。方法:我院于2006年10月改进压疮管理流程,实施高危压疮筛查-高危压疮预报-高危压疮预防-高危压疮追踪-难免压疮会诊-护理质量考评的制度。结果:住院高危压疮病人的压疮发生率由6.14%下降至2.14%。结论:改进压疮管理流程能有效降低住院病人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介入结合PDCA循环在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护理部于2016年1月引入伤口治疗专科护士进入压疮管理小组,同时实施PDCA循环法。比较实施专科护士介入结合PDCA循环管理前、后住院患者非预期压疮发生率及压疮质量管理指标。结果实施后,非预期压疮发生率由2015年的0.088%下降至2018年的0.067%,且压疮愈合率逐年上升。实施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满意度均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专科护士介入结合PDCA循环可显著提高压疮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4.
压疮管理流程监控表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  贺美华 《当代护士》2009,(8):109-110
目的探讨压疮管理流程监控表的设计及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设计压疮管理流程监控表并应用于临床,比较应用前后住院患者难免压疮发生率和院外带入压疮治愈率。结果该监控表使用前后住院患者难免压疮发生率显著下降(p〈0.01),院外带入压疮治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压疮管理流程监控袁简单直观、评价科学,使用方便,有利于压疮的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程序管理在预防难免性压疮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分别于2010年2~12月和2011年1~11月收治住院压疮高危患者44例(对照组)和47例(干预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组则给予成立压疮小组,制定难免性压疮风险评估表及上报制度,适时评估患者,及时上报,实施专科护理措施,及时评价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高危患者44例,发生压疮Ⅰ期2例,Ⅱ期7例,Ⅲ期1例,压疮发生率为22.7%;干预组高危患者47例,发生压疮Ⅱ期3例,压疮发生率为6.4%,两组压疮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程序管理过程中,应用新修订版Braden评分方法和知情同意,对压疮高危患者正确评估、及时预报、保证预防措施落实到位是难免性压疮管理的有效手段,明显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压疮分级防治管理实践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根据住院患者发生压疮危险程度结合护士人力资源的分层,探讨压疮防治分级管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建立压疮管理组织,明确各层级组织的职责;制定标准,实施全员培训;运用Braden评估表对住院患者进行评估,预测发生压疮的危险程度,实施分级预防、全程监控。结果:实施压疮防治分级管理模式与传统的管理方法相比,难免压疮高危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和带入压疮的治愈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运用Braden评分预测压疮发生风险,对不同危险程度的人群,按照护士的能级实施分级防治并实时监控压疮,有效地减少难免压疮发生率,提高带入压疮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詹艳华  罗颖萍  尹瑞华 《全科护理》2011,9(22):2039-2040
[目的]观察高危压疮病人实施三级监控流程管理的效果.[方法]建立三级监控组织,实施压疮流程管理,即压疮高危筛查、报告、预防、追踪、会诊、护理质量考评.[结果] 实施三级监控流程管理后,难免压疮上报率增加,难免压疮发生率下降,院外带入压疮治愈率提高.[结论] 三级监控流程管理是对高危压疮病人进行护理质量监控、防治压疮的有效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难免性压疮全程管理在压疮规范管理中的临床实践与运用效果。方法制定难免性压疮认定标准、难免性压疮申报认定表、难免性压疮申报认定制度、难免性压疮申报流程、难免性压疮管理制度等,并对全院护士进行培训,实施难免性压疮全程管理系统,提高本院护士对难免性压疮的管理水平,对实施难免性压疮全程管理前后难免性压疮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难免性压疮全程管理前难免性压疮发生率为25.27%,实施后难免性压疮发生率为1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难免性压疮全程管理前护士对难免性压疮申报准确率为90.27%,实施后对难免性压疮申报准确率为97.00%。结论难免性压疮全程规范管理能提高临床护士的护理安全意识,降低难免性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质量管理,避免护患纠纷,减轻护士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规范压疮管理在预防院内压疮中的效果。方法本院自2015年3月开始实施规范的压疮管理,成立压疮专责小组,制定规范的压疮管理流程,对比实施前的2014年度及实施后的2015年度的潜在压疮上报率、潜在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等,分析实施规范压疮管理在预防压疮中的效果。结果在实施规范压疮管理后的2015年度,潜在压疮上报率明显提高、潜在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显著下降。结论实施规范压疮管理能有效减少压疮发生率,在预防压疮方面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三三级监控模式在老年科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4年1月-12月收治申报的高危难免压疮患者61例与院外带人压疮患者49例;另对2015年1月-12月收治申报的高危难免压疮患者54例与院外带人压疮患者44例;为观察组,观察压疮发生率和治愈情况。收集2013年1月一12月申报的高危难免压疮患者69例与院外带人压疮患者59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与2013年1月-12月相比,2014年1月起实施三三级监控模式质量控制后,高危压疮院内发生率由8.70%下降至3.70%,院外压疮治愈率由22.03%上升至63.64%。结论 实施三三级监控模式质量控制方案,可有效预防老年科高危患者院内压疮的发生,降低护理风险,提高院外压疮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湖南省霍乱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监测人群中霍乱病例和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体及食物,以便尽早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方法 全省范围开展腹泻患者及外环境、食品监测,选择重点地区开展甲鱼霍乱弧菌污染状况专项监测.结果 2006年湖南省共登记腹泻患者111 526例,检测霍乱弧菌89 661例,检测率为80.39%,检出阳性4例,均为0139群霍乱弧菌感染;检测环境和食品样44 533份,其中水体35 113份,全部为阴性,水产品5377份,阳性16份,阳性率为0.30%,阳性标本为甲鱼和牛蛙,其他食品4043份,均为阴性;甲鱼专项监测2323份,检出阳性33份,阳性率为1.42%;霍乱毒素基因检测34株菌,20株为产毒株,占58.80%;药敏试验28株菌,均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100%敏感,对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为92.86%.结论 甲鱼、牛蛙等水产品是湖南省发生霍乱的主要因素,应加强水产品的监测和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抚触技术在产科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8月在我科住院正常分娩和剖宫产的健康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抚触组100例,观察新生几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和产妇满意度。结果抚触组新生儿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及产妇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抚触既能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又能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简单易行效果好的新型护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DWI及ADC值评价头穴针刺治疗家兔脑出血模型的疗效。方法 将60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模型组(10只)、针刺组(40只);针刺组再随机分为留针组(10只)、手法组(30只),手法组根据针刺方法不同再随机分为透刺补法亚组、透刺泻法亚组和透刺平补平泻法亚组(各10只)。对模型组和针刺组于造模后2 h、3天、7天行DWI,测量血肿周围区域及对侧镜像区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部分家兔取脑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区域ADC值高于对侧镜像区,2 h、3天、7天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造模后2 h模型组和针刺组血肿周围区域ADC值较空白组升高;3天时模型组增长幅度大于针刺组;7天时模型组和针刺组ADC值有所回落,针刺组较模型组回降更为显著,手法组ADC值较留针组低,手法组各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侧镜像区3天、7天的ADC值模型组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手法组各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WI可动态活体监测脑出血后脑组织水肿变化情况;头穴针刺治疗有助于缓解兔脑出血后脑水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乳腺错构瘤的超声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30例35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错构瘤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乳腺错构瘤超声诊断符合率57.1%(20/35),误诊12个(34.3%,12/35),漏诊3个(8.6%,3/35).乳腺错构瘤声像图表现多样,可分为实性(34个)及囊性(1个).其中64.7%(22/34)实性乳腺错构瘤声像图出现“香肠切片样”征.82.9%(29/35)可探及完整的包膜回声.结论 有包膜、“香肠切片样”征是实性乳腺错构瘤的声像图特点,而对于较小的实性乳腺错构瘤及囊性乳腺错构瘤超声诊断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寻求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的最佳方法与技巧,提高其产前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60例法洛四联症胎儿心脏超声资料,对各切面超声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出最佳检查切面和技巧.结果 在四腔心切面基础上结合五腔心切面、心室流出道切面、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及动脉导管弓切面超声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158例,其中150例经产后尸检证实,7例经产后超声证实,1例胎儿宫内死亡(引产后尸检证实);漏诊2例轻型法洛四联症.结论 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对诊断法洛四联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检查过程中应在四腔心切面基础上结合五腔心切面、心室流出道切面、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及动脉导管弓切面共同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6.
Epidemiology of sepsis in Norway in 1999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Introduction  

Sepsis and severe sepsis are asociated with high hospital mortality.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occurrence of sepsis in general hospital populations. The goal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reveal the epidemiology of sepsis in Norwegian hospitals over 1 year.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920例青壮年患者与500例健康体检人群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的特点,发现各种不同症状的青壮年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各有所改变。因此认为人类血液流变学变化而引起的各种血液系统疾病大都是在青壮年开始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本文证明,青壮年是血液粘滞性和凝固性由正常转变为异常的重要时期,也是发生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时期。在青壮年时期关注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社区糖尿病患者对自行注射胰岛素的相关知识与行为的现状,为制订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就诊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专科门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行为观察法了解患者自行注射胰岛素的现状,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00例患者自行注射胰岛素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66.10±12.39)分,自行注射胰岛素行为平均得分为(69.64±10.02)分,均属中等水平.结论 社区糖尿病患者掌握自行注射胰岛素相关知识并不理想,自行胰岛素注射的操作欠规范.因此,在社区糖尿病管理中,应加强对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教育,定期对患者的注射行为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适时提供护理干预,有助于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减少相关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北京市沙门菌致病现状、发病特征,掌握沙门氏菌血清型别和耐药谱的变化。方法按病例定义采集初诊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血清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结果2008年夏季,6家医院检出38株沙门菌,阳性率4.83%(38/786);患者以中青年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9∶1,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发热、恶心、呕吐。38株菌分布于11个血清型,最多的是肠炎沙门菌,其次是鼠伤寒沙门菌。所有菌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完全敏感,耐药性最高的是萘啶酸,耐药率达到了65.69%。结论沙门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具有较明显的特征,有助于提高检出率;耐药监测可对合理用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