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晓玲  蔡云 《四川中医》1999,17(3):13-15
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届中医胸痹、征忡范畴,临床常分为心阳不足、气滞血瘀、痰浊变阻、气阴两虚等证型进行辨证论治。近些年来,学者们应用现代科学方法,对冠,0向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为本病的临床诊断、治疗、研究提供了许多客观依据,现就有关资料综述如下:至超氧化物歧化首【&3D)和过氧化脂质〔fiX))近年研究发现,氧自由基及其作用产物Lto活性和含量的升高与冠心病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是引起心肌缺Jlll-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而这皆与SJ…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肝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欣  崔淑玫  马健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9):1435-1437
中医辨证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由于缺乏客观、统一的辨证标准,给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及实施循证医学带来许多困难。因此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揭示"证"的物质基础,探索慢性乙肝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间的相互关系,不仅是中医现代化的要求,也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热点。对近些年中医分型与客观指标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认为二者的相关性研究可以加快中医辨证向客观化、标准化、统一化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CHD)作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随着对CHD认识的深入和新的临床检测客观指标和量化手段的出现,CHD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研究也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现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证候研究是中医科研的基础。在病症结合基础上探讨冠心病中医证型与现代西医客观指标的相关性,能使中医辨证分型更加客观化和规范化。冠心病证候客观化的研究对进一步认识证的实质、寻找辨证的客观依据、指导中医诊断和治疗有积极意义,将传统宏观辨证与现代微观辨证有机结合是提高冠心病中医辨证论治水平和临床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CH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目前有关本病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如已初步探明中医辨证分型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功能、QT离散度(QTd)、JT离散度(JTd)、血脂、血液流变学、C反应蛋白(CRP)、自由基、血清微量元素等的关系。今后冠心病实质研究应提高客观化指标的特异性、敏感性,同时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工作,制定统一的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将不同客观指标纳入相同的标准证型中作综合分析,使研究进一步深入化。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辨证分型客观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70年代末,有关冠心病的辨证分型的客观化研究一直在进行中,现将凝血、血液流变学、血脂及脂质过氧化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肝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与客观检测指标及四诊信息的相关性。方法:对慢性乙肝病例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应用SPSS软件进行多维频数分析、卡方检验及判别分析。结果:慢性乙肝中医证型主要集中分布在肝胆湿热型和肝郁睥虚型.二者分别占总数的37.1%和33.9%。中医各证型在慢性乙肝轻、中、重度中的分布具有显著差异。应用判别分析法研究结果证明,常规肝功检查虽然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但是对中医证候诊断意义不大。而面目黄染、胁肋疼痛、苔黄等四诊信息对于证型的判别具有显著意义。结论:本研究为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研究提供了可行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是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对其防治及深入研究,一直是医学领域中的重点。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及方法的应用,冠心病辨证论治的客观化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的骨骼疾病。该病属于中医学“骨痿”“骨痹”“腰痛”之范畴。中医学的精髓之一是辨证论治,而辨证分型是辨证论治的基础和前提。目前临床上对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分型,仍依赖于医生的主观判断而缺乏客观依据,这也导致骨质疏松症至今仍难以形成一个取得共识的中医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与变应性鼻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的指标因素。方法:通过分析近年来有关的文献,总结变应性鼻炎发病及病理过程的相关因素。结果:微量元素、变应原检测、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成酶、免疫功能、临床特点等因素均与变应性鼻炎中医辨证分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当前研究无法全面揭示各种因素之间及其与变应性鼻炎中医证型的关系。如何对影响变应性鼻炎辨证分型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形成一套客观化的变应性鼻炎的中医证型分类标准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脂肪肝是由于各种原因使肝脏脂肪代谢发生障碍,致脂类物质的动态平衡失调,从而造成脂肪在肝组织细胞内蓄积的一种病理状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B超、CT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和检出率逐年上升,甚至出现许多低龄患者。多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为10.2%-17.3%,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其肝纤维化的发生率高达25%,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年来,国内开展了研究冠心病中医辨证客观化的工作,各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这方面的有关资料综述如下,谨供参考。从心功能角度冠心病气虚证患者的心功能状态较正常人低下已被多数资料证实。(?)氏等对30例冠心病人,按中医辨证分为气虚型(18例)和血淤型(12例)两组,分别进行STI(左室收缩间期时间)和ACG  相似文献   

13.
高脂血症的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中医临床分型旨在指导临床准确调整机体内脂代谢,防治高脂血症。方法:对本院1992年1月至1999年12月收治的2100例高脂血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辨证分为6型,脾肾两虚型最常见,606例,占28.86%,气血瘀滞460例,占21.90%,湿热壅滞424例,占20.19%,痰湿痹阻302例,占14.38%,气阴两虚268例,占12.76%,肝肾阴虚阳亢40例,占1.90%,故治则应以健脾补肾,益气养阴以扶正,理气活血,化痰利湿以祛邪。遣方用药随证加减。结论:高脂血症辨证分型以脾肾两虚最为常见,依次为气血瘀阻、湿热壅滞、痰湿痹阻、气阴两虚、肝肾阴虚阳亢。  相似文献   

14.
高脂血症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中医无确切病名,多可归入痰浊胸痹血浊膏脂之中。众多医家对高脂血症的辨证分型有着不同的意见,本文从中医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与相关客观指标的联系等方面论述了本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中医证型的客观化是研究的热点,目前尚不能达到参考客观指标就能大致确定辨证分型的程度,但至少这是中医证候学研究突破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5.
顼志兵  顼祺 《山西中医》2008,24(7):50-52
近年来,在研究冠心病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医学与科学的技术与方法,对本病中医辨证客观化进行了研究,取得诸多进展.本文对冠心病中医辨证客观化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冠心病(CHD)又称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根据1997年"国标"中医临床诊断术语,该病属中医"胸痹心痛"、"厥(真)心痛"范畴.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开展了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研究.现在,冠心病中医证型研究已广泛结合现代医学的客观指标和量化手段,无论是在中医辨证分型,还是证型客观化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冠心病中医辨证论治体系更加规范化和客观化,大大提高了中医诊治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笔者就近年来冠心病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进展作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7.
IgA肾病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钢  李平  董葆  谌贻璞  陈香美 《中医杂志》2004,45(10):771-773
目的:研究IgA肾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西医临床客观化指标之间的关系,为全面认识IgA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观察124例IgA肾病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伴发高血压情况、西医实验室检查,及部分患者肾脏病理的Lee病理分级和Katafuchi病理积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属于气虚及阴虚证候的中医症状出现频率较高.(2)脾肾阳虚型患者大多伴发高血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渗透压降低,肾脏病理损害全部为Lee分级Ⅲ级以上,平均Katafuchi积分最高,与其他3个证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正气不足是IgA肾病发病的关键,脾肾阳虚型IgA肾病患者病情较重.  相似文献   

18.
回顾分析近6年来糖尿病辨证分型与现代医学客观指标之间关系的研究概况,认为糖尿病各种证型与相关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各证型可有一定程度的“客观”化,这对糖尿病准确客观地辨证分型有所裨益,并提出目前中医证的客观化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初步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不同临床症状与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的联系。方法选择2000年3月—2002年10月住院的冠心病胸痹心痛患者620例,根据四诊信息、体检指标、实验室指标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初步分析,之后对阳性指标进行下一阶段的多因素分析,通过聚类、对应、因子及结构方程等分析方法,探索各个指标与本病中医证型间的相互联系。结果得到五大主证即心血瘀阻证、心气虚弱证、痰浊内阻证、心气阴虚证、心肾阴虚证,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四诊信息及心肾阴虚证和心气阴虚证之间存在着演变关系。结论中医诊断冠心病的辨证分型标准的研究可建立在临床流行病学症状调查及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同时结合专家意见,建立中医证候诊断参考条件,得出正确、合理的中医胸痹的辨证分型,使得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更加客观化。  相似文献   

20.
付颖 《光明中医》2010,25(5):905-906
本文对有关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从肾辨证分型在免疫、遗传和造血微环境等方面客观化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并提出此项研究对本病的预防、辨治规范化、个体化和判断预后等方面均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