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采用逐步递增刺激电流强度的程序电刺激方法,测定、分析了急性心肌梗塞后缺血心肌的NSVTT、VTT、VFY的相关性。20只犬为正向序贯R/T法诱发测定了NSVTT、VTT二者(20/20),16只诱发测定了VFT。这16只犬NSVTT、VTT、VFT值各自为7.70±1.42mA,12.85±2.05mA,26.39±4.90mA。NSVTT/VTT,VTT/VFT也为显著相关(r=0.603,P<0.05及r=0.505,P<0.05),NSVTT/VFT呈正相关(r=0.455)。这些结果提示:NSVTT、VTT、VFT值之间有明显相关性。因而,测定NSVTT、VTT,有可能替代测定VFT,反应心脏的电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体表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与冠心病患者程序刺激诱发的室性心动过速的关系。方法 :选择 4 0例接受心脏导管手术的患者 ,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 2 0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 2 0例。术前测定患者体表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 ,术中在右心室起搏刺激以诱发持续室性心动过速 ,探讨QT间期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结果 :2 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共有 6例诱发出持续室性心动过速 ,2 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无 1例诱发出持续室性心动过速。冠心病患者体表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较阵发性室上速患者明显增大 (85 .7± 2 4 .6msvs 34.8± 11.3ms,P <0 .0 1) ;冠心病患者中诱发出持续室性心动过速者 ,其QT间期离散度较未诱发出持续室性心动过速者亦明显增大 (98.7± 5 6 .2msvs 70 .4± 2 8.5ms,P <0 .0 5 )。取QT间期离散度≥ 110ms,对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有一定价值。结论 :体表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与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具有相关性 ,取QTd≥ 110ms对室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QT离散度是代表心室肌复极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的程度[1]。在心电图上表现为不同导联间QT间期的差异。测量12导同步心电图中不同导联  相似文献   

4.
室性心动过速心功能与QT离散度之间的相互关系郑友祥李晖(阜宁县中医院心内科224400)(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心内科)关键词室性心动过速心功能QT离散度中图法分类号R540.41为探讨心功能不全时心律失常发生的可能机理,了解心脏功能状况与QT离散度(Q...  相似文献   

5.
资料与方法 2004~2008年住院AMI患者66例,男49例,女17例;年龄30~80岁.平均58.53±14.83岁。均为发病24小时内入院并描记12导联体表ECG。共分两组,1组为无心律失常组41例;2组为心律失常组25例(包括频发室性早搏,多源窄性早搏,成对性窄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及心窄颤动)。  相似文献   

6.
何劲贤  吴少波 《广西医学》2003,25(8):1374-1376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 (DCM) QT离散度 (QTd)与室性心动过速 (VT)的关系。方法 :测量 6 5例 DCM患者同步12导联心电图。结果 :在 DCM患者 VT组 (2 9例 ) QTd为 (78.0 8± 2 7.2 6 ) ms,无 VT组 (36例 )为 (4 8.2 4± 2 2 .2 5 ) ms,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持续性 VT(SVT)组 (11例 )为 (86 .2 2± 2 1.5 2 ) ms,非持续性 VT(NSVT)组 (18例 )为 (6 5 .2 9±12 .32 ) ms,两组比较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随 QTd增大 ,VT的发生率显著增高。结论 :QTd是 DCM患者 VT监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时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测量 72例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 (QTd) ,计算校正QT离散度 (QTcd)。分析QTd ,QTcd以及室性心律失常 (VA)之间的关系。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组 (VA)组QTd和QTcd均显著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 (NAV)组 ,P <0 .0 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cd≥ 6 0ms者 ,其VA发生率显著高于QTcd <6 0ms者 ,P <0 .0 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d或QTcd值越大 ,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 I)QT离散度(QTd)与室性心律失常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观察272例AM I患者QTd结果及其衍变过程。结果QTd、JTd及QTCd在有室性心律失常组及Ⅲ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组明显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及Ⅰ~Ⅱ级室性心律失常组(P均<0.01);在心律失常死亡组亦高于心律失常生存组(P<0.05)。结论AM I患者QTd值越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越高,程度愈严重,病死率亦越高。QTd可作为预测AM I后室性心律失常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射频消融术对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心室复极的影响以及QT离散度(QTd)的变化.方法:对照分析65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后QTd的变化.结果:无论性别或术前后比较,QTd检测结果差别不大,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射频消融术对心肌损伤很小,因此对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而言射频消融术不影响心室肌的复极离散度.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QT离散度在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急性心肌梗死未合并室性心律患者及4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患者心电图检查资料,比较两组患者QT离散度、校正QT离散度指标,分析校正QT离散度水平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QT离散度(71.4±13.5)及校正QT离散度(80.9±18.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校正QT离散度水平大于等于60ms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97.4%)明显高于校正QT离散度水平小于60ms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校正QT离散度越高室性心律失常发生风险越高;校正QT离散度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室性心律失常预测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心功能不全患者QT间期离散度、室性心律失常及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方法 97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LVEF<50%患者分为基础治疗组(A组48例)及基础治疗加卡维地洛组(B组49例),B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服卡维地洛片10mg,2次/d,疗程12周.治疗前后应用常规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测QTd、QTcd、心率、VA的发生情况以及LVEF的变化.结果 B组QTd、QTcd及VA发生率均较A组明显下降(P<0.05),LVEF明显升高(P<0.05),而HR、BP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心功能不全患者应用卡维地洛可通过缩短QTd、QTcd而降低心室肌复极的不均一性因此减少VA的发生率,明显提高LVEF,改善心功能状况,改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QT离散度的变化与室性。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分析60例冠脉正常和58例急性心肌梗塞12导联心电图QTcd。结果急性心梗病人最大QT间期和最大QTC间期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性,而QTd和QTcd明显大于对照组。急性心机梗塞发生室性。律失常的病人明显大于未发生心律失常的病人。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早期QT离散度增加对预测室性心律失常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动脉溶栓再通后QTcd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4例发病6h内的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按梗塞相关动脉有无再通分为再通组(n=45)和未通组(n=19)。结果:溶栓后再通组QTcd与溶栓前及未通组溶栓后比较明显缩小(P<0.01);溶栓后24h再通组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较未通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成功的溶栓治疗可明显缩小QTcd,降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QTcd变化也可作为判断溶栓疗效及预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危险性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5.
16.
急性心肌梗塞时对QTd及QTcd测定意义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例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通过QTd及QTcd的测量,对下列问题的评定具有较大的意义。(1)前壁心肌梗塞时,QTcd值明显高于下壁心肌梗塞时的测定值。(2)对于无Q波的急性心肌梗塞,QTcd值明显高地有Q波的急性心肌梗塞。(3)急性心肌梗塞以后,当QTd及QTcd的值明显上升时,应当特别警惕,预示有产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塞(AMI)时梗塞部位与正常心肌之间存在缺血区域,缺血区心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复极化延缓,各部位心肌细胞复极不一致,表现为心室复极的离散度增加,心室易损期延长,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高,ANI的病死率也相应增高。本文观察了36例AMI患者发病2或3日的QT、JT离散度,并与25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表明:AMI组QTd、JTd较对照组显著增大(P<005),发病后早期死亡组(8例)ATd、JTd较存活组(28例)明显增大(P<001)。认为用QTd、JTd增大来评价AMI患者的早期预后有一定意义,且QTd、JTd监测方法简便、易测、无创伤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的生化标记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动态监测198例AMI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T(cTnI、cTnT)及肌酸磷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的变化,对比分析它们对AMI的早期诊断和预后的判断价值.结果AMI起病6小时之内,以cTnI诊断敏感性最高(90.20%),CK-MB次之(52.94%), CK最低(27.45%); cTnI和cTnT升高程度及持续时间与预后呈正相关.结论早期确诊或排除AMI以cTnI和CK-MB组合更为可取;判断溶栓是否再通,cTnI和CK-MB更为准确可靠;这些心肌损伤标记物升高显著并呈持续升高者,则提示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的生化标记物对急性心肌梗多E(AMI)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动态监测198例AMI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T(cTnI、cTnT)及肌酸磷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的变化,对比分析它们对AMI的早期诊断和预后的判断价值。结果:AMI起病6小时之内,以cTnI诊断敏感性最高(90.20%),CK—MB次之(52.94%).CK最低(27.45%);cTnI和cTnT升高程度及持续时间与预后呈正相关。结论:早期确诊或排除AMI以cTnI和CK-MB组合更为可取;判断溶栓是否再通,cTnI和CK—MB更为准确可靠;这些心肌损伤标记物升高显著并呈持续升高者,则提示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20.
陈悦  宋涛  初巍巍  霍阳 《医学综述》2013,19(9):1684-1685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心室纤颤(室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因急性心肌梗死伴持续性室速和室颤于武警辽宁省总队医院急诊科进行治疗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患者48例(采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对照组患者48例(采用利多卡因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8%,复发率为2.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648,6.875,8.465,P<0.05)。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能够有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持续性室速和室颤,具有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