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组胺H3受体拮抗剂和激动剂在吗啡依赖大鼠复吸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吗啡复吸组、组胺H3受体拮抗剂+吗啡复吸组、组胺H3受体激动剂+吗啡复吸组,通过条件位置偏爱实验建立吗啡复吸大鼠模型,然后分离大鼠的伏核和海马,用放射免疫法检测cAMP的含量。结果组胺H3受体拮抗剂组伏核及海马cAMP含量低于吗啡复吸组(P〈0.05),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胺H3受体激动剂组伏核和海马cAMP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与吗啡复吸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组胺H3受体拮抗剂可抑制吗啡复吸,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大鼠伏核及海马cAMP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吗啡成瘾不同阶段大鼠伏核中组胺H3受体水平,探讨组胺H3受体与吗啡成瘾的关系。方法将大鼠分成5组:生理盐水组、吗啡组、戒断组、脱毒组和复吸组,用条件性位置偏爱(CPP)法判定动物模型是否成功建立,Western法检测大鼠伏核中组胺H3受体的表达水平。结果戒断组大鼠(戒断48h后)伏核中组胺H3受体的水平较其他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急性戒断吗啡促使大鼠伏核中组胺H3受体水平增高,其可能促进大鼠位置偏爱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组胺H3受体拮抗剂clobenpropit及组胺前体物质组氨酸对小剂量吗啡诱导的大鼠条件位置偏爱重燃的作用.方法:在吗啡诱导的大鼠条件位置偏爱表达、消退后,利用小剂量吗啡诱发复吸,然后评价clobenpropit及组氨酸对其的作用.clobenpropit干预组:在测试前15 min,大鼠腹腔内注射吗啡(1 mg/kg),合并脑室给予clobenpropit(2、5、10 μg/rat);组氨酸干预组:在给予吗啡(1 mg/kg)前1 h,腹腔内注射组氨酸(100、200、500 mg/kg);分别观察15 min测试时间大鼠各个阶段,各个处理组在伴药盒停留的时间.结果:脑室内注射clobenpropit(5、10 μg/rat)和腹腔内注射组氨酸(100、200、500 mg/kg),都可以显著抑制小剂量吗啡诱发的大鼠条件位置偏爱的重燃.结论:clobenpropit及组氨酸均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小剂量吗啡诱导的大鼠条件位置偏爱的重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吗啡的复吸过程,表明内源性组胺具有抑制吗啡复吸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第一代组胺H1受体拮抗剂苯海拉明和第二代拮抗剂索非那丁对大鼠戊四唑点燃癫痫形成过程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隔日腹腔先注射不同代的H1受体拮抗剂和/或组氨酸,后注射亚惊厥剂量(35 mg/kg)的戊四唑,诱发化学性点燃癫痫,观察并比较各组每次戊四唑注射后30 min内癫痫发作的行为变化.用荧光法测定脑内组胺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苯海拉明(5 mg/kg)明显加速大鼠戊四唑化学点燃,而索非那丁(5 mg/kg)则不影响大鼠戊四唑点燃过程;苯海拉明加速戊四唑点燃的作用可被组胺的前体物质组氨酸所拮抗.结论:第一代组胺H1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脑内组胺H1受体促进了戊四唑化学性点燃的形成,第二代组胺H1受体拮抗剂由于很难进入血脑屏障而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脑深部高频电刺激大鼠伏隔核对吗啡成瘾大鼠复吸行为的影响。方法 通过连续递增注药法建立吗啡大鼠成瘾模型,同时进行位置偏爱行为训练。模型建成后给予纳洛酮观察其戒断表现并评分。刺激组吗啡成瘾大鼠每天给予高片电刺激伏隔核5小时,刺激30天后再次给予注射吗啡,观察其戒断症状和位置偏爱行为的变化情况。每只大鼠刺激前后均进行水迷宫巡航实验。 结果 双侧高频电刺激伏隔核能够有效的减少吗啡成瘾大鼠复吸后所诱导的位置偏爱行为。高频电刺激双侧伏隔核能够加速吗啡成瘾大鼠成瘾消退速度。电刺激对大鼠的认知行为无明显影响。结论 脑深部电刺激伏隔核可能会成为严重吗啡成瘾患者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背景:组胺H3受体拮抗剂是一种有潜力的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但是这类药物是否能抑制癫痫产生(epileptogenesis)尚不清楚。本项目采用选择性的H3受体拮抗剂thioperamide,研究其对大鼠戊四唑点燃癫痫的发展过程及由癫痫诱发的记忆障碍的作用。 方法:大鼠隔日腹腔注射亚惊厥剂量(35 mg/kg)的戊四唑,共注射12次,诱发化学点燃癫痫,每次注射后大鼠被观察记录30 min。对照组仅注射生理盐水。Morris水迷宫用来检测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海马的磷酸化的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采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 结果:每次腹腔戊四唑注射前半小时,给予侧脑室注射thioperamide (10 g, 20 g)延缓了戊四唑点燃现象的出现。戊四唑点燃癫痫使大鼠的空间记忆功能显著受损,thioperamide则改善了这种记忆功能受损。另外,与对照组相比,戊四唑点燃癫痫使大鼠海马内p-CREB水平明显下降,而thioperamide则逆转了这种p-CREB水平的下降。 结论:我们的结果提示thioperamide在大鼠戊四唑点燃癫痫的形成过程和癫痫诱发记忆障碍中起到保护作用。其中对记忆障碍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增强CREB相关的核转录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蟾毒灵在吗啡成瘾消退和重建中的药理作用.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溶酶组和蟾毒灵组,每组各12只.腹腔注射盐酸吗啡并通过条件性位置偏爱装置建立吗啡成瘾模型后,2组分别注射溶酶和蟾毒灵(0.6 mg/kg)并检测其偏爱分值变化.结果 蟾毒灵组在注射蟾毒灵后,偏爱分值降低,与后测值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效应持续3 d以上;溶酶组的偏爱分值与后测值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瘾消退后采用半剂量吗啡注射重建吗啡成瘾,蟾毒灵组和溶酶组的偏爱分值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蟾毒灵可促进大鼠吗啡成瘾的消退,但不影响成瘾消退后的重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二陈汤对吗啡诱导的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PP)的影响。方法:连续给予小鼠吗啡(9 mg/kg,sc,7 d),使小鼠产生显著的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吗啡组、二陈汤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五组,正常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吗啡组注射吗啡,二陈汤组注射吗啡,同时给予三种不同剂量的二陈汤灌胃,并且检测对小鼠的奖赏效应或厌恶效应。结果:吗啡组小鼠在伴药箱中停留的时间明显延长,二陈汤可抑制吗啡引起的小鼠位置偏爱的形成。结论:二陈汤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吗啡诱导的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方戒毒片对动物吗啡依赖性及纳洛酮催促戒断症状的作用。方法采用明暗箱建立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考察药物对吗啡成瘾小鼠药物依赖性的影响;注射吗啡成瘾及纳洛酮催促戒断的方法制作大小鼠成瘾戒断模型,研究药物对消除戒断症状的改善作用。结果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组小鼠在白箱停留时间延长;纳洛酮催促戒断模型组小鼠的焦虑症状明显加剧(P〈0.01);模型组大鼠戒断症状明显,其总平均分明显增加(P〈0.01),大鼠额叶皮质内的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含量明显增加,β-内啡肽(β-EP)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经复方戒毒片治疗后,NE、5-HT含量下降,戒断症状减轻,β-EP含量明显上升(P〈0.01)。结论复方戒毒片有减轻吗啡依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舒必利对氯胺酮诱导的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氯胺酮组(KT组)、舒必利5、10、20 mg·kg-1 + 氯胺酮组(SP5、SP10、SP20 + KT组),每组8只.实验第1天测定小鼠15 min内在白箱中的停留时间(基础值),第2~9天8:00 各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舒必利,5 min后腹腔注射氯胺酮15 mg·kg-1,放入白箱中停留40 min;14:00各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舒必利,5 min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放入黑箱中停留40 min.记录第10、11天15 min 内小鼠在白箱中停留的时间.结果 与KT组相比,SP20 + KT组小鼠第10天白箱停留时间显著缩短(P<0.01).结论 预先给予舒必利能拮抗氯胺酮诱导的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吗啡及不同剂量δ受体拮抗剂纳曲吲哚盐酸盐(NTI)组,观察其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内皮素、心肌酶及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以说明δ受体拮抗剂可增强吗啡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且与剂量成正相关.方法 健康SD大鼠雌雄不拘共25只,每组5只,随机分成单纯缺血再灌注组、吗啡组、吗啡+小剂量NTI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外源性硫化氢对海洛因成瘾大鼠及正常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海洛因成瘾组(Heroin组)、硫氢化钠组(NaHS组)和硫氢化钠十海洛因成瘾组(NaHS+ Heroin组),每组10只.Heroin组和NaHS+ Heroin组分别通过递增法皮下注射海洛因,对照组和NaHS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在皮下注射前30 min,NaHS组和NaHS+ Heroin组腹腔注射NaHS,对照组和Heroin组则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采用Morris水迷宫对4组大鼠进行学习记忆能力的检测.结果:Heroin组在纳洛酮促戒断症状中与其他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eroin组的逃避潜伏期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的时间延长(P<0.01),NaHS+Heroin组的逃避潜伏期时间比Heroin组缩短(P<0.01);Heroin组穿越平台的次数明显比对照组减少(P<0.01),NaHS+ Heroin组穿越平台的次数比Heroin组明显多(P<0.01).结论:海洛因成瘾对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有损害作用;外源性H2S可以减轻海洛因成瘾对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的损害;H2S对正常大鼠的学习记忆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伏隔核壳区(AcbSh)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在吗啡依赖戒断所致厌恶动机中的作用,揭示阿片依赖戒断的厌恶动机机制。方法40只SPF级雄性Sprage.Dawley大鼠分为实验组(吗啡+纳洛酮,MN组)与对照组(吗啡+生理盐水,MS组;生理盐水+纳洛酮,sN组),连续6.5d吗啡注射(10mg/kg,bid,IP)一次纳洛酮催瘾(0.3mg/kg,IP),同时搭配条件性位置训练箱建立条件性位置厌恶(CPA)大鼠模型。在立体定位术后3-5d,CPA建立前、后收集AcbSh中的细胞外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方法对透析液中DA及DOPAC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连续6.5d的吗啡注射与纳洛酮一次催瘾搭配,实验组大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动机,在伴药侧的时间[(230.01±24.76)S]明显缩短,与实验前[(566.04±19.80)s]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889,P〈0.01)。CPA建立后,MN组AcbSh中DA水平(1.72±0.10)明显升高,与MS组(0.95±0.05)和sN组(0.09±0.0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319,P〈0.01);MN组DOPAC水平(1.56±0.07)与MS组(1.19±0.04)、SN组(1.07±0.02)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5.375,P〈0.01)。结论AcbSh中DA及DOPAC可能参与CPA的建立,中脑边缘系统的多巴胺机制可能在物质依赖厌恶动机中起到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丰富环境对吗啡所致大鼠成瘾及其对多巴胺转运体的影响。方法将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丰富环境成瘾组(n=30)与普通环境成瘾组(n=30)及对照组(n=30),1月后进行吗啡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行为实验,大鼠成瘾后撤掉成瘾性物质使其自然戒断,观察不同组戒断反应。利用免疫组化法对不同环境对照组及吗啡依赖大鼠戒断后第0、1、3、7天多巴胺转运体动态表达实验。结果①丰富环境组与普通环境组CPP基线值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丰富环境组CPP测试值显著高于普通环境组(P〈0.05);②丰富环境大鼠戒断后摇体次数显著低于普通环境组;③吗啡依赖大鼠腹侧被盖区DAT蛋白灰度值在戒断第0、1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3天普通环境组仍高于对照组,丰富环境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第7天三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丰富环境对吗啡诱导的CPP可能有易化作用;吗啡依赖大鼠腹侧被盖区DAT出现下调,戒断后会逐渐恢复,而丰富环境可加速其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吗啡诱导的大鼠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神经元可塑性改变对吗啡奖赏记忆形成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吗啡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l/kg)和盐酸吗啡(10 mg/kg),注射后0、2、4、8h断头取脑,Western Blot分析mPFC区Arc/Arg 3.1蛋白变化;另取大鼠60只,分别腹腔注射0、5、10或20 mg/kg吗啡,Western Blot(n=5)分析mPFC区Arc/Arg 3.1蛋白变化;免疫组化法(n=5)检测mPFC区Arc/Arg 3.1阳性细胞数量变化;Golgi-cox改良法(n=5)检测mPFC区神经元棘突数量变化;再取大鼠40只,经8天生理盐水、吗啡交替训练建立条件性位置偏爱(CPP)模型,吗啡模型组大鼠在每次吗啡注射前15 min给予mPFC区注射Arc/Arg 3.1基因的反义寡核苷酸(AS,n=10)及其对照(CS,n=10),观察其对吗啡CPP评分的影响.结果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10 mg/kg吗啡注射后2 h mPFC内Arc/Arg 3.1蛋白水平、Arc/Arg 3.1阳性细胞数、棘突数量[(1.01±0.04) vs (1.58±0.18),P<0.01;(42.80±7.63) vs (74.47±8.02),P<0.01;(17.27±5.64) vs (39.47±7.56),P<0.01]均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5、10或20 mg/kg吗啡注射后2h均可诱导mPFC的Arc/Arg 3.1蛋白水平显著增加,无剂量依赖效应;对于吗啡CPP模型组大鼠,与mPFC区注射CS相比(0.74±0.02),AS显著降低吗啡CPP的评分(0.51±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单次吗啡注射可以诱导大鼠mPFC区Arc/Arg 3.1蛋白表达增加并伴有神经元可塑性的增强,增加的Arc/Arg 3.1蛋白介导了吗啡奖赏记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吗啡(morphine,Mor)点燃条件位置性偏爱(conditioned plac epreference,cPP)重现大鼠海马CA1区多巴胺(dopamine,DA)递质的变化,揭示海马CA1区DA递质的变化与吗啡点燃诱发cPP重现的关系.方法用恒量法(10mg/kg)给大鼠连续颈背部皮下注射(subcutaneous,SC)吗啡8d建立CPP模型;用生理盐水替代吗啡训练大鼠10d,使形成的CPP逐渐消退;单次SC2.5mg/kg吗啡点燃已消退的CPP.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吗啡点燃CPP重现大鼠海马CA1区DA递质的变化.结果SC10mg/kg吗啡8d建立CPP,生理盐水训练10d使已形成的CPP消退,小剂量吗啡(2.5mg/kg)使消退的CPP重现;吗啡点燃CPP重现大鼠海马CA1区D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P〈0.05).结论吗啡点燃CPP重现时大鼠海马CA1区DA增加,小剂量吗啡诱发大鼠CPP重现行为可能与海马CA1区中DA含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7.
张春阳  张燕  冯华松 《医学争鸣》2009,(18):1761-1764
目的:研究新型内皮素受体拮抗剂ETP-508对实验性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实验分为4组:博莱霉素组、ETP-508组、地塞米松组和正常对照组.博莱霉素组、ETP-508组和地塞米松组均给以博莱霉素(5mg/kg)气管内注射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正常对照组给以气管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替代.ETP-508组和地塞米松组造模开始后次日又分别给以腹腔注射ETP-508(100μg/kg)和地塞米松(1mg/kg),隔日1次.博莱霉素组和正常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替代.造模后第28日处死所有大鼠,测定肺组织ET-1和羟脯氨酸含量,并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博莱霉素组肺组织内羟脯氨酸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病理为肺纤维化改变.博莱霉素组的ET-1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地塞米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TP-508组ET-1水平均高于上述各组,与博莱霉素组(P〈0.05),正常对照组和地塞米松组比较(P〈0.01)有统计学意义;地塞米松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P-508对肺纤维化的形成有一定的干预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拮抗ET-1与内皮素受体结合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芍药苷(PF)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方法 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给药组(芍药苷低剂量组12.5 mg/kg、中剂量组25 mg/kg、高剂量组50 mg/kg),每组10只。模型组与给药组采用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CCA)结合腹腔注射硝普钠法造模,假手术组不阻断CCA及注射硝普钠。造模后第2天给药组予灌胃给药,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30 d。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跳台实验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比较各组AchE、SOD活性。结果(1)Morris水迷宫实验: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定位航行实验中逃避潜伏期均逐渐缩短,第5天明显比第1天短(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潜伏期在各个时间点均延长,而穿过平台的次数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潜伏期呈缩短趋势,第5天比第1天短(P<0.05);穿过平台的次数明显增加(P<0.05或P<0.01)。(2)跳台实验: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错误次数明显增加,而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与模型组比较,3个给药组的错误次数均明显降低,潜伏期均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与低、中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潜伏期延长更显著(P<0.01)。(3)脑组织匀浆中AchE、SOD活性: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AchE活性增高、SOD活性降低(P均<0.01);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AchE活性明显降低、SOD活性均升高(P<0.05或P<0.01);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AchE活性降低(P<0.05),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与中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SOD活性升高(P<0.05)。结论芍药苷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障碍有改善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是基于抑制AchE活性,增加SOD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青风藤及其有效成分青藤碱对吗啡诱导的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及脑内组胺(HA)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位置偏爱箱法,连续皮下注射吗啡(9mg/kg·b.w.)6d,引起小鼠产生显著的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实验分空白对照组、吗啡模型组(9mg/kg·b.w.)、青风藤醇提液组(10g/kg·b.w.)、青藤碱组(60mg/kg·b.w.)、苯海拉明组(30mg/kg·b.w.)、CP48/80组(5mg/kg·b.w.)和L-组氨酸组(750mg/kg·b.w.),后5个给药组分别在位置偏爱训练的第4天开始给药,连续用药3d。脑内组胺含量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本实验同时检测青风藤、青藤碱、苯海拉明、CP48/80及L-组氨酸对小鼠的奖赏效应或厌恶效应。结果吗啡模型组小鼠在伴药箱中停留的时间明显延长,小鼠脑内HA水平显著升高(P<0.01)。青风藤或青藤碱连续用药可显著抑制吗啡引起的小鼠位置偏爱的形成,降低脑内的HA含量。青风藤、青藤碱及L-组氮酸对正常小鼠脑内组脑水平有升高作用(P<0.01),但3药本身并不使小鼠产生奖赏或厌恶效应。CP48/80能使正常及吗啡依赖小鼠脑内组胺含量明显减少(P<0.01),但该药对CPP无明显影响。结论吗啡诱导的小鼠位置偏爱效应与脑内HA水平升高、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激活有关。青风藤及青藤碱能消除吗啡诱导的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的形成,对脑内组胺水平的改变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