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肝脾相关"理论为出发点,从肝脾与肝源性糖尿病的关系及从"肝脾"论治肝源性糖尿病2方面入手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指出肝源性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但其治则不能完全等同于"消渴病"的治则。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肝源性糖尿病住院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均行护肝、胰岛素治疗,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中医护理。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自觉症状、转氨酶、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改善情况。结果治疗30d后,试验组患者自觉症状、肝功能及FBG、2hPG、HbAlc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肝脏功能.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3.
肝硬变患者糖代谢异常与中医辨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肝硬变患者糖代谢异常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 :肝硬变组 4 9例和健康对照组 30例进行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果糖胺的测定。肝硬变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肝郁脾虚、湿热中阻、瘀血阻络、肝肾阴虚、脾肾阳虚 5型。结果 :肝硬变患者 5种辨证分型都与肝源性糖尿病发病有密切关系 ,特别是瘀血阻络型和肝肾阴虚型与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有非常显著的联系。结论 :在治疗中 ,要重视滋补肝肾和活血化瘀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诊治的肝源性糖尿病2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肝源性糖尿病临床表现以肝病症状为主,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症状少见,通过保肝、抗病毒治疗及控制饮食或胰岛素治疗,除1例死亡外,其他患者的血糖水平均得到较好控制.结论:肝源性糖尿病多继发于肝硬化,在积极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以饮食控制,必要时给予胰岛素治疗,大部分患者血糖可随肝功能改善得到较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肝源性糖尿病临床表现隐匿,在诊断和治疗时易被忽略。若不能及时诊治,可进一步出现肝纤维化,继而进展为肝硬化与肝癌,同时肝纤维化会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加速糖尿病进展。仝小林院士从“态靶同调”角度出发,围绕1例乙肝源性糖尿病肝纤维化病例,提出肝纤维化以瘀态为本,肝络瘀滞为其核心病机,治疗关键在于活血化瘀通络,强调需早期治络、全程通络。运用中医思维审视疾病全过程,厘清疾病各阶段发展脉络,关注发病之前的“因态”和预后过程中的“果态”,体现态靶理论视角下的全方位治疗。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5,(9):1631-1632
系统总结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经验。作者认为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相当于中医的消渴并癃闭,并对其从肾、脾虚衰进行论治,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提供相应的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肝源性腹泻的中医治疗@祝旭东$江西省上饶市第三人民医院!上饶334000肝源性腹泻;;中医药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与慢性肝病临床类型和病程的关系。方法:对肝源性糖尿病11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率慢性乙型肝炎为10.2%(101/992),慢性丙型肝炎为12.4%(11/91),慢性乙肝重叠丙肝为60%(3/5)。36.5%(42/115)的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正常,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通过保肝、抗病毒、饮食及运动于预和胰岛素治疗,除5例死于肝癌或重型肝炎外,余患者血糖水平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糖尿病发生率与肝炎病程成正相关;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是独立于慢性肝病之外的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附加危险因素。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症状多不典型,须常规检查空腹、餐后血糖。经保肝、抗病毒、饮食及运动干预和胰岛素治疗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隐源性肝硬化是指临床上未能查出病因的肝硬化,目前在西医学尚无明确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病属于中医"肝积""积聚"范畴,其形成与肝脾肾功能失调有关,常以补益肝肾,疏肝健脾为基本治疗原则。本文通过观察1例经过中医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的隐源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病例,探讨肝脾同治在隐源性肝硬化治疗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光明中医》2021,36(13)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iabetic Neurogenic Bladder DNB)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病症,严重危害机体健康。多年来围绕临床治疗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西医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近年来,中医辨、治DNB方法多样,疗效显著。此文从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辨治思路、中医治疗方法 3个方面予以综述,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56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年龄分布、临床表现特点、胰岛素抵抗和肝功能分级的关系、血糖异常和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源性糖尿病多发生于中老年男性;临床表现以消化症状为主,很少出现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随着肝功能恶化,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经保肝、降糖(胰岛素)等治疗,血糖控制良好38例,控制一般13例,另5例肝功能重度损害放弃治疗而自动出院。结论:肝源性糖尿病主要继发于肝硬化,中老年男性多见,临床上往往无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病情程度与肝功能分级呈正相关,患者存在着胰岛素抵抗,除主要针对肝硬化对症治疗外,给予胰岛素治疗,大部分患者血糖随肝功能改善而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雄激素源性脱发患者(AGA)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规范化治疗AGA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自制《雄激素源性脱发中医证候评定量表》收集124例雄激素源性脱发患者中医证候类型,分析其特征。结果:单一证候出现最多的是湿热蕴脾(17.74%),其次为肝肾阴虚(12.10%),兼病证候最多的为湿热蕴脾合并肝肾阴虚(16.13%)。结论:湿热蕴脾和肝肾阴虚是雄激素源性脱发的两大主要证候,湿热、肝肾阴虚是雄激素源性脱发的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以50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超短波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以中医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陈建芳  杨志贤 《陕西中医》2009,30(12):1642-1643
肝源性糖尿病广泛存在于肝病中,该病在治疗中有一个矛盾的问题,就是降糖药大多对肝脏有损害,在肝病中要谨慎使用,而肝病治疗需要较多的营养,这对糖尿病不利。这就需要寻找一种既能保肝又能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和方法。白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3年间,我们用自拟温阳降糖汤治疗阳虚型肝源性糖尿病3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52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6例。两者患者均应用保肝药物,同时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柴胡解毒汤合消渴方加减。结果:治疗组患者肝功能、血糖改善程度及糖尿病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及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肝源性糖尿病不仅能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肝功能,并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益肝降糖汤治疗肝源性糖尿病6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长普 《光明中医》2010,25(2):240-241
肝源性糖尿病是指继发于肝炎或肝硬化等肝病基础上的糖尿病。肝脏是糖代谢的重要器官,糖代谢大部分在肝脏内进行,肝病可影响糖的代谢过程,致血糖升高,特别是慢性肝病患者,临床上可表现为肝源性糖尿病。口服降糖药大多对肝有损害,注射胰岛素特别是农村患者缺乏良好的依从性,且剂量难以掌握,易致低血糖,不利于肝脏恢复。笔者收集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2月肝源性糖尿病62例,应用益肝降糖汤治疗,收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软肝清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火炽盛型肝源性溃疡病的疗效。【方法】将肝源性溃疡病且中医辨证为胃火炽盛型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用奥美拉唑口服治疗的同时加用软肝清胃汤辨证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奥美拉唑口服治疗。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对照。[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以软肝清胃汤联合奥美拉唑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肝源性溃疡病有较好的疗效,且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利拉鲁肽治疗乙肝肝硬化伴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鄂尔多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乙肝肝硬化伴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患者用恩替卡韦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对照组患者用利拉鲁肽治疗.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耳穴贴压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成2组,空白对照组采用同等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针灸联合耳穴贴压,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残余尿量、中医证候积分、糖代谢、脂代谢指标。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治疗后残余尿量、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组间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糖代谢和脂代谢指标无组间差异(P>0.05)。结论:针灸联合耳穴贴压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有疏导膀胱气机,振奋气化的功效。  相似文献   

20.
肝源性糖尿病是指继发于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近几年,我科收治了76例肝源性粮尿病病人,现将其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