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桂芝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9):103-104
目的:为了解本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血尿酸水平及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选自2010年1-5月在我院体检科进行健康体检人群1304例,采用尿酸测定试剂盒(LIRO-PAP法).结果:1304例健康体检人群空腹血尿酸平均值为(352.5±101.3)umol/L,其中男性为(399.3±86.43)umol/L,女性为(273±71.23)umol/L,男性高于女性.男性血尿酸水平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两者呈负相关 女性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两者呈正相关 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30.14%,其中男性为39.24%,女性为14.81%.结论:本地区成人血清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均较高.而男性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女性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相似文献   

2.
正高尿酸血症是一种由于嘌呤代谢异常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尿酸生成过多和(或)排泄减少均可使人血尿酸的升高进而导致高尿酸血症,目前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为:血尿酸水平女性357μmol/L(6mg/dl),男性420μmol/L(7mg/dl)~([1])。临床可分为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高尿酸血症,后者因尿酸盐沉积而引起急性的炎症反应。由于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日常生活中并不会出现不舒服的症状,所以极易被忽视。然而,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3.
正高尿酸血症是血液中尿酸盐浓度过饱和的一种病理状态,血清中的尿酸浓度取决于尿酸生成和尿酸排泄之间的平衡,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为:男性和绝经后女性血尿酸420umol/L(7.0mg/dl)、绝经前女性358umol/L(6.0mg/dl)~([1])。其发生与嘌呤代谢紊乱,或动物蛋白过度摄入,或肾脏排泄减少有关,临床可表现为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也可因尿酸盐沉积引起相应组织的病变,如痛风性关节炎、尿酸性肾病等。研究表明,本病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脑血管意外等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对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佛山地区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本地区高尿酸血症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健康体检者2 433例,其中男性1 097例,女性1 336例。采用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尿酸、胆固醇、三酰甘油、葡萄糖。结果:佛山地区居民血尿酸水平中位数为368(306,436)μmol/L,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42.18%。男性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女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43.52%(453/1 097),女性患病率为39.38%(547/1 33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按年龄分为≤40岁、41~50岁、51~60岁、61~70岁、 70岁共5组,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逐渐升高;血尿酸与胆固醇(r=0.043,P=0.032)、三酰甘油(r=0.290,P=0.000)、葡萄糖(r=0.072,P=0.032)存在正相关。结论:佛山地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同时高尿酸血症与脂代谢、糖代谢具有密切关系,监测血尿酸水平对降低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高尿酸血症是由嘌呤代谢紊乱使尿酸生成过多和肾脏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显性临床表现可有痛风发作和关节损害,而隐形表现更多在于高尿酸可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和肾脏的慢性损害,加重胰岛素抵抗,增加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以及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发生的风险。据估计,我国普通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大约为10%,与糖尿病患率相当,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达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在20%以上,已经达到或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1]。高尿酸血  相似文献   

6.
<正>原发性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 HUA)是我国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目前将血尿酸>420μmol/L定义为HUA。HUA在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和尿酸性肾病等并发症的同时,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HUA还增加了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和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的患病风险[1]。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  相似文献   

7.
项洁琼  陈仁慈  陈洪宇 《新中医》2016,48(10):188-190
正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20μmol/L,女性高于360μmol/L,即称为高尿酸血症(HUA)。这是由于体内尿酸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而导致的血尿酸浓度升高。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日趋上升。目前,用于降尿酸的西药并不多,代表药物有别嘌呤醇、苯溴马隆、丙磺舒等,但由于副作用或经济条件等的限制,其治疗高尿酸血症的运用并不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高尿酸血症与T2DM及2型糖尿病肾病(T2DKD)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患者217例,根据男性和绝经后女性血尿酸≥420μmol/L、绝经前女性血尿酸≥360μmol/L,将其分成正常尿酸(NUA)组135例及高尿酸血症(HUA)组82例;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ACR)及血肌酐(SCr)值分为ACR30μg/mg正常蛋白尿(DKD0)组82例,ACR≥30~300μg/mg微量白蛋白尿(DKD1)组56例,ACR≥300μg/mg大量蛋白尿(DKD2)组32例,ACR≥300μg/mg且SCr115μmol/L肾衰竭(DKD3)组45例。比较NUA组和HUA组临床资料及血尿酸、ALB、肌酐清除率(Ccr)、HUA患病率在DKD各组中的差异。结果 217例T2DM患者中HUA患病率为37.79%,133例T2DKD患者中HUA患病率为50.38%。HUA组患者年龄、体质量、空腹C肽、三酰甘油、ACR、血尿酸水平高于NUA组(P均0.05),而DBP、空腹血糖、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Ccr、HDL-C水平低于NUA组(P均0.05)。血尿酸及HUA患病率在DKD0组、DKD1组、DKD2组及DKD3组依次递增(P均0.05);ALB、Ccr在DKD0组、DKD1组、DKD2组及DKD3组依次递减(P均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2DM患者Ccr与ACR、年龄、尿素氮、Cr、尿酸呈负相关,与体质量正相关(P0.01)。结论 T2DM及T2DKD患者中HUA患病率均较高。HUA可能参与和加速了T2DM患者肾功能的下降和DK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长期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生成增多和(或)排泄减少,血液中尿酸浓度高出正常范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临床可表现为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也可因尿酸盐沉积引起相应组织的病变,如尿石症、痛风性关节炎、尿酸性肾病、痛风等[1]。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存在密切的相关性[2]。车树强教授致力于中医肾病临床研究,治疗高尿酸血症及长期高尿酸血症导致的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女性代谢综合征(MS)患者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619例女性M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实验室检查,以血尿酸(UA)360μmol/L者为单纯MS组,UA≥360μmol/L者为MS合并HUA组,比较2组检测指标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UA危险因素。结果女性MS患者HUA患病率为12.44%;MS合并HUA组年龄、TC、TG、Cr均高于MS组,出现血脂异常、高血压的比例明显高于MS组;年龄增加(OR=2.459)、高TG(OR=1.809)、高TC(OR=1.741)、饮酒史(OR=5.389)是HUA的危险因素。结论合并HUA女性MS患者脂代谢紊乱较为严重,年龄增加、高TG、高TC、饮酒史是女性MS患者出现HUA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长沙地区居民高尿酸血症(HUA)患病率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长沙地区符合标准的居民2961例,采集居民各项资料,并对2961例居民进行空腹血糖、血脂4项[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的测定,分析长沙地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现状及危险因素。结果:(1)2961例居民中,符合HUA诊断标准者共670例,HUA总患病率为22.62%,随着年龄的增大,HUA患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男性HUA患病率为37.68%,高于女性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HUA患病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人均收入、性别、饮酒频率、高血脂、饮食习惯、体力活动频率是影响长沙地区居民HUA患病的单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饮酒频率、人均收入每月≥5000元、喜甜的饮食习惯、高血脂、体力活动频率均为影响长沙地区居民HUA患病的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长沙地区HUA患病率较高,其中男性患病者多于女性,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加强相应体育锻炼、戒酒、合理的控制血脂水平可有效预防HUA。  相似文献   

12.
<正>高尿酸血症(HUA)为一种反复发作的炎性代谢性疾病,现代医学证实HUA形成和尿酸钠盐结晶积聚有关[1]。HUA与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痛风等密切相关,是这些疾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2]。在HUA的治疗上,现代医学主要采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降低血尿酸药物以及口服激素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存在较严重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尿酸血症是由于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而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正常成年人血清尿酸水平波动范围较窄,国内男性为(261·8±59·5)μmol/L,女性(202·3±53·4)μmol/L,一般男性高于420μmol/L(7mg/dl),女性高于350μmol/L(6mg/dl)即为高尿酸血症。痛风作为高尿酸血症的主要临床病症,其发病具有典型的临床特征。痛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性单关节剧痛伴有红、肿、热症状。由于发病急骤、疼痛剧烈,患者难于忍受,因而如何尽快缓解患者痛苦、控制疾病发展,成为急性发作期痛风首要解决的问题。笔者临床观察发现痛风急性发作多为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 HUA)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患病率约为5%~23.5%[1-2],且呈年轻化趋势[3]。痛风是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 HUA 直接相关,在我国患病率约为0.15%~0.67%[4]。临床中,除调整生活方式、抑制尿酸合成、促进尿酸排泄及抗炎药物治疗外,中药治疗痛风及 HUA 日益受到关注。笔者采用自拟祛风通络方联合刺络放血治疗痛风,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观察患者关节疼痛及肿胀程度,评价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正>痛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紊乱,是由关节和软组织中尿酸单钠(MSU)晶体的沉积引起,高尿酸血症是其发生发展的先决条件[1]。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已成为现阶段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截至本世纪第一个十年我国高尿酸血症人数已达1.2亿,其中痛风患者超过1 700万人,且正以每年9.7%的年增长率迅速增长[2]。由此防治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生、发展成为社会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分析。方法:观察组38例,对照组(健康体检组)36例。所有观察对象均检测血清尿酸(SUA)、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白蛋白、尿p H值、12h尿酸、12h尿肌酐。计算尿酸排泄分数(FEUA)。观察组2个月后复查上述指标,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还要检测甲状腺功能。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SUA与空腹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无明显相关性(P0.05),尿p H与血清尿酸水平关系最密切,HDL-C、尿p H为高尿酸血症(HUA)的独立相关因素;日进食红肉量为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OR值为1.937),但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高尿酸血症患者中饮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患者并发高尿酸血症占52.6%,而对照组为27.8%,高尿酸血症(HUA)患者与正常尿酸血症者(NUA)的FEUA t检验结果显示:HUA者比NUA者的FEUA低(P0.05),治疗前观察组中HUA者的FEUA(%)为5.92±2.60,属于混合型高尿酸血症。结论:甲亢并高尿酸血症为混合型高尿酸血症,尿p H偏低为高尿酸血症的高危因素,其易发人群为男性、营养状况较好、尿p H偏低、FEUA偏低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对上海某社区1128例年龄>65岁老年人进行调查,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与高尿酸血症相关的人口学特征、饮食和生活习惯及临床指标。结果:共检出高尿酸血症220例,患病率为19.50%。男性患病率为27.18%(165/607),女性患病率为12.33%(63/511),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后表明:男性、饮酒、高血压、腹型肥胖、兄弟姐妹高血压、血脂异常等6个因素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应警惕男性、饮酒、高血压、腹型肥胖、兄弟姐妹高血压、血脂异常等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做出预防措施,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8.
吕秀娟 《河北中医》2010,32(12):1880-1881
<正>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慢性疾病[1],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的改变,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在我国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已证实,高尿酸血症(HUA)和痛风与脂肪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可能与男性经常在外应酬、吸烟、饮酒以及进食高蛋白食物有关,也可能与内分泌代谢尤其是雌激素的代谢有关. 高尿酸血症是指血清尿酸值男性≥420μmol/L(7.0mg/dl),女性≥350μmol/L(6.0mg/dl)的嘌呤代谢紊乱疾病,是当今世界尤其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该病已被WHO列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我国患病率近年来明显增加,常常累及多个器官与系统。近些年,中医学在防治高尿酸血症方面取得一些成果。就高尿酸血症的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及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研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