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脏康复的新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述了心脏康复近年来的新进展,无并发症心肌梗塞后病人的康复收效显著,已被医学界广泛接受。心脏手术后的康复态度越来越积极,出院后第二阶段心脏康复理想时间提前到术后2~4周。CABG后的康复重点在体力康复,PTCA正逐年增加,术后即刻体力康复,重点转为教育改变生活方式和降低危险因子。强调针对动脉硬化病因治疗的多种危险因子处理十分重要,包括戒烟、修正饮食、药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个体化的体力运动。慢性心衰的运动训练能增加运动能力,其改善的原因与周围血管、肌肉和代谢功能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2.
4冠心病、心肌梗塞后的康复治疗1995年美国心脏学会,美国运动医学会和美国心肺康复学会发布了一份关于心肌梗塞患者危险性分级标准为:4.1低度危险患者A.无明显左心功能不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B.无安静或运动诱发心肌缺血(心绞痛、ST...  相似文献   

3.
心脏疾病康复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疾病康复的进展北京医院康复医学科王茂斌本世纪六、七十年代,心脏康复围绕着无合并症的急性心肌梗塞,制定出了许多以运动试验为核心内容的心脏康复程序,并逐步扩大到冠脉搭桥和冠脉成形术后。而八十年代后,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伴随着治疗手段的巨大进步,使人...  相似文献   

4.
综合康复方法治疗伴有并发症的冠心病患者9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有并发症的冠心病患者康复治疗的实施与长期疗效。方法 96例有并发症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根据冠心病的康复预防要求,进行积极治疗,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卫生宣教,心理康复,运动治疗等)并予长期指导,定期复查;对照组48例,仍作常规治疗,不定期随诊。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情相对稳定者显著增加(73%).再住院显著减少(44%),死亡显著减少(17%)。观察组运动配量治疗后显著增加(t=2.OO,P&;lt;0.05),而对照组无改善。结论 冠心病的康复治疗对改善有并发症的冠心病患者的疾病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死亡。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 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其中男性 31例 ,女性 4例。平均年龄 56 71±9 8岁。前期无心脏并发症者 15例 ,前期有心脏并发症者 2 0例。除接受常规心肌梗死治疗外 ,在病情稳定后开始康复程序 ,程序结束出院前采用心脏超声、动态心电图及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进行心脏功能评定。全组病例在康复训练中及早期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中未发生心脏事件 ,故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复安全可行。本文还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复病例选择、康复程序进行中的注意事项和出院时评价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贾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4):5768-5769
对我院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观察总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2006-01~2006-06收住冠心病监护室(CCU)确诊的AMI中无严重并发症82例,随机康复组41例。入选条件:(1)无严重先天性缺陷和身体残疾;(2)无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梗死后心绞痛发作及心源性休克等心脏并发症;(3)左心室射血分数(EF)>35%;(4)虽有以上心脏并发症,但经常规治疗后并发症可得到控制且病情稳定;(5)不合并严重的高血压(180/105 mm Hg)、严重肺部疾病、神经及运动系统疾病;(6)年龄≤70岁,并且愿意配合心脏康复治疗。男27例,女14例,年龄(63.32±9.6…  相似文献   

7.
龙玲  黄莹  屠燕 《护理学报》2022,29(23):64-66
目的 总结1例心肌致密化不全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行体外充电式心脏收缩力调节器植入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 做好术后病情观察,严密注意血流动力学变化、重视容量管理、预防各项并发症,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开展早期心脏康复运动,加强出院药物指导、心脏收缩力调节器体外充电设备的使用维护及居家心脏康复。结果 术后患者血压低使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维持,术后36 h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6 h开展早期心脏康复运动,循序渐进,患者术肢功能恢复良好,气促症状明显好转,活动耐力提高,无急性心力衰竭发生;6 min歩行试验入院时296 m,出院时383 m。出院后3个月复查心电图为窦性心律;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16%明显提高为36.42%。结论 术后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严密监测,及时发现恶性心律失常,心脏收缩力调节器工作性能的观察,控制液体潴留,减轻容量超负荷,预防急性心力衰竭发作,心脏收缩力调节器体外充电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护等措施是保证患者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制定个体化早期康复计划和运动时机的掌握,以及患者出院后心脏康复运动的延续管理,是提高此类患者运动耐力,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预后,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有并发症的冠心病患者康复治疗的实施与长期疗效。方法96例有并发症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根据冠心病的康复预防要求,进行积极治疗,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卫生宣教,心理康复,运动治疗等)并予长期指导,定期复查;对照组48例,仍作常规治疗,不定期随诊。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情相对稳定者显著增加(73%),再住院显著减少(44%),死亡显著减少(17%)。观察组运动贮量治疗后显著增加(t=2.00,P<0.05),而对照组无改善。结论冠心病的康复治疗对改善有并发症的冠心病患者的疾病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死亡。  相似文献   

9.
<正> 作者报告了1971年3月以来1,500例心脏病人康复治疗的结果.初期收治的全部为心肌梗塞后病例,年龄<65岁;后期亦包括<70岁女性病例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或其他心脏手术后病人.早期临床治疗为卧床休息、监测,药物和饮食,或进行手术.康复治疗包括:病情解释、训练、伴送和协作.要让病人感觉到病情好转,“不再”有心肌梗塞,又可以转向日常工作,精神上开朗,不  相似文献   

10.
心脏瓣膜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康复运动训练对心脏瓣膜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对 2 6例心脏瓣膜术后患者进行全面身心评定 ,制定个体康复护理措施 ,进行 2 0天康复运动训练 ,同时做好心理康复、健康教育。结果经康复运动训练和康复护理后 ,患者的心功能提高 1— 2级 ;运动负荷提高、运动时间延长 (P<0 .0 1) ,安静状态下及运动时间、负荷相等时的心率、血压、心率—血压二项乘积 ,以及心电图 S- T段压低幅度明显改善 (P<0 .0 1— 0 .0 5 )。结论康复护理及运动训练可以减少心脏瓣膜术后患者的并发症 ,增加心脏贮备能力 ,降低心肌耗氧量 ,改善心肌缺血 ,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为冠心病患者实施各种胸、腹部非心脏手术18 例,其中发生围术期心脏并发症6 例,非心脏并发症7 例。经合理治疗和有效护理均完全康复。表明作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加强术后心脏监护、积极处理心律失常,避免和及时消除心绞痛及心肌梗塞的诱因,扩冠药物的应用及合理的呼吸道管理,对预防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康复护理程序对心肌梗塞的疗效.方法选择128例因心肌梗塞(AMI)在我科住院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康复护理程序组(下称干预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心功能明显改善P<0.05,ECG及症状、血压明显好转.结论对无并发症心肌梗塞运用康复护理程序后,不仅可预防长期卧床产生的并发症,如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还可防止精神上的并发症,促进其体力和运动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常规心脏康复运动训练对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作用运动训练是目前心肌梗塞后和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康复的主要部分,可使病人多方获益,包括生理适应性和临床改善等。血流动力学研究发现训练使休息与亚极量运动时心率减慢,但由于搏出量不增加,故训练后输出量减少。这种减少能被代偿性动静脉氧差增大所抵消,致使一定绝对功率时的氧耗量(VO_2)不变。有些病人在休息和运动时的血压也随训练而下降,因此心率  相似文献   

14.
颜仙芬  王红菊   《护理与康复》2020,19(10):48-50
目的观察病程相宜式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在暴发性心肌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暴发性心肌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心脏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病程相宜式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运动训练过早过量与运动训练过迟过少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6.67%,低于对照组的33.33%和26.67%;观察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评分(77.13±4.65)分,高于对照组的(53.03±5.96)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病程相宜式早期康复护理对暴发性心肌炎患者进行干预,可降低运动康复风险,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康复护理程序对心肌梗塞的疗效。方法 选择128例因心肌梗塞(AMI)在我科住院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康复护理程序组(下称干预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心功能明显改善P<0.05,ECG及症状、血压明显好转。结论 对无并发症心肌梗塞应用康复护理程序后,不仅可预防长期卧床产生的并发症,如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还可防止精神上的并发症,促进其体力和运动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正> 早期活动在心脏的康复中起重要的作用.作者在本文中对在心肌梗塞24小时内开始的康复方案进行评价,并证实早期活动没有不利的影响.病例选择:共12名病人,其中女性2例,男性10例,年龄为35~75岁(平均为63岁)。均符合WHO 的三条诊断标准中的二条:典型的病史、心电图改变和心脏酶(乳酸脱氢酶和谷草转氨酶)升高,均因疑为心肌梗塞而入院治疗,在参加本研究之前其症状持续时间短于24小时.凡既往有心肌梗塞、严重的左心室衰竭或心源性休克者,或入院时有心律失常而需要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者均予摒除.方法:运动开始前测血压和脉搏,运动完后立即再测血压,运动结束后1分钟和3分钟测脉搏.如有任何胸痛、脉搏明显增快或心律失常,则密切观察,并嘱病人立即停止运动.每天检查心脏酶.运动在理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并由其做全面记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开展早期心脏疾病的康复治疗,从而使远期预后以及自理能力恢复远较传统疗法显著。现将我院收治的27例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及康复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AMI27例,男21例,女6例,年龄60~76岁,平均(679±126)岁。急性前壁心肌梗塞1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11例,其中23例有高血压病史,5例有陈旧性心肌梗塞病史。均有典型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动态变化特征。无溶栓禁忌证。符合WHO规定的AMI诊断标准。27例均经尿激酶溶栓治疗后,胸痛在2h内消失24例,减轻3例;ST段在2h内下降>50%例,未达到上述标…  相似文献   

18.
<正> 运动训练作为一个已确立的治疗方式广泛地应用在冠心病的康复治疗中。它可以较大地改善工作能力,提高最大功能活动能力,降低对亚极量工作负荷的心率和收缩压反应。长期运动训练虽然对冠心病患者有益,但因为患者不能长久地坚持或拒绝训练,加上美国一些地区心肌梗塞后康复治疗保险偿付款大大降低,使得短期康复治疗更被重视。本研究设计是对近期无并发症的心肌梗塞病人在亚极量工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塞后早期平板运动试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3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年龄58~70岁;前壁梗塞5例,下壁梗塞5例,前壁并下壁梗塞3例。3例行溶栓治疗,有1例发病时合并短暂Ⅲ°房室传导阻滞,溶栓后消失,其余患者无并发症,全组病例均进行心肌梗塞Ⅰ期康复治疗,于梗塞后9~28天行运动试验。13例中7例呈阳性结果,冠脉造影时呈单支或多支狭窄。5例行PTCA等冠脉成形术。6例运动试验阴性的患者依运动试验结果订出康复运动处方。急性心肌梗塞后无并发症患者早期运动试验既能鉴别高危患者,又可决定患者的出院后体力活动水平,应该成为无并发症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出院前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2组手术情况、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问、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7%和46.7%,差异显著.结论 对腹腔镜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促进患者更快地康复,减少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