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晚期胆囊癌的手术治疗(附40例报告)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为提高晚期胆囊癌的手术切除率及生存率,作者对1989年5月至1995年12月手术治疗的40例晚期胆囊癌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34例伴有阻塞性黄疸,8例扪及腹部包块。作者对已浸润周围器官及胆管、但尚无肝脏广泛转移或远处转移的11例晚期胆囊癌进行了扩大根治术(其中3例合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该11例术后存活8~32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54.5%及27.3%。对另29例已有肝脏转移或腹膜种植转移的晚期胆囊癌仅行姑息性手术,术后随访均于1年内死亡。作者认为晚期胆囊癌治疗应行扩大根治术。  相似文献   

2.
胆囊癌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 探讨提高胆囊癌疗效的途径。方法 对1985-1996年间收治的89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9例患者中男31例,女58例。男:女之比为1:1.87。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者占40%,术前B超论断符合率为79%(62/78)。CT诊断符合率为92%(43/47),术中及术后病理确诊占18%(16/77)。本组7例漏诊,77例行探查手术,50例切除胆囊。切除率65%,其中根治 切除28例,根治率36%。本组行根治性切除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7%、54%和275;行姑息性切除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1%、12%和6%(与根治切除相比P均<0.05)。仅行探查术者中位生存期3个月,且均在1年内死亡。结论 早期发现和根治性手术是提高胆囊癌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方法,避免术中漏诊对预后有重要意义,对晚期胆囊癌应行扩大根治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病人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10月-2003年10月对66例原发性胆囊癌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总体中位生存时间19.8个月。根治性切除术、姑息性切除术和胆道内或外引流术的生存期分别为37.8、10和2.7个月,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根治性切除术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2%、47.4%和26.3%,优于姑息性切除和胆道内或外引流术,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Ⅳ、Ⅴ期行扩大根治性切除术的中位生存时间平均为21个月,扩大根治性切除术明显优于姑息性切除术和胆道内或外引流术,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肿瘤分期及手术根治程度是影响原发性胆囊癌疗效的主要因素,对中、晚期胆囊癌积极行扩大根治术,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304例胃癌手术后疗效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临渊  尹浩然 《外科》1996,1(4):161-163
报道304例胃癌手术治疗后随访分析。手术切除232例,术后总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64%、50.49%、26.31%。其中行根治性切除124例,根治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39%、79.44%及42.35%。本文着重分析影响胃癌术后疗效的主要因素,提出对进展期胃癌应行D2或选择性D3的标准术式,对晚期患者应尽可能行姑息性切除术,对胃癌患者手术后应给予正规的化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晚期胆囊癌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对45例中晚期胆囊癌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总体中位生存时间11个月;扩大根治性切除术23例,姑息性切除术14例,胆道内或外引流术8例,扩大根治性切除术、姑息性切除术和胆道内或外引流术生存期(月)分别为31、7、2.7,扩大根治性切除术5年生存率17.4%、姑息性切除术和胆道内或外引流术最长生存时间11个月;扩大根治性切除术明显优于姑息性切除和胆道内或外引流术(P〈0.01)。结论对中晚期胆囊癌积极行扩大根治术,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肝门部胆管癌103例外科治疗远期疗效的评析   总被引:76,自引:3,他引:73  
Zhou N  Huang Z  Feng Y 《中华外科杂志》1997,35(11):649-653
作者回顾总结了1986年1月~1996年1月十年间行手术治疗的103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和远期生存率等。103例肝门胆管癌行手术切除者66例,非切除者行胆管内外引流者37例,总手术切除率为64.1%。手术死亡率2.9%。手术切除组中行根治性切除者36例,姑息性切除者30例。根治性切除者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6.7%、23.3%和13.3%,最长生存者至今已达8年。而姑息性切除者3年生存率仅为3.8%,无5年生存者。作者提出新的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分型法。发现肝门部胆管癌的组织类型及分化程度,与肿瘤浸润及转移特征密切相关,分化程度越差其预后亦越差。  相似文献   

7.
胆囊癌127例诊治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胆囊癌是常见的胆道恶性肿瘤之一,居消化道肿瘤第五位,由于恶性程度高、手术根治性切除率低、预后极差而备受关注。一般认为,只有早期诊断及治疗可望提高5年生存率。现将我院收治的127例胆囊癌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966年1月至1998年8月本院收治胆囊癌127例,男66例,女61例,男∶女为1-07∶1,年龄20~92岁,中位年龄60岁。50岁或以上者99例(78-0%),高发年龄60~70岁41例,占全组病例的32-3%。2.临床表现及诊断:临床症状主要有:腹痛、纳差、消瘦、黄疸、发热及…  相似文献   

8.
Nevin V期胆囊癌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Nevin V期胆囊癌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手术和病理确诊的Nevin V期胆囊癌74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电脑彩超正确率达75.0%(21/28),CT结合增强扫描正确率达81.1%(32/39)。Nevin V期行根治性或扩大根治性胆囊癌切除术23例,平均生存期为1年3个月;11例Nevin V期行姑息性胆囊切除,平均生存5个月;Nevin V期仅能行剖腹探查和活检术、对症治疗38例、腹爱镜探查和活检2例,平均生存期仅2个月。结论 对无手术禁忌证的病人应积极行手术探查、腹腔镜探查和活检。病变范围较广泛者可行肿瘤化疗药敏试验、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记忆合金胆道内支架应用等综合措施。可延长病人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胆囊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胆囊癌的早期诊断及各种手术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对56例胆囊癌患者的致病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按照Nevin分期Ⅰ期5例,Ⅱ期7例,Ⅲ期10例,Ⅳ期13例,Ⅴ期10例。行各类切除性手术32例(571%),剖腹探查取活检13例(232%),非手术行放疗或化疗11例(197%)。各类切除性手术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63%(18/32),281%(9/32),125%(4/32),探查活检的13例及非手术治疗的11例均在明确诊断后5个月内死亡。结论早期诊断和及时行根治性手术是改善胆囊癌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附102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8月-2003年8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102例肝门部胆管癌中,58例(56.9%)行手术切除,其中27例(26.5%)行根治性切除,31例(30.4%)行姑息性切除;44例(43.1%)行胆管引流术,其中行胆肠吻合内引流术20例,胆管外引流术24例。根治性切除术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89%,51.85%,37.03%,22.22%;姑息性切除术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51.61%,6.45%,3.22%,0%;胆肠吻合内引流术组和胆管外引流术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是29.41%和23.80%,无生存2年者。结论手术切除,特别是根治性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胆囊癌1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报告了作者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5例胆囊癌。29%伴发胆结石。其中腺癌83例。腺鳞癌、鳞癌、未分化癌各2例,类癌、癌肉瘤、恶性淋巴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各1例,未分形22例。为提高胆囊癌的手术疗效,作者建议对早期胆囊癌行根治性胆囊切除术,对中期胆囊癌行扩大根治性胆囊切除术,对晚期胆囊癌实验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12.
胆囊癌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提高胆囊癌疗效的途径。方法对1984~1995年间收治的52例胆囊癌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52例中,男8例,女44例,男女之比为1∶5.5。50岁以上者44例,占84.6%。合并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44例,占84.6%。术前影像学确诊者20例,术中及术后病理确诊者32例,其中7例术中漏诊,占21.9%。52例行探查手术,36例切除病变胆囊,切除率69.2%,其中行根治性切除7例,根治率13.5%。本组总的5年存活率3.8%,约60%的患者于术后1年后死亡。结论目前临床发现的胆囊癌极大部分属于中、晚期,疗效令人失望。提高疗效的途径在于早期发现和处理胆囊癌高危病变,预防胆囊癌形成。强调避免术中漏诊对预后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Nevin Ⅳ、Ⅴ期胆囊癌62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总结NevinⅣ、Ⅴ期胆囊癌的外科治疗经验 ,探讨提高晚期胆囊癌生存率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3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间经手术治疗并有病理诊断的 6 2例NevinⅣ、Ⅴ期胆囊癌的临床资料 ,分析不同手术方式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6 2例中NevinⅣ期 17例 ,Ⅴ期4 5例。 30例行剖腹探查术 ,32例切除胆囊 ,切除率 5 2 % (32 /6 2 ) ,其中行根治性切除术 7例 ,扩大根治术 10例 ,姑息性切除术 15例 ,根治率 2 7% (17/6 2 )。根治性切除并发症发生率为 35 % (6 /17)。 1、3、5年生存率根治性切除分别为 6 1%、31%和 11% ,姑息性切除分别为 2 7%、13%、0 (P <0 0 1) ;剖腹探查术后 1年生存率仅为 3% ,3年以上生存率为 0。结论 对NevinⅣ、Ⅴ期胆囊癌应进行积极的手术治疗 ,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是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的有效手段 ,姑息性切除术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胆囊癌早期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2000年腹腔镜术中发现的41例胆囊癌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探查结合活检明确诊断36例(87.8%),术后病理诊断5例。I期胆囊癌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者,3年生存率100%;Ⅱ期胆囊癌行LC者,3年生存率77.7%,行根治术者,3年生存率100%;Ⅲ期胆囊癌行根治术者,2年生存率75%,3年生存率50%;Ⅳ期胆囊癌行根治术者,2年生存率33%,3年生存率为0;Ⅲ期胆囊癌1例,仅行LC,术后5个月死于肝转移。15例中转剖腹行根治术者,5例未切除套管孔,其中1例切口种植。结论 现代腹腔镜技术可弥补影像学的不足。早期发现胆囊癌并对Ⅱ期以上胆囊癌行根治术,能提高术后生存率,效果优于仅行LC者,对LC中转剖腹手术者,应切除套管孔以防切口种植。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胆囊癌1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原发性胆囊癌的外科临床资料,提高PCG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111例PCG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术前诊断率为61.3%;111例胆囊癌患者中行单纯胆囊切除术22例,标准根治性切除术47例,扩大根治术18例,行姑息性手术12例,因腹腔内广泛转移而仅取活检12例.PcG术后3年生存率为29.7%(33/111),5年生存率为9.9%(11/111).结论 B超、CT仍是诊断胆囊癌的首选方法,高危人群放宽胆囊手术切除适应证,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改善胆囊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大肠癌术后复发和/或转移82例。男46例,女36例,年龄19~75岁,平均46.3岁。复发时间3月~17年,平均25.6月,2年以内60例,占73.2%。直肠癌以局部夏发为主(52.6%),结肠癌以远处转移为主(63.6%)。直肠癌Mile’s术后复发以盆腔、会阴为主(71.4%),行吻合术者则以吻合口复发为主(69.2%)。临床表现以急、慢性肠梗阻、粘液皿便、能前区疼痛、腹部包块、会阴结节或窦道为主。CEA阳性率37.9%。再次手术68例,根治性切除14例(17.1%),姑息性切除12例(14.6%),病灶总切除率31.7%,根治性切除和姑息性切除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7%、62.5%和20.o%、11.1%(P<0.001);造瘘、短路等手术和非手术治疗者,无2年生存者。其中位生存期为8.2月。本组手术死亡1例(1.47%),并发症16例(23.5%),早期发现和诊断是提高大肠癌再手术疗效的关键,术后定期随访是早则发现和诊断复发的行效途径。对复发或转移病人的再手术应持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17.
膀胱腺癌(附26例报告)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目的 提高膀胱腺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1980年1月至1998年1月收治的26例膀胱腺癌资料。其中脐尿管腺癌12例,原发性膀胱腺癌14例。结果 26例中膀胱部分切除术8例,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13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2例,姑息性尿流改道术3例。随访1年生存率52%,5年生存率20%。结论 较局限的脐尿管腺癌可行广泛性部分膀胱切除术,原 性膀胱腺癌应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  相似文献   

18.
肾动脉栓塞在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肿瘤中的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82年10月~1993年10月,行肾动脉栓塞加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肿瘤24例,单纯根治性肾切除术22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0%、68.4%、50.0%及86.7%、78.6%、50.0%,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肾动脉栓塞对提高肾肿瘤病人的远期生存率无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胆囊癌治疗的新方法。方法 复习1990年3月-1997年2月,对12例原发性胆囊癌病人行根治性切除术的资料。结果 10例病人进行扩大的胆囊切除术,其中2例加做胆管切除术;另2例晚期病人,1例行肝中叶切除术,1例加做肝外胆道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1例肝功能衰竭于术后24d死亡,1例胰瘘经TPN治疗而痊愈。全组病人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20个月(7-32个月)。结论 对于早期胆囊癌,扩大的胆囊癌切除术是较合适的术式;对于周围器官(不包括血管)受侵者,须行根治性肝外胆道切除术、胰十二指切除术或肝叶切除术。  相似文献   

20.
早期乳腺癌的保守性手术治疗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本研究旨在讨论早期乳腺癌保守性手术的治疗和整形效果,作者于1984年~1995年对6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分为局部切除加术后根治性放疗组(局切组,n=33)和局部切除加腋淋巴清扫加术后根治性放疗组(局加腋组,n=35)行保守性手术治疗。治疗效果:局切组与局加腋组3年、5年、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7.0%、78.8%、72.7%和94.3%、80.0%、77.1%,远处转移率分别为6.1%、12.1%、3.0%和8.6%、17.1%、8.6%,局部复发率分别为6.1%、6.1%、3.0%和5.7%、5.7%、2.9%,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整形效果:效果满意者,两组分别为60.6%和65.7%;效果一般者,两组分别为33.3%和11.4%(P>0.05)。影响整形效果的因素有:乳房类型、手术切口、患者年龄及术后放疗。作者认为,对早期乳腺癌行保守性手术治疗是安全的,在乳腺切口距肿瘤缘2cm~3cm完整切除肿瘤,并行患乳整形术以及对侧乳房酌情行缩小成形术,可取得较满意的整形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