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准分子激光手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矫正老视的方法,并有可能提供个体化的切削以提高老视患者的视觉质量.本文就老视的机制及治疗、准分子激光手术矫正老视的理论进展、手术方式、切削模式及效果评价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老视矫正方法的日趋多样化。配戴框架凸透镜是矫正老视最常见的方式,包括传统的单光(单焦)眼镜及近年出现的双光(双焦)、渐变多焦眼镜及衍射镜片。屈光手术矫正老视可分为角膜屈光性手术、眼内晶状体摘除联合可调节型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手术和巩膜屈光性手术。角膜屈光性手术包括激光角膜手术、角膜层闻植入物手术及传导性角膜成形术。鼎状体摘除联合可调节IOL植入术的IOL可分为单焦和多焦调节型两种,有引起眩光或光晕等视觉症状的情况,疗效需进一步观察。巩膜手术视觉完整性并不理想,且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仍需临床观察。同时monovision(MV)被越来越多的引入到老视矫正手术中并且取得了较好效果。老视矫正方法的多样化为不同的需求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尽管老视矫正方法日趋繁多,但手术矫正老视仍是屈光领域一个重大难题.近年来激光手术矫正老视逐渐得到重视.主要包括作用于角膜的激光老视手术如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飞秒激光角膜基质内老视矫正术、激光角膜热成形术、角膜层间镜片植入术,以及作用于晶状体的飞秒激光晶状体老视矫正手术等.本文对激光矫正老视的临床应用和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不论屈光状态如何,每个人均会发生老视。随着人类社会的老龄化,老视的矫正问题成为我们日益严峻的挑战。本文拟就有关老视的调节机制及近年来一些矫正方法的原理、手术方式、临床应用结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6.
飞秒激光INTRACOR技术矫正老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飞秒激光INTRACOR技术治疗老视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预测性.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老视患者28例(28眼),选取非主导眼采用TPV520F飞秒激光系统INTRACOR技术进行老视矫正,检测手术前后的裸眼远、近视力,屈光度,眼压,角膜内皮计数,角膜地形图,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及患者术后主观感受.术后随访6个月.采用配对t检验或配对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术后6个月裸眼远视力中位数为0.0(0.2~-0.1)[术前为0.0(0.2~-0.1)]logMAR,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裸眼近视力中位数为0.25(0.4~0.0)[术前为0.5(1.0~0.3)]logMAR,较术前平均提高(6.25±1.74)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6,P<0.01).术后6个月球镜度中位数为-0.25(-0.75~0.25)D,柱镜度中位数为0.0(-0.75~0.25)D,等效球镜中位数为-0.37(-0.75~0.25)D,术前分别为+0.5(-0.25~1.0)D、0.0(-0.5~0.0)D、+0.25(-0.12~0.75)D,手术前后球镜和等效球镜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50、-4.57,P<0.01),柱镜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眼屈光度轻度近视漂移.眼内压、角膜内皮计数及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采用生活质量调查表进行量化评价得分为89±14,满意度高.结论 INTRACOR飞秒技术治疗老视术后能显著提高患者近视力,对远视无明显影响,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Monovision(MV)矫正是一种成熟的矫正老视的方法,近10 a来,老视矫正手术逐渐开展,一些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PRK、LASIK等)、激光角膜热成形术和传导式角膜成形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也采用MV矫正方法治疗老视,取得很好的效果,本文就MV矫正在这些老视矫正手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唐静 《眼科研究》2011,29(10):955-959
老视是一种与年龄相关、因调节能力下降而引起的渐进性视近困难,目前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但矫正方法很多,包括配镜、角膜手术、巩膜手术、晶状体手术和药物治疗,也是屈光手术矫正近视、远视、散光取得良好效果后需要突破的重点;但各种方法均以增加屈光力为目的,并不能真正逆转老视的发生。就老视治疗的方法和集中关注的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激光老视逆转术治疗老视的初步临床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激光老视逆转手术(laser presbyopia reversal,LAPR)治疗老视的技巧、并发症及初步效果。方法使用紫外激光对2例患者于角巩缘外的巩膜区对称性放射状切开8条切口,并观察术后第1天、第3天、第9天、第30天、第90天、第210天的检查结果。结果术后裸眼近视力、远矫下近视力、调节幅度及调节灵活度提高,近附加度数减少,210d后的手术效果有少量的回退,裸眼远视力与矫正远视力基本无变化,眼压无明显下降,眼轴、前房深度无明显改变。结论初步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年龄阶段,LAPR治疗老视安全,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0.
老视是与眼睛调节能力下降密切相关的生理现象。不论年轻时屈光状态如何,老视都是人一生中必须经历的阶段。随着老龄化人口数量的增多,老视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眼科工作者的关注,各种治疗老视的方法与技术也应运而生。现就晶状体手术用于矫正老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激光老视逆转术治疗老视的两组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激光老视逆转手术(LAPR)治疗老视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稳定性。方法:来自于阿根廷的35例61眼(A组)、印度的14例26眼(B组)接受手术治疗。年龄40~60岁,近视、远视和散光均小于1.0D,双眼未矫正视力大于或等于20/40,近附加度数大于 1.0D。采用紫外或红外激光于角巩缘外的巩膜区对称性放射状切开4对(8条)切口,每条切口长度约4.5mm,深度约500μm至600μm,宽度约0.6—0.7mm,观察术后结果。结果:进行LAPR手术的87眼中有6_4眼术后近视力达到J3或更好。A组平均年龄为53.2岁,随访6m后发现:21眼(34.4%)近视力达J1,16眼(26.2%)近视力达J2,4眼(6.6%)近视力达J3,2眼(3.3%)近视力达J4,2眼(3.3%)近视力达J5,8眼(13.1%)近视力达J6。如果排除6个薄巩膜或切削浅的患者,结果则为:51%的患者近视力达J1或更好,90%的患者近视力达J2或更好,100%的患者近视力达J3以上。术后随访发现近视力无明显回退(最长随访时间为12m)。术前近附加为 1.0至 3.0D(平均 2.27D),术后近附加为0.0至 2.0D(平均 0.31D)。B组平均年龄为46.1岁,最短随访时间为8m,最长随访时间为28m,术前无一患者近视力可达J3,术后87.5%的患者可达到J3或更好。平均调节幅度由术前1.9D提高到术后3.6D(Kadlambi-Ranger调节测量尺测量),近附加由术前 1.7D到术后 0.2D。2眼(7.7%)术后3m近视力回退,1眼(3.8%)近视力无明显改善。术后远视力无明显改变,眼压平均降低2—3mmHg,然而大多数患者术后一段时间内眼压会逐渐恢复到术前值,且无明显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阿根廷和印度等国的研究结果表明LAPR手术是安全、有效、低回退性的一种老视逆转术。  相似文献   

12.
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玉伟  徐文烽  刘曦 《眼科研究》2002,20(3):242-243
目的 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治疗近视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术后随访达到6个月的146例(280眼),观察术后3天、10天,1、2、3、6个月的症状、视力、屈光状态、角膜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Nidek EC-5000准分子激光治疗结果表明,LASEK术后症状轻微,手术稳定性、预测性及安全性优于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结论 LASEK手术有可能成为今后主要的屈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VISX STAR S3准分子激光治疗散光的向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散光的向量分析法对VISXSTARS3准分子激光治疗中高度散光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研究接受VISXSTARS3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的散光患者25例36眼,术前散光度2.0~4.25D,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根据手术前后主觉验光结果 ,运用Alpins散光向量分析法分析目标诱导散光向量(TIA)、手术诱导散光向量(SIA)、错位角(AE)、矫正指数、成功指数(IOS)、变平指数(FI)等向量参数改变。结果平均TIA为(2.68±0.73)D,平均SIA为(2.67±0.8)D;平均矫正指数为0.98±0.18,95%可信区间为(0.93~1.04),无显著性系统性欠矫或过矫;平均绝对AE为3.30°±3.8°;平均AE为-0.92°±4.98°,95%可信区间为(-2.55°~0.71°),无显著性系统性轴向错位;平均IOS为0.18±0.17,成功率(ROS)为0.80±0.17,平均FI为0.97±0.18。矫正指数与散光度及球镜度均无显著相关性(r=-0.16,r=0.23,P〉0.05),成功指数与散光度及球镜度亦无显著相关性(P〉0.05),TIA与SIA呈正相关(r=0.80,P〈0.05)。结论 VISXSTARS3激光矫治中高度散光的准确性和成功率均较高,向量分析提供了必要的和易于理解的散光改变信息。  相似文献   

14.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治近视远期疗效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 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治疗近视 4~ 5年后的疗效。方法 对 44 9例 (889眼 )屈光度分布在 -0 75D~ -2 1 0 0D的近视及 -0 5 0D~ 5 5 0D的近视散光患者进行了 4~ 5年的LASIK术后跟踪观察。结果 术后 4年时 ,93 5 %的屈光度在± 1 0 0D之间 ,92 2 %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矫正视力 ,其中 89 2 %达 1 0。欠矫 68眼 ,欠矫率为 7 7%。术中术后少见严重影响视功能的并发症。结论 LASIK手术矫正近视及近视散光具有良好的远期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龄近视患者LASEK的疗效、特殊性以及需要加以关注和完善的问题。方法:对53例101眼大龄(年龄≥40岁)近视患者行LASEK治疗,并对术前和预矫屈光度以及手术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前屈光度(等量球镜)无轻度近视(D≤-3.00)的患者;中度近视(-3.00(D≤-6.00)17眼,占16.8%;高度近视(-6.00(D≤-10.00)31眼,占30.7%;超高度近视(D(-10.00)53眼,占52.5%。手术后0.5a裸眼视力:0.3~1.2,平均:0.81±0.32,其中裸眼视力≥0.5者77眼,占76.2%,术后裸眼视力≥1.0者24眼,占23.8%。因角膜厚度问题,为保证手术安全8例12眼(11.9%)手术前预矫屈光度适当减低。不同时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Haze。4例8眼(7.9%)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角膜内皮水肿。结论:行LASEK的大龄近视患者以高度、超高度近视患者为主,术前角膜厚度的测量和预矫正屈光度的确定是手术安全性的关键;激光切削直径的选择对视觉质量有重要影响;另外,角膜内皮功能检查是否应该作为大龄近视患者LASEK术前的常规检查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和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高度和超高度近视的远期临床效果及其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高度近视眼163例(294眼),其中PRK组84例(139眼),平均等效球镜屈光度-8.68±2.08D,LASIK组79例(155眼),平均等效球镜-9.17±2.92D。按术前屈光度分2组,Ⅰ组-6.25~-10.00D,Ⅱ组≥-10.00D,随访2a。结果:2a时,裸眼视力≥0.5者,Ⅰ组中PRK占89.5%,LASIK占96.8%;Ⅱ组中PRK占35.3%,LASIK占83.9%。裸眼视力≥1.0者,Ⅰ组中PRK为51.4%,LASIK为80.6%;Ⅱ组中PRK为2.9%,LASIK为46.8%。术后屈光度在预期矫正屈光度±1.00D范围以内者:Ⅰ组中PRK为62.8%,LASIK为88.2%;Ⅱ组中PRK为17.6%,LASIK为61.3%。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发生率,PRK组0级53.2%,0.5级25.3%,1级13.0%,2级8.6%。其中Ⅰ组发生率为39.0%,Ⅱ组发生率为70.5%。LASIK组均无上皮下或层间混浊发生。术后2a的等效球镜屈光度(Y)PRK组与术前等效球镜(X1雪,角膜屈光力(X 2)建立多元回归方程为Y =-8.645 0.444X1 0.265X 2(P <0.001)。LASIK组与术前等效球镜(X 1)、术中角膜切削深度(X 3)建立多元回归方程Y =-0.703 0.52X 1 0.0437X 3(P <0.001)。结论:准分子激光治疗高度和超高度近视眼的临床效果LASIK术式较PRK术式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观察鹰视准分子激光系统的LASIK治疗各种屈光度的近视的效果。方法 利用鹰视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MoriaII微型角膜刀对 12 5 0例 2 4 6 0眼进行治疗。术后 12个月观察视功能、屈光度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 12个月屈光度 <8.0D、>8.0D裸眼视力达到 0 .5以上分别为98.5 %、96 .5 % ,达到 1.0以上分别为 91.2 %、82 5 % .术后3~ 6个月屈光度趋于稳定。手术并发症包括角膜上皮脱落、结膜下出血、层间异物残留等。结论 鹰视准分子激光系统的LASIK对不同屈光度近视治疗均有良好效果 ,且比其他类型的激光仪更有优势 ,如方便、准确、预测性高、并发症少等  相似文献   

19.
李莹  张潇  罗岩  陈秉钧  丁欣  艾凤荣 《眼科》2009,18(3):175-179
目的分析疑难性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原因、分类、方案设计及治疗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非常规疑难性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患者47眼。方法分析患者进行屈光手术的原因、方案设计及治疗效果。除视力(裸眼、矫正、小孔视力)、屈光度(散瞳和显然验光)、主视眼、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像差检查等常规术前检查外,还要依据患者情况进行相应的特殊检查,包括角膜多点厚度、角膜曲率时间变化、眩光仪、对比敏感度、眼肌功能、VEP等检查。手术前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手术设计以及可能的预后评估。主要指标治疗前角膜厚度、视力、角膜地形图变化、屈光度、手术次数。结果疑难角膜屈光手术的界定:除最佳矫正视力小于0.8,还伴有角膜形态、结构异常或屈光参差、弱视等异常,或曾行屈光角膜手术但效果不佳,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5,需再次进行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疑难角膜屈光手术分类:(1)根据角膜屈光手术史分为手术原性屈光状态异常性、手术原性角膜结构异常性;(2)根据角膜情况分为角膜结构异常性、角膜曲率异常性;(3)根据双眼屈光状态差异分为高度近视伴弱视性、屈光参差性疑难角膜屈光手术。治疗方法:个性化设计手术,地形图引导手术,角膜屈光手术方式包括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PRK)、上皮下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Epi—LASIK)、准分子激光角膜表层磨镶术(LASE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性角膜屈光手术(PTK)以及联合手术等。治疗效果:所有患者达到预期最佳矫正视力,其中超过预期矫正视力2行以上者为51.1%(24眼),超过3行以上者为23.4%(11眼)。预期性:实际矫正度在预期矫正度±0.5D之间者45眼。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随访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