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了解重庆市项目县农村地区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的现状,为干预计划的实施提供基线资料.[方法]采用问卷的方法对荣昌县2006年分娩的母亲进行孕产期保健服务的现况调查.[结果]孕产妇产前检查的覆盖率为95.58%.平均产前检查次数为6次,5次及以上产前检查率为62.30%,孕早期(≤12周)检查率为47.44%,首次产检孕周为第13周,住院分娩率为92.07%,剖宫产率为37.04%,产后访视覆盖率为70.20%,3次及以上产后访视率为28.89%.[结论]项目县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状况仍有不足,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2.
崔颖  杨丽  谭丁  田晓波  巫琦  杜清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1):1299-1300
目的评价农村初级卫生保健项目关爱儿童活动中母亲养育儿童行为干预措施的效果,为促进项目地区儿童生长发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人口比例(PPS)抽样法在我国西部9省农村项目地区分别进行基线和终线调查。采用SPSS软件进行χ2检验及构成比和率的比较。结果2001年基线调查和2005年终线调查表明,母亲用铁锅做饭、饮用开水、食用碘盐和单独为儿童做饭的比例分别从2001年的88.9%,76.5%,61.1%和54.3%上升到2005年的94.4%,86.4%,83.3%和61.7%。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6-8个月添加鸡蛋比例和9-11个月添加豆制品比例分别从2001年的4.9%,31.8%和7.1%上升到2005年的13.0%,47.6%和10.9%。结论项目干预措施使3岁以下儿童母亲养育行为有了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降低农村边远贫困地区产后出血死亡社区干预措施”在项目县中的研究结果 ,对开展研究项目的 5个县妇幼卫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进行调查 ,重点进行了育龄妇女的孕产期保健知识、态度、行为 (KAP)调查分析 ,评估社区干预措施的效果 ,在 5个课题县对 6 79名妇女进行了 KAP问卷调查 ,并与项目健康教育基线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育龄妇女保健知识水平较项目实施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主要是改善了对产前检查、孕期营养、新法接生、住院分娩和母乳喂养等方面的认识。从调查对象主动接受产前检查和寻求住院分娩的行为改变可观察到项目健康促进的干预效果 ,课题结束时 5县住院分娩率从 1992年的 19.6 5 %提高到 2 0 0 0年的 6 1.91%。因产后出血引起的孕产妇死亡降低一半 ,说明了广泛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是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孕产妇提高利用保健服务的能力 ,获得产前保健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村卫生室基本服务能力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颖  杨丽  谭丁  田晓波  巫琦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9):4092-4094
目的:评价"农村初级卫生保健项目"村卫生室基本服务能力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我国9省农村项目地区分别进行了基线和终线调查,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选用χ2检验进行构成比和率的比较。结果:2001年基线调查和2005年终线调查政府为村卫生室村医提供固定补助经费的比例从2001年的37.0%上升到56.3%。村卫生室口服补液盐、高压消毒锅拥有率、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的比例、统一购药率、门诊就诊登记和治疗开具处方的比例分别从2001年的22.7%、58.0%、69.9%、54.4%、46.1%、67.9%上升到2005年的42.4%、70.9%、91.3%、89.2%、84.5%和85.8%。村卫生室处方使用注射药品、抗生素和疾病的比例也分别从2001年的58.7%,58.6%和15.4%下降到2005年的18.8%,45.0%和0.6%。结论:项目干预措施使村卫生室的基本服务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流动人口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干预模式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流动人口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干预模式的效果,探索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教育的最佳模式。方法:根据基线调查和集体访谈所提供信息,制定干预计划,在试点工厂开展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干预,2年后进行终点调查及效果评价。结果:基线与终线相比,调查对象对生殖道感染疾病、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避孕方法的认知以及人工流流产的认知情况都有明显的提高。①看上去健康的人认为可能是AIDS感染者,基线为9.8%,终线为89.4%,②知道(三种以上)避孕方法的种类基线为42.1%,终线为69.5%,③认为生殖道感染疾病有传染性的,基线为89.8%,终线为57.2%,④认为人流有危害的,基线为91.4%,终线97.5%。⑤认为避孕套有预防性病功能的,基线为71.7%,终线为91.5%。结论:通过提出"部门指导,工厂自治,全员参与"的宣教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干预活动,能有效地提高了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  相似文献   

6.
2009年山东省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全省碘缺乏病地区人群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宣传干预前后的认知水平,为制定山东省碘缺乏病(IDD)健康教育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山东省100个碘缺乏病县中随机抽取43个项目县开展为期半年的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干预,采用统一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表进行基线调查和效果评估。[结果]效果评估时学生知识知晓率由80.80%提高到95.00%,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提高了14.20%,98%的项目县达到了碘缺乏病健康教育试点项目的控制指标;家庭主妇知识知晓率由82.50%提高到95.30%,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提高了12.80%,100%的项目县达到了碘缺乏病健教试点项目的控制指标。但基线调查发现,学生和家庭主妇知识知晓率最低为50.00%和48.20%。[结论]山东省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不同地区的知识知晓率有明显差异。还需采取多种形式继续加大对小学生的宣传力度,以有效发挥他们对家庭和社会的长期督促和宣传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加强社区保健人员卫生保健服务能力,提高儿童父母利用保健服务的意识,改善儿童父母养育行为,促进儿童早期全面发展。方法:对干预前后及干预地区与对照地区儿童保健服务提供、利用情况和母亲养育行为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社区和基线调查时比较显示,项目终期儿童母亲利用各种途径获取育儿知识的比例均较高(P<0.04-0.01),项目终期儿童定期体格检查率有显著提高(P<0.01),母亲对儿童保健服务的满意度也有所增加(P<0.01)。母亲养育知识态度得分均数高于对照社区和基线调查(P<0.01),母亲教育行为得分高于对照社区和基线调查(P<0.00)。结论:社区健康干预提高了项目地区儿童保健服务提供能力,增强了母亲利用服务的意识,母亲养育行为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西藏实施母子系统保健健康促进与健康传播项目效果,为西藏进一步开展母子保健健康教育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采用定量调查和定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了解西藏母子系统保健项目的效果。结果通过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相结合的方法向项目地区孕产妇和0~5岁儿童家长传播母子保健健康传播核心信息,健康传播活动覆盖了7个项目县93.0%的孕产妇,65.0%的0~5岁儿童家长。项目干预4年后,与基线时相比,目标人群至少做过5次产前检查的比例为从23.6%提高到56.0%,至少做过1次产检的比例从81.3%提高到92.0%,住院分娩率为从59.7%提高到82.0%,腹泻儿童中使用口服补液盐并继续喂养的比例为从13.5%提高到25.6%,儿童饭前洗手的比例为从21.1%提高到36.2%,知道至少3个儿童危险症状的比例为从5.3%提高到17.9%,均显著高于基线和非项目地区(P<0.05)。结论西藏实施母子系统保健健康促进与健康传播项目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对西藏农村地区孕产妇死因,应用生命挽救工具(LiST)预测各项干预措施覆盖率扩大后的效果,从而遴选出能有效降低西藏农村地区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以2008年为基线年,通过统计资料查询和专家咨询的方法收集2008—2015年西藏农村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和孕产妇干预措施覆盖率的数据,应用LiST模型预测2016—2020年孕产妇死亡率及各项干预措施的效果,根据预测结果遴选优先干预措施。结果分娩期管理可以降低的孕产妇死亡人数最多,且当其覆盖率提高至99.9%时,其能减少的孕产妇死亡人数的增量也为最高,其次依次为积极处理第三产程、妊娠期高血压病案管理和硫酸镁治疗子痫前期。结论扩大分娩期管理和积极处理第三产程的覆盖率可以有效降低西藏农村地区孕产妇死亡率,但LiST在进行预测时并没有考虑产科质量,且分娩期管理和积极处理第三产程覆盖率的扩大有赖于医疗机构的提供,因此,在实际制定干预策略时,还应该注意考虑西藏农村地区各级医疗机构的产科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部分地区5岁以下儿童健康干预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陕西省部分地区5岁以下儿童健康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为后续项目提供经验。 【方法】 于2007-2010年间开展包括“母子系统保健项目”,采用不等概率抽样方法,分别在2006年和2010年开展基线和终末两次横断面调查,通过对干预前后5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健康结局、看护人保健认知与行为指标进行比较,对项目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儿童生长迟缓率在项目干预后下降至少50%,由6.9%降低到3.4%(P<0.01);儿童贫血检出率、近两周疑似肺炎患病率与近两周腹泻率均未有明显降低(P>0.05);看护人保健认知及儿童就医行为在项目后有明显改善,两种疾病患病后就诊率在干预后均提高到85%以上。 【结论】 项目的干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项目地区5岁以下儿童健康及保健水平,但儿童的贫血问题依然严峻,腹泻、疑似肺炎患病率降低不明显,需进一步结合地方突出问题,细化各种干预措施,加大干预强度。  相似文献   

11.
柯祥发 《职业与健康》2012,28(13):1643-1644
目的开展学生吸烟行为干预活动,以提高中学生对烟草危害的认识,从而降低学生的吸烟率。方法选择2所中学,汉中中学为干预组,汉台中学为对照组。干预前后分别进行基线调查和终期评估,在调查结束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后汉中中学的学生,吸烟率为15.7%,汉台中学为32.7%,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表明干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针对中学生进行一系列烟草危害知识传播与行为干预是降低中学生吸烟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叶健莉  崔颖  潘晓平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8):2467-2469
目的:了解新疆农村不同年代孕产期保健情况。方法:在新疆农村项目县中,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获得调查对象,由调查员对其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采用SPSS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选用趋势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随着年代的增加,产前检查率和住院分娩率都在提高。到2000年以后,产前检查率和住院分娩率分别达到54.3%和4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分娩年代、孕次和是否进行过产前检查与住院分娩有统计学联系。结论:虽然近年来产前检查率和住院分娩率在不断提高,但其绝对水平还很低。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新疆农村地区妇女对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利用。  相似文献   

13.
贫困地区农村已婚妇女孕期保健及生育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贫困地区农村已婚妇女的孕期保健及生育现状。[方法]采用家庭入户问卷方法进行调查,所有资料用SPSS建立数据库并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已婚妇女产前保健建卡率33.3%,平均每个孕妇接受产前检查2.2次,产后保健率37.5%;已婚妇女生育的孩子数以2个孩子为主,但是3个孩子的也占相当比例(20.1%);理想孩子数以2个孩子为主。[结论]贫困地区农村已婚妇女的孕期保健各指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文化程度是影响妇女生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崔颖  叶健莉  潘晓平  杨丽  谭丁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4408-4409
[目的]了解中国西部农村婴幼儿母乳喂养的现状,并验证纯母乳喂养与婴儿患病、感冒和腹泻的关系,从而找出存在问题,以便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在中国西部10省45个项目县采用人口比例抽样法,对13 433名3岁以下婴幼儿的喂养情况和健康状况进行现况调查。采用SPSS软件,选用寿命表法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对象中,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平均为16%,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仅为2.5%。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儿童中近两周患病率、近两周感冒发病率和腹泻发病率分别为17.3%、12.4%和6.5%,非纯母乳喂养儿童中分别为24.2%、17.1%和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原因是添加了水,另外淀粉类食物也添加过早。纯母乳喂养可以降低两周患病率、两周感冒发病率和腹泻发病率。[结论]西部农村婴幼儿纯母乳喂养率还很低,该地应大力提倡纯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5.
城市流动儿童看护人的儿童保健认知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杭州和北京两城市5岁以下流动儿童看护人的儿童保健认知现状,从而有利于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在杭州市下城区和北京市朝阳区、大兴区选取流动人口居住比例高的地区对所有符合条件的5岁以下流动儿童看护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收集到3028份5岁以下流动儿童看护人有效问卷。杭州流动儿童看护人的儿童保健认知水平要好于北京流动儿童看护人。但关于孩子6个月应该适时添加辅食的回答正确率在两地分别为27.9%和22.2%,能列举3种及以上儿童疾病或危险信号的比例分别为34.6%和17.0%。[结论]杭州和北京城市流动儿童看护人对某些儿童保健知识,特别是儿童添加辅食月份和儿童危险或疾病信号的知晓率还较低。因此,需要对流动儿童看护人尤其低文化程度看护人进行健康教育和干预以提高其儿童保健知识和态度。  相似文献   

16.
安清  朱谦  马金姝 《预防医学论坛》2012,(2):99-100,109
[目的]了解济南市卫生局直属医疗卫生机构职工吸烟情况,以便科学有效地指导控烟工作。[方法]2011年4月初期(控烟活动前)和8月31日(控烟活动实施4个月后)分别对济南市卫生局直属医疗卫生机构的全部在职机关干部和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调查9 129人,创建控烟活动开始前,平均吸烟率为10.75%,男性与女性分别为32.85%和0.05%;控烟活动实施4个月后,平均吸烟率为7.42%,男性与女性分别为20.37%和0.03%。活动开始后吸烟率均低于开始前(P<0.01)。[结论]济南市卫生局直属医疗卫生机构职工吸烟率较低,控烟活动可明显降低职工的吸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感染的现状,采取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方法]对2008年4 719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2008年院感共60例,感染率为1.27%,内科最高,占71.67%;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最高,占53.33%;抗菌药物使用普遍较高,为81.67%,其中产科最高,占98.43%;病原体检出率以白色念球菌最高,占35.72%。[结论]加强病人的规范管理,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做好消毒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可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贵州省苗族、从仡佬族及汉族的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分析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找出可能存在的卫生问题,为制定社会卫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对3个民族的居民进行入户调查,收集人口学,社会经济,疾病频率,卫生服务利用以及生命质量等一系列指标,采用有序资料的Logistic回归对影响生命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调查的583名居民中,苗族、仡佬族、汉族的两周患病率分别为22.0%,27.7%,26.9%。慢性病患病率3个民族分别为15.7%,34.3%和24.4%。通过对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元分析发现,收入、医疗支出、婚姻状况、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等是影响生命质量的因素。[结论]少数民族地区收入偏低,人群卫生知识较为贫乏,提高其卫生常识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在河北省蔚县实施的计划免疫干预措施对公众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效果。[方法]项目实施前对适龄儿童母亲、儿童其他监护人,孕妇、新婚妇女开展了有关计划免疫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问卷,收集基本资料;项目实施中对目标人群实施了培训、宣传等干预措施;项目终期对同一目标人群开展问卷调查。[结果]通过项目实施,蔚县计划免疫工作水平得到提高;儿童家长/监护人计划免疫知识水平提高,态度行为进一步改善。项目的实施也为提高河北省预防接种信息传播水平提供了经验。[结论]河北省蔚县实施的计划免疫干预措施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及卫生审查现状,为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对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设计调查表和调查问卷,到有关部门获取项目立项资料,进行现场调查。结果掌握2005—2008年石家庄市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及行业分布,了解建设项目评价和审查现状,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卫生审核率低于20%,竣工验收率低于18%。结论2005—2008年石家庄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卫生审核率和竣工验收率明显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