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灸对切除卵巢的大鼠骨松质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探讨针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采用40只12月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和西药组。切除大鼠双侧卵巢造成实验性骨质疏松症运动模型,于卵巢切除3天后开始针刺、艾灸和肌注雌激素,3个月后取各组大鼠股骨头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肌小梁变细甚至中断,小梁间隙增大;针刺、艾灸和西药各组大鼠骨小梁结构的病理改变明显轻于模型组。提示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灸"肺俞"穴对病毒性肺炎小鼠肺指数及其肺组织和血清中白介素(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探讨针灸抑制病毒性肺炎的效应机制,为针灸介入小儿病毒性肺炎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健康KM小鼠采用流感病毒亚洲甲型鼠肺适应株滴鼻感染复制病毒性肺炎模型,造模后小鼠分为模型组、西药组、电针组和艾灸组,同时选健康KM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电针组及艾灸组电针及艾灸小鼠背部双侧"肺俞"穴,每日灸或针刺两次,共治疗1周;西药组腹腔注射炎琥宁,每日1次,治疗1周。计算各组小鼠肺指数,采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小鼠肺组织及血清中IL-10、TNF-α水平,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肺指数及血清TNF-α、肺组织TNF-α及IL-10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西药组、电针组及艾灸组肺指数及血清TNF-α均较模型组降低(P0.01),电针组较西药组降低更明显(P0.05)。造模后血清IL-10较空白组变化不明显(P0.05),各组治疗后血清IL-10较模型组升高(P0.01)。各治疗组肺组织TNF-α及IL-10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P0.01)。正常组小鼠肺脏无充血水肿,模型组肺脏充血水肿明显,西药组、电针组和艾灸组小鼠肺脏轻度充血水肿。结论:针灸"肺俞"穴辅助治疗病毒性肺炎可能是通过抑制或调节相关炎性因子IL-10、TNF-α水平来发挥作用,同时通过进一步抑制TNF-α的过量产生而减轻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3.
艾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影响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艾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机理。方法:12月龄雌性大鼠4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手术对照组,模型组,雌二醇组,艾灸组,采用摘除双侧卵巢法建立骨质疏松症的模型,造模3个月后治疗3个月,观察艾灸对骨代谢生化,性激素水平,骨小梁等指标的影响,结果:经芍灸或雌二醇治疗后U-Ca/Cr,U-HOP/Cr较模型组分别有所下降;S-E2,S-BGP较模型组升高(P<0.05,P<0.01),骨小梁与髓腔的宽度比值,艾灸组和雌二醇组较模型组接近正常,22例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L1-L4和股骨颈骨密度治疗后分别提高1.32%和0.97%,结论:艾灸和雌二醇二者的作用无显著差异,艾灸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左归丸、右归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补佳乐组、左归丸组、右归丸组、共同药组、滋阴组、补阳组各10只。除假手术组、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进行双侧卵巢切除制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造模1周后,补佳乐组、左归丸组、右归丸组、共同药组、滋阴组、补阳组每只大鼠每天灌胃相应药物,剂量分别为0.36 mg/(kg·d)、18.9 g/(kg·d)、20.52 g/(kg·d)、15.12 g/(kg·d)、12.96 g/(kg·d)、8.1 g/(kg·d),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灌胃等量蒸馏水,各组均灌胃12周。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碱性磷酶(ALP)、骨钙素(BGP)mRNA和蛋白表达,取大鼠全股骨进行骨密度检测。结果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组织ALP、BGP mRNA及蛋白表达和全股骨密度均有所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共同药组外其余各用药组大鼠肾组织ALP、BGP mRNA及蛋白和全股骨密度表达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或P0.01),其中以补佳乐组、左归丸组效果最好。结论左归丸、右归丸及其拆方可能通过提高去卵巢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肾组织ALP、BGP的表达从而有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并且以左归丸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刺、艾灸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CIA)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脾脏单个核细胞IL-17、IL-12等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e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针刺组,每组8只。采用免疫学方法制备胶原诱导型关节炎模型大鼠。艾灸组、针刺组于初次免疫后第12天,选取双侧阳陵泉、昆仑穴分别施温和灸、针刺干预。治疗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四肢关节炎症评分;应用MTT比色法观察针灸对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脾脏单个核细胞IL-17、IL-12、TNF-α、IL-6、和IFN-γ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关节炎症评分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针刺组大鼠关节炎症评分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增高(P<0.01),脾脏单个核细胞IL-17、IL-12、TNF-α、IL-6、IFN-γ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P<0.01),针刺和艾灸均能显著降低脾脏单个核细胞IL-12、IL-17、TNF-α、IL-6、IFN-γ mRNA的表达(P<0.01);与艾灸组比较,针刺组在降低脾脏单个核细胞的IFN-γ mRNA的表达上优于艾灸组(P<0.05)。结论:针刺和艾灸治疗对CIA大鼠四肢关节炎症均具有改善作用,可能与艾灸能有效降低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针刺和艾灸均能调节脾单个核细胞异常变化的炎症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去卵巢大鼠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观察α-ZAL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40只6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OVX)、雌二醇组(OVX+E2)、α-ZAL(OVX+α-ZAL)。术后三周灌胃给予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生理盐水1mL/100g·d,雌二醇组给予戊酸雌二醇1mg/kg/d,α-ZAL组给予α-ZAL1mg/kg/d。12周后处死动物,分离血清,测定ALP、BGP、TRACP和ICTP等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结果:E2组和α-ZAL组TRACP和ICTP较模型显著降低。E2和α-ZAL能降低血清ALP和BGP浓度,但较假手术组升高。结论:α-ZAL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动物具有与E2类似的调节骨代谢生化指标的作用,提示可能具有广阔的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鲍圣涌  王华  王彦春  梁凤霞  陈泽斌 《针刺研究》2006,31(3):149-152,178
目的:探讨“双固一通”针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60只9~10月龄雌性SD大鼠,切除双侧卵巢后饲养90d,造成实验性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然后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取穴组、“双固”组、“一通”组、“双固一通”组,每组12只。对照组不做任何治疗;常规取穴组取背俞穴“脾俞”“胃俞”“肾俞”“气海俞”;“双固”组取“关元”“足三里”;“一通”组取“肾俞”“膈俞”“大杼”;“双固一通”组取“关元”“足三里”“肾俞”“膈俞”“大杼”。电针连续治疗8周。利用RT-PCR技术检测骨保护蛋白(OPG)mRNA在骨组织细胞的分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所有针刺组的OPG mRNA表达均升高(P<0·05),“双固一通”组表达非常显著升高(P<0·01);“双固一通”组较常规取穴组、“双固”组、“一通”组也明显升高(P<0·05);常规取穴组、“双固”组、“一通”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能够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骨组织的OPG mRNA表达水平,且“双固一通”针法优于其它取穴针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艾灸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神经营养因子及Notch通路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治疗VD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艾灸组,每组15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缺血再灌注法复制大鼠VD模型。艾灸组给予悬灸"命门""大椎""关元",每次15min,每日1次,每周治疗6d,治疗4周。西药组给予尼莫地平灌胃,每日1次,治疗4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大鼠学习与记忆能力,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大鼠大脑的梗死面积,HE染色法检测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Notch 1、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3(Hes 3)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较假手术组延长(P0.05);治疗后,艾灸组和西药组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5)。TTC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颜色较假手术组变浅,白色区域多;西药组、艾灸组白色区域较模型组减少。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数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减少,深染细胞排列紊乱,可见坏死的神经元;西药组、艾灸组细胞水肿较轻,细胞形态接近正常,细胞数量增加。模型组海马组织中BDNF、NGF、GFAP、Hes 3、Notch 1mRNA及蛋白表达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BDNF、NGF、GFAP、Hes 3、Notch 1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西药组NGF、GFAP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西药组比较,艾灸组海马组织中GFAP、Hes 3、Notch 1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艾灸可以改善痴呆大鼠记忆和认知能力,调节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可能与调节Notch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补肾壮骨汤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症状改善及血清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异构体5b(TRACP-5b)、骨钙素(BG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2017年3月—2019年2月),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钙尔奇联合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壮骨汤。对比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血清BGP与TRACP-5b水平、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74. 55%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92. 73%较高(P 0. 05);治疗后观察组腰膝酸软、下肢痿弱、腰脊疼痛、步履维艰积分较对照组低(P 0. 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 0. 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BGP水平较对照组高,血清TRACP-5b水平较对照组低(P 0. 05)。结论补肾壮骨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可调节血清BGP、TRACP-5b水平,促进症状改善,缓解骨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灸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和环节。方法:骨组织TGF-β_1 mRNA、VEGF mRNA采用原位杂交,凋亡基因Fas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模型组TGF-β_1、VEGF光度低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艾灸组、雌二醇组TGF-β_1、VEGF光度高于模型组(P<0.05);骨组织FAS蛋白光度,模型组高于假手术组(P<0.01),针刺组、艾灸组和雌二醇组低于模型组(P<0.05~0.01);成骨细胞内FAS蛋白阳性表达率模型组高于假手术组(P<0.01),雌二醇组低于模型组(P<0.01);破骨细胞内FAS蛋白阳性表达率针刺组、艾灸组和雌二醇组高于假手术组(P<0.05~0.01)。结论:针灸能有效调节破骨细胞内Fas基因的表达;能激活TGF-β_1、VEGF活性,使TGF-β_1 mRNA、VEGF mRNA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和脂肪组织TNFα对针刺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NFα在2型糖尿病(T2DM)发病中的作用以及针刺对T2DM机体TNFα的影响.方法:给食源性肥胖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造成T2DM模型,随机分为针剌组、优降糖组和模型组治疗,4周后检测空腹血糖(FBS)、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TNFα、脂肪细胞TNFα水平,并与正常组大鼠进行对照.结果:针刺组和优降糖组FBS较模型组显著降低,接近正常组水平;针刺组FINS明显低于模型组,接近正常组水平,优降糖组FINS水平低于模型组,但无显著性差异;模型组、优降糖组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针刺组高于正常组但无显著性差异;模型组、优降糖组脂肪细胞TNFα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和针刺组;针刺组脂肪细胞TNFα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清TNFα水平升高、脂肪细胞TNFα表达异常可能是T2DM的发病环节之一;针刺和优降糖可不同程度地降低T2DM大鼠血清TNFα水平、抑制脂肪细胞TNFα的表达,针刺对T2DM大鼠TNFα的调节作用优于优降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固一通针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60只6月龄雌性SD大鼠,切除双侧卵巢后饲养90d,造成实验性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然后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取穴组、双固组、一通组、双固一通组5组,每组12只。对照组不做任何治疗;常规取穴组取背俞穴脾俞、胃俞、肾俞,气海俞;双固组取关元、足三里;一通组取肾俞、膈俞、大杼;双固一通组取关元、足三里、肾俞、膈俞、大杼。电针治疗每天1次,每次15min,留针10min,连续治疗6d后休息1d,连续治疗12周。利用RT-PCR技术检测IL-6 mRNA在骨组织细胞的分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所有针刺组的IL-6 mRNA表达均减弱(P<0.05),双固一通组表达明显减弱(P<0.01);双固一通组较常规取穴组、双固组、一通组减弱(P<0.05);常规取穴组、双固组、一通组三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能够降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骨组织的IL-6 mRNA表达水平,且双固一通针法优于其他三治疗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头穴针刺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mRNA)表达的影响 ,探讨针刺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应用原位杂交及HE染色方法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时TNF αmRNA的变化及缺血脑组织病理变化 ,以及针刺对其影响。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TNF αmRNA在皮层、纹状体呈基础水平表达 ,脑缺血再灌注后12hrTNF αmRNA表达增强 (P <0 .0 5) ,针刺可明显抑制皮层、纹状体内TNF αmRNA的表达(P <0 .0 5) ,组织学中其神经组织变性、坏死及血管炎性反应也明显减轻。结论 :针刺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针刺抑制脑内TNF α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氧疗对慢性鼻-鼻窦炎(CRS)模型鼻窦黏膜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的影响,探索针氧疗法治疗((2RS)的可能机制.方法 取新西兰大白兔36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西药组、针刺组、针氧组,每组6只,建立CRS模型.西药组予克拉霉素25 mg/(kg·d),共14 d;针刺组针刺双侧迎香穴、肺俞穴、脾俞穴、肾俞穴和后三里穴,1次/d,共14 d;针氧组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给予29%O<,2>吸氧30 min,1次/d,共14 d.鼻窦黏膜HE染色,光镜观察黏膜病理改变;实时定量PCR检测鼻窦黏膜IL-8、TNF-α mRNA表达.结果 模型组鼻窦黏膜呈慢性炎症改变,黏膜上皮细胞增生,炎细胞浸润,腺体和杯状细胞明显增生;IL-8 mRNA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TNF-α mRNA表达虽较正常组增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针氧组鼻窦黏膜上皮修复较好,炎细胞浸润、腺体和杯状细胞增生不如西药组明显;鼻窦黏膜IL-8 naRNA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0.05);TNF-α mRNA表达虽较模型组降低,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针氧疗法对CRS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鼻窦黏膜促炎细胞因子IL-8、TNF-α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针灸对卵巢切除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针刺和艾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大鼠双侧卵巢切除 3 天后针刺和艾灸 3 个月,以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西药(雌激素)组作为对照,观察针刺和艾灸对卵巢切除大鼠骨代谢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雌二醇下降,血清骨钙素及空腹尿钙/肌酐、羟脯氨酸/肌酐均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针刺组和艾灸组除血清骨钙素进一步升高外,其余各指标无明显改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针刺和艾灸通过维持卵巢切除大鼠血清雌激素水平,从而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改善骨代谢负平衡状态,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艾灸督脉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针刺组和针灸组,西药组30例口服来氟米特治疗:针刺组30例采用针刺治疗:针灸组30例在针刺基础上,加用艾盒熏灸督脉治疗。观察记录治疗前及治疗60d后症状分级量化评分,并检测实验室指标(ESR、RF、CPR、IL一1D、TNF一0c)。结果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8.6%,针灸组总有效率为96.5%,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2.1%,针灸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西药组和针刺组(均P〈O.05)。针灸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O.05):与针刺组和西药组治疗后比较,针灸组改善患者主要次要症状体征积分明显(P〈O.05)。三组患者治疗后ESR、RF、CPR、IL一115、TNF一仅结果均低于治疗前(P〈O.05)。结论针刺配合艾灸督脉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电针对去卵巢大鼠模型肠黏膜钙结合蛋白-D9k(CaBP-D9K)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可能机制。方法 将60只3月龄SD健康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和假手术组,3个月造模成功后将手术组随机分为模型组、假电针组、电针组、药物组。干预治疗12星期后,测定腰椎及股骨骨密度(BMD),然后处死大鼠,提取小肠黏膜,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CaBP-D9K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成功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经电针组和药物组干预治疗12星期后,其大鼠骨密度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明显提高,荧光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电针组和药物组大鼠小肠黏膜CaBP-D9K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但电针组上调CaBP-D9K mRNA的水平不及药物组。结论 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机制之一可能与上调小肠黏膜CaBP-D9K mRNA和蛋白表达量,从而增强肠钙吸收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灸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结肠组织中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探讨针灸治疗UC的机制。方法:雄性昆明小鼠采用DSS饮用法复制UC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每组8只,另设8只为空白组。选取"关元""足三里"进行针刺或艾灸治疗,每次15 min,每日1次,连续5 d。观察小鼠一般情况、疾病活动指数(DAI),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中STAT3和HIF-1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较空白组一般状况差,DAI明显升高(P0.01),光镜下模型组小鼠出现结肠黏膜破坏缺损、炎性细胞浸润等表现,模型组STAT3、HIF-1α的表达较空白组明显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艾灸组小鼠的一般状况好转,DAI评分明显下降(P0.05),结肠腺体破坏、黏膜下层水肿程度减轻,炎细胞浸润量减少,STAT3、HIF-1α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针刺或艾灸均对UC具有治疗效应,且能有效降低UC小鼠结肠组织STAT3和HIF-1α蛋白的表达,针刺与艾灸之间效果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期针刺治疗抗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的机制。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MCAO缺血再灌注模型 ,应用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及电针对大鼠大脑皮质、纹状体IL 1 βmRNA、TNF α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后 ,缺血侧皮层及纹状体IL 1 βmRNA、TNF αmRNA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增高 (模型组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P <0 0 1 ) ;电针可显著降低缺血侧皮层及纹状体IL 1 βmRNA、TNF αmRNA免疫阳性细胞表达 (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P <0 0 1 )。结论 :早期针刺治疗可能通过下调缺血脑区IL 1 βmRNA、TNF αmRNA免疫阳性细胞而防治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风池""外关""阳陵泉"对偏头痛模型大鼠脑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三叉神经脊束核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10只。第8日采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制备偏头痛大鼠模型。针刺组和西药组于造模前7d及造模后30min分别针刺双侧"风池""外关""阳陵泉"及灌胃盐酸氟桂利嗪溶液,每日1次,连续8 d。观察大鼠造模前后行为学变化及50%缩足阈值,干预结束后,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脑干IL-6、TNF-α表达,RT-qPCR检测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CGRPm 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大鼠行为学评分明显增加(P<0.01),50%缩足阈值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干IL-6、TNF-α阳性细胞及三叉神经脊束核CGRP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西药组大鼠脑干IL-6、TNF-α阳性细胞及三叉神经脊束核CGRP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针刺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风池""外关""阳陵泉"可降低偏头痛大鼠脑干IL-6、TNF-α及三叉神经脊束核CGRP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