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卒中又称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病死率与致残率都很高,卒中后呃逆是部分中风后患者的常见顽固性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阻碍病情的发展,临床用西药治疗的效果往往不佳.我院于2010年1月~2013年1月应用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卒中后顽固性呃逆60例,疗效明显,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风后抑郁症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是影响患者功能恢复和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中风发病率的增高,中风后抑郁症也呈上升趋势。近年来,中医学者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医治疗等方面对本病进行研究,取得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中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后抑郁症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为影响患者功能恢复和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中风后抑郁症总发生率在40%~50%左右,其中重度抑郁大约占10%。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相当于中医学“郁证”范畴,中医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已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风患者急性期出现顽固性呃逆的病例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顽固性呃逆的特点是呃逆频繁,症状顽固,持续时间超过24h,常规治疗方法无效。本症是脑血管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常见并发症,具有病程长、反应剧烈的特点,致使患者痛苦难忍。笔者采用加减旋复代赭汤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风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是影响患者功能恢复和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中风发病率的增高,中风后抑郁症也呈上升趋势。近年来,中医学者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对本病进行研究,取得一定的进展。1病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合清热化痰通腑汤灌肠对中风后呃逆的影响。方法将66例中风后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胃复安肌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穴位注射合清热化痰通腑汤灌肠,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评分、不良反应量表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治疗组不良反应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较少,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注射合清热化痰通腑汤灌肠可使中风后呃逆得到有效控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连丽英  张江  冀绪  史志勇 《河北中医》2013,(12):1849-1851
中风又称卒中,是由于各种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导致脑部疾病的总称。该病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是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每年新发卒中大约200万人,每年死于此病大约150万人^[1]。其预后取决于发病的病情和初始治疗措施。随着医学尤其是康复医学的发展,中风恢复期的各种影响神经功能恢复的干预措施,对降低中风患者的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中风后呃逆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主要是因为中风后导致胃失和降,气机上逆动膈所导致的一系列不适症状,发病时间较短,轻者可以自行恢复,重者会反复发作,比较难治.我科主要采用耳穴埋豆的方法治疗中风后呃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呃逆在中风疾病中较为常见,且症状顽固,用西药治疗效果不佳,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笔者在临床上应用旋复代赭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19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呃逆在中风疾病中较为常见,且症状顽固,用西药治疗效果不佳,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笔者在临床上应用旋复代赭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19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1.
朱碧宏 《新中医》2017,49(7):37-3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疾病引起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血管疾病引起顽固性呃逆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丁香柿蒂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情况。结果:治疗7天,总有效率观察组97.78%,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天、5天、7天及14天后呃逆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后,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病引起顽固性呃逆患者在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基础上联合丁香柿蒂汤治疗效果理想,药物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卒中俗称中风,凡因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脑血流循环障碍和脑组织功能或结构损害的疾病都可以称为卒中。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卒中后给患者的生理、心理带来极大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对卒中后患者展开针对性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对疾病知识的认知,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护理干预对卒中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由于本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大部分中风患者都遗留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与生存质量。目前,中风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卒中单元,这是一种新的病房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又名“卒中”,本病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又以中风名之。许多中风患者由于发病后急性期的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最终造成死亡或遗留严重后遗症。井穴作为五输穴之一,临床用于脑血管急症治疗,疗效肯定,其对急性中风病的临床实验研究较为深入。然而针刺十二井穴治疗中风何时介入较为合适,研究尚较少,现就其时效性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风,又名卒中,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多属此病范畴。偏瘫,又称半身不遂,它是中风留下的最常见后遗症之一,而电针能减轻患者脑血肿,帮助颅脑局部神经恢复。  相似文献   

16.
中枢性呃逆常见于中风(脑血管意外)病后,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笔者近年来,用毫针、芒针治疗中风后中枢性呃逆46例,疗效显著。46例均为中风住院病人,其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91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0天。经1疗程(3天)治疗后,35例痊愈(呃逆完全消失),8例好转(呃逆次数明显减少,呃声明显低缓,但未能停止),3例无效(呃逆未见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丁香柿蒂汤加减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中风后呃逆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丁香柿蒂汤加减内服联合穴位按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明显下降,观察组在减轻患者症状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丁香柿蒂汤加减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效较好,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头针为主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波  焦杨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125-126
<正>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音短促、频频发出、不能自控为主症,常伴有胸膈痞闷、胃脘不适、情绪不安等。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是中风疾病的一个常见并发症,其呃逆频繁或持续时间较长(常超过48h),常规中西药治疗通常无效,症状重且顽固,严重影响患者的病情及预后。近年来,笔者应用头针(胃区和胸腔区)为主加以体针辨证选穴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23例,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风又名卒中,现代医学称为"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20.
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或中风,是指起病迅速的,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症状群。随着现代抢救治疗和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病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存活的患者中有50%~80%遗留肢体功能障碍、失语等严重的后遗症。痉挛为卒中的常见并发症,致使卒中患者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本文主要对卒中后痉挛性肌张力增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