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白及甘露聚糖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白及是兰科白及属植物白及Bletillastriata(Thunb .)Reichb .f.的块茎 ,为一重要的传统中药。白及甘露聚糖(BletillaMannan)是由白及块茎中提取的一种多糖类物质[1 ] ,实验证明 ,白及甘露聚糖有可靠的局部止血作用 ,并能在局部很快吸收 ,是一种良好的可吸收性局部止血药[2 ]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此药的毒性 ,本实验观察了白及甘露聚糖的急性毒性和局部毒性。1 材料1 1 药品 白及甘露聚糖是一种多糖 ,是由 4分子甘露糖和 1分子葡萄糖的比例组成的一种葡萄糖配甘露聚糖。其结构中还结合有少量的C…  相似文献   

2.
细茎石斛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和性能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提取分离细茎石斛水溶性多糖,并研究其结构性质。方法经提取、离心、沉淀、脱蛋白后的粗多糖,进一步用DEAE-纤维素,Sephacryl S-400HR,Sephacryl S-200HR凝胶渗透柱色谱分离纯化,对分离到的主要多糖应用高碘酸氧化、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TLC,GC,GC-MS,IR等方法进行组成结构分析。结果从细茎石斛水溶性多糖提取物中分离到8种均一多糖,DMP1a-1,DMP1a-2,DMP2a-1,DMP3a-1,DMP4a-1,DMP5a-1,DMP6a-1和DMP7a 1,其中DMP1a-1的相对分子质量(Mr)为28 000,葡萄糖、甘露糖组成摩尔比为1:4.798,分子中1→3、1→4(或1→2)、1→6连接的糖苷键数比为8.75∶23.59∶1,红外光谱数据显示为β-D-吡喃甘露聚糖。结论8种均一多糖首次从细茎石斛中分离得到,其中DMP1a-1为β-D-吡喃型葡萄甘露聚糖。  相似文献   

3.
细茎石斛多糖DMP2a-1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程  陈云龙  张铭 《中国药学杂志》2004,39(12):900-902
 目的研究从细茎石斛[Dendrobium moniliforme(L)Sw]中分离纯化得到的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60×103的多糖DMP2a1的化学结构。方法应用紫外、红外、高碘酸氧化、甲基化分析、质谱及1H,13CNMR等化学和光谱方法研究该多糖的结构特征。结果多糖DMP2a-1主链由1,4连接的α-D-吡喃葡萄糖基组成,β-D-甘露糖以端基糖的形式位于1,4α-D-吡喃葡萄糖基的O6位上,每6个1,4连接的葡萄糖残基上有1个O6位发生了取代。结论细茎石斛多糖DMP2a-1是一新结构多糖,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分离纯化得到的3种大黄多糖结构进行研究。方法水提醇沉得到大黄粗多糖,分别经DEAE-52柱层析、Sephacryl S-200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后,得到3种多糖组分RP-1、RP-2、RP-3,并采用高效凝胶色谱GPC、薄层色谱TLC、气-质联用GC-MS、核磁共振NMR等对其分子量、单糖组成、糖链的连接方式及其分支情况和糖苷键构型等进行分析。结果 RP-1由葡萄糖残基构成,主要连接方式为1,4-连接,并在O-6位出现支链。RP-2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以及半乳糖醛酸组成,主要含有1,4-葡萄糖残基,同时还有1,2-鼠李糖,1,4,6-甘露糖、葡萄糖等残基。RP-3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以及葡萄糖醛酸组成,主要糖单元为1,5-连接的五碳糖。结论初步鉴定了3种大黄多糖的结构,为其药理作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兰州百合鳞茎中分离和纯化得到的多糖BHP-1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仪器分析和化学反应等手段研究其初步的形貌特征和化学结构。方法:采用热重分析(TG)及扫描电镜(SEC)技术分别分析多糖BHP-1的热稳定性和形貌结构特征;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结合部分酸水解、高碘酸钠氧化-Smith降解以及核磁共振波谱(NMR)分析等方法对多糖BHP-1的化学结构进一步的进行解析。结果:BHP-1是以1,4连接的α-D-吡喃葡萄糖和1,4连接的β-D-吡喃甘露糖为基本骨架的甘露葡聚糖,在葡萄糖和甘露糖的2位和/或3位形成主要的分支,主链或支链的末端残基主要为T-α-D-吡喃葡萄糖,同时在其结构片段中含有少量的O-乙酰基。热重分析显示BHP-1在220℃开始发生降解,520℃基本结束,说明BHP-1热稳定性良好。形貌分析显示BHP-1表面光滑有大量凹陷,凹陷处多为片层结构错落紧密堆积而成,并交织下陷呈不规则的孔洞。结论:多糖BHP-1是一种热稳定性良好,表面光滑有大量的凹陷和孔洞,并含少量O-乙酰基的甘露葡聚糖,其化学结构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
银杏叶多糖的化学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黄桂宽  曹麒燕 《中草药》1997,28(8):459-461
从银杏叶水提液中,得到两种多糖,经凝胶过滤、高效波相色谱、过碘酸钠氧化、Smith降解、红外光谱等方法,证实一种银杏叶多糖的分子量为1.7×106,含葡萄糖、鼠李糖、木糖,其摩尔比为49.82:28.40:21.75,糖基以β-(1→6)(1→3)(1→4)连接;另一种多糖是葡聚糖,分子量为1.4×104,糖基以α-(1→4)(1→3)(1→6)连接。抗氧化效果试验表明银杏叶多糖对有一定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7.
芦荟多糖是一大类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大分子化合物,主要由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鼠李糖组成,其中以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含量居多,芦荟叶肉中的黏性物质以甘露聚糖为主。同其他植物多糖一样,芦荟多糖具有广谱的调节免疫、抗辐射、抗艾滋病病毒、抗溃疡、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等药理活性。目前尚未有因使用芦荟多糖而出现过敏反应的报道,且其本身的毒副作用小,因而是近年来芦荟研究的重点之一。芦荟多糖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精多糖的提取及分离纯化条件,对得到的单一多糖进行分子量测定、单糖组成分析,并对其一级结构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制黄精经石油醚脱脂后,采用水提醇沉,DEAE-cellulose及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200)色谱柱分离纯化;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纯度鉴定及分子量测定;气质联用测单糖组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其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获得一种多糖(PSP-1-A),数均分子量为:1410,重均分子量(Mw)为:8640,分布宽度(Mw/Mn)为:6.12。单糖主要由半乳糖组成,另外含有少量葡萄糖(Glc)、鼠李糖(Rha)、木糖(Xyl)、阿拉伯糖(Ara)及甘露糖(Man),其摩尔比为93.8∶1.4∶1.3∶1.5∶1.1∶0.9。红外及核磁结构分析证明PSP-1-A是由β-1,4-半乳糖(gal)和β-T-半乳糖(gal)构成的线性多糖。结论:PSP-1-A是一种全新单糖组成的相对分子量均一的黄精多糖。  相似文献   

9.
山药多糖的提取分离和结构测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提取分离并测定山药多糖的结构。方法:依次用水提取,乙醇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胺盐沉淀法得到粗多糖;用萄聚糖凝胶柱层析和高效液相层析纯化多糖并测定分子量;甲基化分析和薄层层析分析多糖酸水解产物,结合IR和^13CNMR确定单糖组成、连接方式和端基碳构型。结果:从山药中得到两个均-多糖S1和S2。结论:S1和S2的分子量分别为63000和7400Dal,它们均为[α-D—Glc(1→4)-]n型萄聚糖。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糖谱法,通过部分酸水解和特异性糖苷酶酶解结合高效薄层色谱法(HPTLC)和荧光辅助凝胶电泳法(PACE),分析半夏及其炮制品多糖的糖苷键结构特征,以及其水/酶解前后的抗氧化活性变化。方法:半夏及其炮制品多糖加入淀粉酶除淀粉后,超滤法除去3 000 Da以下的小分子成分;精制后的多糖以酸水解和5种特异性糖苷酶酶解制备样品,采用HPTLC和PACE进行分析;以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和2,2-联苯基-1-苦基肼基(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价多糖水/酶解前后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通过HPTLC和PACE分析发现,半夏及其炮制品多糖能被β-半乳糖苷酶、β-甘露糖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水解,而几乎不能被葡聚糖酶水解,表明半夏及其炮制品的多糖含有β-吡喃半乳糖苷键、β-1,4-甘露糖苷键、β-1,4-葡萄糖苷键和α-1,4-半乳糖醛酸苷键。通过体外抗氧化实验发现,半夏及其炮制品多糖经酸水解和果胶酶酶解后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减弱,而经纤维素酶,β-半乳糖苷酶和β-甘露糖酶酶解后,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增强;而半夏及其炮制品多糖经不同水/酶解后...  相似文献   

11.
黄精多糖的提取及其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英  叶小利  李学刚  朱小康  王亮  黄文文  李平  冯平 《中成药》2010,32(12):2133-2137
目的:研究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不同分子量级的多糖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探究黄精多糖分子量大小、单糖组成、单糖比例和黄精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之间的联系。方法:采用DEAE2纤维素柱色谱和透析袋透析等操作对黄精的醇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分段。然后用气相色谱分析多糖不同分子量级组分的组成、单糖比例。结果:黄精中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主要成份为黄精多糖。对黄精多糖分离纯化分段,得到4个分子量级别的多糖,对其组成分析:M2 000,含有2种单糖,分别为阿拉伯糖、葡萄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44.90%;2 000M14 000,含有一种单糖为葡萄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68.10%;14 000M50 000,含有3种单糖,分别为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55.30%;M50 000,含有2种单糖,分别为甘露糖、葡萄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63.80%。结论:单一葡萄糖形成的黄精多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最强,降糖活性也最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从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中分离纯化获得的均一多糖ASDII-3-3的结构。方法采用糖组成分析、甲基化分析以及NMR确定该多糖的结构。结果该均一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44000,主要由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组成,此外尚含有少量的鼠李糖、甘露糖和木糖;其中阿拉伯糖的连接方式为端基和1,5连接;半乳糖的连接方式为1,4和1,4,6连接;鼠李糖为1,2连接,甘露糖为端基,木糖为1,4连接。结论该均一多糖为首次从当归中分离获得的一种新的杂多糖。  相似文献   

13.
中药白术免疫活性成分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术醇提后的药渣用水提醇析后,经硼酸型DE-52分离得到甘露聚糖AM-3。SephadexG-200凝胶柱层析,玻璃纤维紙电泳证明AM-3为单一多糖。AM-3的分子量为12000。红外光谱示 AM-3为构型糖苷鍵,且有甘露糖的特征峰。多糖水解物经薄层层析及气相层析,其组成成分为甘 露糖。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苦豆子多糖特征图谱。[方法]采用1-苯基-3-甲基本5-吡唑酮(PMP)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苦豆子多糖进行单糖组成分析。[结果]苦豆子多糖特征图谱由7个共有峰组成,为甘露糖、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以及1个未鉴定出的单糖。[结论]柱前衍生化HPLC法建立多糖的特征图谱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良好,为苦豆子多糖的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离、纯化和结构特征解析,探讨糖槭叶多糖的结构特点。方法以糖槭叶为原料,采用热水提取的方法得多糖,阴阳离子串联树脂法脱蛋白,DEAE Cellulose 52柱色谱分离和Sephadex G-100色谱柱纯化,高效凝胶渗透色谱-蒸发光检测法测定多糖的纯度及分子量,高效液相色谱法、甲基化、气质联用色谱法、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法和原子力显微镜研究糖槭均一多糖ASP-A-c结构。结果 ASP-A-c分子量为1.27×107Da,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木糖以物质的量比5.39∶1.64∶1∶1.20∶1.5∶15.04∶2.87组成,共存α和β两种糖苷键,并以(1→4)连接的Galp构成主链,末端残基为Glcp和Galp,单链高度为2.0~9.4 nm。结论首次在糖槭中分离得到的ASP-A-c,并明确其结构。  相似文献   

16.
陈国广  孟蕾  孔毅  杨婉  吴梧桐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1):2199-2200
目的探讨灰树花子实体多糖中β-葡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多糖粗提物依次用高温α-淀粉酶、木瓜蛋白酶和α-1,4葡萄糖水解酶水解,通过测定其中葡萄糖的含量计算β-葡聚糖的含量。结果确定了测定方法中几种酶的用量。在0~30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测得灰树花子实体多糖中β-葡聚糖含量为3.26%~3.51%,3组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0.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17.
抗肿瘤活性茯苓多糖的提取、纯化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灿  王玉明  赵骏 《中草药》2012,43(11):2146-2149
目的 对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茯苓多糖进行提取、纯化以及结构分析.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茯苓多糖,三氯乙酸法除蛋白,凝胶色谱柱纯化得到抗肿瘤活性茯苓多糖ATPCP,高效液相凝胶色谱法测其相对分子质量,样品水解后经过TLC及GC-MS分析确定单糖组成,通过FT-IR、13C-NMR和1H-NMR对其进行结构分析.结果 GPC结果显示抗肿瘤活性茯苓多糖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6 850,多分散性为1.34,TLC及GC-MS结果显示其含有岩藻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各单糖的物质的量比为1∶2.36∶5.49∶2.34.FT-IR和NMR结果显示ATPCP含有α-型和β-型吡喃糖,其主链为1,6-糖苷键,并存在1,4-糖苷键支链.结论 茯苓中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茯苓多糖是由4种确定的单糖组成并伴有支链的杂多糖.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苓桂术甘汤中多糖的结构,包括单糖组成以及官能团检测,并对其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估,为体外生物测定法运用于苓桂术甘汤的质量评价提供基础。方法:利用高效凝胶色谱对全方多糖分子量进行研究;进一步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柱前衍生化法及红外光谱扫描分析全方多糖结构组成;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及羟基自由基测定全方粗多糖及精多糖的抗氧化能力。结果:全方多糖由单一峰组成,且相对分子质量为3 689 Da,主要由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果糖组成,摩尔比为6. 85∶1. 00∶109. 21∶1. 04∶21. 82,其中葡萄糖和果糖为主要组成成分;红外结果显示聚糖结构中存在吡喃糖及糖醛酸,并且糖苷键存在2种立体异构(α-糖苷键及β-糖苷键);抗氧化研究发现全方多糖有一定清除DPPH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的能力,粗多糖的活性优于精多糖。进一步采用LC-Q-TOF-MS对粗多糖中的其他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提示这与甘草中五环三萜类成分的吸附有关。结论:苓桂术甘汤中多糖及五环三萜类物质均是苓桂术甘汤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基础,利用体外生物测定法测定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全面控制苓桂术甘汤质量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9.
《中成药》2019,(8)
目的研究芡茎多糖单糖组成及抗炎活性。方法水提取总多糖,层析法分离纯化多糖组分,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测定各组分分子量;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HPLC-ELSD)测定多糖组分的单糖组成;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考察芡茎多糖(EFPP)抗炎作用。结果从中纯化出EFPP1、EFPP2、EFPP3 3个组分多糖,其中EFPP1、EFPP2含有量较高;EFPP1组分由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4种单糖组成,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2.06∶9.544∶3.967∶9.131;EFPP2组分由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4种单糖组成,其物质的量之比13.69∶11.64∶18.14∶6.616;芡茎多糖(EFPP)能降低小鼠耳廓肿胀度、降低致炎小鼠血清中TNF-α,IL-1?和IL-6含有量。结论芡茎多糖是为非均一多糖,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北柴胡根中分离表征具有抗补体活性的多糖成分。方法:以抗补体活性为导向从北柴胡根水提物中分离纯化活性多糖;化学和谱学方法表征多糖的理化性质;采用体外细胞溶血试验法测定抗补体活性;并利用补体成分缺失血清鉴定补体激活过程中的作用靶点。结果:获得一个均一多糖BC-PS2,是一个具分支结构的杂多糖,平均分子量2000KDa,其单糖摩尔比为:葡萄糖/阿拉伯糖/半乳糖/甘露糖=3.5:2.4:2.0:1.0,并含有少量的鼠李糖和木糖以及蛋白(1.11%);单糖的主要连接方式包括:末端、1,3-、1,6-和1,3,6-连接的葡萄糖,末端、1,5-连接的阿拉伯糖,末端、1,4-、1,6-和1,4,6-连接的半乳糖,末端、1,4-和1,4,6-连接的甘露糖;BC-PS2对补体激活的经典和旁路途径均有抑制作用,CH50和AP50分别为(0.222±0.013)和(0.356±0.032)mg·mL-1;靶点研究结果表明BC-PS2作用于补体成分C1q,C2和C9。结论:BC-PS2是一个具有抗补体活性的多糖成分,应该是柴胡治疗与补体过度激活相关疾病的药效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