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I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内镜特征,并对其进行随访。结果 IC好发于中老年人,60岁以上患者占69.2%,多伴有相关基础疾病(82.1%,32/39),包括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便血等症状,病变多发生于左半结肠,呈节段性分布。多数患者预后良好,39例患者中5.1%(2/39)于住院期间死亡,1例患者于随访期间出现复发。结论结肠镜检查是诊断早期IC的主要方法,IC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
探讨缺血性结肠炎(IC)患者的临床特点、内镜特征及转归。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4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1例IC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基础疾病、实验室检查、结肠镜检查、腹部CT检查结果及转归。结果 IC多发于中老年患者,多数合并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腹痛,餐后加重,腹泻及便血。非坏疽型IC患者80例和坏疽型IC患者1例。非坏疽型IC结肠镜下常以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纵型溃疡形成等改变为主要表现,病变严重者出现肠壁增厚、结肠袋消失及肠腔狭窄;坏疽型IC结肠镜下表现为黏膜广泛发紫及假性息肉形成,病变部位位于左半结肠,呈节段性分布,患者预后良好。疾病转归与病变部位、程度、有无并发症、伴随基础疾病情况有关。结论 IC的临床及结肠镜表现无明显特异性。临床上对于出现急性下腹痛及便血,既往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基础的患者应警惕IC可能,及早进行结肠镜检查,可明确诊断,有助于判断预后。治疗后第2次结肠镜检查对IC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伦志军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0):1167-1168
本文介绍非接触型IC卡收费系统的应用,患者应用IC卡付费可以避免因现金交易带来的疾病传播等诸多弊病,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4.
免疫复合物(IC)与Ⅲ型过敏反应有关,可出现在各种免疫疾病中。类风湿因子可看作是IgG或由IgG抗体构成的IC的抗体。各种风湿病中所见到的IC都不是均一的成分,从测定方法不同结果也不同可看出这一点。报告人报告了IC的多样性,IC的临床意义及其对RF的抗原性,其次就IgG亚类对RF抗原性的差别,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与健康人IgG亚类构造上存在差别的可能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前后相关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特点.方法 对63例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规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FEV1、FEV1/FVC、IC、IC/ TLC等相关肺功能指标检测、呼吸困难MRC评分及6 min行走距离(6 MWD)测定.结果 规律治疗后患者IC、IC/TLC有明显的增加,与呼吸困难的改善及运动耐力的增加相一致,而FEV1、FEV1/FVC等无明显增加.结论 IC、IC/ TLC的检测对于稳定期COPD患者呼吸困难和运动耐力改善的评估意义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缺血性结肠炎(IC)患者诊疗经过,总结经验,以期改善疾病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确诊的45例I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症状及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肠镜特点、治疗及预后等.结果 共纳入45例IC患者,88.9%(40/45)的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腹部手术...  相似文献   

7.
<正> 目前已经了解到,许多疾病其中包括细菌性、病毒性和寄生虫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化学药品中毒(参见表1),都能发生免疫复合物(IC)的病理变化。这些新的认识应归功于近年来IC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它的应用。IC的检测,不仅有助于疾病的病因和病理机制的研究,而且在病情活动和治疗效果的判断上,以及在预后的估计上已逐渐成  相似文献   

8.
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BPS/IC)是常见的下尿路疾病之一。其中,慢性疼痛作为困扰患者最严重的症状,其发病机制可分为解剖结构的改变、尿液菌群的改变、尿液中有害因子的增加及炎症细胞、因子活化等膀胱内因素,以及低雌激素水平及阴道环境的改变、精神状态的改变、免疫源性炎症、神经源性炎症或合并其他疾病等膀胱外因素。目前主要治疗策略为修复患者缺损的膀胱上皮并恢复膀胱神经元功能以及行为及饮食治疗等全身治疗,缓解患者症状。未来可通过对BPS/IC疼痛具体发生机制的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进行病因治疗,从而提高BPS/IC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在临床表现和内镜表现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两者治疗方法有差别。为了提高对这两种疾病的诊断水平,现对我院确诊为IC和U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肝内胆汁淤积(intrahepatic cholestasis,IC)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肝细胞分泌和排泄胆汁功能障碍,其不是单一疾病,而是贯穿于各种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黄疸、皮肤瘙痒和大便颜色变浅。引起IC的原因较多,其预后也不同。如果缺乏适当的治疗,长期的IC会逐步导致  相似文献   

11.
肺心病和肺结核患者红细胞C3b受体活性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C_3b致敏的白色念珠菌为载体行红细胞花环试验,以微量的方法观察肺心病和肺结核患者的红细胞C_3b受体活性。在35例肺心病中,C_3b花环形成率为24.4±3.1%,IC花环形成率为14.9±2.3%;25例肺结核患者C_3b花环形成率为29.1±2.7%;IC花环形成为16.7±2.6%。两种疾病两种花环率与对照组比经显著性检验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当以肺心病与肺结核患者比较中,观察到肺结核患者的C_3b花环和IC花环均较肺心病患者为高。结果提示两种疾病均有红细胞免疫增强现象,且以肺结核病为更明显。并引用文献进行了讨论,认为红细胞C_3b受体活性的检测可能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和预后。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说明许多种免疫性疾病与血循环中的免疫复合物或者它们在组织中的沉积有关。类风湿性关节炎(简称 RA)患者血清与滑膜液(简称 SF)中免疫复合物(简称 IC)的出现和补体水平的下降,滑膜与血清壁内免疫反应物的沉积就是例证。为了探讨 RA 患者血清与 SF 中 IC 的发病率,以及 IC 和临床及有关免疫学表现之间的关系,我们从1981年以来,对86例正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缺血性结肠炎(IC)的临床表现及内镜特点。方法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0月共收治33例IC患者,针对其临床表现、内镜特点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C好发于中老年人,男女比例为1∶2.7,合并基础疾病(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23例(76.6%),临床症状主要为突发性腹痛32例(96.9%)、腹泻23例(69.7%)和便血20例(60.6%)三联征。结论应警惕IC,早期进行结肠内镜检查有助于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4.
丹参与654—2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现 ,补体除参与介导免疫复合物(IC)病的发生发展外 ,尚有溶解 IC、抑制 IC沉积 ,即抵御 IC致病的作用 [1,2 ]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病毒感染触发、以形成 IC并沉积在血管和肾脏为主要发病机理的疾病 [3,4 ] ,也存在此种补体抵御 IC致病能力的低下 ,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5]。我们发现 ,丹参与 6 54 -2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血清补体功能具有明显增强作用 ,临床使用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46例肾综合征出血热住院患者均符合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会议制定的标准 ,属发热后期2 9例 ,低血压少尿期 1 7例。其中 ,治…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4):49-52
目的研究老年缺血性结肠炎(IC)与老年溃疡性结肠炎(UC)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54例老年IC患者和50例老年UC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两组患者基础疾病、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及病理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C组比较,UC组患者病程较长,存在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者较少(P0.05)。UC组腹泻和黏液脓血便发生率较高,而IC组单纯血便的发生率较高(P0.05)。结肠镜及病理组织检查结果显示,IC组患者病变部位多累及乙状结肠和/或降结肠,直肠受累少见;病变为区域局限性,正常黏膜与病变黏膜分界清楚,溃疡为纵行或不规则形,病理特异性表现为含铁血黄素沉积和血管内血栓形成。UC组病变多起源于直肠,累及肠壁全周,病变呈连续性分布,溃疡呈散在针尖地图样,病理特异性表现为隐窝脓肿。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IC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UC组,C反应蛋白(CRP)和血小板计数(PLT)水平明显低于UC组(P0.05)。结论根据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肠镜及病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IC和UC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737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秀兰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0):1156-1157
恶性肿瘤是口腔颌面部中最常见的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本文对我院737例住院患者中经临床病理确诊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监测,以掌握主要疾病和构成特点,加强早期诊断,早期预防,彻底治疗,以减少癌症疾病的发生。1临床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上报给市卫生局国际疾病分类IC  相似文献   

17.
<正>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结肠肠壁供血不足,导致该段肠壁损伤的一系列病理改变的疾病,系消化内科急危重疾病之一,也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IC的损伤临床表现多样且病情变化较快,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延误治疗,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IC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研究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  相似文献   

18.
补体在激活剂(activators)如抗原抗体复合物(IC)、C-反应蛋白、葡萄球菌A蛋白、聚合阴离子(polyanions)以及某些细菌、病毒激活下,可经传统或旁路途径活化。C3被C3转化酶(C-42,C——3bBb)裂解成C3a、C3b片段,在H因子协同下,C3b进一步被I因子裂解成C3c、C3f、C3dg,后者又被蛋白水解酶水解成C3d、C3g。血清中C3d含量可反映补体活化程度。由于补体被IC激活后,C3d可以共价键结合于IC上,因而IC上荷有C3d是该种IC可激活补体的标志。鉴于补体的活化,IC特别是激活补体的IC在组织中的沉着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意义,并在某些疾病的发病机…  相似文献   

19.
王建渝  黄宗干 《四川医学》1990,11(4):227-228
对于免疫复合物的深入研究,70年代中期已认识到补体及补体受体的缺陷与免疫复合物(IC)疾病之间的关系。补体自身通过与抗原(Ag)-抗体(Ab)复合物结合而改变了复合物的结构和生物活性;对IC清除有重要作用的C_3受体(CR_1)的特征和结构也已得到明确的描述。现就近年来有关IC的清除和IC清除障碍的病理因素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0.
间质性膀胱炎(IC)是一种易被漏诊误诊的疾病,以尿频、尿急、尿痛、夜尿等为主要表现,其诊断尚无统一标准,治疗方法多种,但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本文综述IC的流行病学、发病原因、机理、诊断及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减少漏诊误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