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奔放  朱丽红 《职业与健康》2008,24(19):2100-2101
目的研究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62例DIC患者和4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进行检测,用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DIC患者血浆D一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D.二聚体有助于DIC早、中、晚期的诊断,且是诊断早期DIC较特异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血浆D-二聚体在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VIDAS)快速定量检测血浆D-二聚体(D-dimer,DD)在诊治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VIDASDD测定法对临床诊断DIC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D进行检测,并进行动态观察治疗前后DD的变化。结果:26例DIC患者DD水平比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可视为DIC诊断的首选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黄永祥 《现代保健》2011,(12):175-176
D-二聚体反映着继发性纤溶的增强,是唯一反映凝血和纤溶的理想指标,在临床上已视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对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妊娠晚期孕妇抗凝血酶、D-二聚体检测及其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预防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宁波市第四医院收治的90例妊娠晚期DIC孕妇为观察组,同期在该院产检的90例妊娠晚期健康孕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α2-抗纤溶酶(α2-AP)、纤溶酶原(PLG)、抗凝血酶Ⅲ(AT-Ⅲ)及D-二聚体(D-D)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T、TT及APT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FIB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T-Ⅲ、PL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α2-AP和D-D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孕妇血液大多处于高凝状态,及时检测AT-Ⅲ及D-D对预防DIC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程书建 《现代保健》2010,(10):125-126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诊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胶乳凝集颗粒法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浆D-二聚体检测。结果39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血浆D-二聚体阳性患者33例,阳性率84.6%,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D-二聚体检测是快速诊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室指标,并能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动态监测和疗效观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症手术后行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早期诊治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29例急诊术后并发急性DI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转归的特点。结果康复22例,死亡7例,治愈率75.86%。结论去除病因,尽早诊治早期DIC,祛除病因,做好凝血监测,指导肝素的应用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D-二聚体水平的监测对术后重症患者患静脉血栓风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术后重症患者连续监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根椐其峰值的水平和持续的时间,即峰值下降情况,判断存在深静脉血栓的风险。[结果]手术后非重症患者,D-二聚体峰值为(0.77±0.16)μg/ml,没有超过正常范围;且在达到"峰值"后会逐渐降低,术后重症患者,D-二聚体水峰值水平为(2.69±1.28)μg/ml,持续增高或持续处于较高水平。[结论]术后重症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正常或未持续增高,则可排除诊断深静脉血栓;反之,可以提前发现高风险患者,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的变化情况,探讨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9月孕妇452例,检测血浆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含量(FIB),按孕妇妊娠不同时期分为早期、中期、晚期和临产期四组,分析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的变化情况。结果:妊娠早期、中期、晚期至临产期,孕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呈进行性升高(P<0.05);妊娠早期、中期至晚期,孕妇血浆PT呈进行性缩短(P<0.05),妊娠晚期和临产期孕妇血浆PT无统计学差异(P>0.05);妊娠早期、中期、晚期至临产期,孕妇血浆TT无明显变化(P>0.05);妊娠早期、中期、晚期至临产期,孕妇血浆APTT呈缩短趋势,其中妊娠早期与妊娠中期相比有明显变化(P<0.01),妊娠中期、晚期和临产期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妊娠早期、中期、晚期至临产期,孕妇血浆FIB水平呈升高趋势,其中妊娠早期与中期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妊娠中期和晚期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妊娠晚期和临产期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动态监测妊娠期血浆D-D和凝血四项的变化情况对于预防产中、产后异常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及血栓性疾病等产科并发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容易出现严重的凝血功能紊乱,本研究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紊乱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的患者29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入院血培养阴性的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传统凝血功能指标和血栓弹力图(TEG)参数,并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医院》2015,(12):56-58
目的分析D-二聚体(D-D)与APACHEⅡ评分对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弥漫性小血管内凝血(DIC)患者转归的判断价值。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急诊ICU发生DIC的患者86例,其中生存54例(生存组),32例死亡(死亡组),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进行年龄、凝血因子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检测、APACHEⅡ评分对照分析,论证D-D与APACHEⅡ评分能否判断急诊ICU发生DIC患者的转归。结果年龄、凝血因子检测、APACHEⅡ评分结果显示,三组除Fib没有差异外(P>0.05),年龄、PT、TT、APTT、AT-Ⅲ、D-D水平及DIC生存组与DIC死亡组APACHEⅡ评分均有差异(P<0.05,P<0.01)。DIC生存组与DIC死亡组图示显示,两组D-D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结论血浆D-D水平与APACHEⅡ评分能反映急诊ICU发生DIC的患者的病情好转与恶化,但本研究DD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域值能否作为患者生存与死亡的预测值,还有待进一步加大样本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败血症患者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治疗策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1例糖尿病并发败血症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其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血中白细胞9.42×109/L,中性粒细胞8.13×109/L,血小板32×109/L,纤维蛋白原定量4.36 g/L,D-二聚体定量4559.0 ng/ml;治疗后白细胞8.46×109/L,中性粒细胞6.49×109/L,血小板225×109/L,纤维蛋白原定量及D-二聚体定量正常.结论 DIC的治疗应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充分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适当应用抗栓药物,近年来活化蛋白C和凝血调节蛋白也逐渐成为治疗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12.
产科DIC 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产科DIC的发病特点和诱因,防治和减少DIC的发生。方法:对1993~2003年诊治的产科DIC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科DIC的发生率为0.24%,91.07%的产科DIC发生在产后24h内,56例患者4例死亡,死亡率为7.14%,围产儿总数50例,死亡8例,14例行全子宫切除术,子宫切除率为25%。引起产科DIC的原因依次是产后出血、妊高征、妊娠合并重症感染、分娩巴氏水肿胎儿、胎盘早剥、重症肝炎等,而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是胎盘因素。结论:胎盘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是产科DIC的最常见病因,其次是妊高征。产妇分娩巴氏水肿胎也是好发DIC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高危因素。发病的高危人群有多胎、多产、多次人流或引产、前次剖宫产及妊高征、分娩巴氏水肿胎儿的孕产妇。因此,做好孕期保健、降低剖宫产率、降低巴氏水肿胎儿出生率是预防产科DIC的重要措施。抢救治疗原则是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3.
宋丽  张艳丽  栾斌  王秀芳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6):2525-2527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FDP比值对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前期(preDIC)的诊断及治疗意义。方法:对NICU收治的96例危重新生儿中符合preDIC临床诊断标准的48例(preDIC组)和DIC的48例(DIC组)及50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检测其血清中DD、FDP及DD/FDP的水平,以及应用小剂量肝素后preDIC组和DIC组血清中DD、FDP、DD/FDP的水平变化。结果:preDIC组和DIC组中DD、FDP均有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eDIC组和DI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eDIC组中DD/FDP比值较DIC组比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小剂量肝素后,preDIC组与DIC组中DD、FDP水平均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eDIC组中DD/FDP明显下降,肝素应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IC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DIC前期,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均已发生明显改变,且凝血功能明显要高于其纤溶功能,故监测DD/FDP比值有助于DIC前期的诊断;在应用小剂量肝素后比值明显下降,有助于早期阻止DIC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林向容  魏萍  郑艳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3):1767-1768
目的:探讨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降低其死亡率。方法:对我院1995~2005年间产科急性DIC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1995~2005年间我院共发生产科急性DIC37例,发病率为0.2%。其中35例抢救成功,2例死亡;②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去除病因,抗休克,补充血容量,选择性使用肝素是成功抢救产科急性DIC的关键措施。结论:产科急性DIC救治中,重视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及产后出血等原发病的防治,早期诊断,正确规范治疗,可进一步降低该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低分子肝素治疗孕晚期产前非显性DIC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有产科并发症的非显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 IC)的孕晚期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后,观察减少产后出血和D IC的发生情况。方法将D-二聚体(D-D)>5.0 mg/L有产科并发症的40例患者分为2组:低分子肝素组(20例),LMWH 0.3 m l腹壁皮下注射,12 h一次,1~4 d;低分子右旋糖酐(低右)组(20例),低右500 m l 丹参20 m l,静脉滴注1~7d。结果孕晚期D-D较非孕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产科并发症患者应用LMWH后D-D明显下降(P<0.01),产后出血量和D IC发生率明显减少,与低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MWH可降低D-D、减少产后出血及预防D IC的发生,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A 36-year-old Japanese woman with anorexia nervosa (AN) was admitted to our department because of severe emaciation. Although we were thorough in her clinical management and were careful to avoid precipitating refeeding syndrome,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developed 3 weeks after hospitalization. We treated her for DIC with sepsis using anticoagulants, protease inhibitors, antithrombin, and platelet concentrate transfusion. To treat her bacterial infection, we administered antimicrobial drugs and immunoglobulin. We began probiotic and prebiotic (synbiotics) treatment for bacterial translocation. We think that the prevention of sepsis via bacterial translocation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care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AN in addition to the prevention of refeeding syndrome.  相似文献   

17.
肝素治疗妇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素在妇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本院2000年1月~2005年3月间收治并抢救的18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结果 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主要原因产后出血,其次是子痫前期,使用肝素后,抢救成功率为94.44%,死亡率为5.56%.结论 妇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发病急骤,病势凶险,只要做到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可显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F)活性的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正常孕妇及妊高征患者血浆TF抗原水平。结果:妊高征组血浆TF活性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妊高征患者血浆TF活性增高,可通过检测血浆TF活性作为预测妊高征预后的一种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9.
王洪武  李景辉  邓超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6):4330-4331
目的 探讨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在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中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86例脓毒性休克患者0h(以诊断休克为研究起点)、6h动脉血乳酸水平,计算6h乳酸清除率.以好转或死亡为研究终点,按预后不同将患者分为存活组(n=52)和死亡组(n=34);以乳酸清除率10%为标准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10%,n=61)和低乳酸清除率组(<10%,n=25),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高乳酸清除率组与低乳酸清除率组之间相关数值的差异.结果 存活组6h血乳酸清除率为(30.5±18.0)%,显著高于死亡组(11.2±13.1)%,P< 0.01;高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27.9%)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64.0%),P<0.01.结论 早期乳酸清除率可作为脓毒性休克患者判断预后转归的一个很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