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目的评价0.5%噻吗洛尔溶液局部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5例婴幼儿血管瘤患儿给予0.5%马来酸噻吗洛尔溶液血管瘤表面外用(30μL/cm2);对照组共17例婴幼儿血管瘤患儿给予生理盐水血管瘤表面外用(30μL/cm2)。每8 h使用1次,1天3次。每个月定期门诊复查,持续6个月,定期观察和记录血管瘤大小、质地、颜色变化,若出现严重症状和体征者及时给予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评定:优1例,好4例,中11例,差9例,总有效率64.00%;对照组疗效判定:优0例,好0例,中3例,差14例,总有效率17.65%。两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0.5%噻吗洛尔溶液局部治疗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患儿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将普萘洛尔联合其他治疗与各对照治疗措施进行对比。方法:以“普萘洛尔”,“血管瘤”为关键词检索CNKI、VIP、万方数据;以“propranolol”“hemangioma”为关键词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检索期限为建库至2019年6月1日。采用STATA14.0软件Network程序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涉及8项治疗措施,共纳入1469例血管瘤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4种联合治疗方式与单纯口服普萘洛尔相比疗效均优于单纯口服普萘洛尔治疗。普萘洛尔联合注射平阳霉素、普萘洛尔联合外用噻吗洛尔、普萘洛尔联合敷贴器的有效率均优于对应的注射平阳霉素、外用噻吗洛尔及敷贴器。各治疗措施的有效性排序为:普萘洛尔联合敷贴器>普萘洛尔联合外用噻吗洛尔>普萘洛尔联合口服糖皮质激素>普萘洛尔联合注射平阳霉素>敷贴器照射>外用噻吗洛尔>口服普萘洛尔>注射平阳霉素。结论:对于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普萘洛尔联合治疗措施疗效均优于单纯的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其中普萘洛尔联合敷贴器的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噻吗洛尔滴眼液持续外敷治疗中低度风险婴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2月在无锡市儿童医院治疗的532例中低风险血管瘤患儿。根据家属自愿的原则分为实验组287例,对照组245例。实验组:皮损处噻吗洛尔滴眼液持续外敷1h,每日2次;对照组:皮损处噻吗洛尔滴眼液外敷20min,每日2次。每4周门诊复查,随访6个月~1年。将每例患儿治疗4个月的临床图片进行疗效评估,并记录局部皮肤不良反应。结果:根据Achauer疗效评定法判定临床疗效,Ⅱ级以上为有效。结果显示持续外敷1h有效率优于外敷2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4386,P<0.01)。局部皮肤不良反应包括红斑、脱皮、结痂,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中低度风险婴儿血管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单用0.5%噻吗洛尔乳膏与联合局部得宝松注射,治疗较厚的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I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自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对43例具有一定厚度(2~6 mm)的增生期浅表型IH患者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病灶一半单纯外用0.5%噻吗洛尔乳膏治疗,而另一半联合局部得宝松注射治疗。乳膏一天涂4次,涂5个月;得宝松注射治疗4周一次,当病灶厚度小于2 mm或连续3次注射病灶未见任何反应时停止注射治疗。5个月后,针对治疗前后病灶厚度、颜色及面积进行评分,比较两种方法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38例患儿(共39个病灶)完成治疗,两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联合治疗组的厚度和颜色消退评分,及起效时间均显著优于单纯外用乳膏组,而面积消退方面两者无统计学差异。联合治疗组中2例病灶(5.13%)治疗后出现破溃,2例病灶(5.13%)注射后1个月出现局部萎缩凹陷,1例病灶(2.56%)在两个治疗组中均出现脱皮。结论 相比单用乳膏治疗,局部外用0.5%噻吗洛尔乳膏联合得宝松注射治疗较厚的增生期浅表型IH,可缩短起效时间,提高疗效,尤其在厚度及颜色消退方面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普奈洛尔凝胶外涂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采用外涂普萘洛尔凝胶的方法治疗51例血管瘤患儿,动态观察患儿血管瘤大小、质地、颜色、瘤体血流峰值、阻力系数等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按照Achauer疗效评定法,51例患儿疗效评定Ⅰ级4例(7.84%),Ⅱ级18例(35.29%),Ⅲ级22例(43.14%),Ⅳ级7例(13.73%,P<0.05).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仪检查示血管瘤血流峰值减少、阻力系数增加(P<0.05).浅表型血管瘤疗效优于深部型及混合型血管瘤(P<0.05),而不同部位的血管瘤疗效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涂普萘洛尔凝胶治疗婴幼儿浅表型血管瘤治疗效果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小样本的前瞻性临床研究,探讨外用β受体拮抗剂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眼周浅表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就诊于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血管瘤专科门诊的432例婴幼儿血管瘤患者中,筛选出6个月龄以内的浅表血管瘤患儿51例,其中眼周病灶12例,每天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血管瘤,每12 h 1次,1个月后复诊.通过用药前和用药1个月的标准图片来评价疗效,评价标准分为4个等级:继续增生(病灶可见增生表现)、稳定(病灶无明显变化)、有效(病灶范围、厚度、颜色的消退程度<50%)、明显有效(消退程度≥50%),由2个独立的血管瘤专科医生进行盲法评价.结果 用药1个月后,12例中明显有效4例,有效2例,稳定4例,2例病灶继续有增生表现,控制生长率为83.3% (10/12),有效率为50%(6/12).无一例患儿出现局部或全身的不良反应.结论 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眼周浅表血管瘤安全有效,无全身或局部的不良反应,可作为增生期浅表血管瘤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普萘洛尔治疗新疆地区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颌面肿瘤外科接受口服普萘洛尔治疗的血管瘤患儿42例,年龄1~14个月,服药剂量:小于3个月的患儿口服剂量为0.5mg/kg/天;3~6个月的患儿口服剂量为1mg/kg/天;大于6个月的患儿口服剂量为2mg/kg/天。2次/日、饭后30min服药,两次给药间隔6~8h。连续服用1年,服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复诊,动态评估患儿瘤体大小、质地、颜色及不良反应,并对出现的不良反应积极处理。以Achauer疗效评定法及服药前后彩色多普勒B超检查结果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42例患儿服药观察12个月后,疗效I级(差)3例,II级(中)16例,III级(好)13例,IV级(优)10例;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不同性别、民族、瘤体部位与血管瘤分型治疗效果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2例患者治疗前PSV(46.47±26.87)与治疗后PSV(17.67±8.05)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42例患者治疗前RI指数(0.54±0.12)与治疗后RI指数(0.82±0.15)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作用显著且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8.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眶周部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眶周部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9年9月至2010年10月,临床治疗12例眶周部增牛期婴幼儿血管瘤患儿,女9例,男3例,年龄1.5~8.5个月,平均3.3个月,采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服药剂量每日2 mg/kg,分3次给药,治疗时间为4~41周(平均16周),依据服药前后瘤体大小、颜色变化进行疗效评价,通过服药疗程及期间出现的并发症情况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 12例患儿中,9例服药后瘤体明显消退;2例瘤体生长明显受抑制;1例服药后,因药物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服药期间,除少数患儿出现轻度的心率、血压暂时性降低及胃返流外,未出现其他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眶周部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安全有效,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有望成为非手术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重要方法之一.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oral propranolol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orbital proliferating phase infantile hemangioma.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patient medical records was performed. 12 patients (9 female, 3 male; 1.5-8.5 months, average 3.3 months) with periorbital proliferating phase infantile hemangioma underwent oral propranolol therapy. The dosage was slowly increased to 2 mg/kg daily in divided doses for a mean duration of 16 weeks ( range 4 weeks41 weeks). Therapeutic outcomes and safety were established by evaluating colour, size of lesion, duration of treatment and side-effects of treatmen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Of these, 9 had a signification reduction in colour and size of the lesions, 2 had no further growth. 1 is stopped therapy due to hypotension after drug administration. 11 other patients, although mild adverse effects were noted, no symptoms were severe enough to discontinue treatment. Conclusions Propranolol appears to be a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in the management of periorbital proliferating phase infantile hemangioma.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点阵C02激光联合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效果,并分析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完成点阵CO2激光及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及随访的278例患儿资料,全部患儿均于随访1年时评估疗效,并进行疗效分组,将全部可能的因素纳入,经单因素与多因素找出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结束后,278例皮肤血管瘤患儿,治疗有效254例,无效24例,无效率为8.6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管瘤颜色为紫红色或浅红色、月龄高、血管瘤面积大、血管瘤厚度高、点阵间隔时间长是点阵CO2激光联合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无效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婴幼儿皮肤血管瘤若血管瘤颜色为紫红色或浅红色、月龄高、血管瘤面积大、血管瘤厚度高、点阵间隔时间长是点阵CO2激光联合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无效风险,临床应重视这类有治疗无效风险因素患者的早期干预,可能对提高治疗整体获益、改善患儿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小剂量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剂量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23例(男6例,女17例),口服普萘洛尔0.5~0.75 mg/(kg.d),疗程1~9个月,并进行疗效评定和安全性评价。结果:疗效评定:优6例(26.1%),良9例(39.1%),中等8例(34.8%);不良反应包括:心率轻度减慢8例(34.78%),睡眠障碍2例(8.7%),腹泻1例(4.3%)。不良反应轻,均1周内自行消失;安全性评定:15例为安全,8例为比较安全。结论:小剂量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良好,不良反应轻,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雷帕霉素对普萘洛尔治疗无效的血管瘤患儿临床疗效分析。方法从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普宁市人民医院门诊的40例普萘洛尔治疗无效的血管瘤患儿,接受雷帕霉素治疗(每日总量0.1 mg/kg,每日一次或分为每日两次每次半量使用,3个月为单个疗程),观察记录血管瘤大小、颜色变化和相关副作用,以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服药1个月有效性为为92.5%,3个月有效性为94.4%,相关副反应较轻且可控。结论雷帕霉素对对普萘洛尔治疗无效的血管瘤患儿疗效显著、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2.
婴幼儿血管瘤800例病因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母孕期病毒感染与血管瘤发生的关系及尿素治疗血管瘤的疗效分析。方法:对800例婴幼儿血管瘤患儿和100例正常婴儿母亲进行母孕期健康情况问卷调查及血管瘤患儿尿素注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随访分析。结果:婴幼儿血管瘤患儿母亲孕期病毒感染率较正常婴幼儿母孕期病毒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即显著升高;尿素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肯定。结论:母孕期病毒感染与血管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应积极预防,尿素治疗血管瘤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畸形局部注射聚桂醇的治疗效果。方法 所有病例均来源于经我院治疗的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畸形,病历及随访资料完整,选择的90例血管畸形患儿分组,鱼肝油酸钠治疗组(30例),博莱霉素治疗组(30例),聚桂醇治疗组(30例)。观察各组治疗情况及不良反应。随访观察,并评价其疗效。结果〓随访时间4~13个月,鱼肝油酸钠患儿中治愈10例、显效15例、有效3例,2例未能坚持治疗。博莱霉素治愈11例、显效10例、有效6例,3例未能坚持治疗。聚桂醇组治愈18例、显效7例、有效3例,2例未能坚持治疗。聚桂醇组疗效与前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聚桂醇组副作用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聚桂醇为主的硬化剂局部注射治疗血管畸形疗效较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血管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外科实施的18例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均应用腹腔镜完成手术。肝血管瘤平均直径为7.6(5.5~14)cm,手术时间为(121±44)min。13例患者术中选择性半肝阻断,术中平均出血量283(60~90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6~12)d。术后病理均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术后1例患者并发胸腔积液,经保守治疗痊愈。 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掌握半肝血流阻断技术,选择正确的肝实质离断平面,合理应用离断肝实质器械,腹腔镜肝血管瘤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婴幼儿血管瘤病理结构变化与临床演变过程的联系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婴幼儿血管瘤患者临床演变过程和病理结构变化的内在联系。方法选取52例婴幼儿血管瘤标本,年龄2个月至11岁。采用HE染色观察各阶段血管瘤的病理特点,使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血管瘤组织中的细胞总数量、微血管总数量和总面积。结果按患儿出生后时间:1~6个月,血管瘤中细胞增殖速度快、排列紧密,微血管数量迅速增加;7~12个月,血管瘤中细胞数量迅速减少,微血管数量减少,但总面积继续扩大;1~3岁,大部分血管瘤组织呈微血管团样,微血管面积最大;3~5岁,微血管数量和总面积均迅速减少;5岁之后,大部分血管瘤消退完成.被纤维脂肪组织代替。结论婴幼儿血管瘤患者临床演变过程和病理结构变化有密切联系,病理结构变化主导临床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6.
婴幼儿血管瘤病理结构变化与临床演变过程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婴幼儿血管瘤患者临床演变过程和病理结构变化的内在联系。方法选取52例婴幼儿血管瘤标本,年龄2个月至11岁。采用HE染色观察各阶段血管瘤的病理特点,使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血管瘤组织中的细胞总数量、微血管总数量和总面积。结果按患儿出生后时间:1~6个月,血管瘤中细胞增殖速度快、排列紧密,微血管数量迅速增加;7~12个月,血管瘤中细胞数量迅速减少,微血管数量减少,但总面积继续扩大;1~3岁,大部分血管瘤组织呈微血管团样,微血管面积最大;3~5岁,微血管数量和总面积均迅速减少;5岁之后,大部分血管瘤消退完成,被纤维脂肪组织代替。结论婴幼儿血管瘤患者临床演变过程和病理结构变化有密切联系,病理结构变化主导临床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7.
强脉冲光治疗浅表(皮肤)血管瘤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IPL)治疗浅表(皮肤)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浅表(皮肤)血管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535nm、580nm强脉冲光治疗皮损,每三周治疗一次,三次为一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波长为532nm的Q开关Nd:YAG激光治疗,每两周治疗一次,三次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皮损的治愈率、并发症等情况,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皮损三次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患处瘢痕形成及炎症性色素沉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强脉冲光(IPLTM)治疗浅表(皮肤)血管瘤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治疗婴幼儿特殊部位血管瘤的有效方法。方法:以激素间质注射为主,结合栓塞硬化或抗肿瘤药注射,治疗颈部、眼睑等特殊部位血管瘤。结果:患者31例,其中15例单纯进行激素间质注射,9例结合栓塞硬化治疗,7例激素加氨甲蝶呤间质注射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后瘤体缩小,未出现并发症。随访6个月~4年,治疗部位无复发,局部功能形态良好。结论:以激素间质注射为主综合治疗婴幼儿特殊部位血管瘤简便有效、创伤小,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9.
Testicular hemangioma is a rare benign testicular tumor. In this case we presented who an infant applied to our clinic with left scrotal swelling. The tests performed were found to be compatible with testicular hemangioma and accompanying hydrocele. We performed inguinal exploration due to hydrocele accompanying testicular hemangioma. Pathology of tissue was found to be compatible with testicular cavernous hemangioma. In our investigations, it was seen that it was the first infant cavernous hemangioma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20.
胃肠道血管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8例胃肠道血管瘤患者,14例行手术治疗,2例直肠血管瘤行套扎术,均获得满意疗效。探讨了胃肠道血管瘤的分类、病因、病理、诊断、术前和术中寻找血管瘤病灶的方法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