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以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工作提供相应指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32例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32例2型糖尿病未合并尿路感染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症状表现及实验室生化指标检验结果。结果革兰阴性菌是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原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多;观察组各项血糖指标及生化检验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病程及治疗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并发尿路感染患者的各项血糖指数及生化检验项目均高于未发生尿路感染者,因此及时控制患者血糖,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48例(观察组)和非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48例(对照组)的病历资料,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尿检转阴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尿检转阴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是影响尿路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临床应对其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更有效的防治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尿路感染。方法选择2010~2012年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187例,根据年龄是否大于或等于60岁,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对两组之间的临床特点以及致病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糖尿病病程长,症状不典型,血糖水平和慢性并发症均高于非老年组(P〈0.05),而血浆白蛋白水平低于非老年组(P〈0.05),两组的致病菌均以大肠杆菌为主。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病程长、血糖水平高、有慢性并发症、低蛋白血症等因素,比非老年患者更易发生尿路感染,应积极控制血糖,防治并发症及营养不良,同时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护理措施。方法分别对57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与非糖尿病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对57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与无尿路感染患者的实验室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血糖控制不良,FGP、2hPG及HbAlc水平均高于未合并尿路感染患者(P<0.05);老年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与非2型糖尿病尿路感染患者比较,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病程长、易复发( P<0.05)。结论良好的血糖控制是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关键,在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的基础上,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缩短病程、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社区规范管理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及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本社区的104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仅进行普通治疗和一般宣教,观察组在上述干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膳食运动指导等综合干预措施。进行12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达标率、血压达标率及再住院率。结果经过12个月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管理干预,观察组血压及血糖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饮食控制率、适当运动率、自我监测率及遵医行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医院管理干预可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压及血糖,提高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达标率,值得在社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尿感)的临床特点。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31例和同期非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44例及无尿路感染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38例进行比较。结果前者血糖控制不良: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糖尿病组(P〈0.05),慢性并发症多见(P〈0.05)。与尿感组比较,病程明显长于非糖尿病合并尿感组(P〈0.05),无症状性尿感发生率高于单纯尿感组(P〈0.05),肾功能受损程度高于尿感组(P〈0.05)。结论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关键,并使之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个体化饮食指导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及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2012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84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和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化的详细饮食指导。进行12个月的随访,比较2组患者血糖达标率、血压达标率。结果观察组血压及血糖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的饮食指导,更有利于控制血压和血糖,使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和血糖达标率显著提高,有在基层医院普遍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社区收治的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观察两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变化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50%)明显高于实验组(5.00%),且两组之间对比的治疗后血糖、血脂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促进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系统肿瘤的治疗和预后情况,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5月我院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系统肿瘤患者28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血糖正常的消化系统肿瘤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2年生存率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发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后2年生存率发现,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系统肿瘤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性较高,预后情况较差,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对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潘召英 《吉林医学》2012,(34):7470-7471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简称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从而探讨其防治方法。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31例和非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31例的临床表现比较;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无尿路感染的31例与并发尿路感染的31例的临床生化等实验室结果的比较。结果:并发尿路感染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无尿路感染患者(P<0.05)。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的和同期非糖尿病患者并发尿感比较,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程明显长(P<0.05)、无(膀胱刺激)症状性尿感发生率高(P<0.05)。结论: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关键,根据中段尿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可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控制血糖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82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分组,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1)和研究组(n=41),对照组开展常规降压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控制血糖治疗,对2组降压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4周后的血压达标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2组血糖水平接近达标与完全达标时的血压达标率比较,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血糖有利于提高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压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这类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可参考资料。方法选择我院于3年内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另收集同期收治的5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女性占比、年龄和病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FT3、FT4以及FP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TSH、TG以及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女性较多、病程长、年龄大,同时其也会出现血脂代谢的紊乱,因此在实际的治疗中需对其这些特点进行重点观察,以期对患者起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瑞格列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二甲双胍。观察对比2组患者临床指征及血糖达标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为(5.8±1.6)mmol/L,餐后2 h血糖为(8.1±1.7)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4±2.8) mmol/L和(9.8±2.6)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为92.5%、餐后2 h血糖达标率为95.0%以及空腹血糖达标率为87.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80.0%和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患者血糖达标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系统肿瘤的治疗和预后情况,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5月我院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系统肿瘤患者28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血糖正常的消化系统肿瘤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2年生存率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发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后2年生存率发现,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系统肿瘤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性较高,预后情况较差,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对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柴雪妍 《海南医学》2016,(9):1421-1423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68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各8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加格列美脲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诺和灵30R联合格列美脲治疗,早晚各一次,两组治疗方案均以3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情况、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变化、体重指数变化,以及低血糖的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在治疗后相关指标比较中,观察组患者FPG、2 hPG与对照组基本相当,但观察组患者HbA1c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达标率达50.0%(42/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3%(23/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和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6.7%(14/84),观察组为3.6%(3/8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其血糖达标率、血脂控制水平、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优于格列美脲联合诺和灵30R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我院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用药情况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诊治的231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中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比例并分析该类患者的临床特点、用药情况及预后。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比例达到51.9%(120/231),该类患者的性别、年龄与未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无明显差异,但是体重指数、餐后血糖、血压和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与未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降糖药物主要为双胍类、磺脲类、胰岛素,降压药物主要为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降脂药物主要为贝特类;血压控制达标率最高,为44.2%,血糖及血脂的控制达标率仅为26.7%、20.0%。结论我院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病比例高,但是控制达标率较低,医务工作者应了解我院该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用药情况,以便实施更佳的治疗方案,以期获得满意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老年与非老年2型糖尿病(T2DM)临床特征的异同。方法收集同期住院治疗的28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及282例非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病程、体质量指数、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病程、舒张压、胆固醇等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病程长,非老年组舒张压、血总胆固醇较高;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达标率均较低,非老年组更低;老年组患者心、脑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等眼部并发症、感染性疾病等的患病率较非老年组高(P<0.05)。结论老年和非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控制达标率均低,与糖尿病防治指南的控制目标有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重视 T2DM治疗的全面达标;老年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感染并发症的患病率较高,应加强防治;非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加强血脂、血压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卞玮婷  胡晓 《基层医学论坛》2012,(34):4524-4525
目的探讨养老院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对入住我院的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血糖水平、并发症、住院时间、留置导尿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养老院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率为64%,其发生与年龄、性别、病程、血糖水平、并发症、住院时间密切相关(P均〈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发病率高,应加强入住养老院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与监测,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做到及时发现,有效治疗,积极控制血糖,提高治愈率,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法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自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所有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且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痛风症状,分别予以不同类型的临床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基础糖尿病饮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饮食干预法,持续为期40d的临床随访调查,随后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差异,从而判定其临床治疗效果,以验证饮食干预法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的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综合临床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31.15±1.15)d;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1.68±1.28)d;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饮食干预法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消除痛风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控制血糖水平,加速病情康复效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应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入2015年10月至2018年3月来院就诊的236例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就诊序列号单双分组法将患者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观察两组整体治疗效果以及血压、血糖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59%(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和血糖各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佳(P0.05)。结论临床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明显改善高血压、高血糖症状,强化整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