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0 毫秒
1.
胃肠手术病人舒适置胃管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手术病人舒适置胃管的方法。方法:将120例择期行胃肠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全麻气管插管后置入胃管,对照组在麻醉前病人清醒状态下置入胃管。比较两组病人在胃管置入前、置入时、置入后1min的血压、心率变化,恶心、呕吐反应,一次成功率,平均胃管置入时间等指标。结果:与基础值比较,对照组病人在胃管置入时恶心呕吐反应及血压、心率均明显增加,而实验组病人置胃管时和置胃管后,无恶心、呕吐反应,平均动脉压、心率较平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置胃管一次成功率最高,人均插管所需时间最短(P<0.01)。结论:胃肠手术病人选择在麻醉诱导后喉镜直视下置入胃管可明显减轻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杨玉玲 《西部医学》2011,23(10):2011-2012
目的探讨胃癌手术病人在全麻气管插管下胃管置入的时机与方法。方法将180例行胃癌根治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A1组在全麻诱导后喉镜直视下置入胃管,A2组在全麻气管插管后喉镜直视下置入胃管;B组在病房病人清醒状态下置入胃管。比较3组病人在胃管置入前、置入后1min的血压、心率变化,恶心呕吐反应,一次成功率等指标,结果与基础值比较。结果 B组病人在胃管置入时恶心呕吐反应及血压、心率均明显增加,而A1组与A2组病人置入胃管时和置管后,无恶心、呕吐反应、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平稳,与B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2组病人置胃管一次成功率最高。结论胃癌手术病人在全麻气管插管后宜选择喉镜直视下置入胃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置胃管前使用麻醉润滑效果。方法按常规方法置胃管多数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反应,出现恶心、呕吐,难以一次成功。为此笔者自2005年6月以来,对常规置胃管方法进行改良,采取局部麻醉加快速置胃管法。实验对象选择置胃管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操作。结果实验组插管一次成功率100%,对照组一次成功率85%,恶心、呕吐例数明显高于实验组,对照组插管失败8例。两组对照结果各项指标差别明显,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本法特点是插管迅速、准确,病人痛苦小,符合生理学功能,操作方便,病人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4.
L.C术前插胃管的时间和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全麻与清醒状态下术前经鼻和口腔插置胃管对机体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病人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在麻醉前清醒时由鼻置入胃管,实验组全麻气管插管后由口腔置入胃管,分别记录2组病人插胃管时的心率和血压,比较2组一次插管成功率和局部粘膜损伤率。结果 实验组与时最组比较。3项指标均有明显差异。结论 全麻气管插管后由口腔置入胃管优于对照组,不仅可消除患者清醒状态下插管的恐惧心理和不适感,而且可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并且可避免对鼻粘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全麻手术患者留置胃管时机的对比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全麻手术患者留置胃管的时机.方法 将367例需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全麻成功后置入胃管,对照组为患者清醒状态下置入胃管,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心理状况、咽喉部刺激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及一次置管成功率和所需时间.结果 实验组心理不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无一例出现咽喉部刺激症状,对照组置管时及置管后血压、心率以及耗氧率均高于置管前,同时也高于实验组,实验组插管一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所需时间低于对照组.结论 全麻手术患者留置胃管的时机宜选择在麻醉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置胃管前使用麻醉润滑效果.方法 按常规方法置胃管多数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反应,出现恶心、呕吐,难以一次成功.为此笔者自2005年6月以来,对常规置胃管方法进行改良,采取局部麻醉加快速置胃管法.实验对象选择置胃管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操作.结果 实验组插管一次成功率100%,对照组一次成功率85%,恶心、呕吐例数明显高于实验组,对照组插管失败8例.两组对照结果各项指标差别明显,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 本法特点是插管迅速、准确,病人痛苦小,符合生理学功能,操作方便,病人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7.
寇静 《海南医学》2012,23(15):151-153
目的比较手术麻醉前后留置胃管对患者生理的干扰程度,探讨无痛留置胃管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胃肠道手术患者84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实验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全麻后留置胃管,对照组患者于麻醉前在病房清醒状态下按常规方法留置胃管,分析两组患者留置胃管过程中恶心、呕吐程度,生命体征的波动情况,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插管后留置胃管无恶心、呕吐症状,心率、血压无明显波动,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在留置胃管过程中出现明显恶心症状,少数患者出现呕吐,患者的心率、血压波动明显,且一次性留置胃管成功率为88%,较第一组低。结论在留置胃管过程中应用全麻后留置胃管可有效减轻留置胃管过程对患者的生理干扰,提高舒适度,体现了人性化护理的真正含义,明显改善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手术麻醉前后留置胃管对患者生理的干扰程度,探讨无痛留置胃管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择期胃肠道手术患者84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实验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全麻后留置胃管,对照组患者于麻醉前在病房清醒状态下按常规方法留置胃管,分析两组患者留置胃管过程中恶心、呕吐程度,生命体征的波动情况,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插管后留置胃管无恶心、呕吐症状,心率、血压无明显波动,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在留置胃管过程中出现明显恶心症状,少数患者出现呕吐,患者的心率、血压波动明显,且一次性留置胃管成功率为88%,较第一组低.结论 在留置胃管过程中应用全麻后留置胃管可有效减轻留置胃管过程对患者的生理干扰,提高舒适度,体现了人性化护理的真正含义,明显改善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食管癌患者表面麻醉置胃管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减轻术前置胃管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提高置胃管的一次成功率。方法:将70例需手术前置胃管的择期性食管癌手术病人分为两组,实验组用1%地卡因按舌体、舌根、软腭、咽喉先后顺序依次连续喷雾3次,药物总量为2~3mL,5min后再由操作者按常规方法将胃管插入,对照组按常规置胃管,比较两组病人血压、心率、恶心、呕吐反应、一次成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人的指标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1%地卡因表面麻醉能明显减轻病人痛苦反应,提高置胃管的一次成功率,对临床护理工作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全麻对插胃管的不良反应及成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麻后插胃管对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成功率、消除恐惧心理的效果。方法:将需要术前插胃管的择期手术病人6 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全麻后插胃管组) 30例和对照组(清醒状态下病房内插胃管组) 30例,记录插管过程中病人心率的变化;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咳嗽等反应;插管一次成功率;术后随访病人对插管的感受和有无咽部刺激症状。结果:实验组在心率变化、插管反应、一次成功率和咽部刺激症状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全麻后插胃管对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成功率、消除恐惧心理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全麻手术病人胃管置入的最佳时机.方法 选择在全麻下行胃大部份切除手术的男性病人100例,以病人住院号尾数的奇偶分为两组,A组病人在术前1~2 h内由病房护士进行置入胃管,B组病人在全麻诱导后气管置管前置入胃管,研究两组置胃管前、置胃管时病人血压、心率的改变,计算置管一次性成功率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A组病人胃管前、置胃管时病人血压、心率与基础值相比明显增加,而B组几乎无明显影响,A组病人置管一次性成功率74%,B组病人置管一次性成功率可达100%.结论 气管置管全麻的病人宜选择在麻醉诱导后喉镜直视下使用置管钳置入胃管,尤其适用不配合安置胃管的病人,特别是安置胃管时咽喉部高度敏感的病人.  相似文献   

12.
地卡因局部麻醉后插胃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插胃管的一次成功率,减轻患者手术前的痛苦。方法将190例需手术前插胃管患者分为两组,麻醉组(95例)术前给予1%地卡因咽喉部、舌根部喷雾,15min后插管;对照组正常插管;观察两组患者恶心发生率、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血压、心率等指标。结果麻醉组插管时间、恶心发生率均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一次插管成功率有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麻醉组插管后血压、心率与插管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却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插胃管前15min给予地卡因喷雾,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和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局麻下置胃管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置胃管的患者100例,随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局麻下置胃管,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操作。结果:实验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和插管失败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分别为P〈0.01和P〈0.05,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局麻下置胃管法操作方便,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王胃管前使用麻醉润滑剂的效果.方法 按常规方法置胃管多数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反应,出现恶心、呕吐,难以一次成功.为此,我们自2008年6月以来.对常规置胃管方法进行改良,采取局部麻醉加快速置胃管法.实验对象选择置胃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操作.结果 实验组插管一次成功率为100%.对照组一次成功率84%,恶心、呕吐例数明显高于实验组,对照组插管失败8例.两组对照结果各项指标差别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本法特点是插管迅速、准确,患者痛苦小,符合生理学功能,操作方便,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插胃管时机选择对食道手术病人的影响.方法 86例食道手术惠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室麻醉状态下插管.对照组在清醒状态下常规插管,观察两组插管前后心率血压,插管过程中有无恶心、呕吐、呛咳,以及插管一次成功率与人均插管时间.结果 观察两组插管前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麻醉诱导后插胃管较常规插胃管优越性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润滑止痛胶在鼻胃管置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需要置入鼻胃管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实验组在常规插胃管时使用局麻药润滑止痛胶,对照组采用常规胃管置入法。结果实验组呕吐、黏膜损伤明显低于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鼻胃管置入时,使用润滑止痛胶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减少鼻咽部和食管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提高插胃管的一次成功率 ,减轻患者手术前的痛苦。方法 将 190例需手术前插胃管患者分为两组 ,麻醉组 (95例 )术前给予 1%地卡因咽喉部、舌根部喷雾 ,15min后插管 ;对照组正常插管 ;观察两组患者恶心发生率、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血压、心率等指标。结果 麻醉组插管时间、恶心发生率均明显减少 ,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且一次插管成功率有明显提高 ,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麻醉组插管后血压、心率与插管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而对照组却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插胃管前 15min给予地卡因喷雾 ,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和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导丝插胃管法在ICU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ICU气管插管危重症患者置入胃管的方法,提高一次性插胃管成功率,减少操作中对患者的负刺激.方法 将行气管插管后需安置胃管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插胃管方法,实验组采用导丝插胃管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胃管置入前、中时血压和心率变化,一次性成功率,平均胃管置入时间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缩短了插胃管时间,减少了对患者的影响.结论 导丝插胃管法优于常规插胃管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麻后插胃管对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成功率、消除恐惧心理的效果.方法:将需要术前插胃管的择期手术病人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全麻后插胃管组40例和对照组(清醒状态下病房内插胃管组)40例,记录捅管过程中病人心率的变化;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咳嗽等反应;统计插管一次成功率;术后随访病人对插管的感受和有无咽部刺激症状.结果:观察组在心率变化、插管反应、一次成功率和咽部刺激症状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全麻后插胃管对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成功率、消除恐惧心理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0.
郑莉斯 《中外医疗》2011,30(29):36-36
目的通过临床实践探讨如何提高胃管插管和置管成功率及患者舒适度。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入院并需要置入霄管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比较2组患者插管成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插管时间快于对照组,研究组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重度反应为9例,研究组重度反应为3例,研究组重度反应患者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胃管置留患者临床护理,插管前软化胃管操作方便,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