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复方黄黛片治疗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复方黄黛片为主治疗复发APL24例。结果完全缓解(CR)率95.83%,CR所需中位时间42.61d;联合化疗进行序贯治疗后半年内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率100%。结论复方黄黛片对复发APL有极高的血液学和分子生物学完全缓解率,可作为复发APL的首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全反式维甲酸(ATRA)及复方黄黛片序贯方案与ATRA及甲氨蝶呤(MTX)加巯嘌呤(6-MP)序贯方案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维持治疗中的长期疗效的差异。方法 经ATRA和化疗联合诱导分化达完全缓解(CR)后,再进行序贯化疗巩固治疗3疗程后,处于分子水平缓解的83例APL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序贯应用ATRA及复方黄黛片维持治疗,对照组38例序贯应用ATRA及 MTX加6-MP维持治疗,通过长期随访(2003-2011年)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5年预计无复发生存率治疗组为(84.4±5.4)%,对照组为(63.2±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预计总体生存率治疗组为(86.7±5.1)%,对照组为(78.7±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ATRA及复方黄黛片序贯维持治疗可以提高APL的长期无复发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总结全反式雏甲酸(ATRA)亚砷酸(ATO)和化疗联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副作用观察.方法:对53例初治APL患者分别采用ATRA、ATO联合化疗诱导缓解,完全缓解(CR)率71.6%,部分缓解(PR)率13.8%.3年复发率10.5%.结论:APL患者采用ATRA、ATO与化疗治疗缓解高,副作用低,复发率低.因此该方案已成为临床上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4.
房微  贺洁  李欣 《陕西中医》2011,32(10):1317-1318
目的:观察复方黄黛片配合化疗治疗早幼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先用诱导缓解方案配合复方黄黛片(雄蕉、青黛、太子参、丹参)缓解后治疗方案。结果:32例全部存活,29例6年无复发,复发率为8.0%。结论:复方黄黛片配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满意,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5.
《陕西中医》2016,(3):313-314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经复方黄黛片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80例老年APL患者,将接受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和复方黄黛片联合治疗的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有效所需时间(40.0±10.2)d和有效率(90.00%)均优于对照组(33.3±9.9)d和(75.00%),试验组的高白细胞综合征(25.00%)、肝功障碍(10.00%)和DIC的发生率(0)均低于对照组的45.00%、35.00%和(25.00%)。结论:老年APL患者经复方黄黛片和全反式维甲酸联合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祛邪复正法治疗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复方黄黛片为主治疗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61例。结果完全缓解(CR)率96.7%,所需中位时间40d,且不诱发与加重DIC,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症状,无明显心肝肾毒性。结论以祛邪复正为组方原则的复方黄黛片治疗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具有极高的CR率,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7.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性白血病的特殊类型。临床特点为易感染和出血、易诱发和加重DIC,病死率高等。本项研究依据中医对白血病本虚邪实的病理认识,以祛邪扶正为治疗原则,采用解毒清热、益气恬血生血法组方复方黄黛片,治疗API,患者155例,60灭CR率为97.42%,具有毒副作用小、无明显骨髓抑制,不出现严重感染与出血,不诱发或加重DIC以及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率高等特点,疗程中的相关病死率为0%;采用以复方黄黛片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74例CR后患者进行了CR后治疗和随访观察,中位CR期48月,复发率仅14.86%,3年、5年、7年及10年生存概率分别为91.22%、83.33%、78.68%和75.38%,疗效优于当今通用的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化疗及三氧化二砷。  相似文献   

8.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性白血病的特殊类型。临床特点为易感染和出血、易诱发和加重DIC,病死率高等。本项研究依据中医对白血病本虚邪实的病理认识,以祛邪扶正为治疗原则,采用解毒清热、益气恬血生血法组方复方黄黛片,治疗API,患者155例,60灭CR率为97.42%,具有毒副作用小、无明显骨髓抑制,不出现严重感染与出血,不诱发或加重DIC以及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率高等特点,疗程中的相关病死率为0%;采用以复方黄黛片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74例CR后患者进行了CR后治疗和随访观察,中位CR期48月,复发率仅14.86%,3年、5年、7年及10年生存概率分别为91.22%、83.33%、78.68%和75.38%,疗效优于当今通用的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化疗及三氧化二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单独诱导缓解、亚砷酸(As2O3)单独诱导缓解及ATRA As2O3,双诱导缓解治疗21例APL.结果:2例采用ATRA单独诱导缓解,获得完全缓解的平均时间为40.5d:8例采用As2O3单诱导缓解治疗,CR率87.5%,获得CR时间38.3d;9例采用ATRA As2O3,双诱导缓解治疗,CR率88.9%,获得CR时间为30.5d.2例复治患者经系统治疗后也都达CR.随访到2007年12月,3年以上者13例,5年以上者9例,7年以上者4例.仅1例复发.结论:对初发的APL患者,ATRA联合As2O3双诱导配合中医约分期辨证论治,可获得较高的完全缓解率,获得完全缓解的时间缩短,且获得长期生存者多,复发病例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难治性白血病(非APL)患者46例,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MEA方案化疗。治疗组于MEA7天方案治疗1周后给予三氧化二砷注射液2周,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3例,无缓解7例,缓解率65.00%;对照组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4例,无缓解14例,缓解率33.33%。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白血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外震荡波碎石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882例直径≥10mm泌尿系结石的患者进行分析。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在应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八正散化裁治疗。结果:1)肾结石343例中直径〈20mm者201例1次治愈,20—30mm者78例碎石2~3次治愈,3个月内治愈率93%,〉30mm者64例碎石率100%,2个月内结石排空率为82.9%。2)输尿管结石352例中,235例1次治愈,117例经2次或2次以上治疗,1个月内治愈率97.9%。3)膀胱结石187例中,129例1次治愈,28例经2~3次碎石治疗,1个月内结石排空率100%,〉30mm者20例中,碎石率98%,2个月内结石排空率为98%。结论:碎石术后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2.
健脾化瘀中药治疗肝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钟崇  李惠东  陈智远  郭荣平 《新中医》2013,45(12):129-132
目的:观察手术并健脾化瘀中药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故。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手术并健脾化瘀法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治疗,观察治疗周期为1年,以无瘤生存率和生存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分析疗效。结果:至随访结束,复发率治矿f组为80.0%,对照组为9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者1、3、5年无瘤生存率及中位无瘤时间治疗组分别是74.8%、29.6%、14.1%和22月;对照组分别是71.7%、23.3%、4.8%和15月,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者1、3、5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治疗组分别是96.7%、64.4%、40.1%和49月;对照组分别是93.3%、62.9%、31.9%和44月,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手术并健脾化瘀中药治疗肝瘤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西瓜霜含片配合四联递进疗法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所致急性外阴湿疹的疗效。方法:将50例假丝酵母菌病所致急性外阴湿疹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进行西瓜霜含片加四联递进疗法联合治疗,对照组运用四联递进疗法治疗,观察2组疗效、疗程、复发率。结果:治疗组假丝酵母菌病(阴道炎)和外阴湿疹治疗有效率均为96%,对照组阴道炎治疗有效率为92%,外阴湿疹有效率为68%,2组外阴湿疹治疗有效率有显著差异;治疗组平均治疗时间(3±0.26)天,对照组(8±0.41)天,两者有显著差异;随访观察3~6月,治疗组和对照组复发率无显著差异性。结论:西瓜霜含片配合四联递进疗法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所致急性外阴湿疹优于单纯运用四联递进疗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评价中药联合靶中靶放射治疗局部晚期不可手术的胰腺癌的疗效和放射治疗副反应。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10月至2011年12月采用中药联合靶中靶放射治疗的42例局部晚期不可手术的胰腺癌患者行回顾性分析。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实现靶区剂量层层递增,单纯放疗29例,同步放化疗加中药乌梅丸加减治疗13例,所有患者均使用中药康艾注射液。结果:原发灶完全缓解率CR(12/42)28.6%、部分缓解率PR(20/42)47.6%,总有效率(CR+PR)为76.2%;全组中位生存时间和1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14.8个月和51.7%。同步化疗的加入较单放有提高生存的趋势但尚未达统计学意义(P=0.089)。放疗末总临床获益者31例,主要为腹痛缓解23例。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急性消化道反应。结论:康艾注射液联合靶中靶放射治疗局部晚期不可手术的胰腺癌采用靶区剂量层层递增的模式是安全有效的,毒副反应低,可提高临床获益。加同步化疗联合中药乌梅丸有提高生存率趋势。  相似文献   

15.
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陆新岸  卫奕荣 《河北中医》2009,31(4):597-599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IC)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晚期NSCIC患者随机分成2组,均应用常规NP化疗方案及放射治疗。治疗组在化疗前2 d加用参麦注射液6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5日为1个疗程,2个疗程评价疗效。观察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毒性反应等。结果近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53.4%,对照组总有效率4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治疗组随访率93.3%,1、2年生存率分别为66.7%、43.3%,治疗组对1、2年生存率分别为46.7%、23.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生存期治疗组为11.7个月,对照组为9.6个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性反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NSCIC可以减轻毒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接受以清胰化积方等中西医综合治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为晚期胰腺癌综合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历史性前瞻研究方法,纳入454例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信息采集。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采用寿命表法统计患者的1、2、3、5年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中位生存期,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差异经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经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纳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晚期胰腺癌的预后相关因素。结果①454例晚期胰腺癌患者的总中位生存期为6.7个月,其中清胰化积组的中位生存期为7.6个月,非清胰化积组的中位生存期为5.4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胰化积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29.60%、12.46%、9.35%、5.92%,非清胰化积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13.53%、5.26%、3.01%、0.00%,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转移、治疗前KPS评分、治疗前CA19-9、治疗前GGT、血糖异常、腹水、疼痛、消瘦、清胰化积中药、胰腺局部放疗为预后相关因素(P0.05)。③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转移、治疗前KPS80、CA19-9≥500 mg/L、GGT≥110 U/L、血糖异常、腹水、疼痛和消瘦(体重减轻≥10%)为影响晚期胰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而清胰化积中药和胰腺局部放疗是影响晚期胰腺癌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①清胰化积方在延长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方面明显优于非清胰化积中药;②清胰化积方、胰腺局部放疗可降低晚期胰腺癌患者的死亡风险,使患者生存获益;③以清胰化积方为基础的中西医综合治疗模式在晚期胰腺癌治疗中切实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在脓毒症休克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68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加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循环功能、氧和情况、临床并发症、住院时间及生存率。结果两组治疗24h后,平均动脉压、心率、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血乳酸水平、尿量指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鼻导管吸氧时间、中转气管插管率和有创通气时间,两组结果相近(P〉0.05);对照组患者累计出现脏器功能不全率高于治疗组(P〈0.05);两组生存率与住院时间相当(P〉0.05)。结论早期使用参附注射液可改善脓毒症患者循环功能及保护脏器功能,但不能改善生存率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华蟾素联合希罗达/奥沙利铂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0例,采用华蟾素+希罗达/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对照组30例,采用奥沙利铂联合ELF(足叶乙甙+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方案。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18例,总缓解率为77%,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7.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1.5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和手足综合征。对照组CR 4例,PR 12例,总缓解率为53%,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5.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9.5个月;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2组均无Ⅳ~Ⅴ度不良反应。2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实验组癌症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免疫指标(NK细胞活性,及CD3+、CD4+、CD8+阳性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改善情况较对照显著提高(P均〈0.05)。结论华蟾素联合希罗达/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低,能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化疗耐受性。  相似文献   

20.
温化蠲痹方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NFα-及IL-1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药温化蠲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及其减少西药用量及稳定病情作用,初步探讨中药温化蠲痹方治疗RA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