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697.5mg加入5%葡萄糖1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41例,给予肌苷注射液300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30d。观察两组治疗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63%。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较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慢性酒精性肝病对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52例慢性酒精性肝病患者(均让患者戒酒的情况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7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C、K,丙基硫氧嘧啶、秋水仙碱治疗,观察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及维生素B、C、K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C-Ⅳ)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清PCⅢ、HA、LN、C-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PCⅢ、HA、LN、C-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84.3±61.2) mg/L比(152.4±70.1) mg/L,(92.3±44.2) mg/L比(236.4±131.1) mg/L,(82.3±56.7) mg/L比(147.6±92.4) mg/L,(72.6±62.7) mg/L比(128.4±73.5)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具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熊去氧胆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疗效.方法 将82例NAFL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应用熊去氧胆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照组40例,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均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均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俗氨酰转移酶(γ-G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行B超、肝脾CT检查.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5.7%(36/42)比62.5%(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血脂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ALT:(38.2±15.2) U/L比(71.2±20.2) U/L、AST:(37.4±16.3) U/L比(67.5±19.3) U/L、γ-GT:(58.7±15.6) U/L比(88.2±13.6) U/L、TG:(1.3±0.5)mmol/L比(2.2±0.7) mmol/L、TC:(3.8±0.7) mmol/L比(5.3±0.9) mmol/L、HDL-C:(1.7±0.6) mmol/L比(1.4±0.7)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肝与脾CT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3±0.26比0.81±0.33,P>0.05),治疗组治疗后肝与脾CT比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0.88±0.42比0.74±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NAFLD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照组用甘利欣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4周后及治疗结束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肝脏B超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肝功能、血脂、B超检查结果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85.71% (36/42),对照组有效率66.67% (28/4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在杭州市西溪医院住院治疗的10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及多烯磷脂酰胆碱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上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出现并发症情况及患者肝功能指标等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所有改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2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也均有所下降,但相比之下,观察组下降的更为明显(P <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针对酒精性肝病的患者,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显著好转,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环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甲亢性肝脏损伤的临床疗效,以期提供可靠的保肝用药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74例甲亢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7例。所有患者均予以甲巯咪唑治疗甲亢,其中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保肝,观察组给予双环醇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保肝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肝功能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是64.86%,观察组总有效率是89.19%,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以及总胆红素(TBIL)三项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甲亢性肝损伤的患者,在采用双环醇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保肝治疗后,能够有效降低转氨酶、胆红素指标,改善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观察双环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基础上给予双环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照组在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基础上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全部病例均连续治疗1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酒精性肝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将128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4例,对照组中所有患者给予维生素C和甘草酸二铵治疗,观察组中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多烯磷脂酰照碱治疗,治疗时长为3~4周.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环醇治疗乙醇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64例酒精性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仅给予戒酒、低脂肪、富营养饮食及口服肌苷片常规治疗,观察组32例,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双环醇片(25~50mg,3次/d)口服;两组均连续用药8周,均未使用降酶药物。治疗前后进行肝功能的多项指标(ALT、AST、GGT、Alb、TBil)检查,评定肝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4%,对照组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ST、GGT、TBil明显降低、Alb增加,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1,P﹤0.05)。双环醇治疗期间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双环醇治疗酒精性性肝病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11.
王金鑫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6):48-51
目的 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12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保肝降脂药、改善生活方式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疗程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均得到显著改善[对照组:(2.4±0.6) mmol/L比(3.3±1.3) mmol/L、(4.4±1.4) mmol/L比(2.2±1.0) mmol/L、(3.0±0.5) mmol/L比(3.5±0.8) mmol/L、(1.3±0.6) mmol/L比(0.9±0.5) mmol/L、(42.3±11.5) U/L比(109.7±36.8) U/L、(40.8±7.4) U/L比(49.8±9.8)U/L、(54.2±12.3) U/L比(63.4±15.7) U/L;观察组:(1.1±0.4) mmol/L比(3.3±1.1) mmol/L、(6.1±1.5) mmol/比(2.3±1.1) mmol/L、(2.6±0.4) mmol/L比(3.6±0.9) mmol/L、(1.7±0.7) mmol/L比(0.9±0.6) mmol/L、(78.6±19.8) U/L比(112.1±41.1) U/L、(30.2±7.8) U/L比(51.2±11.3) U/L、(42.7±9.8) U/L比(66.8±14.6)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46/60),观察组为93.3%(56/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方面均得到显著改善[对照组:(135.6±21.2)分比(127.8±18.9)分、(121.9±16.9)分比(110.2±13.6)分、(85.8±12.1)分比(78.9±11.1)分;观察组:(149.4±20.2)分比(128.1±21.9)分、(142.3±23.1)分比(108.9±12.8)分、(94.1±15.3)分比(80.2±1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三氯生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改善作用。方法 使用高脂饲料连续喂养雄性C57BL/6J小鼠12周建立NAFLD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低、中、高剂量三氯生[100、200、400 mg/(kg·d)]实验组,每组10只,每天灌胃一次,连续给药8周。每周记录小鼠体重,收集小鼠血清与肝脏组织,使用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以评价小鼠血脂水平,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评价小鼠肝功状况,使用苏木精-伊红( HE) 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肝脏脂肪沉积情况并对脂滴面积比进行定量计算。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小鼠体重(F = 8.384, P<0.001)、血清TG(F = 7.113,P<0.001)、TC(F = 4.234, P = 0.006)、ALT(F = 9.632,P<0.001)、AST(F = 6.719,P = 0.001)均上升,肝脏组织HE染色可见大量气球样变与脂滴空泡,油红O染色可见大量、大面积的橘红色脂滴。与模型对照组比,低、中、高剂量三氯生组小鼠体重分别下降17%、19%和30%(F = 26.884,P<0.001),血清TG(F = 9.993, P<0.001)、TC(F = 1.078, P = 0.373)、ALT(F = 4.236, P = 0.020)、AST(F = 3.954,P = 0.028)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HE染色显示低、中、高剂量三氯生组小鼠肝脏细胞气球样变与脂滴空泡减少,肝脏组织形态得到改善;油红O染色可见低、中、高剂量三氯生组小鼠肝脏组织橘红色脂滴的面积随三氯生剂量的增加而减小。对脂肪沉积情况进行定量计算,结果显示各剂量三氯生组小鼠肝脏的脂滴面积比与模型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27%、42%与50%(F = 96.950, P<0.001)。结论 三氯生可以减少NAFLD小鼠肝脏脂肪含量,恢复肝脏功能并降低血脂,改善由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居民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病率相关的代谢性慢性病组合。方法使用上海郊区自然人群队列和生物样本库基线数据, 根据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生化检测获得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痛风及糖尿病5种代谢相关慢性病患病情况, 根据B超及问卷调查诊断NAFLD, 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合并不同数量及类型的31种代谢相关慢性病组合与NAFLD患病的关联。结果 65 477名研究对象年龄M(Q1, Q3)为60(51, 66)岁, 男性占40.6%。NAFLD总患病率为38.2%, 无5种代谢相关慢性病中任1种者NAFLD患病率为12.0%。总人群(OR=37.94, 95%CI:31.02~46.41)、女性(OR=36.99, 95%CI:28.78~47.54)及≥60岁组(OR=36.19, 95%CI:28.25~46.36)与NAFLD患病关联最强的慢性病组合均为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痛风+糖尿病, 男性(OR=50.70, 95%CI:24.62~104.40)及<60岁组(OR=49.58, 95%CI:24.22~101.47)与NAFL...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的中长链游离脂肪酸(FFAs)水平,为NAFLD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至5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高甘油三酯(TG)患者125例,依据肝脏B超诊断分为伴NAFLD者64例(HF组)和不伴NAFLD者61例(H组);另选择邯郸中心医院同期查体健康人员63名为健康对照组(N组)。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长链FFAs。比较3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腹围、血压、空腹血糖(FBG)及血脂水平,包括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H组与N组比较,BMI[(25.24±1.41)kg/m2比(24.32±1.12)kg/m2,P=0.004]、腹围[(84.72±1.34)cm比(77.33±0.89)cm,P=0.010]和舒张压[(77.35±1.21)mmHg比(75.21±1.61)mmHg,P=0.014]显著升高,血清TG[(2.86±0.55)mmol/L比(0.93±0.27)mmol/L,P=0.000]和TC水平[(4.56±0.66)mmol/L比(4.36±0.47)mmol/L,P=0.000]也显著升高;血清中肉豆蔻酸(C14:0)[(0.49±0.04)%比(0.36±0.01)%,P=0.011]、棕榈酸(C16:0)[(18.36±0.47)%比(15.97±0.30)%,P=0.000]、棕榈油酸(C16:1)[(1.00±0.12)%比(0.58±0.02)%,P=0.001]及油酸(C18:1)水平[(18.20±0.70)%比(12.23±0.37)%,P=0.000]均显著增高,而硬脂酸(C18:0)[(7.52±0.22)%比(8.15±0.28)%,P=0.012]、二十碳二烯酸(C20:2)[(0.61±0.07)%比(1.03±0.17)%,P=0.000]、二十碳三烯酸(C20:3)[(1.77±0.15)%与(2.49±0.18)%,P=0.002]及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水平[(1.44±0.08)%比(1.67±0.09)%,P=0.014]均显著降低。HF组与H组比较,体重[(85.76±3.10)kg比(71.45±2.88)kg,P=0.003]、腹围[(96.30±2.05)cm比(84.72±1.34)cm,P=0.000]、收缩压[(117.12±1.15)mmHg比(113.23±1.25)mmHg,P=0.009]和舒张压[(79.54±1.42)mmHg比(77.35±1.21)mmHg,P=0.016]均显著升高,FBG、TG、TC、HDL-C和L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中棕榈酸(C16:0)水平显著上升[(19.54±0.30)%比(18.36±0.47)%,P=0.000],二十碳二烯酸(C20:2)水平较N组降低但高于H组[(0.78±0.09)%比(1.03±0.17)%,(0.78±0.09)%比(0.61±0.07)%,P均=0.000]。结论血清中棕榈酸增加可能是NAFLD的重要危险因素,饮食中应减少饱和脂肪酸,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防治NAFLD。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成年人群中缺失牙的数量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之间的关联。方法 对26 983名来源于天津营养流行病学队列(TCLSIH研究)的成年人进行横断面研究。根据缺失牙数(第三磨牙除外),分为0、1~、3~和≥ 6颗4组。NAFLD的诊断采用腹部超声检查和ALT测定,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成年人中缺失牙数与NAFLD之间的关系。结果 NAFLD患病人数为7 270人,至少有1颗牙缺失的人数为9 667人。经调整混杂因素后,根据缺失牙数从少到多(0、1~、3~和≥ 6颗)各组中,人群NAFLD患病的OR值(95% CI)分别为:男性1.00、1.04(0.93~1.15)、1.08(0.93~1.26)和1.38(1.09~1.76)(趋势检验P=0.030);女性1.00、0.96(0.82~1.12)、1.11(0.91~1.35)和1.22(0.90~1.64)(趋势检验P=0.450)。结论 男性缺失牙的数目≥ 6颗与NAFLD的高患病率相关,女性中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HBV感染人群中运动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病的关联。方法基于2016-2020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招募的3 813例HBV感染者, 收集研究对象的患病情况、运动情况及其他协变量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探讨运动与该人群NAFLD患病的关联, 并进行亚组分析探讨效应修饰因子。结果共2 259例HBV感染者, 患有NAFLD者454例(20.10%)。校正协变量后, 发现中强度运动为NAFLD的保护因素(OR=0.66, 95%CI:0.46~0.94)。亚组分析结果显示, 可能在女性(OR=0.61, 95%CI:0.36~1.01)、年龄<45岁(OR=0.24, 95%CI:0.06~0.80)、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OR=0.16, 95%CI:0.04~0.49)、家庭年收入<3万元(OR=0.39, 95%CI:0.16~0.89)、3万~8万元(OR=0.64, 95%CI:0.40~1.00)、有高血压病史(OR=0.45, 95%CI:0.21~0.88)、BMI≥24.0 kg/m2(OR=0.66, 95%CI:0.43~1.01...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 研究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瘦素(Leptin)和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 试验分两组:NAFLD组,79名诊断为NAFLD的儿童;对照组:79名健康儿童;检测患儿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Leptin和可溶性瘦素受体(sOB-R),及肝肾功能和血脂变化,采用游离瘦素指数(FLI,Leptin /sOB-R)和Leptin评估Leptin水平,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评估IR。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和偏相关分析对Leptin与IR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NAFLD组血清BMI、FPG、FINS、HOMA-IR、Leptin、sOB-R和FLI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在NAFLD患儿中,血清Leptin和FLI水平与FINS、HOMA-IR明显正相关(r1=0.632,P〈0.01,r2=0.386,P〈0.05),与ISI呈明显负相关(r=-0.401,P〈0.05);HOMA-IR和ISI与BMI相关(r1=0.260,P=0.033;r2=-0.358,P=0.003);性别(0.410)、BMI(0.436)、年龄(0.321)、FINS(0.280)、ISI(-0.262)是NAFLD儿童血清Leptin或FLI水平的独立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人群日益增多,但两者间相互影响的研究较少.HBV感染是否诱发或加重肝细胞脂肪变、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对慢性乙型肝炎病程的影响以及是否影响抗病毒治疗应答,回答这些问题对于完善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有重要意义.此文将这些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