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血栓通和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血糖达标后对照组给予甲钴胺静滴;观察组给予血栓通联合甲钴胺静滴,疗程均为4周。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7.5%vs68.8%,P〈0.05);治疗后两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较少。结论血栓通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应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观察组给予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给予α-硫辛酸治疗,经过3周的药物治疗后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肌电图情况,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42/45)比55.6%(2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49.5±3.2)m/s比(40.2±2.9)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治疗期间和治疗后,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利用α-硫辛酸联合甲钻胺治疗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3月一2012年10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在给予甲钻铵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对照组只给予甲钴铵。共4周。观察临床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包括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90.0%)明显优于对照组(65.0%)(P〈0.01);治疗后两组的神经传导速度都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而且,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增加更显著(尸〈0.05)。结论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取从2013年1月1日—2014年4月30日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3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病例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甲钴胺进行治疗,研究组硫辛酸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胫神经、尺神经的传导速度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并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正中神经传速为(47.57±4.26)m/s、尺神经为(44.56±2.83)m/s、胫神经为(45.37±3.43)m/s,而对照组正中神经为(43.45±3.18)m/s、尺神经为(40.21±2.16)m/s、胫神经为(41.23±3.19)m/s,两组对比,研究组患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9%,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1.7%,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592,P=0.0056)。结论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良好,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对20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Michigan糖尿病神经病变症状评分、体征评分和神经电生理检测,根据血糖变异系数分为持续性高血糖组和波动性高血糖组,分析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时两组周围神经病变发生情况和严重程度。结果 HbA1C≥9%时,波动性高血糖组神经病变发生率(44.9%)、Michigan糖尿病神经病变症状评分(2.42±2.38)和体征评分(1.76±1.45)均高于持续性高血糖组(分别为30.4%,0.60±0.83,0.80±1.3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腓总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左侧(50.91±5.14)m/s,右侧(51.38±5.98)m/s]和腓总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左侧(45.72±4.53)m/s,右侧(44.90±3.56)m/s]低于持续性高血糖组[分别为左侧(54.13±5.82)m/s,右侧(54.43±5.27)m/s和左侧(47.17±3.66)m/s,右侧(47.40±3.57)m/s],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波动性高血糖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和严重性。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检测在腕管综合征(CTS)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60例CTS患者(CTS组)进行正中神经、尺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SNAP)、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MAP)、肌电图等测定并比较分析。结果CTS组正中神经指1.腕、指3.腕、指4桡侧.腕SCV和SNA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5.6±3.2)m/s比(50.1±3.5)m/s、(35.8±3.1)m/s比(55.1±3.5)m/s、(35.8±3.2)m/s比(53.1±3.4)m/s,(7.6±3.9)μV比(28.0±7.0)μV、(8.3±3.1)μV比(26.0±6.6)μV、(7.5±3.3)μV比(25-3±7.2)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尺神经指4尺侧-腕、指5-腕SCV和SN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S组正中神经腕.大鱼际肌潜伏期明显高于对照组[(5.0±2.2)ms比(3.0±0.4)ms],CMAP明显低于对照组[(3.1±2.3)mV比(11.2±3.1)m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S组正中神经SCV减慢或未引出电位60例,异常率100.0%(60/60),波幅降低54例,异常率90.0%(54/60)。正中神经运动潜伏期延长或未引出50例,异常率83.3%(50/60),波幅降低43例,异常率71.6%(43/60)。CTS组尺神经和正中神经指4.腕SCV差值异常率为100.0%(60/60)。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测在CTS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彭日红 《现代保健》2011,(17):46-47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还原型谷胱片肽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12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前列地尔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60例)和前列地尔对照组(62例),两组均施以饮食控制及积极控制血糖,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61.3%)(P〈0.05),神经传导速度也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明显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听神经中枢段受累情况的检测价值。方法用丹麦产DANTEC的KEYPOINT4th诱发电位仪对48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组及年龄和性别与之匹配的2型糖尿病(DM)且临床检查未发现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组进行BAEP检测。结果糖尿病神经病变组BAEP波Ⅲ潜伏期(3.7±0.21)ms与无神经系统症状的DM患者组(3.4±0.18)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Ⅲ峰间潜伏期分别为(2.9±0.18)和(2.6±0.14)ms,P〈0.01及Ⅲ~Ⅴ峰间潜伏期(2.12±0.24)和(1.97±0.19)ms,P〈0.01。结论BAEP检测对判断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听神经中枢段是否受累及受累部位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 39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接受了通心络胶囊治疗(33次/d,2-4粒/次,30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了周围神经电生理检查和周围神经病变症状评估。结果 39例中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后各项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和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0.01)。结论 通心络胶囊治疗中老年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10.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艮因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糖尿病教育,控制饮食,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甲钴胺(弥可保)治疗神经病变;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20μg,用2ml注射用水溶解,肌肉注射,每天1次。两组疗程均为30d。两组均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症状及体征,并用肌电图测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胫神经的MNCV及SNCV。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各项神经传导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胡为斌 《现代保健》2011,(21):153-15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随机将120例患者分为丹红注射液治疗组(80例)和弥可保对照组(40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改善,及其对神经传导速度、血糖、血脂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能改善神经传导速度、降低血糖、血脂(P〈0。001或P〈O.05)。但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加快,降低血糖、血脂(TC、TG)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对HDL-C升高,则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中成药丹红注射液能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症状,改善神经传导速度,辅助降低血糖、血脂。  相似文献   

12.
李燕 《现代保健》2011,(2):33-34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与弥可保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40例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70例,试验组70例。对照组给予弥可保500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试验组给予长春西汀20mg溶于250ml0.9%氯化钠溶液中静滴,每日1次及弥可保500μg肌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14d,观察其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结果治疗14d后,患者主观症状和体征有较明显改善。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传导速度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与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显著疗效,联合用药明显优于单用神经营养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KT-90A神经损伤治疗仪联合普鲁卡因静脉滴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将92例2型糖尿病合并有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在降糖基础上用KT-90A神经损伤治疗仪常规治疗,治疗组6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鲁卡因静脉滴注治疗,7天后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7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KT-90A型神经损伤治疗仪联合普鲁卡因静脉滴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免疫炎性反应标志物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住院治疗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60例正常体检者的病史和临床生化资料,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大血管病变分成两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ELISA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免疫炎性反应标记物IL-1B、TNF-仅及Hs-CRP。分析免疫炎性反应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患者血FBG、PPG、HbAlc、Hs-CRP及TNF-a水平[(9.86±1.79)mmol/L、(14.454-5.48)mmol/L、(11.43±3.25)%、(6.79±3.71)mg/L和(1.99±0.65)ng/m1]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7.25±0.64)mmol/L、(10.45±2.89)mmol/L、(8.56±1.58)%、(4.724-2.39)mg/L和(1.24±0.44)ng/ml,P〈0.05]。多因素相关分析示,Hs-CRP、TNF.仅和HbAlc是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免疫炎性反应参与了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而Hs-CRP、TNF-仅及HbAlc是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112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采用甲钴胺治疗,观察组5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4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3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腓总神经、胫神经MNCV和SNCV分别为(47.89±6.93)、(49.12±5.54) m/s和(43.69±4.97)、(42.35±5.14) m/s,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分别为(41.15±4.36)、( 39.89±3.67) m/s和(37.57±3.08)、(36.56±2.81) m/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腓总神经、胫神经MNCV和SNC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治疗前后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经Auwset自动睡眠监测仪确诊的中重度OSAHS患者80例,于cPAP治疗前以SAA特异性单克隆EHSA法测定其SAA浓度。并于治疗3个月后再次行睡眠呼吸监测和SAA浓度检测。结果OSAHS患者治疗3个月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显著降低为(5.4±1.7)次/h,睡眠时最低脉搏血氧饱合度显著增高为0.873±0.052(P〈0.01)。OSAHS患者治疗3个月后SA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9.07±3.43)ng/L比(29.54±5.31)ng/L](P〈0.01)。结论CPAP治疗可能通过改善OSAHS患者SAA水平异常,降低OSAHS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7.
王燕 《现代保健》2009,(34):19-20
目的观察川芎嗪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76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80mg川芎嗪注射液加入生理盐水250ml及500μg的甲钴胺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共4周;对照组36例,单用500μg的甲钴胺静脉滴注,1次/d,共4周。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神经传导速度也较对照组提高明显(P〈0.05)。结论川芎嗪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比单独使用甲钴胺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骨密度变化及其糖代谢相关生化指标分析。方法将8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骨密度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和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组,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病程等,并对以上指标与骨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以9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健康体检者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低于2型糖尿病患者[28.0%(26/93)比59.3%(5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组(51例)HbA1c、FINS、骨密度、病程与单纯2型糖尿病组(35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57±2.59)%比(7.26±1.68)%、(13.21±4.73)μU/L比(17.54±5.91)μU/L、(0.764±0.130)g/cm2比(0.993±0.123)g/cm2、(11.4±6.4)年比(8.6±4.7)年,P〈0.05]。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与病程、HbA1c、FINS呈负相关(r=-0.306,-0.185,-0.269;P〈0.05或〈0.01),而与FBG无相关性(P〉0.05)。结论长期血糖控制不良、体内胰岛素水平低下、病程长是2型糖尿病患者易合并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水平,探讨OSAHS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多导睡眠图(PSG)证实为OSAHS的男性患者40例为实验组,根据病情分为轻度组10例,中度组15例,重度组15例,另选经PSG检查无OSAHS的健康者15例作为对照组。对重度OSAHS组患者进行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治疗。测定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水平,比较组间差异及CPAP治疗前后差异。结果轻中重度OSAHS组的SCD40L水平分别为(3.44±1.32)ng/ml、(4.38±3.29)ng/ml和(7.13±2.16)n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06±1.04)ng/ml,且OSAHS各组间均有明显差别。CPAP治疗后,OSAHS患者血清SCD40L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OSAHS患者血清SCIMOL水平升高,且与OSAHS严重程度有关,CPAP治疗可以降低血清SCD40L水平。  相似文献   

20.
郭锡池 《现代保健》2010,(20):23-24
目的 观察疏血通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8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联合硫辛酸治疗组(45例)和硫辛酸对照组(42例),疗程2周后观察患者神经症状变化和肌电图改变.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神经传导速度也较对照组提高明显(P〈0.05).结论 疏血通与硫辛酸联合治疗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