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观察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对高粘滞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选择经化验确诊的高粘滞综合征患者43例,于激光治疗一疗程。结果:部分临床指标: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及红细胞刚性指数均明显下降(P<0.05、0.01)。结论: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可改变血液流变学,改善机体粘滞状态。  相似文献   

2.
酒精性股骨头坏死血液流变学改变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理,对17例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并以17例健康男性为对照,结果显示患者组γ/bH、RNB、ESR、TK、K等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而γ/bL、γ/p、HCT、RCA等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液高粘滞状态,血液流变学改变在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活络骨康丸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70例(91侧),应用活络骨康丸口服治疗6个月,并检测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患者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压积、血浆比粘度、全血比粘度和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络骨康丸可改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以利于改善股骨头内的微循环,促进缺血坏死区的修复和再生。  相似文献   

4.
刺血治疗对慢性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31例伴有血液流变学异常的慢性疾病患者采用刺血疗法,旨在观察刺血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规律。方法 通过全自动血流变快测仪检测患者针刺治疗前后血液7项量化指标(包括全血粘度高切与低切指数,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结果 全血粘度高切与低切指数,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6项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性显著(P<0.05,P<0.01)。结论 刺血疗法可以改善临床症状与血液流变学异常者的量化指标,具有改善血液微循环和活血化瘀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高粘滞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98例高粘滞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8例,对治疗组在传统治疗(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20ml/d,2周1个疗程。分别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治疗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全血述原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治疗前后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具有更好的改善高粘滞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脱发患者五脏虚损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30岁~50岁之间,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原因不明性脱发患者48例,按五脏虚损判别标准归为心虚、肝虚、肺虚、肾虚四组,并设正常人对照组,全部空腹抽血,测试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血球压积、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七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从结果可以看出:心虚与肝虚的脱发患者全血比粘度及血浆比粘度均有增高趋势,与正常人比较P<0.05,说明心、肝虚损脱发患者的血液呈高粘滞状态。心虚脱发患者的红细胞聚集指数亦高于其他各型及正常人,P<0.05。血球压积、血沉等其他项目未见明显异常变化。提示血液高粘滞状态及相关的微循环变化可能是脱发发病诸多因素之一,采用活血化瘀法纠正微循环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应能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7.
通脉口服液对系膜增殖性肾炎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通脉口服液对慢性肾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系膜增殖性肾炎模型,随机分为通脉高剂量组,通脉纸剂量组、全水宝组、病理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治疗4周后,眼眶采血,对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测定,结果:通脉口服液可以改善系膜增殖性肾炎大鼠全血比粘度(包括低切及高切)、聚集指数、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P均<0.01)及全血还原粘度(P<0.05)。结论:通脉口服液有降低全血比粘度(包括低切及高切)、聚集指数、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P均<0.01)及全血还原粘度(P<0.05)的作用,可以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8.
调肝汤对肝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调肝汤对肝郁模型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液粘度计检测70例大鼠的高切,低切,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浆粘度。结果:造模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全血粘度与血浆粘度及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增高(P<0.001)而治疗组与模型相比,以上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过动物血液流变学测定,调肝汤能够改善造模型引起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具有降低全血粘度,抑制红细胞聚集,降低血浆粘度,改善瘀血状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对亚健康人群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分别选取潜临床状态和前临床状态亚健康患者各50例,通过单纯随机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配到相应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试验组:穴位敷贴进行干预;对照组:不进行穴位敷贴.结果:试验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经统计学处理,全血高切、低切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低切还原粘度、血沉、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血浆表观粘度差异有显著性(P<0 05).而对照治疗组各项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穴位敷贴能调节亚健康人体的脏腑气血功能,使机体阴阳平衡,从而改善亚健康状态,并提示对亚健康人群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复方降脂灵胶囊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复方降脂灵胶囊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调节作用。方法:将208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自制复方降脂灵胶囊治疗组110例和血脂康胶囊对照组98例,疗程均为8周,检测各组治疗前后全血低、中、高切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HCT,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性指数,ESR,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降脂灵胶囊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