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期心律失常发生率颇高且与龄俱增。普通EKG25岁以下正常人最高为2.1%,65及80岁以上正常人各为17.7及50.6%。动态监测(HolterENG)可达无症状老人100%。以早搏、传导阻滞最多,室早(VPS)少于室上性(SVS),余各型失常皆可见。患病老人发生率更高,一组千例病死老人连续尸检中,生前普通EKG34.2%有房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异常心电图出现率颇高,据Mihalick等收集文献资料,70岁以上老年人2482例中出现异常心电图者占52%,这些异常心电图表现,电轴左偏占51%,ST-T变化占16%,房性早搏占10%,Ⅰ°房室传导阻滞占9%,心房纤颤8%。  相似文献   

3.
传导阻滞、心房颤动和期外收缩是老年人中相当常见的心律失常,有作者认为是老人摔跤、骨折,中风和昏厥的重要原因。心脏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护应用后,在正常的健康人中发现各种心律失常,以房性和室性异位搏动最为多见。本文旨在运用磁带心电监护仪在有症状和无症状的老人中发现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病率以及通过随访明确其临床意义。随机取20名“正常”者,年龄65~98岁,平均82.4岁,体检时心脏窦性节律,血压低于170/90毫米汞柱,为无症状组;另征集曾发生摔倒、“虚脱”、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心律失常多见,主要原因是冲动发放功能低下和传导系统的障碍,高龄者其传导系统本身可有器质性改变,这些皆为老年人发生心律失常的基本原因。本文对老年人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房颤动及房室传导阻滞三种心律失常,就有关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一、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在老年人较常见,据报告,60岁以上的病例约占半数以上,其基本原因是随着年龄增长到高龄,窦房结发生器质性的变性改变,P细胞逐渐减少,到75岁以上减少至正常时的10%以下,同时有进行性纤维化。当有慢性窦房传导阻滞时,提示窦房结有广泛性病变,同时房室结也有变性。以往认为上述改变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心律失常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54 老年人心律失常特点[ManolioTA等。JAmCOllCardiol,1994,23(4):916(英文)]心律失常常发生于心血管病与健康老人,在后者常被认为与死亡率升高不相关。有报道称冠脉正常老人的室早可能与左室扩张有关,并提示可能为隐性...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缓慢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赛房和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以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十分常见;但患病宰尚未确定。近年流行病学研究表明。Ⅰ度房室传导阻滞、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柬支传导阻滞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高: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和病窦的病死率亦随年龄而增高。上述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高可能由心脏传导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心律失常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律失常常发生于患心血管病及健康老年人,在后者常被认为与死亡率不相关。有报道称冠脉正常老年人室早与左室扩张有关,为预示隐性心血管病的征兆。另有学者认为心律失常与高龄、男性、收缩期高血压、吸烟及心脏扩张等心血管病易患因素  相似文献   

8.
心律失常在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且多数在器质性心脏病的基础上发生。病人常诉疲乏、心悸、头晕、目眩、胸闷等或有一过性脑缺血症状。当心律失常严重到影响血流动力学变化时,还可发生反复晕厥、心力衰竭或猝死等。有的病人即使毫无自觉症状、也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或只有轻度冠状动脉粥状硬化者、也可由于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心电不稳定导致室颤、心源性猝死。故临床工作者应予足够的重视和警惕。老年人心律失常的原因老年人的心脏多有冠状动脉的粥状硬化,心肌和传导系统的退行性变、高血压病、心肌肥厚、原发性淀粉样变性、窦房结内起搏细胞的减少及其附近区内的弹力纤维、胶元纤维的增生、脂肪浸润等都是心律失常发生的病理基础。其他如非特异性炎症或继发于窦房结动脉疾患的心肌缺血、慢性肺疾病致缺氧以及电解质紊乱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抗心律失常药物对212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奎尼丁、乙胺碘呋酮、洋地黄和异搏定可以满意地控制室上性心律失常,而在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乙胺碘呋酮和慢心律的疗效最佳。顽固性复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多数病例需联合用药。其优点是可以减小各种药物的剂量,降低毒副作用。本文还讨论了抗心律失常药物与左室功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介入治疗学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门医学影像学和临床治疗学相结合的新兴学科,在心血管领域,目前已经涉及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因仅需局部麻醉、不需开胸、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其应用日益广泛.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包括起搏治疗和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两大类.老年人常具有基础疾病复杂、心脏结构及功能常伴有退行性病变等特点,其介入治疗有其特殊之处.  相似文献   

11.
邹剑铭  慈书平 《心脏杂志》2002,14(6):520-520
运动有益健康 ,然而不适当的运动则有害健康 ,甚至可促发疾病。作者对老年人运动诱发心律失常进行了观察。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患者 32 (男 2 9,女 3)例 ,年龄 6 0~ 89(73± 6 )岁。既往病史中有高血压病 13例 ,冠心病 12例 ,肺心病 1例 ,无明确心脏病史者 6例。诱发心律失常的运动方式 :跑步者 15例 ,打拳者 12例 ,骑自行车者 3例 ,搬重物者 2例。1.2 方法 在安静状态下均有常规心电图记录 ,有心律失常者 3例。运动诱发心律失常均有即刻心电图记录或心电监护结果。运动前后心律失常率的比较用 χ2 检验。原发疾病诊断以《实用内科…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心律失常与猝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老年人心律失常与猝死辽宁省人民医院(110015)叶文丘根据死亡证明所做一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成人自然死亡中12%是猝死(以症状出现后2小时内死亡为定义),其中88%属心源性。老人心源性猝死的直接机制以心律失常占绝大多数,未及时有效抢救大多死亡,...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心律失常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88~1990年期间对301例受检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试图探索老年人心律失常的一般规律及其与年龄、疾病、病种的关系。临床资料老年患者组(甲组) 149例,平均年龄66±6岁;老年前期患者组(乙组) 100例,平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心律失常在老年人群中为常发疾病,并表现出与青壮年不同的特点,包括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无不适感、出现脑血管意外表现等,提高对老年人心律失常的认识对其预防和康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一、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病因与临床特点(一)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病因: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病因复杂,致病因素多,临床上要予以全面考虑,仔细鉴别.1.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均可发生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其中以冠心病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6.
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在片刻间的变化与整个生命息息相关。随年龄增长,室性和室上性早搏的发生频率常常增加及复杂性室性早搏增加。然而,对超过70岁人的心律失常报告甚少。而且,关于很多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研究,缺乏与青年人的对照组,也没有随访观察和予测心律失常病人预后的重要意义。无论是反映老年心律失常的频率增加,还是随年龄增长对发病率的增加,都均不甚清楚。老年人心律失常与偶发性症状如头晕和眩晕有何关系,也不甚  相似文献   

17.
心律失常在老年人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发生率高,临床特征和治疗常不同于一般成年人,且往往作为老年人危重症状群的先兆,严重地威胁老年人的健康。老年人心脏的病理生理特点随着老年期的到来,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功能逐渐低下,心肌细胞β受体数目减少,以及纤维中神经递质酶活性减低使衰老的心脏和血管系统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降低,窦房结的起搏功能减退,迷走神经张力增强而使窦房结的自律性受到抑制,心率趋于缓慢。Thery等发现随年龄增长,窦房结内的起搏细胞减少,且有空泡形成和核破坏,纤维组织增生,此种改变使窦房结和房室结变性。当病变波及整个心房,或同时侵入房室束、心脏传导系统时则会影响正常冲动形成和传导。电生理研究证实老年人的心肌易感性和应激性均有增加而传导性相对减慢,随年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比分析了90例老年人与75例非老年人的心律失常。结果表明老年人心律失常多伴发于器质性心脏病:感染、低氧、电解质紊乱是主要诱因;并发心衰者或急性呼衰伴MAT者预后差;不少老年患者发病时间不明确,无症状或单纯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9.
我院对全市60岁以上(含60岁)离休人员进行健康普查,共查1640例,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1 检查对象和方法 对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心电图检查,年龄在60—91岁,除外原有心脏疾病患者。所用机器为日本产6511心电图机。检查前对机器进行转速,时间常数,对称性,线性及灵敏度指标的检测和校正,完全符合正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特点和预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我院359例(426例次)老年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资料,结合临床表现和36个月随访结果以探讨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特点及其预后。动态心电图检查表明:房性过早搏动最为多见(96%),其次为室性过早搏动(67.1%)、窦性心动过速(19.7%)、反复短阵房性心动过速(15.0%)、心房颤动(8.5%)、显著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性静止(各6.5%)较为常见。本组42例(11.7%)诊断为病窦综合征,其中4例按置永久起搏器(VVI型3例,AAI型1例)。随访期间3例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