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整合素是一类细胞粘附分子受体,有粘附和信号传递两大基本功能。现已发现,整合素在子宫内膜和胚胎上均有表达,并受雌、孕激素等多种因素的调节。它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粘附和迁移等过程,在胚胎着床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整合素亚单位α_vβ_3和α_4β_1可作为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标志,并参与着床过程。此外,整合素在输卵管粘膜也有表达,可能为研究胚胎异位着床的分子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谭冬梅  何明忠  赖国旗  王立芝  谭毅 《生殖与避孕》2005,25(12):707-711,723
目的:检测TRAIL在小鼠胚胎着床过程中子宫内膜的表达,探讨它在蜕膜细胞凋亡中的作 用。方法:采用RT-PCR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妊娠d 1-8小鼠子宫组织TRAILmRNA及蛋白的表 达情况。结果:妊娠d 1-8的小鼠子宫组织均有TRAIL mRNA的表达,且着床期间的表达较着床前 明显增加(P<0.05)。妊娠d 1-3,小鼠子宫内膜无TRAIL蛋白表达;妊娠d 4,TRAIL表达在小鼠胚 胎定位、黏附点的子宫内膜腔上皮细胞;妊娠d 5-6,TRAIL定位于胚胎着床点附近的蜕膜细胞中; 妊娠d 7-8,TRAIL表达在与子宫蜕膜邻近的胚胎滋养层细胞中。结论:在小鼠胚胎着床过程中, TRAIL诱导子宫内膜腔上皮细胞凋亡可能是胚胎跨越上皮屏障的重要机制之一,且TRAIL诱导的 蜕膜细胞和胚胎滋养层细胞的凋亡在滋养层细胞对子宫内膜的适度侵入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整合素与胚胎着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整合素是一类细胞粘附分子受体,有粘附和信号传递两大基本功能。现已发现,整合素在子宫内膜和胚胎上均有表达,并受雌、孕激素等多种因素的调节。它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粘附和迁移等过程,在胚胎着床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整合素亚单位αvβ3和α4β1可作为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标志,并参与着床过程。此外,整合素在输卵管粘膜也有表达,可能为研究胚胎异位着床的分子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降钙素是含有 32个氨基酸残基的肽类激素 ,分子量为 350 0。主要生理功能是调节细胞外 Ca2 + 生成。近年来发现子宫内膜降钙素表达与子宫内膜容受性密切相关 ,并受孕激素调节 ,着床结束后 ,表达下降 ,阻断其表达 ,导致着床失败。通过对假孕小鼠子宫降钙素m RNA水平的检测 ,发现子宫内膜降钙素的表达不需要胚胎存在 ,只受母体因素调控。提示 :降钙素在子宫可能是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标志 ,在胚胎着床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着床的种植窗期间,子宫内膜发生极为复杂的形态学和生化方面的改变,在着床的不同阶段,内膜上皮和基质合成多种生物分子,以利于胚胎与子宫内膜的定位、黏附和侵入过程,保证胚胎着床的成功,这些分子反映了子宫内膜的接受性.  相似文献   

6.
胚胎着床的过程极为复杂,包括定位、粘附和侵入3个阶段.着床仅发生在一个极其有限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即所谓的"着床窗"),需要子宫内膜和胚胎发育的同步化、相互作用和配合.目前,胚胎着床机制尚未充分阐明,但胚胎成功着床的要素包括:高质量的胚胎、有接受性的子宫内膜和适宜的内分泌环境.  相似文献   

7.
降钙素与子宫内膜容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床期子宫内膜降钙素的表达呈周期性特征:与“种植窗”的开放相吻合。着床结束后,表达下降,阻断其表达,可导致着床失败。对假孕小鼠子宫内膜降钙素mRNA的检测发现其降钙素的表达不要求胚胎存在,只受母体因素调控,提示:降钙素在子宫内膜容受性形成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胚胎着床涉及到胚胎和子宫间复杂的关系,是胚胎能否继续发育的重要环节。胚胎发育到囊胚阶段以及子宫内膜同步分化到容受状态是成功着床的关键。着床过程涉及到许多信号通路分子的相互作用,但是其中同步胚胎和子宫状态的调控网络仍有很多谜题未解开。本文总结了目前对于着床的分子调控以及在这个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对着床机制的了解有助于阐明女性不明原因的不孕症并且帮助提高胚胎着床率和妊娠率。  相似文献   

9.
胚泡和内膜发育状态对子宫内膜“着床窗口”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瑶  陆诗华 《生殖与避孕》1998,18(6):337-341
本文应用胚泡移植和改进的内膜上皮细胞与胚泡共培养方法研究了胚胎和子宫内膜不同发育状态对子宫内膜对胚泡接受性的影响.实验证明正常胚泡移植到子宫内膜的“着床窗口”出现时间以妊娠d4天上午9时到下午18时.如果被移植的胚泡是取自延缓着床胚泡,则它们的“着床窗口”出现时间有明显缩短,只能到下午14时为止.另外也证明.子宫内膜本身发育状态对内膜的接受性也有影响.以妊娠d5天内膜的胚泡附着数最多.所以.可以认为胚胎和内膜的发育状态都是可以影响内膜“着床窗口”的出现与消失的.  相似文献   

10.
着床的种植窗期间,子宫内膜发生极为复杂的形态学和生化方面的改变,在着床的不同阶段,内膜上皮和基质合成多种生物分子,以利于胚胎与子宫内膜的定位、黏附和侵入过程,保证胚胎着床的成功,这些分子反映了子宫内膜的接受性。  相似文献   

11.
人类生殖过程涉及各种复杂因素,其中胚胎能否着床是受孕过程中的关键步骤。顺利的着床需要有正常生命力的胚胎在适当的时间植入具有接受性的子宫内膜,且胚胎与内膜达到同步交流状态。着床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妊娠率,而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可能是导致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着床初期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为后续胚胎的植入做准备,随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发生蜕膜化为胚胎提供良好的发育环境。这提示EMT与蜕膜化是维持子宫内膜容受状态的基本条件,而良好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是胚胎植入并充分发育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前研究表明女性生殖道微生物群在维持正常妊娠和影响生殖结局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常宫腔菌群(宫腔共生菌群)可维持宫腔内环境稳态,为胚胎着床提供良好的条件,然而其与宿主在胚胎着床期的相互作用机制仍知之甚少。当宫腔共生菌群发生紊乱时,可能通过破坏抗菌屏障、引起免疫细胞失衡、促进炎症因子释放以及产生异常代谢产物等改变宫腔微环境,进而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导致胚胎着床失败。因此,研究宿主-微生物群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异常的宫腔菌群对局部子宫内膜微环境生理和功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综述正常宫腔共生菌群的构成、不孕症患者宫腔菌群特征及宫腔菌群与宿主在胚胎着床期的相互作用机制,以期为今后研究宫腔菌群在胚胎着床中的作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Fluid within the endometrial cavity before embryo transfer in IVF cycles is associated with failure of implantation. The etiology of endometrial fluid is surrounded in controversy but it is associated with hydrosalpinges, polycystic ovarian disease, and subclinical uterine infections. The current treatment consists of postponing embryo transfer. This of course has b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disadvantages; a decreased implantation rate from frozen embryo transfer, and frustration and disappointment for the couple. Removing the fluid with an embryo transfer catheter immediately before embryo transfer may be a successful method of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mu-miR-141在早孕小鼠胚胎着床前、后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荧光定量PCR(FQ-PCR)及原位杂交检测早孕小鼠胚胎着床前、后子宫内膜mmu-miR-141的表达;MT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孕第4日(d 4)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被mmu-miR-141抑制剂作用72 h后其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mmu-miR-141在小鼠胚胎着床后(d 6)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着床前(d 4)(P<0.05),且表达于基质细胞;其表达下调能使基质细胞增殖活力下降(P<0.05),细胞凋亡增加(P<0.01)。结论:mmu-miR-141通过调控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增殖或凋亡,在早孕小鼠胚胎着床前、后的子宫内膜组织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影响胚胎顺利植入的关键因素,子宫内膜容受性异常将导致胚胎着床失败和胎盘发育异常。胚胎植入过程中,母体和胚胎的胞外囊泡的有序产生和精确协调确保了胚胎的顺利植入。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胞外囊泡可改善病理状态下的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16.
评估和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治疗反复种植失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复种植失败(RIF)是困扰辅助生殖技术(ART)发展的难题,子宫内膜容受性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成功的关键因素。如何提高RIF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日益受到生殖医学界的关注。本文从子宫内膜容受性评价常用临床方法到宫腔镜治疗宫腔结构异常、子宫内膜机械性损伤、调节母-胎免疫容受性、药物抑制子宫收缩、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内膜血流等方面,对RIF的治疗方法进行了阐述与总结,以期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是胚胎成功着床的必备条件,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不断完善,子宫内膜异常已成为影响辅助生殖技术过程中胚胎着床的最主要因素。持续的子宫内膜片状出血、粘连、间质密度增加、子宫内膜间质异常浆细胞浸润被称为慢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子宫内膜炎可通过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造成不良妊娠结局,并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宫腔粘连等疾病的发生有关,接受抗生素治疗可显著改善辅助生殖技术妊娠结局。综述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病因、诊断、治疗及对辅助生殖技术领域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对胚泡着床障碍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胚泡着床障碍小鼠模型,并研究其子宫内膜容受性。方法:于妊娠d4上午利用米非司酮诱导昆明小鼠胚泡着床障碍,12h后处死小鼠,观察小鼠胚泡着床率及平均着床胚泡数,利用光镜观察小鼠子宫内膜形态结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子宫雌、孕激素受体(ER、PR)表达,采用RT-PCR检测子宫ER、PR基因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胚泡着床率及平均着床胚泡数明显降低,子宫内膜发育明显受抑制;子宫内膜腺体、间质ER、PR表达范围和强度均显著降低。结论:米非司酮能成功诱导建立胚泡着床障碍模型,其着床期子宫内膜发育受抑制,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胚泡着床失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 3(TIMP 3)蛋白在人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的特点 ,及其在胚胎着床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链菌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酶连接法 ,观察 13例增殖期、10例分泌早期、17例种植窗期及 15例分泌晚期子宫内膜组织中MMP 9和TIMP 3蛋白的表达特点及其阳性细胞的分布规律。结果 MMP 9和TIMP 3蛋白在各期子宫内膜中均有表达 ,从增殖期到分泌早期至种植窗期 ,MMP 9和TIMP 3蛋白染色逐渐增强 ,以种植窗期增强最为明显 ,分泌晚期染色强度虽较种植窗期略低 ,但仍明显高于增殖期。结论 种植窗期子宫内膜中MMP 9和TIMP 3蛋白为高表达 ,可能参与胚胎着床的调节 ,有利于胎盘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develop a new in vitro implantation model that reflects the main process of embryo attachment and invasion. Study design: One of the limitations in human embryo implantation research is lack of an available in vitro model that faithfully replicates human embryo–uterine interaction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examined the attachment and invasiveness of blastocysts from mice in Ishikawa cell (IK), a human endometrial cell, to clarify whether this new model is suitable to study implantation of embryos. We used IK and placed it in contact with blastocysts to initiate coculture experiments using a specifically designed medium. The culture medium was composed of Ham F-12/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 (1:1), 30% fetal calf serum, 63.5 nmol/L progesterone, 7.14 nmol/L estradiol-17β, 100?mg/ml of insulin, and 20?ng/ml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The culture for 24?h clearly demonstrated that embryos were capable of attachment to the IK and displayed partial invasion. Results: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embryos attached to the IK and displayed partial invasion after coculture of blastocysts with IK for 48?h. Conclusions: The model is capable of demonstrating the procedure of attachment and invasion of embryo into the endometrial cells and has promises to be used in studies related to early embryo implantation in human endometri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