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脑卒中患者经临床抢救苏醒后,常见中枢神经受累而致摄食一吞咽障碍,严重者可因呛咳而窒息。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对其日后整个机能的恢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介绍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2.
邓薇 《吉林医学》2012,33(20):4291-4292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脑卒中导致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126例,分为康复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康复组入院后立即开始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及摄食训练。在入院时和治疗1个月后行洼田饮水试验评价。结果:康复组患者的吞咽和摄食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具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其吞咽功能,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脑卒中后吞,障碍困难患者60例,分为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康复组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即开始,腔康复训练。结果:康复组治愈率78.1%,常规组42.9%。结论:,腔康复对脑卒中后吞,障碍患者有较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吞咽障碍早期针刺加康复训练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症状,常由球麻痹或假性球麻痹引起,轻者只有吞咽不畅感或者出现误咽,重者出现水和营养的摄取困难[1].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患者可因吞咽障碍出现误吸,发生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可因窒息而危及生命.因此,在脑卒中早期有计划地根据病情对意识清楚的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使患者及时得到足够的营养补充,增强机体抵抗力,对疾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2].2003~2006年,我院对7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针刺及康复训练,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吞咽障碍的发病率很高,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气道梗阻、窒息甚至死亡等多种严重的并发症。我们采用吞咽障碍康复训练的方法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反复发生的吸入性肺炎,甚者窒息死亡.在脑卒中早期有计划地根据病情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可以改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我科近年来加强了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及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2007年2月-2008年8月,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住院患者42例,其中脑梗死29例,脑出血9例,混合型卒中4例。  相似文献   

8.
探讨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康复训练护理疗效。对35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护理。体会:降低卒中后患者因吞咽障碍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康复训练而发生营养不良、脱水,误吸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存。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卒中致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训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致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训练效果。方法:急性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在心理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对照组仅进行内科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体重、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早期介入康复训练组总有效率86.7%,与对照组比较,康复训练组的患者并发症少且体重下降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对急性脑卒中致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并在患者康复训练结束后就其吞咽障碍改善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本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训练3个月后,饮水试验结果为1级的患者明显高于治疗前,试验结果为5级的患者明显低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吸入性肺的发生,从而减轻患者的家庭负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用简式Fugl-Meyer法和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在入院和出院时各测定一次。结果 出院时两组患者功能均有提高,但康复组功能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提示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出血性脑卒中术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近5年间收治的出血性脑卒中术后偏瘫患者116例,分为早期康复组、晚期康复组和对照组,术后48h内GCS评分>10分且病情不再进展,予神经外科常规药物治疗、护理,早期康复组及晚期康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在术后3~5d及2周左右开始综合康复治疗.术后4周对3组患者采用简化Fugl-Meyer动作量表(FMA)评价患肢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ADL)缺陷程度,同时采用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4周时,早期康复组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以及临床疗效均较其他两组明显提高(均P<0.01),晚期康复组分值虽较对照组好,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病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死亡患者多为高龄且合并严重脏器功能衰竭者.结论 对出血性脑卒中术后偏瘫患者尽早施行综合康复治疗,能安全、有效地改善其运动功能,提高其ADL.  相似文献   

13.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早期康复护理已广泛应用到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过程中,文中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重要性。方法将72例首发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护理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临床护理;康复护理组给予患者常规治疗、护理外,为患者制定早期康复计划,实施综合康复护理。采用量表法: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和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值,评价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QOL,并进行康复护理前后疗效的评价。结果 2组总治疗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康复护理后2组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所改善。早期介入康复护理的患者,MBI和QOL值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P〈0.01)。结论早期给予康复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改善患者的QOL。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伴意识障碍的脑卒中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两组病例的基本情况和一般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72 h内,治疗组通过鼻胃管给予个性化的高能营养液104.6~146.4 kJ/(kg.d)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的鼻饲法。观察并比较两组营养状况和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治疗后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改善患者一般情况、减少并发症、加快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认知障碍早期识别和康复护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早期临床反应及认知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121例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后的1个月时间内定期观察病人注意力、记忆力、情感、思维及智力等认知功能变化情况,63例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认知训练组(32例)及常规康复训练组(31例),训练2个月后分别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Barthel及神经功能缺损指数对患者认知、运动功能分级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认知障碍患者病情稳定后5~7天左右出现注意力分散及记忆力下降趋势,且下降趋势明显,12~17天左右出现情感淡漠、思维淡漠及智力下降等认知功能障碍。两组患者训练2个月后,认知训练组的MMSE评分、Barthel及神经功能缺损指数均明显改善,优于常规康复训练组(P<0.05或P<0.01)。结论脑卒中早期认知障碍的识别及认知行为康复训练对早期诊断、病情的改善进展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急性脑卒中致心脑综合征近期结局的关系。方法2010年1月-2014年1月神经内科收治急性脑卒中致心脑综合征患者100例,发病<72 h,均经颅脑CT或MR确诊。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对比分析2组患者临床疗效、营养支持前后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0%高于对照组的72.0%(x~2=6.18,P=0.016)。观察组治疗第1天直至治疗结束,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均逐渐降低,但治疗第10、21天各项营养指标变化与治疗第1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第1天直至治疗结束,各项营养指标均逐渐降低,治疗第10、21天各项营养指标变化与治疗第1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天后,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变化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第1天直至治疗结束,总淋巴细胞计数(TLC)、IgA、IgG、IgM、C_3、C_4等免疫指标均逐渐降低,但治疗第10、21天各项免疫指标与治疗第1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第1天直至治疗结束,各项免疫指标均逐渐降低,治疗第10、21天TLC、IgA、IgG、C_3等免疫指标与治疗第1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1天后TLC、IgA、IgG、C_3等免疫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感染2例,低蛋白血症5例,对照组患者中发生感染9例,褥疮6例,低蛋白血症8例,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3,P=0.039)。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致心脑综合征患者的营养状态,对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康复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胃管留置对合并吞咽障碍脑卒中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2年4月~2013年10月收治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早期胃管留置、神经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照组予以神经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患者发病1周、2周时卒中相关性肺炎、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及血浆白蛋白指标以及发病初及发病1个月日常行为能力评定。结果发病1周时治疗组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继续治疗1周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发病1周对照组患者白蛋白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发病2周时对照组患者白蛋白指数远低于对照组(P〈0.01)。发病2周时两组白蛋白指数均有下降,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后1个月治疗组患者日常行为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留置胃管可大大减少卒中相关性肺炎、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的远期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比较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强化内科治疗前后早期再灌注变化.方法 15例发生在大脑半球一侧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别在强化内科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行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灌注检查.利用SPM8软件对获得的脑血流图像进行预处理并统计分析,比较治疗前后脑血流量的变化,并对患者进行90 d的随访,主要结局为基于意向性治疗分析的90 d任何卒中事件.结果 15例患者经强化药物治疗后第7天,NIHSS评分从治疗前的(7.20±2.76)明显减低为(5.47±2.56)(P<0.01);随访第90天患者mRS评分从治疗前(3.93±0.26)减低为(3.00 ±0.66) (P <0.05).所有患者无终点事件发生.ASL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24 h部分梗死区域局部脑血流量(rCBF)明显增加(P<0.05).结论 强化药物治疗能够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部分缺血部位的脑血流量,提高再灌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