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PP/PS1转基因小鼠大脑内锌转运蛋白3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锌转运蛋白3(ZnT-3)在APP/PS1转基因小鼠大脑皮质及海马内的分布和表达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ZnT-3在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的分布,并应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ZnT-3在大脑皮质及海马的表达水平。结果ZnT-3主要分布于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的老年斑中,且主要定位于老年斑周围变性的神经元及其突起内;ZnT-3在APP/PS1转基因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的表达均明显高于野生型小鼠。结论ZnT-3在APP/PS1转基因小鼠大脑内的高表达以及在老年斑内的定位,提示ZnT-3可能在老年斑内锌离子的聚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进而参与了APP/PS1转基因小鼠大脑内Aβ老年斑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内质网应激因子TRB3在不同月龄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的表达情况,阐明TRB3与阿尔茨海默病(AD)病情进展的关系。 方法 将APP/PS1转基因小鼠分为3月龄WT组、3月龄APP/PS1组、7月龄WT组、7月龄APP/PS1组,每组各10只。分别以3月龄、7月龄野生型(WT)C57/BL6J小鼠为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行为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TRB3在小鼠脑内的表达。 结果 与同月龄WT组比较,3月龄APP/PS1组未出现明显行为学改变(P>0.05),而7月龄APP/PS1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B3主要在大脑皮层表达,与同月龄WT组比较,TRB3在3月龄及7月龄APP/PS1组脑内的表达均明显增多(P<0.05),且7月龄APP/PS1组脑内TRB3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3月龄APP/PS1组(P<0.05)。 结论 TRB3在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表达增多,且TRB3表达水平的增多可能与AD的病情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中药 I号方对APP/PS1双转基因模型小鼠APP代谢的影响. 方法 将5月龄APP/PS1双转基因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vehicle)、中药Ⅰ号方低剂量组(0.6 g/kg)、中剂量组(1.2 g/kg)和高剂量组(2.4 g/kg),并以同窝阴性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wild-type, WT),每组16只,雌雄各半.给药小鼠每天灌胃一次,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给予等体积的双蒸水灌胃.给药四个月后,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及其代谢产物和分解酶的变化.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给药组能显著降低APP分解酶(ADAM10和BACE1)(P<0.01)及APP的分解产物的量,如:β-CTF(C99)、α-CTF(C83)、 sAPPα、sAPPβ(P<0.01).结论 中药I号方通过影响APP的分解过程减少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eptide,Aβ)的生成,减少脑内老年斑的沉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动物模型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基因组DNA甲基化分布。方法采用最新发展的甲基化DNA免疫共沉淀(Me DIP)结合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皮层脑组织DNA甲基化分布。结果只在AD小鼠脑组织中存在的DNA甲基化片段有2 346个,涉及485个基因,这些DNA甲基化片段分布在不同的染色体上。部分甲基化基因具有一定家族聚集性。结论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与相应的野生型小鼠脑组织的DNA甲基化位点存在明显差异,提示DNA甲基化可能参与了AD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APP/PS1双转基因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早期病理和行为学变化。【方法】选取5、7月龄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和非转基因小鼠,采用刚果红染色法和定量方法,并结合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对其脑内淀粉样斑块积聚与学习记忆能力的月龄变化关系进行研究。【结果】(1)7月龄的双转基因组小鼠的空间辨别学习记忆能力与非转基因组小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PP/PS1双转基因组小鼠在5、7月龄时海马与脑皮质均观察到明显的橘红色斑块沉积,但非转基因组小鼠海马及脑皮质均未观察到淀粉样斑块沉积。【结论】7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部位淀粉样斑块的早期出现随年龄依赖性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APP/PS1转基因小鼠甲状腺功能的动态变化并探讨AD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6 月龄雌性APP/PS1
转基因鼠( n=9)和野生型小鼠( n=9)自由摄食和饮水,2 组小鼠分别于9,12,18 月龄时各取3 只处死,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
清TSH 和甲状腺激素(TT3、TT4、FT3、rT3)。结果(1)APP/PS1转基因小鼠与野生型小鼠相比血清TT3、FT3 水平均有降低,但
9 月龄时差异不显著( P> 0.05),12 月龄时差异显著( P< 0.05),18 月龄时差异更为显著( P< 0.01)(2)APP/PS1转基因小鼠与
野生型小鼠相比血清TT4、rT3 均升高,但9月龄时差异不显著( P> 0.05),12 月龄时差异显著( P< 0.05),18 月龄时差异更加显
著( P< 0.01)(3)各年龄段APP/PS1 转基因小鼠血清TSH 水平较野生型小鼠虽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APP/PS1 转基因小鼠在生长过程中伴随着甲状腺功能的改变,且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麻素HU-210对APP/PS转基因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脑组织中老年斑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3.5月龄APP/PS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HU-210处理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0只,用大麻素HU-210[100 μg/(kg·次)]和等量生理盐水分别腹腔注射1个月。应用Morris水迷宫和恐惧实验检测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染色以观察小鼠脑内老年斑的变化。结果:水迷宫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U-210处理组小鼠找到平台的潜伏期及搜索路程显著缩短;HU-210处理组小鼠穿越平台次数(5.40±1.52)明显高于对照组小鼠(1.60±1.14,P<0.01);恐惧实验显示,电击后HU-210处理组小鼠出现Freeze次数(电击后即刻:38.30±15.16;电击后24 h:99.89±5.71)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电击后即刻:17.84±5.33;电击后24 h:56.00±4.78,P<0.01)。免疫组化显示,与对照组(3.90±2.51)相比,HU-210处理组小鼠脑内老年斑数量(9.70±5.67)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老年斑形成初期使用大麻素可明显减少痴呆模型小鼠脑内老年斑的形成,从而改善痴呆模型小鼠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5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及脑部病理改变。方法 5月龄APP/PS1(+/-)小鼠,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免疫组织化学和刚果红染色观察淀粉样斑块沉积情况。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显示APP/PS1(+)小鼠逃避潜伏期明显长于APP/PS1(-)小鼠,表明5月龄APP/PS1(+)小鼠已经出现了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损害。新物体识别实验中5月龄APP/PS1(+)小鼠对新物体的分辨指数无显著降低,免疫组化、刚果红染色显示5月龄APP/PS1(+)小鼠海马及皮质均出现斑块沉积。结论 5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出现空间学习记忆功能损害,小鼠脑内已经出现相应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对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和海马组织MKK4、JNK、c-Jun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3月龄APP/PS1转基因小鼠腹腔内注射STZ,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测学习记忆功能,应用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组织内MKK4、JNK和c-Jun的表达水平.结果 水迷宫隐蔽平台实验中,从第2天到第5天,给予STZ后APP/PS1转基因小鼠逃避潜伏期和目标路径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或P<0.01);Nissl染色显示STZ组小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明显;与对照组比,STZ组海马组织中磷酸化JNK和c-Jun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分别增高到217.78 ±23.49和189.27±17.80(P<0.01).结论 STZ可使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减退,神经元损伤,其机制可能与JNK信号转导通路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为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PPswe/PS1dE9转基因小鼠生物学特性标准化资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APPswe/PS1dE9转基因小鼠杂合子交配繁殖,建立基因型鉴定方法,选择160窝次的1158只小鼠分别统计4胎内不同胎次、不同基因型的繁殖性能及生长发育指标.结果 ①APP/PS1片段大小为600 bp;②第2胎和第3胎的仔鼠数量及阳性数量均大于第1胎(P<0.05),阳性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③第1、2胎之间的胎间隔天数较短(P<0.05),第2、3胎的窝产仔数、离乳仔数及离乳率均高于其它两胎(P<0.05);④第3胎和第4胎的初生窝重、泌乳力和离乳个体重较为稳定;⑤雌雄APP/PS1小鼠的最高体重分别为24.45±0.92 g和30.21±2.53 g;⑥该转基因小鼠的基因型不影响其体重(P>0.05).结论 建立了APP/PS1小鼠的基础生物学特性资料;为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APP/PS1+SCN2B-/-转基因小鼠,为深入研究SCN2B基因在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实验工具。方法将APP/PS1转基因小鼠与SCN2B-/-转基因小鼠合笼,子代同胞兄妹交配,子代的后代中选取APP/PS1高表达和SCN2B阴性的小鼠再同胞兄妹交配,并培育。得到的目的基因的小鼠与WT小鼠对照,进行表型鉴定。运用PCR鉴定子代小鼠尾部组织基因组DNA,用RT-PCR验证Aβ和SCN2B在大脑中的蛋白的表达,通过免疫荧光观察SCN2B在转基因小鼠神经系统中的表达,最后用水迷宫在行为学上对转基因鼠进行鉴定。结果经PCR鉴定成功构建APP/PS1+SCN2B-/-转基因鼠杂交群体,并扩群培育,经免疫染色和RT-PCR分析转基因小鼠的Aβ和SCN2B在大脑中的蛋白的表达,发现Aβ在转基因鼠的海马和皮质中高表达,SCN2B在海马中几乎检测不到,免疫染色也未发现SCN2B在神经系统中的表达。水迷宫结果显示转基因鼠与同月龄野生型(WT)小鼠相比在空间记忆和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APP/PS1+SCN2B-/-转基因小鼠模型,从基因型、组织学表现到行为... 更多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通过动态检测小鼠尿液中AD7C-NTP的浓度变化,了解姜黄素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方面的作用.方法 3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3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7只,分别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罗格列酮组),姜黄素大、中、小剂量组;另选用同月龄同背景的C57BL/6J小鼠7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以上6组连续灌胃3个月,分别于灌胃前、灌胃30 d、灌胃60 d和灌胃90 d收集小鼠尿液,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尿AD7C-NTP浓度的变化.结果 不同时间点各组小鼠尿AD7C-NTP浓度的动态存在波动,各治疗组治疗2个月与治疗1个月相比,AD7C-NTP浓度均有所下降(P<0.05,P<0.01);同一时间点小鼠尿AD7C-NTP浓度组间比较:治疗2个月后,西药组,姜黄素大、小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AD7C-NTP浓度有所下降(P<0.05,P<0.01).结论 姜黄素可降低AD模型小鼠尿液内AD7C-NTP浓度,延缓AD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讨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和实时步态行为学的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3月龄APP/PS1转基因小鼠16只随机分成模型组和石杉碱甲片组,正常对照组选用同龄C57/BL6J小鼠14只。连续治疗150 d,Morris水迷宫(MWM)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大小鼠步态分析仪(GAS-2)检测实时步态行为,并比较两种行为学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模型组小鼠有学习记忆能力的显著降低,逃避潜伏期均显著延长(P0.05),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游泳路程显著降低(P0.05),第一次穿越平台的时间显著延长(P0.05),穿台次数显著减少(P0.05);在步态行为实验中,模型组小鼠平均步行速度显著降低(P0.05),平均步行周期、绝对值平均体转角和侧向移动均显著升高(P0.05),在一个步行周期中左后足(left foot,LF)、右后足(right foot,RF)支撑时相显著延长(P0.05),摆动时相显著缩短(P0.05),左前足(left hand,LH)、右前足(right hand,RH)、右后足推进指数均显著增加(P0.05),制动指数显著降低(P0.05)。石杉碱甲片能显著改善认知功能,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步态行为的变化。比较两种行为学的相关性,得出学习记忆能力与双前足的制动指数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433、-0.379,P值分别为0.039、0.079),其他方面的相关性不大。结论 APP/PS1转基因小鼠在8月龄时有显著的学习记忆能力障碍和步态行为的改变,并且两种行为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月龄APP/PS1/tau三转基因(3×Tg)小鼠脑内突触相关蛋白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为选择合适时程的3×Tg小鼠进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研究提供参考数据;并且研究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ornel iridoid glycoside,CIG)对模型小鼠脑内突触相关蛋白的影响,从而明确其对不同月龄的模型动物的作用特点,为阐明CIG改善AD样认知障碍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7月龄小鼠3×Tg小鼠给予200 mg/kg CIG至9月龄,16月龄3×Tg小鼠给予100或200 mg·kg-1·d-1 CIG至18月龄;采用新物体识别实验检测CIG对学习记忆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突触相关蛋白synapsin-1、synaptophysin和synaptotagmin的表达,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n protein,APP)及相关代谢酶α分泌酶(recombinant 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ase 10,ADAM10)、β分泌酶(β-site APP-cleaving enzyme 1,BACE1)、早老素1(presenilin-1,PS1)、胰岛素降解酶(insulin degrading enzyme,IDE)的表达,tau蛋白在pSer404及pSer199/202位点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7月龄3×Tg模型小鼠与对照组小鼠相比,物体识别分辨指数无明显变化,主要突触相关蛋白synapsin-1、synaptophysin和synaptotagmin的表达没有差异,CIG给药未对3×Tg模型小鼠分辨指数及脑内突触相关蛋白产生影响;16月龄3×Tg小鼠物体识别分辨指数明显降低,synapsin-1在脑内表达水平均相比对照组下降,而给予CIG治疗后不仅能够提高转基因小鼠的分辨指数,而且明显提升synapsin-1的表达。7月龄3×Tg小鼠模型与对照组全长APP、ADAM10、BACE1、PS1、IDE及tau蛋白磷酸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突触相关蛋白在不同月龄3×Tg小鼠脑内表达差异较大,CIG对不同月龄3×Tg小鼠脑内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及认知功能存在不同作用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P62及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B,LC3B)在肺炎链球菌感染小鼠肺部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生长至对数生长期的肺炎链球菌标准株D39用无菌PBS调节浓度为1.5×109 CFU/mL,采用鼻滴的方法对50只SPF级雌性Balb/c鼠(6~8 周,16~20 g)进行处理,分别在感染后0、6、12、24、48 h收集Balb/c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及肺组织,瑞氏-吉姆萨染色进行BALF细胞计数,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 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P62、LC3B在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观察LC3B在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显示,小鼠鼻饲肺炎链球菌后12 h及24 h后肺组织内出现大量炎症细胞浸润。BALF中总细胞数量及中性粒细胞数量于感染后6 h开始增高[(1.280±0.506) vs. (6.272±1.312),P=0.000;(0.000±0.000) vs. (3.456±1.308),P=0.000],在12 h时达到高峰[(1.280±0.506) vs. (19.456±0.997),P=0.000;(0.000±0.000) vs. (15.040±1.012),P=0.000],48 h后基本恢复正常水平[(1.280±0.506) vs. (3.520±0.933),P=0.005;(0.000±0.000) vs. (0.128±0.175),P=0.83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于感染后6 h开始增加[(0.626±0.078) vs. (0.921±0.093),P=0.002],48 h时达到最高水平[(0.626±0.078) vs. (1.884±0.158),P=0.000];自噬相关蛋白P62于感染后6 h开始减少[(2.915±0.094) vs. (2.275±0.269),P=0.000],48 h时降低至最低水平[(2.915±0.094) vs. (1.178±0.142),P=0.000];自噬相关蛋白LC3B于感染后12 h开始升高[(0.747±0.197) vs. (1.429±0.318),P=0.006],24 h时达到高峰[(0.747±0.197) vs. (2.002±0.451),P=0.000],48 h后降低[(0.747±0.197) vs. (1.563±0.501),P=0.002]。免疫荧光显示:小鼠感染后12 h与24 h,肺组织中LC3B蛋白表达水平增加。结论:肺炎链球菌感染小鼠肺部后激活自噬的发生,且自噬在免疫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本实验利用APP/PS1双转基因模型小鼠,观察隐丹参酮对小鼠行为学习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用APP/PS1双转基因模型小鼠,将其随机为5组,另取同窝阴性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3个月龄后开始给药。给药4个月后,通过行为学实验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和脑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显示,APP/PS1双转基因模型小鼠逃避潜伏期较正常组明显延长,原象限停留时间明显缩短。隐丹参酮组小鼠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缩短,原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延长。APP/PS1双转基因模型小鼠血清和脑组织GSH-Px、SOD活力下降,MDA含量明显增多;隐丹参酮治疗组学习和记忆能力升高,血清和脑组织GSH-Px、SOD活力升高,MDA含量减少,与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APP/PS1双转基因模型小鼠7个月后发展有明显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伴有抗氧化能力的下降,隐丹参酮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并且可剂量依赖性的显著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改善程度及自噬相关蛋白LC3-Ⅱ、Beclin1表达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24只.采用Longa线栓法建立改良的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并在缺血1h后进行再灌注.参照改良的Zea Longa 8级神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