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刘晓春  黄钧  何毅  周向阳 《广西医学》2008,30(9):1368-1369
目的 了解广西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检验报告单格式内容.方法 收集广西66所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的65份临床化学、66份全血细胞计数、65份尿化学分析报告单,从实验室信息、患者信息、申请者信息、标本信息和检验信息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1)检验项目、申请日期、标本采集的时间等项的合格率均不足10%,临床诊断项合格率仅74%;(2)所有报告单均无标本唯一性编号;(3)53所实验室报告单格式不统一;(4)58所实验室存在检验报告单项目名称和符号书写不规范;(5)34所实验室尿化学分析原始数据直接黏贴在报告单上,实验室缺乏原始资料保存;(6)仅有一所实验室的报告单上注明经过消毒处理.结论 应加强临床检验报告单的管理,完善报告单的格式与内容,加强检验报告单消毒管理.  相似文献   

2.
我国检验医学质量保证之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实验室是指为诊断、治疗、预防人类疾病或者为了检查人体健康而对人体的物质运用物理学、化学、免疫学和生物学等技术和方法进行检验的机构。临床实验室不仅仅是指单纯的医院检验科 ,还包括医疗机构内向临床医生出具检验报告的其他实验室 ,以及妇幼保健院、采供血机构、防疫部门等单位为诊断、治疗、预防人类疾病或人体健康检查而出具检验报告的实验室。因此 ,临床实验室的质量保证体系应在以上定义所指的实验室实施。如何充分发挥临床实验室的作用以便更好地为患者和 /或为检验申请者服务 ,特提出以下三点意见供大家探讨。一、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于2006年开始在检验样本上使用条形码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条形码技术是实现实验室自动化、信息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样本的标识是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系统中重要的环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LIS与HIS的无缝联通,实现了条形码在样本上的应用。避免了样本采集、运送、报告发放和信息传递过程中等的人为因素误差,达到双工通信,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检验医学作为临床医学的一部分,发展更是日新月异,检验与临床已由"医学检验"转变为"检验医学".即检验科的工作直接参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把有限的数据转变为高效的诊治信息服务于临床.临床实验室提供的检验信息占患者全部诊断、疗效等医疗信息60%以上[1].然而,工作中面对现有的条件如何更好地实现从"医学检验"到"检验医学"的转变,是值得思考和实践的.下面浅谈一下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傅吉春  邱付兰 《中外医疗》2014,33(6):194-195
目的探讨临床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方法笔者通过在CNKI上检索相关信息、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对全国血液学检验项目室间质量评价实验室反馈信息、近3年通过ISO15189认可实验室的不符合项分布情况、2009年对福建市大中型医院的调查数据进行汇总与统计,依据《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和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的要求进行分析。结果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的现状有了较大改善,但仍尚存不足,具体问题详见下文。结论加强血液学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是实现质量控制目标的重要前提,避免因检验人员的个人因素或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配套仪器、校准品、质控品等配套实施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可能提高我国临床血液学检验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临床检验诊断工作中的人文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检验诊断学的内涵和任务 检验医学,又称临床检验诊断学或实验诊断学,由临床生物化学、临床免疫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血液学和临床基础检验等亚学科(专业)组成,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实验室科学技术在高层次上的结合。现代检验学科正从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方向转变,其目标和任务是: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准确的实验数据和检测手段,并能结合临床提供咨询和对数据综合分析和评估,使之转化为临床诊断信息。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高技术的广泛应用,检验医学各专业均在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实验室的工作目标是提供有效、及时、准确的检验信息,满足临床医师对患者在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方面的需求[1]。因此,临床实验室的宗旨就是确保检验质量,参与疾病的咨询、预防、诊断和治疗,积极为临床和患者服务。一个检验结果可靠与否,除了检验仪器和设备,以及检验人员的业务素质外,还要有一个合格的标本。现代检验医学管理提出了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3个阶段[2]。分析前质量控制是国内医学实验室管理最薄弱的环节,也是  相似文献   

8.
医学实验室如何与临床沟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东英  唐秀英 《实用医技杂志》2009,16(12):1031-1032
<正>检验医学(laboratory medicine)是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在高层次上的结合,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1]。随着医学实验室开展项目的增多,新技术的应用及方法学上的革命性变革,使检验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临床医生必须依靠检验信息综合分析,进行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因此,医学实验室的工作在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检验科亦称医学实验室或临床实验室,是以为预防、诊断、治疗人体疾病或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为目的,对来自人体的材料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病理学或其他检验的实验室。医学实验室服务,包括适当的解释和咨询服务,应能满足患者及所有负责患者医护的临床人员的需要[1]。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服务于患者,共同提高诊疗和检验质量,有效保障医疗安全和患者的生命安全,检验部门应主动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和联系。  相似文献   

10.
检测分析前阶段从临床医师的医嘱开始,包括检验要求、患者的准备、原始样本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内部的传递,至检验分析过程开始,是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是保证检验信息正确、有效的先决条件和基础,也是目前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中最薄弱的阶段[1].大量研究表明,分析前阶段误差占总误差的比例46.0%~68.2%,临床反馈不满意的结果中80%均可朔源到标本不符合要求[2].护理单元做好实验室分析前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预防心血管疾病临床检验策略,并通过临床检验诊断路径提升心血管病防治与管理水平。方法:根据心血管疾病预防的临床诊疗指南,制订与疾病预防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检测策略。建立心血管疾病预防检验诊断路径,明确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中的需要检测与监测的检验指标,运用这些检验指标监测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进展。结果:建立了获得临床医生认可的心血管疾病预防临床检验诊断路径,其涵盖心血管病的风险评估和高危人群的高危因素检测与监测等,并将这些高危因素的实验室检测指标纳入心血管疾病预防临床检验诊断路径中。结论:应用临床检验诊断路径为心血管病的预防提供临床实验室检测策略。通过检验指标的变化,有利于对高危人群采取及时、有效干预,降低心血管病事件发生,并有效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的学科建设越来越规范,各科的诊断与治疗越来越离不开检验的辅助。医学检验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医学检验是运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手段进行医学诊断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实验室技术、医疗仪器设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要求技术人员具有较强的临床检验和实验室诊断思维及分析问题能力,具有对各种检验结果进行初步评价的能力,了解常用检验仪器的基本构件和性能,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这是能从事医学检验和实验室诊断工作的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我国许多医疗机构的临床实验室改善了工作环境 ,更新了检验设备 ,增加了检验项目 ,检验医学得到了迅速地发展 ,其在疾病诊断、治疗、预防、健康检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仪器设备的引进和更新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 ,手工操作已被自动化仪器替代 ,影响检验质量的主要因素也由技术人员个人水平转换为实验室整体管理水平上来。如何能在新的条件和环境下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准确、及时、可信的信息呢 ?临床检验实验室是以出具量质结果为目的客观地反映被检查者身体机能状况的科室 ,因此 ,在质量管理上要科学化、规范化、标…  相似文献   

14.
实验室信息系统中检验申请信息录入错误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中检验申请信息录入错误的调查分析,为实验室质量改进,满足患者和临床需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调查本院2007年7月至12月LIS生成的常规生化报告中检验申请信息录入错误的数量、类型及录入错误率的变化.结果31734份检验报告单中检验申请信息录入错误753份(占2.37%),其中患者信息(姓名、性别、年龄)不符占2.01%,检验项目多录、少录、错录占0.20%,样本类型错误占0.11%,科室错误占0.05%.最高录入错误率为3.90%,最低录入错误率为0.99%,经过一系列改进措施6个月中的录入错误率呈下降趋势.结论实验室内分析前、分析后阶段质量保证是检验报告正确有效发出的重要环节.人员教育培训加强责任心、完善制度加强执行监管、与患者和临床医护的及时沟通,是保证报告单检验申请信息准确性的重要手段.完善LIS时,应实现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全程信息化管理,减少差错,促进检验流程优化和规范,提高实验室服务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为患者和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15.
临床检验医学近几年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大量先进医学检验仪器的应用,促进了检验医学的高速发展,为许多疾病的筛查、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了重要的临床信息.但是临床检验实验室的质量水平高低不一,现状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16.
影响临床检验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检验标本的质量至关重要。目前多数实验室对检验中和检验后都有较完善的质量控制制度,但由于标本的采集多在实验室外实施,导致检验标本的质量成为检验操作程序中的薄弱环节,需要引起实验室检验人员和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加强临床检验标本合格率的措施包括:做好患者准备,标本采集和预处理等全过程。实践证明,对各种检验项目的标本,其采集前做好患者准备,采集标本的种类、方法、需要量,以及抗凝剂和防腐剂的种类、用量、送检等所需注意事项,是提高临床检验标本合格率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临床检验实验室的质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建红  刘兴云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7):123-123,76
临床检验医学近几年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大量先进医学检验仪器的应用,促进了检验医学的高速发展,为许多疾病的筛查、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了重要的临床信息。但是临床检验实验室的质量水平高低不一,现状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18.
影响临床检验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检验标本的质量至关重要.目前多数实验室对检验中和检验后都有较完善的质量控制制度.但由于标本的采集多在实验室外实施,导致检验标本的质量成为检验操作程序中的薄弱环节,需要引起实验室检验人员和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加强临床检验标本合格率的措施包括:做好患者准备,标本采集和预处理等全过程.实践证明,对各种检验项目的 标本,其采集前做好患者准备,采集标本的种类、方法、需要量,以及抗凝剂和防腐剂的种类、用量、送检等所需注意事项,是提高临床检验标本合格率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浅谈医学检验与临床的协调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医学检验是一门技术科学,是运用实验室技术手段为临床医疗科室提供诊疗依据,为医疗、医学教学和医学科研服务的。检验科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医学检验如何同临床科室协调发展呢?1 医学检验在临床诊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医学检验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与临床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依赖医学实验室检验。多数疾病的诊断是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作出的,因此,准确可靠的实验室检验结果在今天的医疗实践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近20年来,对各实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和临床实验室自动化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在分析中质量控制方面的掌握运用越趋成熟规范。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当检验结果出现与临床患者症状不相符合时,临床医师就一味地将原因归于检验科检测不准。据国内学者实验室统计,临床反馈不满意的检验结果中,有80%的报告可溯源到标本不符合要要求。因此说明分析前质量控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也是最难控制的环节。它贯穿于医生、护士、检验科人员共同重视,密切配合的监控过程中,分析前质量控制已经成为保证准确检验结果的重要核心部分。因此医务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