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疼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可涉及临床各科疾病,发于身体任何部位。其证候虽错综复杂,然往往是同症异病或同病异症。从中医角度来看,痛证病机不外虚与实。痛证之虚表现为“不荣则痛”;痛证之实表现为“不通则痛”。全国名老中医刘茂甫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因虚所致痛证多与肾虚有关,  相似文献   

2.
证候宏观诊断标准基本框架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中医证候的整体性特征和辨证过程的思维特点出发,分析既往证候标准存在的问题,结合证候宏观诊断标准,两次全国范围的专家群体调查结果,提出设计证候宏观诊断标准基本框架的构思,对每一个证候给出其规范名称、证候基本临床特征、定性及定位指标、证候相关指标重要性排序、证候定量诊断阈值、最终构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证候宏观诊断标准等几部分内容,以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把握中医证候宏观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获得气滞血瘀证的诊断指标,并探讨其在不同疾病中表现的差异。方法使用德尔菲法对20名全国知名中医专家进行咨询,获得气滞血瘀证诊断指标;再对121名气滞血瘀证患者进行临床调查,检验德尔菲法获取的气滞血瘀证诊断指标,根据主病分组比较各项指标敏感度。结果德尔菲法选出气滞血瘀证诊断指标20项,临床调查的检验结果与专家意见有一定出入,其按主病分组比较各项指标敏感度的结果不全一致。结论气滞血瘀证诊断指标在不同疾病中敏感度不同,体现了同证异病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各位临床医师:炎证在临床中,涉及面广,其病因病机复杂,证情多端,治法众多.为总结和交流全国各地中医对炎证的研究成果和诊疗经验,中国中医药学会委托《按摩与导引》(中华按摩)、《湖南中医杂志》和《江西中医药》编辑部于1996年5月初在湖南(张家界)联袂举办“全国中医治疗炎证学术研讨会”,征文工作现已开始,具体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5.
《光明中医》2021,36(6)
吴光炯教授,首届全国名中医,第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40余年,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诊治内科、儿科、妇科疾病,尤其对脾胃(肠)疾病的诊治有着丰富经验。其临证推崇方证辨证,对其临证运用温胆汤系列方经验进行总结介绍。  相似文献   

6.
曾垂义  毛德西 《新中医》2012,(10):162-163
毛德西教授为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专精而博学,方简而效验。有幸伺诊左右研习其经验,探其辨治痰湿证,每获良效。今略谈心得,与同道分享。  相似文献   

7.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临证经验栏目将重点介绍国医大师及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精华与学术特色,对其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以培养新一代中医大夫的辨证论治与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整个中医药队伍的理论与临床素质。故此,本刊特面向临床,征集广大读者、作者、中医临床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名老中医临证经验方面的文章,重点刊登国医大师及全国第一、二、三、四批500位名老中医专家,国家科技部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项目的临证经验类文章。  相似文献   

8.
褚玉霞教授是全国著名的中医妇科专家,从两方面对其辨治妊娠病的学术思想作一介绍。其一学术思想渊源妊娠病安胎大法补肾培脾,养阴清热;重视治未病思想;辨治抓住中西汇通,病证相参。其二临证原则及用药规律,谨遵治病与安胎并举的原则,临证用药有其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临证经验"栏目将重点介绍国医大师及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精华与学术特色,对其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以培养新一代中医大夫的辨证论治与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整个中医药队伍的理论与临床素质。故此,本刊特面向临床,征集广大读者、作者、中医临床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名老中医临证经验方面的文章,重点刊登国医大师及全国第一、二、三、四批500位名老中医专家,国家科技部"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项目的临证经验类文章。  相似文献   

10.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临证经验栏目从2009年起将重点介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精华与学术特色,对其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以培养新一代中医大夫的辨证论治与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整个中医药队伍的理论与临床素质。故此,本刊特面向临床,征集广大读者、作者、中医临床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名老中医临证经验方面的文章,重点刊登全国第一、二、三、四批500位名老中医专家,国家科技部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项目的临证经验类文章。  相似文献   

11.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临证经验"栏目将重点介绍国医大师及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精华与学术特色,对其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以培养新一代中医大夫的辨证论治与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整个中医药队伍的理论与临床素质。故此,本刊特面向临床,征集广大读者、作者、中医临床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名老中医临证经验方面的文章,重点刊登国医大师及全国第一、二、三、四批500位名老中医专家,国家科技部"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项目的临证经验类文章。  相似文献   

12.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临证经验"栏目重点介绍国医大师及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精华与学术特色,对其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以培养新一代中医大夫的辨证论治与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整个中医药队伍的理论与临床素质。故此,本刊特面向临床,征集广大读者、作者、中医临床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名老中医临证经验方面的文章,重点刊登国医大师及全国第一、二、三、四批500位名老中医专家,国家科技部"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项目的临证经验类文章。  相似文献   

13.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临证经验"栏目重点介绍国医大师及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精华与学术特色,对其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以培养新一代中医大夫的辨证论治与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整个中医药队伍的理论与临床素质。故此,本刊特面向临床,征集广大读者、作者、中医临床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名老中医临证经验方面的文章,重点刊登国医大师及全国第一、二、三、四批500位名老中医专家,国家科技部"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项目的临证经验类文章。  相似文献   

14.
顾庆华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1):1110-1111
邵荣世主任医师,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其治疗慢性胃炎,从辨证分型、 辨病治疗、脏腑论治三方面着手治疗,疗效显著。辨证分型为:气滞湿阻证、湿热蕴中证、阴虚胃热证、寒湿蕴中证、中虚气 滞证。脏腑论治从肺、肾、心论治。  相似文献   

15.
男性肝病血瘀证与性激素关系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男性肝病血瘀证与性激素关系的初步观察唐智敏,陈川明,王伯祥慢性肝病肝损伤程度及预后的性别差异早已为人们所熟悉。为探讨其机理,我们观察了男性患者肝病血瘀证与性激素的关系。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符合全国肝炎会议病毒性肝炎西医诊断与中医辨证分型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临床多中心病例调查,探讨肺性脑病证候要素的分布和基础证候,为其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在全国选择4所医院作为研究中心,对肺性脑病住院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运用频数描述、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合格调查表41份。提取病性证素8项,痰出现的频率最高,为70.73%,其构成比为31.87%,其次为热与湿;病位证素5项,肺出现的频率最高,为73.17%,其次为肾与清窍。基础证有13个。痰热证的频率最高,为43.9%;其次为肺气虚证、痰湿证、肾气虚证和痰闭证。此外,对各基础证的主、次症进行了筛选。结论:痰、热、湿、虚、瘀是肺性脑病的主要证素特征,痰热证、肺气虚证、痰湿证、肾气虚证和痰闭证是其基础证候。临床调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陕西中医》2017,(1):99-100
黎小斌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广东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李丽芸教授学术继承人,黎教授中医临证辨治有快、准、效的特点,其辨证善抓主证,重视诊察患者面部光泽、舌苔以及脉象,以分辨患者正气的强弱、疾病的虚实寒热与阴阳,临证用药参察五运六气等经验,可为后学者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出血中风急性期阳类证与阴类证动态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制定的出血中风急性期阳类证、阴类证辨证标准对全国9城市12家医院的出血中风急性期(发病7d内)患者进行动态辨证分析。结果:出血中风急性期患者411例,其中阳类证340例、阴类证71例;纳入研究第1d、第3d以阳类证为主(82.7%、83.8%),第7d阴类证患者明显增多(44.6%),第14d阳类证又逐渐增加(63.7%),第21d阳类证与阴类证患者比例约3:1。在纳入研究7~14d阳类证及阴类证均有相互转化趋势。结论:出血中风急性期阳类证占多数,阳类证、阴类证在急性期呈动态变化,于7~14d相互转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9.
从全国名老中医万远铁主任对颤证病因病机的认识、临证审查要点、治法治则等几方面详细介绍其对该病的辨证思路,并结合临床病案逐层分析其审证要点。  相似文献   

20.
辨证论治是中医最显著的特色之一。张磊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临床实践,逐渐形成自己的辨证思维模式,即辨证中之证与证外之证,注意其杂;辨静态之证与动态之证,注意其变;辨有症状之证与无症状之证,注意其隐;辨宏观之证与微观之证,注意其因;辨顺易之证与险恶之证,注意其逆;辨正治之证与误冶之证,注意其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