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紫金锭源流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均宁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3):220-220
紫金锭具化痰开窍、辟秽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是临床治疗中暑时疫见有脘腹胀痛、恶心呕吐、痢疾泄泻、小儿痰厥,或疔疮疖肿、痄腮丹毒、喉风的常用中成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2000年版均有收载。但文献对其方源记载颇不一致,如《中药成药学》、《中国基本中成药》(一部)称源于《外科正宗》,《中国常用中成药大全》注出《百一选方》。《中药制剂注解》、《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谓出自《外科正宗》,系《百一选方》之方加朱砂、雄黄而成。本文就其方源、衍化发展与临床应用进行考辨,以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2.
3.
通过查阅古代本草著作结合现代相关文献研究成果,考证野菊花的品种来源和药用历史.野菊名可溯源于《礼记·月令》、《埠雅》,称作“菊”、“蘜”,迄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入药最早的本草记载则见于《神农本草经》,有二千年的历史.现代野菊花的药用范围更加广泛,在药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诸多领域值得大力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瘿病以颈前喉结环绕肿大结块为主要临床表现,因形态状如缨络而得名,以地理环境和心理因素为病因,痰凝、气滞、血瘀是瘿病的基本病机。伴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迅速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瘿病的发病率呈上升态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医对瘿病的认识及记载由来已久,医学古籍中留下了诸多历代医家对瘿病的认知及治疗的经验总结,为完善瘿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从病名、病因、辨治三方面对胃脘痛的源流进行考证,追溯胃脘痛的病名沿革,探析不同时期对胃脘痛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的认识,以期对现代胃脘痛的研究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6.
从病名、病因、辨治三方面对胃脘痛的源流进行考证,追溯胃脘痛的病名沿革,探析不同时期对胃脘痛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的认识,以期对现代胃脘痛的研究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7.
赵军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9,38(4):4-5
“解表剂”作为中医学现代规范名词,其从名称到内涵,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春秋至秦汉出现“解表”的概念与初步的运用。晋唐时期,“解表剂”的内涵进一步发展和丰富。宋金元时期,出现“辛凉”与“辛温”两类“解表剂”,扩展了内涵。明清时期,首次出现“解表剂”一词,其内涵与现代“解表剂”相同,类似名称还有“解表方”“发表方”等。明清时期的医家将解表剂分为辛温解表之剂、辛平解表之剂、辛凉解表攻里之剂等,丰富和发展了“解表剂”的名称与内涵。现代中医界将具有解表功效类的方剂名称统一确立为“解表剂”。 相似文献
8.
陈仁寿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6):19-21
在江苏历代众多医药文献中,本草文献著作占很大比例,在各历史时期均有较高学术和文献价值的本草著作问世。从三国时期至宋代代表性的本草文献有《吴普本草》《本草经集经》《本草图注》等,明清至民国出现了大量的实用本草和包含现代医学内涵的新本草,当代更是产生了代表国家级研究水平、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型本草著作《中药大辞典》和《中华本草》。可见江苏省医家在本草学研究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我国中药学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昆布及其组方治疗瘿病的研究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草纲目》和《植物名实图考》上记载的昆布,据有关专家考证,是生长在我国东海沿岸翅藻科的昆布,因为古代的医学家们发现海带和昆布有同样的功效,所以两者就不分彼此一概称为昆布,一直沿用至今。裙带莱原系日本名称,在我国裙带菜和海带一样也是昆布的来源之一。昆布为褐藻类翅藻科植物昆布,裙带藻和海带科植物海带的叶状体。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名词术语的规范化研究是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的基本任务,对促进中医药学术进步和整体发展意义重大。我们在收集、整理文献,深入研究和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瘿病中医名词术语规范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研究原则和主要方法,研究后进一步明确规范了瘿病概念,确定了瘿气(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瘿病眼病(Graves眼病)、瘿痛(亚急性甲状腺炎)、瘿虚(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病名,并在此基础上规范了其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为中医瘿病的规范化诊治和学术水平的提高做了有益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12.
韩冰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5(3):137-141
从奇经八脉理论的萌芽、雏形、理论的奠定、命名与系统阐发等几方面进行阐释,进一步说明了各种致病因素,使奇经八脉受损,可表现在奇经八脉循行部位及独特生理功能出现一系列病理表现,由于八脉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因此奇经病变常具有见症繁多,病情复杂,一症多因等特点。既有本经之病,又有相关密切的奇经与脏腑合病或并病,临证应细加分辨。 相似文献
13.
韩冰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6,(3)
从奇经八脉理论的萌芽、雏形、理论的奠定、命名与系统阐发等几方面进行阐释,进一步说明了各种致病因素,使奇经八脉受损,可表现在奇经八脉循行部位及独特生理功能出现一系列病理表现,由于八脉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因此奇经病变常具有见症繁多,病情复杂,一症多因等特点。既有本经之病,又有相关密切的奇经与脏腑合病或并病,临证应细加分辨。 相似文献
14.
15.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1):70-73
从病名、病因病机、辨证治疗三个方面总结历代医家对伏暑的认识。认为伏暑起源于《黄帝内经》,《丹溪心法附余》最早将伏暑定为病名。直至清代各医家才明确认识到,伏暑是由于夏月摄生不慎,感受暑邪,潜伏体内,至秋季为时令之邪所引发的一类温病。伏暑的病因包括内因和外因两种,而外因又有先因与诱因之分,伏暑的发病与邪气性质、正气强弱、季节时令三方面因素密切相关。历代医家分别从辨邪气性质、三焦辨证、脏腑辨证等不同辨证体系进行治疗。辨伏邪的性质需先辨明是暑热还是暑湿,再分虚实,三焦辨证是以三焦为纲分别对太阴、阳明、少阴、厥阴伏暑加以论治,脏腑辨证则是根据邪气所伏脏腑之不同探讨相应治法。 相似文献
16.
17.
中风病辨治阴阳为纲源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中风病阴阳为纲简化辨证,源远流长。《内经》奠定辨病阴阳为纲大宗,张仲景《金匮要略》进行初步归纳,唐孙思邈强调先定其冷热,已具阴阳为纲雏形;明杨继洲、王肯堂明确提出中风要分阴阳辨治;明赵献可、清周学海、近现代任应秋就阴阳为纲的病理基础阴虚和阳虚及治法方药进行完善和发展。中风病阴阳为纲简化辨证,理论依据充分,提纲挈领,最为简洁实用,应加以继承发扬,制定统一的规范和量化标准,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伏气温病学说源流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伏气温病学说的源流作了初步的探讨,论述了这一学说从产生、发展到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理论体系的历史概貌,认为伏气温病学说萌芽于先秦时代,在西晋时期创立,隋唐宋元得以发展,最终形成于明清时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