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庭神经炎(VN)是一侧外周前庭功能急性损害后, 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严重、持续性眩晕和不稳的一种急性前庭综合征。症状持续超过24 h, 无听力下降和无其他局灶神经症状, 体格检查显示单向水平略扭转自发眼震, 眼震快相指向健侧, 床旁甩头试验向患侧快速甩头时见纠正性扫视, 姿势不稳易向自发眼震慢相侧倾倒。临床可将VN分为3期, 2周内为急性期, 2周至3个月为亚急性期, 3个月以上为慢性期, 不同分期其临床特征和治疗各不相同, 同时也代表不同的前庭代偿机制。急性期患者表现为前庭静态症状, VN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 鉴别诊断重点排除小脑后下和小脑前下动脉梗死, 治疗应使用激素, 前庭代偿以适应为主。亚急性期患者表现为前庭动态症状, 治疗以使用促进前庭代偿药物和前庭康复训练, 前庭代偿以感觉替代和适应为主。一些患者在慢性期已完成前庭代偿, 临床几乎无症状体征, 部分患者由于代偿不全或形成新的多感觉整合, 发展为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 治疗包括解释、习服、认知-行为治疗和抗焦虑抑郁药。  相似文献   

2.
小儿一侧前庭神经炎临床少见 ,而双侧同时发病更为罕见。笔者曾遇 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 ,5岁 ,因头晕、走路不稳 15天 ,于 2 0 0 2年 1月 8日来我院就诊。患儿发病突然 ,难以说明头晕性质 ,无耳鸣 ,听力无改变。且于患病前 1周有感冒史。查体 :血压正常 ,心、肺、腹 ( - ) ,自发性眼震可疑 ,神经体征阴性。听力检查 :纯音测听 0 .2 5~ 8k Hz双耳均正常 ,前庭冷热水试验 44℃、3 0℃及 4℃分别灌注双耳 ,均未引出眼震 ,植物神经反应不明显 ,X线内听道摄片正常。诊断为双侧前庭神经炎。入院后给予 ATP2 0 mg、辅酶 A5 0 U、胞二磷胆碱 2…  相似文献   

3.
以往报道小脑前下动脉(AICA)梗塞注重脑干和小脑的表现,没有详述神经耳科学的表现。本文报道2例 AICA 梗塞前单纯眩晕发作的病人,眼震电图(ENG)、听力检查和 MRI 证实有神经耳科学方面的损害。例1.男,75岁,有高血压、Ⅱ型糖尿病和冠心病。出现反复发作、周围环境旋转性眩晕,历时几分钟,间隔数周无症状。9个月后出现左手笨拙、轻微的躯干共济失调。早期听力检查正常,2周后示听力中度降低。前庭功能试验正常。12个月后入院。查体:左视向左搏动性眼震,右视变为向右搏动性眼震(Bruns 眼震),右下斜视,右面部感觉减退,右耳听力丧失,右肢辨距不良和步态失调。1天后出现右侧周围性面瘫。3天后听力检查示右耳听力完全丧失。ENG 示右耳双倍冷热刺激无反应。旋转试验表明向左转所得结果和双向时间常数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前庭阵发症的临床特征及其误诊原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8月宣城市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最终确诊为前庭阵发症的患者1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结果 (1)临床症状:发作性眩晕、头晕10例,耳鸣4例,步态不稳3例,听力减退2例;伴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症状10例。自述症状持续时间:6例患者症状持续时间10 min,3例患者症状持续时间为10 min~1 h,2例患者症状持续时间1 h。症状发作频率:10~50次/月。发作时体格检查:眼震11例,以水平眼震为主,无其他神经系统异常体征。磁共振检查:前庭蜗神经与血管交互压迫6例。电测听检查:听力减退5例,其中单耳听力减退4例,双耳听力减退1例;轻度减退3例,明显减退2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Ⅰ~Ⅲ波峰间期延长6例。(2)诊治及误诊情况:11例患者入院后首次诊断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者5例,予以手法复位治疗;首次诊断为焦虑状态2例,予以抗焦虑治疗;首次诊断为后循环缺血(PCI)、脑供血不足各1例,予以预防卒中、改善循环治疗;首次诊断为突发性耳聋1例,予以扩张血管、营养神经治疗;首次诊断为梅尼埃病1例,予以脱水、营养神经治疗。首次诊断至最终明确诊断为前庭阵发症时间为3~10 d,平均(7.2±2.1)d。3例患者依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其余8例患者均在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后结合病史明确诊断;11例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结论前庭阵发症的临床症状以发作性眩晕、头晕为主,磁共振检查多显示前庭蜗神经与血管交互压迫,BAEP检查结果多显示Ⅰ~Ⅲ波峰间期延长;前庭阵发症的临床误诊率较高的原因与临床医生认识不足、患者病史提供不准确、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及缺少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手段有关。  相似文献   

5.
头晕是年龄≥65岁老年人的常见症状,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巴拉尼协会定义的头晕为狭义概念,指空间定向障碍,但无运动幻觉。我们查阅了最近的国内、外文献,发现老年人狭义头晕的常见原因有血流动力性直立性头晕/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心理相关性头晕、前庭功能下降、中枢性头晕及前庭性偏头痛等。现就老年人狭义头晕的常见原因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查找老年人头晕原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 ,3 6岁 ,因右耳分泌性中耳炎 ,于 2 0 0 2年 4月 2 0日在当地医院行鼓室穿刺 ,抽出淡黄色渗液后即注入庆大霉素混悬液 (庆大霉素 8万 U、地塞米松 5 mg、α-糜蛋白酶 10 0 U)。首次注入 1/3量 ,患者未感不适。第 2天又注入 1/3量 ,患者即诉剧烈头晕 (自感天旋地转 )、恶心、呕吐、出冷汗、不能站立等前庭刺激症状。查体 :Τ3 6℃、Ρ86次 /min、Βp14 /8k Pa。心肺(-)、走路不稳、自发性眼震 (+ )。纯音测听 :0 .2 5~ 8KHz双侧听力均正常。冷热水交替试验检查 :3 0℃~ 40℃刺激右耳均无反应。诊断右侧前庭功能丧失。讨论 :该患者…  相似文献   

7.
100例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探讨老年人眩晕的病因特点及眼震电图检查对老年人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老年眩晕患者进行眼震电图(ENG)结合脑血流图、椎动脉多普勒超声及颈椎拍片检查,并与中、青年眩晕患者各100例的眼震电图检查结果比较。结果老、中、青年组的眼震电图扭颈试验阳性率分别为53%、38%和24%,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值<0.05)。结论椎-基底动脉供血足为老年人眩晕主要原因。ENG扭颈试验,特别是左、右翻身转颈试验对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敏感,应作为老年眩晕患者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老年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内镜及临床特点,探讨其早期诊断方法。方法收集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2月,经临床、结肠镜确诊的老年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相关资料,89例患者均在腹痛等症状出现后10天内行全结肠镜检查,部分病例取病变黏膜活检,观察其内镜下表现及病理组织学特点。结果经临床、结肠镜确诊为老年缺血性结肠炎者90例,其中男25例、女65例,男女之比为1:2.6,年龄为60~90岁,平均年龄(73.31±6.63)岁,多伴有相关基础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和血便,病变多数位于左半结肠。一过型者86例,狭窄型4例,无坏疽型。病理学表现无特异性。结论老年病人出现急性腹痛、便血时,及时结肠镜检查对明确缺血性结肠炎诊断,了解病变范围和分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可引起患者多系统器官功能损害.为探讨SAS对老年患者前庭及其中枢的影响,我们对52例老年SAS患者行眼震电图(ENC)检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老年头晕、跌倒和晕厥患者的综合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综合方法,对到晕厥诊所就诊的老年头晕、跌倒和晕厥患者的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的症状进行调查,旨在介绍某晕厥诊所最初6个月的情况。患者和方法作者1990年10月~1991年3月对一组65例年龄大于65岁患者进行观察。患者均因不明原因跌倒、晕厥或头晕就诊。测量卧位及立位血压、血细胞计数,尿液分析,电介质、尿素氮、肌酐及葡萄糖等基础实验室检查。记录体表12导联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前庭阵发症(VP)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VP患者,收集临床及影像学信息。结果共收集VP患者15例,男8例,女7例,平均年龄70.8岁。均表现为发作性头晕,8例头晕发作时表现为不稳、不平衡感,7例表现为眩晕感;15例患者在应用卡马西平治疗1 w后头晕发作次数均明显减少。12例患者MRCISS检查提示存在血管压迫前庭蜗神经,其中1例患者责任血管为椎动脉,11例患者为小脑后下动脉。3例患者MRCISS序列检查未见压迫血管。结论 VP与神经血管压迫机制相关卡马西平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正>延髓外侧梗死的临床表现多样,经典的Wallenbergs综合征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及眼震,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同侧软腭低垂及咽反射消失,病灶侧共济失调,Horner征,交叉性偏身感觉障碍。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7岁。以"头晕伴左侧上下肢无力渐加重1d"于2013年7月4日入院。患者于发病前1d突感头晕、左侧上下肢力弱,伴行走不稳,向左侧偏斜,并出现右侧肢体麻木感,来我院就诊并收住入院。既往有高血压10年,未规律  相似文献   

13.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众多心脏疾病的最终归宿,65岁及以上患者占80%以上,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构成医疗保险系统的严重负担,现对老年性心衰的特点及其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1老年性心衰的特点 1.1流行病学特点老年性心衰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在逐年上升,据WHO统计,心衰在人群的患病率为1.5%~5.6%.65岁及以上者达7.4%,80岁以上者达10%,与45~64岁比较,65~74岁HF的患病率高4倍,75岁及以上者高10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老年人群脑小血管病严重程度与头晕症状的相互关系。方法依照年龄相关的白质改变(ARWMC)量表,选取2017年1月~2017年9月于陆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老年脑白质病变患者120例,通过病史采集、神经科查体、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和前庭功能检查,分为头晕组和非头晕组。统计头晕患者比例,分析各组患者脑小血管病严重程度构成比,脑小血管病严重程度与头晕症状的相关性,分析各脑区损害与头晕分类关系。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方面无显著差异。头晕占44.17%,各类型头晕的发生率依次为眩晕(33.33%),头昏(28.33%),失平衡患者(20.83%)。各组患者脑白质损害严重程度构成比存在显著性差异,脑小血管病严重程度与头晕症状的发生存在相关性。各类型头晕所累及的损害部位不同,眩晕者多见于额叶,头昏者见于顶-枕叶,失平衡者多见于幕下区、额叶部位。结论老年人群头晕症状与脑小血管病损害关系密切,各种类型头晕在脑小血管病患者,尤其是重度脑白质损害患者中常见。  相似文献   

15.
眩晕在耳鼻喉科、神经科以及急诊室是很常见的病症,但是通常很难鉴别眩晕是外周性还是中枢性的。作了一个回顾性研究,这些患者都是经过神经科检查发现是外周前庭性眩晕而到了其他科室,然后又被最后确诊为脑梗死。分析11例被误诊患者,均进行神经科查体以及头颅CT扫描未发现异常病灶。但均有眼震,2例患者伴有听力损害症状。平均延误诊断时间为(4.0±2.3)天,所以,严格的耳科学查体及神经科查体是必须的,因为,缺血性脑梗死在早期不易被头颅CT所识别,建议当眩晕治疗效果不佳时,头颅磁共振检查必须在患者入院后48小时内完成。  相似文献   

16.
自发性颅内低压症 (SIH)的诊断依据很少包含脑向下移位的磁共振表现。 90年代后随着MRI的广泛应用 ,该病的影像学特征才逐步被认识。本研究通过对MRI资料的分析试图获得更精确评估脑下移的量化指标。方法  8例诊断为SIH患者 ,年龄 3 4~ 51岁 ,表现有头痛 ( 8例 ,5例呈体位性 ) ,恶心或伴有呕吐 ( 4例 ) ,视力模糊、头“抽空”感、颈项强直 ( 2例 ) ,眩晕、水平复视、眼震、无力、抽搐发作和上肢感觉异常 (各 1例 )。 3例接受腰椎穿刺检查 ,脑脊液压力降低伴有轻度白细胞增多和蛋白增高。全部患者在症状期和症状缓解后不同时期…  相似文献   

17.
在所有患有爱滋病(AIDS)的病例中,10%的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4%在70岁以上,年龄最大者为92岁。因此,临床医生对老年患者做病情检查时,不应忽视他们感染上HIV和患AIDS的可能性,而HW感染的症状常可被多系统损害的疾病所掩盖。诊断老年人AIDS,首先应了解其输血史,是否有过同性恋史和静脉吸毒史,是否存在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典型症状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若有上述情况,则应疑有AIDS。老年AIDS患者可出现以下一些体征:老年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37例以特异性眼征为首发症状的老年患者,结合眼底检查及血脂分析,作出了动脉硬化性脑梗塞的诊断,后经CT头颅扫描证实,诊断准确率为100%。说明特异性眼征在动脉硬化性脑梗塞的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是以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异常扩张、扭曲、延长为特征的血管病~([1])。尽管目前没有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在人群中的确切发病率,但血管造影术和尸体解剖结果显示,其总体发病率<0.05%~([2])。日本一项健康人群常规MRI和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研究数据显示,无症状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发病率是1.3%~([3])。头晕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年龄>60岁老年患者发病率达30%,而年龄>80岁老年患者发病率达50%~([4])。自发性眼震的性质往往可  相似文献   

20.
在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方面,非常重要的是要见到2个以上的病灶。多发性硬化的好发部位是脑干,且多数在临床上表现为潜在性病灶。对多发性硬化患者进行听觉性脑干反应的检查常可使临床上无脑干症状的患者,显示出其潜在性脑干脱髓鞘病灶。作者对16例可能是多发性硬化的患者进行了听觉性脑干反应的检查,其中3例有复视、眼球震颇、眼球运动障碍、构音障碍等脑干症状。并以11名23~36岁的健康人作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