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辽宁省肿瘤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辽宁省肿瘤医院2011-2013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229例有效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9例ADR报告中,患者性别差异不明显,年龄主要集中在40~69岁(184例,80.35%),其中50~59岁最多(100例,43.67%);静脉滴注给药最易引发ADR(328次,91.11%);引起ADR的药品主要为抗肿瘤药物,顺铂为致ADR最多的药品(63例,27.51%);血液及造血系统受累居首位(119例,51.97%)。结论临床应加强抗肿瘤药物ADR的监测与上报工作,为合理用药与患者安全做出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特点。方法:选取临沧市临翔区人民医院2009年-2014年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12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了解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用药情况,从而明确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上报的123例药品不良反应(ADR)中,抗微生物药物占32.52%,中药注射剂占8.1%;静脉给药引发的ADR例数最多,占92.68%;累及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52.84%。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监管和上报工作,规范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三亚市2015-2016年涉药单位上报的911例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分布规律,为今后更好地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准确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利用EXCEL电子表格和手工筛选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11例药品不良反应中,60岁以上老年人ADR的发生率较高(占23.93%);新的ADR有525例(占57.63%),严重的ADR有39例(仅占4.28%);抗感染药引发ADR的比例最高(占42.61%);静脉给药途径最容易引发ADR(占86.21%);ADR对人体的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最多(占38.26%)。结论:ADR发生率与患者年龄、药品种类及给药途径等密切相关,应进一步加强ADR监测报告工作,提高报告质量,尤其是对严重ADR报告的收集,强化老年人临床用药安全监测,严格限制抗感染类药物的使用,从而减少ADR发生率,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情况、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8年-2009年收集到的81例ADR报表,分别从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给药途径、药品分类、累及器官系统进行统计评价。结果81例药品不良反应涉及46个药品品种,抗微生物药引起的ADR46例,占56.80%,皮肤损害34例占33.33%。结论ADR的发生率与患者的年龄、用药途径等密切相关,应加强ADR的监测和上报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量用法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随着现今新药品种的日益增多,用药频度和数量不断攀升,世界范围内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日益突出和严峻。合理用药监测是预防和减少药品不良事件、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2004年我国颁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中规定“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以便全面了解ADR的发生情况,探讨ADR发生的易感因素。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因为各方面因素的限制,ADR监测工作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对我院2008年至2009年2年间上报的198例ADR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院2008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是合理用药的重要依据,是关系到广大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减少医患纠纷的一件大事。本文就我院2008年收集上报的152例ADR(涉及药品品种172种)进行统计,分析并总结了一些药物ADR的一般规律和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药物不良反应(ADR)是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有害的反应。2007年本院共上报本市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3例,现对报告患者的性别、年龄、药物类别,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本院20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沧市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发生情况及原因,为临床用药及药品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临沧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中上报单位分布情况、用药途径、药品类别、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05例ADR报告中,医师上报的ADR比例最高(63.3%);女性(55.8%)发生率高于男性发生率(44.2%),年龄在15-44岁发生率最高(47.9%);ADR严重程度分级多为一般(97.6%),结果多为痊愈或好转;给药途径中以静脉滴注发生的ADR最多(81.6)%;引起ADR的药物以抗微生物药最多(79.0%),其次为中药注射剂;ADR累及系统或器官,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结论:应加强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统计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了解其发生特点,提出合理性建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对我院2010年6月—2011年7月上报的药品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11例ADR主要由抗菌药物、中药制剂引起的全身性损害及皮肤系统损害,引发ADR的主要用药途径是静脉注射。结论:加强ADR监测工作,加大ADR监测的宣传,促进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与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集上报的195例ADR报告资料,按照患者基本情况、报告人职业、药物种类、临床表现、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新的、严重的占22.5%,医师上报占82.1%,抗生素引起的ADR占32.8%.结论:健全ADR监测机制,发挥临床医护人员用监测作用,重视分析ADR报告资料,及时向临床反馈信息,重视检查技术在ADR监测中的应用,提高ADR发现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院注射用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与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2019年医院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的注射用抗菌药物引发的398例ADR,对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过敏史、抗菌药物种类分布、用法用量、ADR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ADR类型分布及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98例ADR中,60岁以上患者比例最高(37.94%);喹诺酮类药物引起ADR最多(30.15%);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51.72%);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给药频率及用药疗程是注射用抗菌药物ADR相关影响因素。结论:需加大抗菌药物ADR监测力度,规范抗菌药物使用,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中药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9年~2011年通过网络系统向广州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上报的112例中药ADR报告,按患者基本情况、给药途径、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发生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2例ADR共涉及26个品种,中老年患者ADR的发生率最高(42.68%);注射给药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占93.75%);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50.97%);用药当天发生ADR的比例最大(54.47%).结论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内容和统计资料是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指导合理用药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我院2010年1至12月收集上报的中成西药联合使用118例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寻求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方法,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总结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118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人所占比例最大,占33.9%.用药途径主要为静脉给药.涉及的药品品种:抗生素、中成药和中药注射剂、循环类药物ADR发生率高.ADR表现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发生率较高.结论:通过探讨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注意用药安全性,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武汉市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武汉市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规律,加强药品不良反应分析评价工作,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对武汉市2012年16个区自愿上报的8 650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8 650例报告中,41~60岁年龄段构成比最大,占31.82%;引起ADR的途径主要为静脉滴注给药,占73.61%;引起ADR的药物以抗感染药为主,占53.77%,其次是中成药,占9.85%;ADR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25.73%.新的、严重的ADR报告887例,占10.25%.结论:应加强对生产和经营企业的ADR上报和监测工作;重视抗感染药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等严重ADR;加强对头孢菌素类和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研究和ADR的跟踪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2004-2005年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临床表现及其相关因素,给医生和药师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尽量预防和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方法由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收集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2004-2005年中药注射剂的ADR病例共164例,运用SPSS统计软件,分别按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受损器官、药品种类等项目进行描述性的统计分析。结果在164例报告中,男女构成比分别为52.4%和47.6%,中药注射剂ADR临床表现多样,以用药部位损害为主,主要表现为用药部位疼痛,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表现为红肿、皮疹等,ADR构成比较高的前3个为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注射用血塞通(主含三七总皂苷)、参麦注射液。结论中药注射剂易发生不良反应,临床应引起重视,做好预防和监测工作,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自《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以来,本院加强了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和监测力度,采取各种措施对其加以学习、宣传,使ADR上报工作有了一定进展。为更好地促进ADR工作的开展,现就本院2007年收集的92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以增强医务人员对ADR的上报意识,掌握ADR发生特点,降低ADR发生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市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分布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我市5604例ADR报告从患者一般情况、上报单位分布情况、用药途径、药品类别、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论应加强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江苏地区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江苏地区医院2010年收集的200例ADR报告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2例ADR中,过敏反应居多,其次是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抗生素引起的ADR居首位,其次为免疫调节剂中的胸腺肽注射液。结论:合理规范用药,加强ADR的检测及上报,减少或避免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9.
郭嘉荣 《光明中医》2022,(23):4234-4237
目的 分析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院144例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做参考。方法 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提取2017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该院上报的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对其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144例不良反应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药品不良反应的损害主要涉及皮肤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不良反应涉及的不合理用药主要为溶媒选用不适宜及溶媒剂量不足。结论 医生应规范用药,避免超说明书使用中成药,中药临床药师应协同医生采取合理措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正>药品不良反应是(ADR)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为了解医院药品ADR的相关表现和因素,笔者对湖北省肿瘤医院2011年7月~12月收集到的506例ADR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来源与方法将我院2011年7月~12月临床各科室上报的506例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器官或系统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