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旨在总结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中西医治疗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通过简要阐述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基于病机就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方法、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采用行气活血、利湿通窍的方法,用中药治疗4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结果显效28例,有效13例,无效1例。  相似文献   

3.
总结李静教授运用腹针为主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经验。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属于“耳闭”范畴,李静教授认为该病病机主要为脾虚湿蕴、痰瘀互结,临床诊疗时强调准确辨脏腑、辨经络,重视病证结合,提倡多种针灸疗法综合运用,腹针疗法对于耳疾疗效颇佳,故主要采用腹针疗法结合体针、艾灸等,以益气健脾化痰、聪耳通络开窍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以分为风邪滞窍型31例、气血瘀络型28例以及痰湿聚耳型16例。有效率明显低于风邪滞窍型和痰湿聚耳型患者(P〈0.05)。结论风邪滞窍型和痰湿聚耳型患者治疗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推广。方法我院治疗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75例,中医辨证分型可结果75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气血瘀络型患者的总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对于  相似文献   

5.
江坚  周雪 《陕西中医》2020,(10):1458-1460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属于祖国医学的“耳闭”范畴,是鼓室内被痰饮之物积潴所致,故也属于“痰饮”范畴,其虽为局部水液潴积,但究其根源,乃体内津液运行失衡,与肺的宣发肃降、脾的运化、肾的温煦作用密切相关。临床上以痰饮为切入点,以温肺化饮、健脾温阳化饮、温补肾阳为治法,选用温阳化饮的方药对OMSC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减少鼓膜穿刺次数,降低复发率。故从痰饮论治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理论基础坚实可靠,对临床实践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青  吴显文  黄甡 《环球中医药》2020,13(8):1425-1427
分泌性中耳炎以耳内胀闷堵塞感、中耳积液或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儿童发病率较高,是导致低龄儿童听力障碍的常见原因,将其归属于中医"耳胀耳闭"的范畴。现代医学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亦无特效疗法。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儿童耳胀耳闭主要病邪为风、热、湿,三者常夹杂,病变脏腑以肺、肝胆、脾为主,多内外合邪、虚实夹杂为患;临证首分虚实寒热,再辨脏腑归属,注重"耳"之局部与"人"之整体的结合;分风热犯肺、肝胆湿热、湿浊困耳三型,主要运用谷精草合剂、龙胆泻肝汤、补中益气汤等为主方加减治疗,通利耳窍,标本兼治,疗效显著。本文从致病因素、病机分析、治法介绍展开阐述,并附临床验案一则。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6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长河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9):1146-1146
分泌性中耳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早期正确治疗其疗效好,但若治疗不及时、不彻底、不规范,则易迁延不愈而成难治之病。笔者以王氏二陈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分泌性中耳炎较为常见 ,约占五官科门诊初诊患者3.5%~ 5% ,一般常用抗菌、脱敏、粘膜收缩剂等治疗。但极小数病例效果不甚理想 ,常发展成为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 ,病程迁延日久。现对 1996~ 1999年 ,病程在 2个月以上 ,并且鼓膜穿刺在 3次以上 ,用中药治疗资料较完整的 4 7例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门诊病例 ,进行小结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 7例分泌性中耳炎病例中 ,男 2 1例 ,女 2 6例 ;年龄最大 73岁 ,最小为 2 6岁 ,平均年龄为 4 8岁 ;病程均在 2个月以上 ,最长的病史为 3年 ,并且病历记录均在鼓室穿刺 3次以上。1.2 中…  相似文献   

9.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分泌性中耳炎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宣伟军  蓝茵茵 《中医杂志》2001,42(11):670-672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SOM)的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和治疗.方法选择纯音测听、声导抗等检查,同时依据不同病因和临床用药经验,辨证治疗60例SOM,并与50例采用中医传统分类辨证治疗方法作对照.结果中医听力分型组在听阈恢复、综合疗效评定方面均具有较好疗效(P<0.01).结论提示配合西医检查方法分型有助于提高中医辨证准确性、客观性,更好发挥中医辨证施治优势.  相似文献   

10.
小柴胡汤治疗分泌性中耳炎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 ,主要特征为中耳积液和听力下降。笔者采用中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40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4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 2 2例 ,女 18例 ;年龄在 11岁 5 6岁 ;病程最短者 3天 ,最长者 2年。诊断标准参照 1988年《临床疾病诊断标准》 :(1)鼓膜内陷或混浊 ;(2 )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聋 ,声导抗呈B型 ,少数为C型 ;(3)排除鼻咽部疾病和中耳其他疾病。2 治疗方法小柴胡汤 :柴胡 12g ,黄芩、半夏、生姜各 9g ,人参、炙甘草各 6 g ,大枣 4枚。病初起者 ,加荆芥、防风、石菖蒲各 9g ;迁…  相似文献   

11.
分泌性中耳炎的辨证施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娟 《光明中医》2009,24(6):1170-1170
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本病儿童发病率较高,是引起小儿听力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属于中医"耳胀"、"耳闭"、"耳痹"、"耳胀闭"的范畴.近年来,中医学依靠辨证施治的优势,在临床认识与治疗OME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朱红 《山西中医》2013,29(8):18-19
目的:观察宣肺通窍汤联合微波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选择9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8例,采用中药加微波疗法治疗,对照组42例,单纯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76.1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联合微波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六味汤加减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六味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汤加减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仍是现代医学界的难题,近几年中医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对中医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近况进行综述,望能进一步发挥中医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陈承波 《浙江中医杂志》2011,46(12):903-903
分泌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鼓室积液、听力下降、耳鸣耳痛等症状,临床上常用抗生素、减充血剂、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等西药或手术治疗,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32例,获效理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40例接受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患儿,纳入时间为2015年5月—2017年5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12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行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比2组患儿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气导纯音听阈、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CD3、CD4、CD8、CD4/CD8、NK较低,试验组500 Hz、1000 Hz、2000 Hz、4000 Hz气导纯音听阈均较低,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 83%)与对照组(85. 83%)相比较高,组间可见明显差异(P 0. 05)。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予以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中耳炎症状,应予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自拟“化痰汤”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患者除有耳闷胀感之外,尚有明显的听力减退,对工作、生活有较明显的影响;部分患者会留下耳硬化症等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减退。2002年8月至2005年9月间,用自拟的"化痰汤"治疗分泌性中耳炎43例,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孙志超  孙麦青  叶放蕾 《光明中医》2020,(18):2789-2792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湿困型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的疗效及对耳积液与血清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3月在河南省中医院耳鼻喉科门诊接受诊治的100例脾虚湿困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初诊及2周后均抽取患者静脉血,行鼓膜穿刺抽取鼓室内积液,均离心保存,并予以鼓室灌注治疗联合口服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与头孢克肟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参苓白术散口服。2组均测定初诊、治疗2周后静脉血,鼓室积液中PAF的含量。观察2组2周后鼓室含积液率,测定PAF含量及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含积液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血清与积液中PAF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治疗组PAF含量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湿困型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A...  相似文献   

19.
薛向上 《光明中医》2012,27(5):955-956
目的 研究二陈汤加减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1年2月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46例,将他们平均分成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其中研究组采用二陈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研究组23例患者中有17例(73.91%)治愈,4例(17.39%)有效,2例(8.70%)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23例患者中有12例(52.17%)治愈,3例(13.04%)有效,8例(34.78%)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65.21%).两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二陈汤加减可有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2002年2月~2005年2月间共收治分泌性中耳炎116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48例)。其中对照级采用纯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内服。对病程较短,病情较急的患者,治以清热解毒,通络开窍为主,方用银翘茶调散加味;对于病程较长,慢性期的患者,治以益气通络、活血开窍为主,方用补中茶调散加味。治疗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68例中痊愈32例,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1%;对照组48例中痊愈12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67.7%。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